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级维修电工操作证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含历年真题》.docx

35页
  • 卖家[上传人]:505333****qq.com
  • 文档编号:240140557
  • 上传时间:2022-0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0.37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级维修电工操作证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含历年真题》(共150题)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集电极静态电流的大小与(A )无关A.集电极电阻 B.基极电阻 C.三极管的β D.电源电压2.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集电极静态电流的大小与(B )有关A.集电极电阻 B.基极电阻C.三极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 D.负载电阻3.放大电路交流负载线的斜率取决于放大电路的(A)A.总负载电阻 B.负载电阻 C.集电极电阻 D.输入电阻4. 放大电路交流负载线的斜率与放大电路的(D )无关A.总负载电阻 B.负载电阻 C.集电极电阻 D.输入电阻5.在微变等效电路中,直流电源可以看成是(A )A.短路的 B.开路的 C.一个电阻 D.可调电阻6.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对静态工作点起到稳定作用的元件是(C )A.集电极电阻 B.发射机旁路电容C.发射极电阻 D.基极偏置电阻7.(A )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之一A.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 B.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大C.输入和输出电阻都很小 D.输入和输出电阻都很大8.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是(C )放大电路的特点之一A.共发射极 B.共基极 C.共集电极 D.共栅极9.(B )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是同相的。

      A.共发射极 B.共基极 C.共源极 D.共栅极10.多级放大电路中,后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就是前级放大电路的(C )A.输出电阻 B.信号源内阻 C.负载电阻 D.偏置电阻11.多级放大电路中,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就是后级放大电路的(B )A.输出电阻 B.信号源内阻 C.负载电阻 D.偏置电阻12.三极管的结间电容是影响放大电路(A )的主要因素A.上限频率 B.下限频率 C.中频段特性 D.低频段附加相移13.采用交流负反馈的目的是(C )A.减小输入电阻 B.稳定静态工作点C.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D.提高输出电阻14.放大电路中,凡是并联反馈,其反馈量取自(C )A.输出电压 B.输出电流C.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都可以 D.输出电阻15.放大电路中,凡是并联反馈,其反馈量在输入端的联结方法是(B )A.与电路输入电压相加减 B.与电路输入电流相加减C.与电路输入电压或电流相加减 D.与电路输入电阻并联16.采用“瞬时极性法”来判断反馈极性时,若电路时串联反馈,则反馈信号的极性(B )电路为正反馈A.为正时 B.为负时C.为正或为负都可以确定 D.为正或为负都不可确定17.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C )。

      A.提高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 B.减小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C.提高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 D.减小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18.电压并联负反馈可以(B )A.提高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 B.减小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C.提高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 D.减小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19.差动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采用对称结构是为了(A )A.抵消两个三极管的零漂 B.提高电压放大倍数C.稳定电源电压 D.提高输入电阻20.把双端输出改为单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摸放大倍数(D )A.不确定 B.不变 C.增加一倍 D.减小一半21.把双端输入改为单端输入,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摸放大倍数(B )A.不确定 B.不变 C.增加一倍 D.减小一半22.运算放大器的中间级都采用(C )A.阻容耦合方式 B.乙类放大 C.共发射极电路 D.差动放大23.下列运放参数中(B )数值越小越好A.输入电阻 B.输入失调电压 C.共模放大倍数 D.差摸放大倍数24.运放参数中,输出电阻数值(B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大小要适当 D.大小不重要25.运放组成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其反馈组态为(B)负反馈A.电压串联 B.电压并联 C.电流串联 D.电流并联26.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平比较器电路工作于(B )。

      A.线性状态 B.开关状态 C.放大状态 D.饱和状态27.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平比较器电路工作于(B )A.截止状态 B.非线性开关状态C.线性放大状态 C.饱和状态28.根据功率放大电路中晶体管(A )在交流负载线上的位置不同,公路放大电路可分为3种A.静态工作点 B.基极电流 C.集电极电压 D.集电极电流29.乙类功率放大器电源提供的功率(A )A.随输出功率增大而增大 B.随输出功率增大而减小C.与输出功率的大小无关 D.是一个设计者确定的恒定值30.甲类功率放大器电源提供的功率(D )A.随输出功率增大而增大 B.随输出功率增大而减小C.与输出功率的大小无关 D.是一个设计者确定的恒定值31.电源电压为±9V的OCL电流,输出端的静态电压应该调整到(D )VA.+9 B.-9 C.4.5 D.032.电源电压为12V的OTL电路,输出端的静态电压应该调整到(C )VA.12 B.9 C.6 D.033.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由放大电路加上(B )和正反馈电路组成的A.限幅电路 B.选频网络 C.整形电路 D.滤波电路34.RC桥式振荡电路中的闭环放大倍数(B )A.>3 B.≥3 C.>1/3 D.≥1/335.交流通路中,三点式LC振荡电路的电感或电容的中心抽头应该与(A )相连。

      A.发射极 B.基极 C.集电极 D.接地端36.三点式LC振荡电路中电感的中心抽头应该与(C )相连A.发射极 B.基极 C.电源 D.接地端37.串联型稳压电源中,放大管的输入电压是(D )A.基准电压 B.取样电压C.输出电压 D.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之差38.根据三端式集成稳压电路7805的型号可以得知,其输出(A )A.电压是+5V B.电压是-5VC.电流是5A D.电压和电流要查产品手册才知道39.与门的逻辑功能为(A )A.全1出1,有0出0 B.全1出0,有0出1C.有1出1,有0出0 C.全0出0,有1出140.与非门的逻辑功能为(B )A.全1出1,有0出0 B.全1出0,有0出1C.有1出1,有0出0 C.全0出0,有1出141.74系列TTL集成门电路的输出低电平电压约为(C )VA.5 B.3.4 C.0.3 D.042.或非门的逻辑功能为(C )A.全1出0,有0出1 B.全1出1,有0出0C.有1出0,全0出1 C.全1出1,有0出143.或门的逻辑功能为(B )A.全1出0,有0出1 B.有1出1,全0出0C.有1出0,全0出1 C.全1出1,有0出144.普通晶闸管是一种(C )半导体元件。

      A.PNP三层 B.NPN三层 C.PNPN四层 D.NPNP四层45.普通晶闸管的门级触发电流的大小是以(B )来标志的A.使元件完全开通所需的最大门级电流B.使元件完全开通所需的最小门级电流C.使元件完全开通所需的最大阳级电流D.使元件完全开通所需的最小阳级电流46.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在α=90°时输出电压平均值为22.5V,则整流变压器副边的.电压有效值为(C )VA.45 B.10 C.100 D.9047.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大电感负载并接有续流二极管,整流变压器副边的电压有效值为90V,在α=180°时输出电压平均值为(A )VA.0 B.45 C.60 D.9048.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晶闸管的导通角为(C )A.120° B.180° C.π-α D.与控制角α无关49.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大电感负载并接有续流二极管,整流变压器副边的电压有效值为90V,在α=180°时输出电压平均值为(A )VA.0 B.45 C.60 D.9050.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晶闸管的导通角为(C )A.120° B.180° C.π-α D.与控制角α无关51.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交流输入电压220V,当α=90°时,其输出直流电压平均值Ud=(B )V。

      A.110 B.99 C.148.5 D.19852.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大电感负载,接有续流二极管,在α=60°时的输出电压为(D )A.0.34U2 B.0.45U2 C.0.58U2 D.0.68U253.单结晶体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二极管,它具有(B)A.2个电极 B.3个电极 C.1个基极 D.2个PN结54.在常用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级中采用脉冲变压器的作用是(A )A.将触发电路与主电路进行隔离B.阻抗匹配,提高脉冲电压,减小输出触发电流C.提高控制精度D.减小晶闸管额定电流55.在晶闸管过流保护电路中,要求(C )先于快速熔断器动作A.过流继电器 B.阻容吸收装置 C.直流快速开关 D.压敏电阻56.常用的晶闸管过压保护是(D )A.直流快速开关 B.脉冲移相过电流保护C.快速熔断器 D.压敏电阻57.在单相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中,给定电压与(B )比较后产生的偏差信号作为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输入信号,使触发脉冲产生移相,从而使直流电机的转速稳定A.电流负反馈信号 B.电压负反馈信号C.电压正反馈信号 D.电流正反馈信号58.在单相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中,(C )可以防止系统产生振荡,使直流电机的转速 更稳定。

      A.电流负反馈信号 B.电压负反馈信号C.电压微分负反馈信号 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