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深度访谈要点.doc
14页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深度访谈要点深度访谈是专家在现场考察阶段用以采集信息、调查核实的主要方法,针对学校薄弱环节中的主要问题, 与被访谈对彖作启发式的交谈与询问,达到探究成因及解决问题的目的访谈的质量将对评估结果产生直 接而雨要的影响评佔中,不同学校问题和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深度访谈的重点也应不同,专家可视学校 的具体悄况确定深度访谈的重点内容以下深度访谈的要求与访谈内容,供专家评估时参考—、访谈要求1. 对每一次访谈要冇明确、清晰的考虑2. 对毎一次访谈的对象都要经过认真的选择3. 事先设计访谈捉纲4. 访谈集中在核心问题上,不能偏离5. 与被访谈者站在相互平等的位置,营适相对比较轻松的环境和气氛,消除被访谈者的心理压力,A 诚、坦诚地交流6. 针对访谈主题,捕捉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论点,相互交流体会或经验,以促进彼此Z间的深入思考, 开拓思路7. 访谈者与被访者如冇观念、观点的差异,要引导对方陈述观点,保持对对方的尊重,避免争辩8. 适度激发被访谈者潜在的态度和观点,鼓励他们捉供更新更多的信息二、访谈的内容建议访谈主题访谈目的访谈对象访谈要点领导作用了解学校领导对高职教育 政策的掌握和理解水平; 执行政策与经营管理学校 的能力;对人才培养工作 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相关部门地方区域经济(或企业、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定位;办学理念与学校发展建设规划的设计;学校重大改革及突出效果;经费收入及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领导对高职教育的研究及成果师资队伍了解师资队伍建设的政 策、措施及成果职能部门 系领导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政策、措施;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青年教师的 培养和捉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及参加企业实践 的政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承扒实践教寻工作状况; 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闲难教学条 件与利 用了解教学基础设备•实践 教学条件能否满足学校教 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职能部门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的基本情况系领导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利用情况; 学生课余对实践教学设备的利用情况; 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专业建设了解重点建设专业的优势 和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的成果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学生专业(群)建设规划与改革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 右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地区或行业技术服务与对外培训; 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课程建设了解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改革的思路;课程建设的 皋本原则、措施和取得的 效果教务处系领导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标准和课程教学设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课程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立项与管理、教学研究成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想法实践教 学了解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实践教学坏节落实与管 理;实践教学效果职能部门系领导 专业带头人 实训教师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置中的状况;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及运行;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落实与管理;兼职教师学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展情况;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措施;双证融合及双证书获取的比例与质量;实践教学环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教学管理了解教学管理、质量监控 等制度建设及运行状况; 管理队伍及综合素质职能部门教师学生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效果; 相关质量监控制度及运行情况、效果; 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评价了解学生的就业质量,社 会服务状况和社会对师生 的评价职能部门学生企业学生就业岗位情况(专业对口率,薪酬水平);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和对外培训情况; 企业(行业)及社会对学校的回报情况;社会、家长对学校及学生质量的评价。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深度访谈指南深度访谈,是评估专家在评估过程的现场考察阶段,依据调查提纲与调查对 象进行口头交流,用以采集信息、调查核实的主要方法深度访谈法是一种无结 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谈法,专家通常会采用追问法来掌握其需要了解的问题评估专家根据事先在“状态数据库”、“校长汇报”及在现场考察过程中发 现的问题,针对学校薄弱环节的核心问题,以学校领导、各部门中层领导、管理 人员、教师、行政人员、学生等作为被访谈对象,对被访谈对象作启发式的交谈 与询问,了解问题的实质,掌握学校人才培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以达到开阔思路、 启迪思维、探究成因及解决问题的目的深度访谈的结果将对评估产生直接而重 要的影响评估中,不同学校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深度访谈的对象、 询问的问题及重点也应不同,专家将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而确定深度访谈的内容及 访谈对象,所以无法事先掌握访谈的题目有时专家为证实某一问题,会从多个 方面去了解,所以所问的问题不一定就是被访者负责的工作或内容虽然不能预 先了解访谈的题目,但能通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在评估过程中更好、 更准确地回答专家的问题一、 访谈准备工作中要注意的共性问题:1、 学习新评估方案以及教高【2006] 16号、[2011]12号、[2012] 4号文件, 掌握其内涵与实质,尤其对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关键要素的说明要理解。
2、 掌握学校基本情况,特别是与办学条件相关的基本情况,做到口径统一3、 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4、 对自己所分管或从事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要求相当熟悉5、 熟悉自己分管或从事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6、 对非本职工作但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情况、制度等内容应有所了解7、 熟悉校长汇报材料和分项目自评报告(做到口径统一)二、 评估工作中专家深度访谈内容(问题)的侧重点(一)学校领导:1、 福建省及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我校所设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需要情况2、 学校办学目标与定位,人才培养工作的理念学校发展建设的规划,您 对目标实现可能性作怎样的估计?依据是什么?3、 学校对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哪 些具体决策,效果如何?4、 学校在经费收入及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方面的情况学校是怎样分配 资源(经费、教职工、场地设施、人员引进聘用、奖励、奖助学金)?5、 学校近年来的改革措施及效果,学校领导对高职教育的研究成果,下一 步工作思路6、 学校领导班子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情况,中层干部精神面貌状况,教职员 工爱岗敬业状况。
7、 学校发展过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8、 结合您的分工,谈谈您所主管的工作或部门的现实情况,您认为重点应 抓好哪几项工作,优先顺序如何?目前的成效如何?下一步工作思路9、 您是如何监控工作过程的?抓哪些主要信息?这些信息如何获取?试举 例说明10、 学校教学中心地位落实情况二) 党政办主任、教务处长:1、 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所制定的有关政策、措施(如分配制度改革;中 青年骨干教师、专业负责人的评定、引进、培养、奖励措施;新教师的培养;兼 职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及下企业实践等的政策)2、 教师的专业素质状况、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状况,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 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情况及社会服务情况学生对师资的认可度3、 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情况4、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情况、行政、教学、学生管理队伍情况5、 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建设设想6、 学校在引进人才方面的主要措施7、 学校教学中心地位落实情况三) 财务处处长:1、 近3年教育事业费及专项经费拨款、学费收缴、年度教育事业费预算决 算、日常教学经费、师资培训经费、图书资料费、教研教改经费、实验实习设计 等实践环节的经费投入状态。
2、 经费收入与支出方面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工作设想四) 图书馆长及工作人员:1、 馆舍面积、藏书册书(含电子图书、适用图书册数)、阅览室座位数(含 电子阅览室)及开放时间2、 馆藏图书种类、内容的构成及比例,与本院所设专业的适合情况3、 近3年图书册数与经费增长情况4、 图书生均年流通量、现代管理技术应用请况五) 教务处、系实践教学副主任:1、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是多少?生均数有多少?近3年教学仪器设备增长与 更新和现代技术含量提高情况2、 实验室、实训基地、计算机、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基本情况(包括 设备及使用、为社会服务等)和利用率六) 专职督导人员:1、 相关质量监控制度及运行情况、效果2、 与其它职业部门(教务处、系部)的分工和配合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方面)3、 学校在教学方面的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团队素质与结构等方面 的情况4、 本院的督导工作是怎样开展的?(七)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1、 人才需求社会调研,专业岗位群分析,专业建设和设置专业方向的情况, 专业(群)建设规划与改革思路,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情况2、 专业职业能力、核心能力与核心课程,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 模式确定情况。
本专业学生针对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有哪些理论与实 践课程来支撑?实践课程与能力训练是如何强化的?)3、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是如何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做过怎样 的调研与论证?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如何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体 现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体系?4、 专业建设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专业教学计划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 学校特色的情况,专业教学改革及试点工作的做法与阶段成果5、 课程建设和课程总体结构落实培养目标的状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改革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课程建设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课程考试/考核方 式的改革情况及其效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改进的设想6、 教学研究立项与管理、教学研究成果情况7、 本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教学团队建设(含双师型教师、 新教师的培养)情况8、 系级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情况与问题质量控制的环节有哪些?9、 专业负责人应具备的素质和工作职责有哪些?10、 职业能力训练体系,职业能力测试和参加社会鉴定状况,学生顶岗实习 (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落实与管理)及双证书获取情况(双证融合及双证书获取 的比例与质量)。
11、 在素质教育方面,系里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在就业指导与服务方面系 里开展的工作及其效果,系内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分工与配合状况12、 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置中的状况;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措 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与运行实践教学环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困 难13、 校企合作、工作结合的开展情况(包括为地区或行业技术服务与对外培 训情况,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等情况)14、 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用人单位的评价怎样?学生的反馈意见如 何?15、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你对本专业 的发展何思路?(八) 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及教师:1、 “思政课”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