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2.doc
9页《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文钟一小 崔环宇一、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二、教学目标 1.知识培养目标:理解课文内容2.能力培养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对比和想象写法3.情感体验目标: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的爱心,学会关心他人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2.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心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刘倩倩《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台湾作家张晓风的诗、背景音乐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六、教学模式: 入情—动情—升情—抒情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配乐朗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师:这是当年九岁的刘倩倩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小女孩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答,说对意思即可,2—3名同学即可)(三)深入品读,感受可怜,唤起同情师:那咱们就先走进小女孩的现实生活,(板书:现实)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用一个词把你的感受写在课文旁边,一会我们来交流师:好,我看到好多同学都读完了,我们来交流读了这部分你用哪个词表达了你的感受?(3—4个同学)生:可怜!悲惨!无助——师:虽然大家用的词语不同,但是我听出来了,同学们感受都很真切,刚才有几位同学都用到了“可怜”这个词,你们和安徒生的感受是一样的,看看书,哪个句子写出来了?来读读生:“可怜的小女孩!”师:那咱们就把目光聚焦在这个词上,(板书:可怜)同学们,你是从哪儿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的?在1——4自然段中选一句你认为最能表现小女孩可怜的语句,一会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放开声音,让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大声读1.“小女孩只好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感受寒冷(板书:严寒)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而小女孩却是光着头赤着脚的走在了雪地里呀,这句话谁还能读好?(生读)2.“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感受饥饿(板书:饥饿)结合了生活中的感受,我们在大年夜很暖和,可小女孩她不仅冷极了,还饿的饥肠辘辘,多可怜啊!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生再读)3.“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4.“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师:同学们,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讲述着小女孩的可怜,刚才有同学提到了这句话,谁想来读?(出示: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生读这段话)请大家对比读一读,看你体会到有什么不同? (生自己读)(出示: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的火柴,谁也没给过她硬币师:从这两个看似普通的词中品出了更多的滋味,哪怕有一个人买她一根火柴,对小女孩也是极大的帮助呀。
但是什么都没有,谁还能读出小女孩的可怜?(生读)师:那这是怎样的一整天呢?小女孩有怎么样的经历?就让我们跟随小女孩的身边去看一看!凛冽的寒风抽打着小女孩那瘦弱的身体,她手里拿着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向前走着,边走边叫卖……也许她来到了一位抱着孩子的贵妇人面前,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也许她边喊边追赶着一辆拉着一位绅士的马车,事情又将会怎样发展呢?也许无助的她又走到一家杂货店的门口去叫卖,你又看到了怎样的一幕呢?请大家选取你看到的一副画面写下来,一会我们再交流生描写画面,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咱们先写到这,没写完的你可以说出来跟在小女孩身后,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名2—3个同学)师:这比天更冷的是人情啊同学们,我相信跟随着你的笔触你一定经历了小女孩那一段段辛酸,那咱们合作着读读,再现小女孩的这一天!(出示: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师:黑的部分全班同学一起来读括号里的部分谁想来读你刚才写下的画面?(指3个学生)蓝色部分谁想来读?(指一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女孩这一整天……(音乐起)师生合作读。
师:同学们就是这样的一整天啊,一起读——“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师:同学们,这一天正是哪一天啊?生:大年夜师:大年夜,正是一家团聚的时候,那你想不想劝小女孩回家啊?(结合课文第4段,读读相关句子)生:“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师:家里不仅冷,还怎么样?生:“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我觉得一个孩子在童年时应该享受欢乐,而她这么小就卖火柴,假如没挣到钱,回家她爸爸还会打她,我觉得她很可怜师:是啊,小女孩不进饱尝饥饿、严寒,一整天没卖掉一根火柴,而且同学们所说的回到家也得不到亲人的关爱,更没有欢乐,(板书:没有欢乐、没有爱)谁不想回家过年啊,小女孩不敢回家啊!我想,此时这个小女孩的可怜足可以拨动每个人的心弦,哪位同学想走上前去安慰一下她!(2名同学)(四)升华情感,体会幻想的幸福,现实的残酷师:咱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可是在当时小女孩全身都要冻僵了,她只有手里的一把火柴,最后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结合课前预习你来说说,小女孩一共几次擦燃火柴?生:5次。
师:那在这一次次火光中她都看到了什么?生:第一次她看到了火炉,第二次看到了烤鹅,第三次看到了圣诞树,第四次她看到了奶奶, (师板书: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同学们,你看,这是小女孩的现实指板书:可怜 现实 严寒 饥饿 没有欢乐 没有爱)这是她的幻觉,(指板书: 幻想 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对比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师:联起来思考一下,你还有什么发现?师:同学们你看,他多会读书啊,掌声送给他!你看,我们读书的时候,假如读完以后能回过头来前后联系想一想,你会有更多收获!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小女孩第一次燃起火柴的情景,谁想来读一读?(出示:“小女孩觉得自己似乎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适啊!”)指生读师: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也来概括一下小女孩此时的感受啊?(暖和、幸福、舒适)师:小女孩此时是多么的幸福啊!(板书:幸福)面前出现了那么暖烘烘的大火炉,终于可以暖和冰凉的小手了,这种幸福的感受,谁能读好?(指生读)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把感受到的这种美好的幻想放回到现实中,请你默读这部分,此时看这美好的幻想,你有什么更深入的思考,来,自己静静的读读。
出示:“小女孩觉得自己似乎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适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了师:看着这段美好的幻想,你还有什么深入的思考?生:前面是小女孩美好的幻想,而后面无情的现实这是很强烈的对比师:正像同学们所说的,安徒生正是用这美好的幻想衬托小女孩现实中的可怜与无助,那我们就来合作着读一读,再现小女孩她的第一次幻想咱么这样读好不好,女同学读幻想的部分,男同学读现实的部分 师:小女孩擦亮第一根火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生读)师:她赶紧擦亮第二次、第三次火柴,在火光中,走来了烤鹅,还出现了漂亮的圣诞树,但随着火柴的熄灭,这一切又瞬间消失了小女孩她太知道这种幸福转瞬即逝了,所以当唯一疼她的奶奶出现时她会怎么说啊?(出示 “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漂亮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指生读师:你用感情去读了同学们咱们都来看这段话,你关注一下这段的标点,你发现了什么?生:用了4个叹号师:是啊,安徒生连用了4个叹号,你想读出小女孩什么样的感情?难过、急切、期盼——(生读)师:小女孩用乞求的语气要把奶奶留住,于是她擦燃了手中所有火柴,看到了心中最美的画面。
谁来读读课文第10自然段?(出示:“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漂亮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严寒,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指生读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到了这样一句话,(出示:“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严寒,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那你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自己默读一下师:是啊,这句话告诉我们小女孩死去了同学们一个人死了,应该是很悲痛的,但在安徒生的这句话中你读出来了吗? 你读出了什么?(幸福、快乐、满足——)师:作者把最美好的祝福给了小女孩最后的幻想中,此时她是幸福到了极点,我们体会着放开声音一起来读!(生齐读)师:可是,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在墙角,两腮通红,嘴上却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那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那暖暖的火炉没有了(擦板书:火炉),喷香的烤鹅是幻影(擦板书:烤鹅),漂亮的圣诞树也不见了(擦板书:圣诞树),奶奶(擦板书:奶奶)也走了,小女孩所有幸福的幻想都破灭了,她带着微笑,死去了。
说说你的感受!师:同学们,这是全文的最后一句话,(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漂亮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词反复出现了两次,你发现了吗?生:“幸福”师:那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幸福”的?(五)拓展延伸、抒发情感师:我知道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读到这老师也想起了安徒生曾说过的一句话,他说“拥有生命才是最幸福的”可现在小女孩的生命被夺去了,她还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吗?那当安徒生创作了童话的结尾,当他提笔写下了这个结尾的时候,他是怀着一种什么心情?(学生自由说)师:悲痛、愤慨、谴责、无奈、祝福、辛酸……种种、种种正像大家体会到的,对于小女孩,安徒生正是怀着辛酸泪写下了这两个“幸福”看似是喜,实则更悲,这正是文字背后留给我们更深的思考在课文中,他让小女孩死在了美好的幻想中,这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命运是怎样的?坎坷、悲凉我想这正是这个童话经久不衰的原因和其独具的魅力吧同学们这节课学完了,下课之前,我想把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一首诗送给大家作为这节课的结束,因为安徒生的很多作品都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喜欢读的可以跟老师一起读出示:台湾作家张晓风的诗假如有人5岁了。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