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工程施工技术交底.docx
28页一、 项目部施工技术交底由项目部技术员或施工员要求向施工实施人员进行交底二、 施工员在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了解工程概况、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规范的相关内容掌握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程特点、难点,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验收方法,现场组织机构设置与分工及质量、技术措施等三、 施工技术交底应在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必须用会议口头讲解并采用书面文字打印的表达形式,经双方本人签名后形成记录并纳入安装工程交工技术文件中归档四、 在施工技术交底中,结合本工程的设计施工图纸,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同时按照本企业相关标准指导操作,提出针对性的技术交底生点,如:技术要求、隐蔽工程施工要求、管道的试压值、冲洗要求,风机、设备调试及试运行等要求施工期间施工作业人员对质量进行自检,质检员进行各专业检验批验收五、 施工员在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时必须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增强安全隐患防范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总师办2007年3月3日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目录一、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1、 火灾自动报警配管2、 电线电缆穿管敷设3、 报警设备、探测器类安装4、 桥架安装5、 绝缘接地电阻测试6、 设备联动及调试二、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 自动喷淋管安装2、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3、 喷头安装4、 报警阀及其他组件安装5、 喷淋系统试验冲洗6、 喷淋系统调试三、 室内外消防给水管道系统1、 消防给水套管制作安装2、 消防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3、 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4、 消防给水设备安装5、 消防给水管道系统试压、冲洗、通水、试验四、 防排烟系统安装1、 金属风管及配件制作2、 金属风管及部件安装3、 风机安装4、 系统联动调试五、 室内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六、 泡沫灭火系统安装..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号: RF06/5-04编号:工程名称项目负责人分部分项火灾自动报警配管工程名称交底地点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内容 :1、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纸、 会审纪要及工程变更联系单施工。
对电线配管一般按规范 GB50303-2002、GB50339-2003 及公司企业标准 Q/ZKD(J)01-2006 执行2、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和主要材料预算计划, 并对设备、材料及配件选购应从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并签订采购合同进场入库前应有材质证书或合格证件,经检验符合,申报验收后入库3、电线钢配管敷设的一般要求: 当第一批钢筋扎完再敷管 当配管时遇到下列情况应增加接线盒:①管路长度超过 30m无弯曲时②管路长度超过 20m,有一个弯曲时③管路长度超过 15m,有两个弯曲时④管路长度超过 8m,有三个弯曲时导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缝、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 10%4、暗配管弯曲半径大于管外径的 8 倍,地下直埋或砼土内弯曲半径为 10 倍,明配管弯曲半径 6 倍,并应有防火保护措施,当有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半径不应小于外径的 4 倍5、电线导管埋地或埋砼板或砌墙体时,保护层应大于 15mm金属软管严禁预埋敷设6、管路敷设经过建筑变形缝时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管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7、钢管敷设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丝长不应小于管接长度 1/2 ,螺纹宜光滑、无缺损,并涂上导电性防腐脂。
连接后并用金属钠子固定,其螺纹宜外露 2~3 扣管口内外应挫平滑、应无毛刺,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处理8、KBG电线管路连接处的扣压点位置,应在连接处中心扣压后,接口的缝隙应采用封堵措施及时用胶带纸封包9、电线导管进箱、盒时,盒内外侧应套锁母,各种金属构件、箱、盒孔严禁用气焊割孔安装位置紧贴墙面,准确、固定牢固暗装接线盒内封堵好,盒内拆除后及时进行清理和防腐10、黑铁管与接线盒或配件接地跨接可采用圆钢筋跨焊接,其单面焊接的长度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 6 倍,埋地或埋砼中的电管不应用线卡跨接,可采取熔焊跨接,镀锌导管不应跨焊接交底人签名 被交底人签名..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号: RF06/5-04 编号:工程名称 项目负责人分部分项火灾自动报警配管(续)工程名称交底地点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交底内容 :12、支架吊杆的最小直径不小于 6mm管卡与管线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箱(盒)边缘距离宜为 150~500mm吊顶内敷设的管路宜采用单独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经装修单位允许,直径 20mm 及以下钢管可固定在吊杆或主龙骨上,并做好底漆及面漆防腐处理钢管卡间的最大距离钢管直径DN ( mm)15202532405065 以上支架间距厚壁管1.51.52.02.02.52.53.5( m)薄壁管1.01.01.51.52.02.0/13、暗装电箱、盒预留洞及电线导管预埋,需要密切配合土建并及时做好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批及隐蔽验收记录,不得损坏土建钢筋和模板。
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掉模板上的残留物14、电管必须敷设在两层钢筋之间,不得放在底筋下面或面筋之上,尽量远离套管或预留洞15、预埋时与水电紧密配合,不能使配管让面筋高度超过板厚16、地下室底板内配管时管子底部必须离地 250mm 以上本分项工程质量目标:主控项目有关强制性条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项目合格率 100%交底人签名 被交底人签名..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号: RF06/5-04编号:工程名称项目负责人分部分项电线电缆穿管敷设工程名称交底地点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内容 :1、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纸、会审纪要及工程变更联系单施工,对电线电缆穿线一般按规范GB50303-2002 、 GB50339-2003 及公司企业技术标准 Q/ZKD( J )01-2006 执行2、管内穿线宜在抹灰、粉刷及地坪面上工程完成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管内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后敷设3、火灾报警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探测器的“ +”线为红色, “ -”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4、电缆穿管敷设时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间的磨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度,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 6 倍。
5、管内导线总截面积与管截面不应大于 40%,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的净截面积的50%导线穿入箱、盒、槽管口处应装护圈保护6、在顶棚内由接线盒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或包塑电线软管保护,导线不应有裸露部分7、导线的芯线多股铜芯线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连接8、同一建筑物内相同相位的电线应采用同一颜色的电线, A -黄、 B -绿、 C-红、 N-淡兰色、 PE-黄绿双色线、开关线――白色等其它颜色电线多路开关线可用不同颜色的电线加以区分以上应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质量检验批记录本分项工程质量目标:主控项目有关强制性条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项目合格率 100% 交底人签名 被交底人签名..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号: RF06/5-04 编号:工程名称 项目负责人分部分项报警设备、探测器类安装工程名称交底地点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交底内容 :1、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纸、会审纪要及工程变更联系单施工,对报警设备及各探测器安装一般按规范 GB50303-2002 、 GB50339-2003 及公司企业技术标准 Q/ZKD( J )01-2006 执行2、自动报警主机应设独立间,总控主机安装应距墙周圈 600~800mm 安装平稳。
3、点型烟感探测器安装要求,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 当必须斜装时不应大于 45°,位置距墙壁、梁边及周围不应小于 0.5m,距空调送风口 1.5m 水平空间安装设置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 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 15m4、线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一般不应大于 18m,距侧墙不应大于 7m,且不应小于 0.5m5、探测器底座安装牢固,采用不少于两个螺丝固定,在安装后及时做好成品保护6、手动报警按钮安装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按钮安装在墙上时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 ,且应有明显的标志,并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7、模块安装位置应考虑维护方便及美观等因素,采用明装时,宜低于装修吊顶 10~20mm 一般可安装于被控设备边或吊顶上面,或定制模块箱内8、火灾显示盘安装必须牢固,一般盘底边距地面 1.3~1.5m9、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 其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 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 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 1.2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 0.1~0.2m,并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本分项工程质量目标:主控项目有关强制性条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项目合格率 100% 。
交底人签名 被交底人签名..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号: RF06/5-04 编号:工程名称 项目负责人分部分项桥架安装及电缆敷设工程名称交底地点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交底内容 :1、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纸、会审纪要及工程变更联系单施工,对桥架安装电缆敷设一般按规范GB50303-20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