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镇静催眠药中毒人卫8版tjw.ppt

4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85707652
  • 上传时间:2024-09-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68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镇静催眠药中毒 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u镇静催眠药种类u病因和发病机制u临床表现u实验室检查u诊断和鉴别诊断u处理 3镇静催眠药种类u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BDZ)u巴比妥类(Nonbenzodiazepine)u非巴比妥苯二氮卓类(Nonbarbiturate,NBNB)u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4￿￿￿￿￿￿￿￿￿￿￿￿￿￿病因和发病机制 5一、病因 (一) 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BDZ)   1960年开始使用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有20余种此类药物具有呼吸抑制作用小,不影响肝药酶活性,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作用,长期应用耐受和成瘾作用轻等特点 长效类(半衰期>30小时)地西泮(安定)、氟西泮、氯氮卓; 中效类(半衰期6-30小时)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 短效类(半衰期<6小时)三唑仑 6(二) 巴比妥类 20世纪初期巴比妥类为主要镇静催眠药,目前主要作 用静脉麻醉药、抗惊厥药和脑复苏治疗。

      根据药物作 用时间可分为:   1.超短效类  如甲已炔巴比妥、硫戊巴比妥;   2.短效类  口服起效时间10-15min,作用2-        3h如司可巴比妥、硫喷妥钠; 3.中效类  45-60min起效,持续3-6h如异        戊巴比妥、戊巴比妥、布他比妥;   4.长效类 1h起效,持续6-8h如巴比妥、         苯巴比妥(鲁米那luminal) 7(三) 非巴比妥非苯二氮卓类  水合氯醛格鲁米特甲喹酮甲丙氨酯 8(四)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u抗精神病药:指能治疗各类精神病及各种精神症状的药物:脂肪族:氯丙嗪;哌啶类:硫利达嗪;哌嗪类: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9二、发病机制 (一) 药代动力学 脂溶性越强,起效越快,作用时间越短 1.苯二氮卓类苯二氮卓类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此类药物蛋白结合率(85%-99%)高,分布容积变化大 2.苯巴比妥类苯巴比妥类  巴比妥类是巴比妥酸的衍生物具有镇静作用的巴比妥类胃肠道吸收快,长效抗惊厥类胃肠道吸收慢此类药物分布容积大,脑、肝、肾和脂肪组织中浓度相对较高。

      10(二) 中毒机制 1. 苯二氮卓类苯二氮卓类 BDZ与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BDZ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易化GABA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导致氯离子通道透性增加,促进氯离子内流和细胞膜超极化,引起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 2. 巴比妥类巴比妥类  巴比妥类与上述GABA受体和氯离子通道复合物结合,能够延长氯离子通道开放时间,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抑制作用,对脑干(特别是网状激活系统)、小脑和脑皮质作用最明显,可抑制延髓中的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巴比妥类的药理学作用与剂量有关短效类的中毒剂量为3-6g,长效类中毒剂量为6-10g摄入10倍以上催眠剂量时,可抑制呼吸或致死 3. 非巴比妥非苯二氮类 非巴比妥非苯二氮类  与巴比妥类类似与巴比妥类类似  11(二) 中毒机制4.吩噻嗪类 主要作用于网状结构,通过抑制中枢多巴胺受体,减少邻苯二酚氨生成;抑制脑干血管运动和呕吐反射,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抗组胺、抗胆碱能 半衰期:10-20h 12(三)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u各种镇静催眠药均可产生;u发生机制不明:苯二氮卓类使苯二氮卓受体减少,是发生耐受的原因之一。

      13临床表现一、急性中毒1.巴比妥类药物中毒1) 轻度中毒轻度中毒 嗜睡,注意力、记忆力和判断力减退, 情绪不稳定、言语不清、步态不稳、眼球震颤、共济失调2) 重度中毒重度中毒 由嗜睡到深昏迷,呼吸浅慢到停止,瞳孔缩小或正常,低氧血症时瞳孔扩大,脑干反射--角膜、眼心及眼前庭反射对 称性减低或消失;肌张力降低、深部腱反射降低或消 失、胃肠蠕动功能减退或肠梗阻、血压降低或休克 患者常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 14病理反射 15临床表现2.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  中枢抑制作用较轻,嗜睡、头晕、言语不清、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很少出现严重症状 163.非巴比妥非苯二氮类与巴比妥中毒类似1)水合氯醛中毒: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害;2)格鲁米特中毒:意识障碍有周期性波动,抗胆碱能症状,如瞳孔散大;3)甲喹酮中毒:明显的呼吸抑制,锥体束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强、抽搐等;4)甲丙氨酯中毒:血压下降 17临床表现4.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中毒u神经系统症状: 1)锥体外系反应(轻),临床表现有以下三类:震颤麻痹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反应,如斜颈、吞咽困难、牙关紧闭等; 2)意识障碍:嗜睡、昏迷、呼吸抑制等; 3)体温调节紊乱:低体温多见。

      u心血管系统症状:以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为主要表现u对氯丙嗪过敏的患者,即使治疗剂量也有引起剥脱性皮炎、粒细胞缺乏征及胆汁郁积性肝炎而死亡者 18临床表现二、慢性中毒除有轻度中毒症状,常伴有精神症状1.意识障碍和轻躁狂状态:一时性躁动不安或意识朦胧状态,言语兴奋、欣快、易疲乏,伴有震颤、咬字不清和步态不稳等;2.智能障碍:记忆力、计算力和理解力明显下降,学习工作能力减退;3.人格变化:丧失进取心,对家庭、社会失去责任感 19临床表现三、戒断综合征:1.轻症:最后一次服药后1日内或数日内出现焦虑、易激动、失眠、头痛、厌食、无力和震颤,2-3日大高峰,可有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2.重症:突然停药后1-2日(部分7-8日)出现癫痫性发作,有时出现幻觉、妄想、定向力丧失、高热和谵妄,数日至3周内恢复用药量大、时间长而骤然停药者症状重 20实验室检查一、药物浓度测定 尿中药物定性测定有助于明确诊断血、尿或分泌物中药物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无关二、其他检查 对严重中毒患者,应检查动脉血气、血糖、电解质和肝肾功能等 21药物浓度测定 22心电图 23生化检验 24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 1.急性中毒:可以根据服药史、症状体征和血药浓度测定进行诊断;2.慢性中毒:长期服药;3.戒断综合征:突然停药或急速减量。

      25诊断和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 1.急性中毒与其他意识障碍病因:原发性高血压、癫痫、糖尿病、肝病、肾病,CO、酒精、外伤;2.慢性中毒与躁郁症:用药史;3.戒断综合征与神经精神病向鉴别:既往史、酗酒史;4.BDZ中毒一般症状较轻,出现深昏迷、严重低血压和呼吸抑制时应除外酒精、阿片类、三环抗抑郁药等中毒 26体检 27 28治疗一、急性中毒的治疗1.维持昏迷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u保持气道通畅:深昏迷患者气管插管保证吸入足够的氧和排出二氧化碳u维持血压:急性中毒出现低血压多由于血管扩张所致,应输液补充血容量,如无效,可考虑给予适量多巴胺u心电监护:如出现心律失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u促进意识恢复:葡萄糖、维生素B1、纳络酮、醒脑静等 29治疗2.清除毒物u洗胃u活性炭u碱化尿液与利尿:只对长效巴比妥类有效;u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可促进巴比妥类和吩噻嗪类药物清除对苯二氮卓类疗效有限,对苯巴比妥推荐血液灌流 30洗胃洗胃 31洗胃洗胃 32血透 33血血透透 34治疗3.特效解毒疗法氟马西尼:是苯二氮卓类拮抗剂,能通过竞争抑制苯二氮卓受体而阻断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昏迷患者可于静注后1min清醒,因而本品可用于可疑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诊断和重症苯二氮卓类中毒者的急救。

      注意事项:禁用于已合用可致癫痫发作药物,不用于对苯二氮卓已有躯体依赖和为控制癫痫二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者,亦不用于颅内压升高者 吩噻嗪类、巴比妥类中毒无特效解毒药 35治疗4.对症治疗5.专科会诊 36治疗二、慢性中毒的治疗原则1.逐步缓慢减少药量,最终停用;2.请精神科专科医生会诊,进行心理治疗 37治疗三、戒断综合征原则:用镇静催眠药控制症状,稳定后,逐渐减少药量至停药长效药替换短效药,以能控制症状的药量为一日量,分3-4次口服,稳定2天后逐渐减量,如不出现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言语不清,可减少5-10% 38 39预后轻度中毒:无需治疗即可恢复;中度中毒:24-48h内恢复;重度中毒患者可能需要3-5日才能恢复意识病死率低于5% 40预防u严格控制使用;u防止药物的依赖性;u不能突然停药 41谢谢大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