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树花引种示范栽培技术.docx
4页灰树花引种示范栽培技术 甘坤俊1,龚红梅2(1.铜仁市种子管理站,贵州铜仁 554300;2.玉屏县农牧科技局,贵州铜仁 554300)Reference:通过引进灰树花新品种进行示范[来自wwW.lw5u.coM]栽培,筛选出了适合我县自然环境下栽培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及高产、优质、低成本的培养基配方Keys:灰树花;引种;栽培技术随着近几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食用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灰树花营养丰富,经济效益好,倍受城市市民青睐,市场潜力极大,是我省最具发展潜力的珍稀食用菌之一,因此,发展灰树花前景十分广阔1 品种筛选试验1.1 供试材料品种A:“庆元121”,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选育,通过国家审定;品种B:“庆元151”,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选育,通过国家审定1.2 试验方法1)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的测定:将参试品种分别接种在菌种袋中,用直尺测定生长速度,并记录长势;重复3次,不设对照2)形态特征及原基形成时间:在大棚内按常规方法管理出菇;记录各菌株的原基形成时间、形态特征、出菇温度范围2 培养料配方试验2.1 试验配方1)配方一:木屑65%,棉籽壳20%,麦麸8%,玉米面4%,土2%,石膏1%;2)配方二:木屑65%,棉籽壳20%,麦麸10%,玉米面4%,石膏1%;3)配方三:木屑75%,棉籽壳10%,麦麸8%,玉米面4%,土2%,石膏1%;4)配方四:木屑75%,棉籽壳10%,麦麸10%,[来自www.lW5U.com]玉米面4%,石膏1%;2.2 试验方法试验围绕从灰树花品种试验、不同培养料配方及不同接种时间进行,通过两个品种在四种不同的培养料配方上的出菇表现进行记载,试验不设对照,进行3个重复的对比,每个重复4000袋。
随机排列,统计产量,同时计算生物学转化率,生物学效率计算按照如下公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总产量/干料重×1003 试验结果分析3.1 品种筛选试验1)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表1)2)原基形成时间及出菇温度比较(表2)两个品种在原基形成时间上相差不大,都在5~7天庆元121”出菇温度范围较“灰树花2号”3.2 培养料配方筛选试验1)菌丝生长情况经观察两个品种的菌丝在4种配方的培养料上都能正常生长,菌丝萌发、吃料的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在不同配方的培养料中菌丝满袋时间有一定差别,其中配方1最快,为49天;配方4较慢,为63天;配方2、3中等,分别为58天、55天(见表3)2)鲜菇产量情况从表4可见,两个品种在配方1上的产量表现最好,配方3上表现较好,配方2、4产量表现较差,且差异不大3.3 结论与分析1)品种筛选两个品种在菌丝生长上表现不大,抗性上差异也不大,但“庆元121”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庆元151”要适当宽一些;子实体表现上“庆元121”较“庆元151”颜色深些,商品性要好2)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两个品种在产量上差异不明显,在配方1上产量都较高,在配方3上表现其次,配方4最差,配方1、3与配方2、4产量差异明显,即在配方中加入适量的细土,可提高灰树花的产量及品质。
3)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在我县进行灰树花生产,选择“庆元121”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选择配方1进行生产,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