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必修课程基本要求.docx
14页公共必修课程基本要求 公共必修课课程基本要求目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形势与政策 (3)大学英语Ⅰ (4)大学英语Ⅱ (5)高等数学Ⅰ (6)高等数学Ⅱ (6)经济应用数学Ⅰ (7)经济应用数学Ⅱ (7)体育与健康Ⅰ (8)体育与健康Ⅱ (9)体育与健康Ⅲ (10)体育与健康Ⅳ (11)计算机文化基础 (11)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Ⅰ (12)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Ⅱ (1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教程 (13)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 (14)公益劳动 (15)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1.课程定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普通高校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为主要内容,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理论必修课2.学分、学时: 3学分,48学时(其中实践学时16学时,1学分)3.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主要内容:绪论、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课程定位:该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及实施方案确定的高职高专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历史进程中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学分、学时: 4学分,64学时(其中实践学时为16学时,1学分)3.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知识目标:1.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历史地位和意义;2.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3.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内容和意义;4.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我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5.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内涵和总体思路。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发展前途的思想政治素质;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他们能正确认识社会、分析社会现象;3.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科学分析的能力素质目标:1.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察民意、解社情,弱化浮躁的心态,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2.坚定和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党情、国情、社情,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胸怀远大理想,提高综合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4.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形势与政策1.课程定位:《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是一公共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门命,它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2.学分、学时: 1学分,32学时3.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当代大学生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自觉性和态度,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4.主要内容: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以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每学期从国内、国际两大板块中确定3个专题作为理论教学内容,条件允许,在第四学期开设“就业形势与政策”专题大学英语Ⅰ1.课程定位:《大学英语Ⅰ》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国际交流的一门重要语言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沟通,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2.学分、学时:3学分,学时(学时由专业系填写)3.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强化训练,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沟通,能为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获得更高的职业竞争力打下基础4.主要内容:本课程遵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规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标,经过认真梳理,精心设计了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一是词汇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3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二是语法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三是听力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缓慢(每分钟110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确;四是口语。
掌握一般的日常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五是阅读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六是写作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七是翻译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大学英语Ⅱ1.课程定位:《大学英语Ⅱ》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本学期,学生学习的是与其专业相关的行业英语如《水利英语》、《建筑工程英语等》通过行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行业英语基础知识,为其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2.学分、学时: 2学分,学时(学时由专业系填写)3.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一部分行业英语常用词语,能用简单的行业英语词语进行口语展示或交流,同时能够阅读和翻译难度适宜的专业文章的能力,为其今后更好地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4.主要内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行业英语内容。
总体内容如下:一是词汇掌握400个专业英语词汇;二是听力能听懂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缓慢(每分钟110词左右)的行业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确;三是口语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行业英语用语,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四是阅读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与专业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五是写作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行业英语应用文,如填写合同,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六是翻译能借助词典将简单的行业英语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高等数学Ⅰ1.课程定位:《高等数学》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学分、学时: 3学分,学时(学时由专业系填写)3.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从理论、方法、能力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应用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和特点,结合现代数学软件工具,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4.主要内容: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高等数学Ⅱ1.课程定位:《高等数学》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学分、学时: 2学分,学时(学时由专业系填写)3.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从理论、方法、能力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应用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和特点,结合现代数学软件工具,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4.主要内容: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矩阵及其应用经济应用数学Ⅰ1.课程定位:《经济应用数学》经管类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学分、学时: 2学分,学时(学时由专业系填写)3.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从理论、方法、能力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应用经济应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和特点,结合现代数学软件工具,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4.主要内容: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经济应用数学Ⅱ1.课程定位:《经济应用数学》经管类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学分、学时: 2学分,学时(学时由专业系填写)3.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从理论、方法、能力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应用经济应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和特点,结合现代数学软件工具,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4.主要内容:矩阵及其应用、概率论初步体育与健康Ⅰ1.课程定位: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掌握专项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具备临场比赛的组织和实战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