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节娱乐民俗文化.ppt
27页第九章节娱乐民俗文化本章教学重点提要:本章教学重点提要:•娱乐民俗五花八门,各地、各民族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娱乐民俗,不可能一一进行详细介绍,因此,本章的重点就在于下面几点:•1、明确娱乐民俗的概念,对于娱乐民俗的起源进行重点介绍;•2、结合事例,重点条缕分析节日民俗等几种娱乐民俗形态;•3、概括和分析娱乐民俗的功能和特征,这一内容尤其要讲深讲透第一第一节 概念和起源概念和起源•一、概念一、概念 •娱乐是是人人们在在物物质条条件件具具备之之后后的的一一种种放放松松身身心心的的健健康康活活动,,其其形形式式多多种种多多样,,但但有有一一点点是是非非常常明明确确的的,,那那就就是是必必须有有足足够自自由由支支配配的的时间和和物物质基基础的的保保证但但娱乐民民俗俗则不不仅仅是是一一种种有有益益于于健健康康的的活活动,,它它还有有自自身身的的功功利利目目的的因因此此,,娱乐民民俗俗是是一一种种在在人人们的的生生产和和生生活活过程程中中,,逐逐渐形形成成的的具具有有类型型性性和和模模式式性性、、且且强调功利目的的民俗文化功利目的的民俗文化 •有以下几个特点:有以下几个特点:1、时间性或季节性非常强•娱乐民俗文化是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具有族群意义和地方个性的娱乐方式,由于民俗活动的时间性或季节性非常的强,因此,娱乐民俗文化的时间性或季节性也就特别强。
如春节中的娱乐民俗,只有在春节中进行,端午竞龙舟也只有在端午节才实行超越这种时间或季节,人们就不承认它是一种正常的或完整的民俗娱乐,而仅仅是一种竞技或消遣 2、伴生性•伴生性指的是它与民俗活动相伴生因此,民俗娱乐从来都不是或基本上不是一种单独的娱乐活动,它总是伴生于民俗活动的整个过程,成为完整民俗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象春节或元宵节的舞龙或舞狮子等娱乐形式或者赛马、射箭等竞技娱乐方式,都与民俗的本体活动不可分离前举的重阳节登高事例,就非常鲜明地说明了娱乐民俗文化的伴生性正是这种伴生性,使人们在完成民俗文化的功利目的的同时,又完成了人所需求的放松身心,达到融入族群和忘我的境地3、类型性或模式性•类型性或模式性主要是因为民俗娱乐文化是经过长期的传承而形成的,它得到民众的认同,在现实生活中已凝固成一种类型或模式的娱乐样式,人们仅仅根据这种样式,每年每季在特殊的时间重复进行这种娱乐活动就可以如舞龙灯或舞狮子,便是汉民族形成的在喜庆和节日当中进行的一种类型化或模式化了的娱乐活动,因此,在对外文化交往中,它成为汉民族或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喜庆中燃放鞭炮,结婚仪式后有闹洞房的内容,清明节上坟时也附带踏青等,都是一些特殊的类型和模式,透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个性气息。
4、民族性•所有的娱乐民俗文化都是强调或具有民族个性的娱乐方式,主要原因就在于民俗总是地方化或民族化的如围棋、弹棋、蹴鞠、斗牛等,它不仅形成于中国,而且也盛行于中国本土,并且长期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二、二、娱乐民俗文化的起源民俗文化的起源• 关关于于娱乐民民俗俗文文化化的的起起源源,,有有许多多不不同同的的观点点,,它它们是是从从不不同同角角度度对娱乐民民俗俗文文化化进行行观察察和和研研究究的的结果果其其中中具具有有代代表表性性的的有有以以下下几种几种 1、娱乐民俗文化起源于宗教•这种观点认为,原始人在对神灵进行崇拜的同时,因崇拜或畏惧而产生歌颂或讨好神灵的行为,在人们进行原始祭祀和崇拜中,加入各种各样娱神的活动内容这种内容一部分继续被保留在祭祀活动中,一部分则失去其原始的内涵,向着纯粹的歌舞娱乐发展,成为伴生于民俗活动的娱乐文化 2、娱乐民俗文化起源于劳动•这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命题事实上确实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的一切,所有的文化都是劳动的结果民俗娱乐起源于劳动的一个最主要的依据便是,原始人在庆祝丰收或出猎前为了猎获物的增加,常常进行模拟劳动生产过程的祭祀或祈祷。
发现于世界各地的原始人的岩画,可能就是这种对劳动模拟的一种表达这种庆贺祭祀或祈祷活动,后来发展成为各种歌舞或竞技娱乐民俗 3、娱乐民俗文化起源于兵事•这是因为有许多竞技性娱乐内容,与军队的训练有关,北宋时的军队就将相扑作为一项训练的必须课目传说中围棋和象棋等娱乐形式,也是对兵事争战的一种模拟,因此,围棋之类常被列入兵家之术中施钩之戏的拔河,也被认为起源于军事目的《隋书·地理志》载,楚地南郡、襄阳“二郡又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说的便是拔河起源于吴楚征战中作为船只对抗战中的一种技战术而流传下来 第二第二节 娱乐民俗文化的形民俗文化的形态•一、一、节日日娱乐民俗:民俗:•节日日娱乐民民俗俗是是与与节日日相相伴伴生生并并具具有有固固定定的的时季季性性的的一一种种娱乐民民俗形式俗形式 •节日娱乐民俗是与节日相伴生并具有固定的时季性的一种娱乐民俗形式一般情况下,它是整个节日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元宵节,在魏晋南北朝时主要是一个祭祀的节日,第一是祭祀门户,第二是祭祀蚕神《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同书还载,“老人月半作粥祷之,加肉覆其上,登屋食之。
咒曰:‘登高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则是祭祀蚕神和一种为蚕逐鼠的仪式同时,还在正月十五之夜举行一种迎紫姑神的占卜活动,以卜蚕事和其他事情但在南北朝时也开始了点灯和上街狂欢活动,人们戴着面具,点着火把,敲锣打鼓地在街上游行狂欢 二、日常二、日常娱乐民俗民俗•日日常常娱乐民民俗俗是是在在日日常常生生活活中中盛盛行行的的一一些些民民俗俗娱乐样式式 •日常娱乐是在日常生活中盛行的一些民俗娱乐样式日常娱乐由于在我们的生活中长期传承,从而成了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象征如围棋、象棋、投壶、蹴鞠、弹棋、樗蒲、麻将、斗鸡鸭鹅、斗草等 三、三、竞技技娱乐民俗民俗•竞技技娱乐民俗是一种以体力、技民俗是一种以体力、技艺、技巧、技巧为竞赛内容的内容的娱乐活活动 •1、力量型•力量型竞技娱乐民俗以对抗性为主象摔跤、投掷、举重、爬竿等 •2、技巧型•技巧型竞技娱乐民俗是一种以智巧见长的娱乐民俗样式,它可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两种形式单一型的技巧娱乐民俗讲究的是个人技艺的发挥,如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和荡秋千等综合型的技巧娱乐民俗是在同一活动中,同时需要进行数种技艺的综合表演,或需要通过几种技艺的训练,才能进行一种竞技娱乐民俗活动。
如蒙古族的赛马 •3、技艺型•技艺型竞技娱乐民俗是一种以比赛技艺为主的娱乐民俗活动,棋类是这种娱乐民俗的典型代表民间有田间地头随时可以开展技艺交流的方块石子棋,有五子儿、摆方、狼吃羊等 四、四、杂耍耍娱乐民俗民俗•杂耍耍娱乐民俗古代称民俗古代称“百百戏”,民,民间则称它称它为“把把戏”,是一种以,是一种以杂耍技耍技艺为主的主的娱乐民俗形式,完全以技巧取民俗形式,完全以技巧取胜•杂耍耍娱乐民俗内容非常的丰富和民俗内容非常的丰富和庞杂,,主要有主要有杂技、技、戏法和一些法和一些动物表演等物表演等第三第三节 娱乐民俗文化的功能和特民俗文化的功能和特征征•一、一、娱乐民俗文化的功能民俗文化的功能 •娱乐民民俗俗文文化化之之所所以以在在历史史上上长久久传承承和和在在民民众众中中广广泛泛传播播,,不不仅在在于于娱乐民民俗俗文文化化是是一一种种让人人愉愉快快的的文文化化样式式,,更更在在于于娱乐民民俗俗文文化化拥有有适适宜宜于于各各阶层和和各各种种人人员的的多多种种功功能能,,能能让不不同同的的人人所所接接受受、、观赏和和参参与与娱乐民民俗俗文文化化的的功功能具体表能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在下面几个方面: 1、开启心智•在对儿童的教育中,我们常说要做到“寓教于乐”,原因就在于在娱乐之中,能更好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儿童的心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相对于成人来说,寓教于乐,则主要体现在通过一种娱乐来培养一种族群的认同精神──一种集体主义或专心致志或从娱乐当中体现出来的信仰归化精神如拔河、竞龙舟、开闭孔明锁、解九连环等,都能从娱乐中培养一种精神或开启一种智慧2、塑造人格•首先,娱乐民俗文化可以培养人们勇敢坚强的心理素质•其次,娱乐民俗是一种竞争的运动,它不仅要求参与者全力以赴地投入,而且也要求参与者公平对待所参与的娱乐民俗项目•第三,可以增加人们的集体意识许多娱乐民俗是集体项目,它要求参与者齐心协力共同去完成,这就锻炼了参与者的集体协作精神和合作的观念3、增强体质•娱乐民俗文化的大部分义项都是需要参加者拥有充沛的体力作为保证的这种竞争性极强的娱乐活动,反过来又促使参与者的体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力的目的 •具体来说有这么几点,第一是锻炼身体,这一点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第二是增加体力,如拔河、竞龙舟、赛马、骑术、舞龙灯、舞狮子等,便可以通过一种民俗娱乐义项,来增加参与者的体力;第三是发展技巧,增强对抗性4、调剂生活•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休息,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娱乐是一种最好的放松身心的休息,在快乐的活动中,人们的精神和体力不仅得到了放松,而且得到了休整。
古人在安排节日等民俗文化义项时,就已经注意到了张弛有致的原则节日都是错开的,很少集中在一起全部过完了事的一月、二月、三月,常常是按月份分布,错落有致地安排节日而每个节日,不仅意味着休息,也意味着人们可以尽情地娱乐 二、二、娱乐民俗文化的特征民俗文化的特征• 娱乐民民俗俗作作为民民俗俗文文化化的的一一个个有有机机的的组成成部部分分,,它它在在民民众众的的生生活活中中占占有有很很重重要要的的位位置置,,是是一一种种人人们共共同同需需要要的的精精神神表表达达娱乐民民俗俗文文化化在在具具有有自自己己独独特特的的功功能能的的同同时,,也也具具有有鲜明明的的特特征征,,这就就是是娱乐性性、、竞技技性性、、普普遍性和民族性遍性和民族性 1、娱乐性•娱乐性是娱乐民俗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我们并不否认娱乐民俗文化在产生之初,拥有实际的功用或隐含某种深刻的文化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流变和旧的传统的逐渐异化,原始的民俗文化功用在逐渐淡化,但它的娱乐形式则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如端午节的竞龙舟,原初是为了拯救屈原(也有说是为了拯救曹娥),但发展到后来,仅仅剩下了龙舟竞渡比赛,成为一种竞技娱乐,而且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竞技娱乐民俗。
2、竞技性•如果说娱乐性是娱乐民俗文化的灵魂的话,那么,竞技性就是娱乐民俗文化的根本所在我们大家都知道,竞技是人们试图从身体上和心理上压倒对手的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人们在竞技中获得快乐,也在竞技中获得心理平衡娱乐民俗文化要是失去了竞技性,将显得毫无生气和枯燥乏味因此,从根本上说,任何娱乐民俗,都包含有竞技的成分或竞技的心理儿童的跳绳是这样,成人的下棋是这样,人们的龙舟竞渡和摔跤更是这样3、普遍性•这是针对存在某种娱乐民俗文化的地区和民族而言民俗娱乐是一种民众的娱乐活动形式,它是一种全民的娱乐这种娱乐即使不强求每个人都直接参与,但它却是适宜于每个人的因此,它的普遍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一是它是一种人人都会的娱乐民俗;二是它是一种获得普遍认同的娱乐方式;三是它是一种有人直接参与,有人从观赏中获得愉悦的娱乐方式比如元宵节的点灯,每一个人既可以参与制造和点挂灯笼,也可以观赏灯会并从中获得愉悦,两者都是民众普遍认同的行为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元宵是民众认同的普遍娱乐方式 4、民族性•这主要是针对,娱乐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而言比如大理白族的“绕三林”,苗族的三月三歌会,白族、彝族和普米族等民族盛行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它们都是民族间的特别的节日和娱乐活动。
而这种民族个性又来源于他们的独特的民族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娱乐民俗文化的民族性,使我国的娱乐民俗表现出内容丰富、样式新颖和色彩斑烂的特色 本章思考本章思考题::•1、谈谈你对娱乐民俗文化起源的看法•2、娱乐民俗文化有哪些类型?•3、娱乐民俗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