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在耳源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docx
6页健康教育在耳源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Summary】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耳源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48例耳源性眩晕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眩晕残障评分与医疗服务满意度等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3.33%),P<0.05干预前两组的眩晕残障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的眩晕残障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眩晕残障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改善耳源性眩晕患者的眩晕残障症状,提高其医疗服务满意度Keys】健康教育;耳源性眩晕;护理耳源性眩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有反复的眩晕头晕不适、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表现,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伴或不伴有眼球震颤等耳源性眩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易发生跌倒造成继发性伤害为确保疗效,建议采取整体性的疗法干预,发挥护理辅助疗法应用的价值[1]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耳源性眩晕患者采取阶段性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专业健康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与防护意识,满足其在认知宣教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医疗服务需求,切实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从而达到预期的护理管理效果[2]。
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48例耳源性眩晕患者的护理效果,发现健康教育的干预价值突出,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神经内科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48例耳源性眩晕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意识障碍、临床资料不全者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4例研究组女12例、男12例;平均年龄49.3±6.8岁对照组女10例、男14例;平均年龄49.5±7.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1.2方法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护士根据护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提供用药指导、病情观察等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如下:1.2.1入院阶段宣教眩晕症的起病突然,发病原因不明确,患者及家属存在焦虑心理,需要护士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医疗团队及护理管理制度等内容,稳定其情绪和治疗心态1.2.2 发作期宣教患者的眩晕与视物旋转等症状表现明显,护士需要关心与安慰患者,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尽量不做头部的旋转动作,注意安全,防跌倒、坠床等意外要求有人陪同,协助患者的生活护理1.2.3 间歇期宣教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和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内容,做好操作解释与信息咨询、解疑答惑等服务工作,要求其掌握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做低头动作时间不宜过长,改变体位的动作缓慢加强心理疏导,教会其如何用心理暗示和转移注意力、放松疗法等措施自我调整情绪,规避负面情绪对疾病发展的影响1.2.4 康复期宣教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包括头部水平运动、头垂直运动等头眼运动;左右训练、前后训练、晃动训练等静态平衡训练;头部上下协调运动、头部转动协调运动、头部摆动协调运动等动态平衡训练加强饮食和作息等方面的健康指导,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1.2.5 出院阶段宣教告知疾病的预防知识,使其主动规避诱发眩晕的各种致病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休息与睡眠质量注意保暖防冷防眩晕坚持适当运动,提升机体抵抗力指导患者合理预防用药,定期门诊复诊1.3观察指标向患者发放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表,了解其对服务态度与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满意情况,采取百分计,分数越高表示对医疗服务越满意参照眩晕残障评分量表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了躯体功能以及心理等 25 个条目内容,每个条目评分为 0-4 分,采取百分计,得分高低与眩晕残障成正比1.4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用spss19.0软件,计量数据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施以秩和检验;以百分数表示的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2.1眩晕残障改善情况干预前两组的眩晕残障评分无显著差异性 P>0.05干预后的眩晕残障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眩晕残障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表1 眩晕残障评分比较(±s,分)组别n干预前干预后tP对照组2456.21±9.2538.41±4.1217.1360.000研究组2456.23±9.2723.36±3.2326.4150.000t0.56417.259P0.4150.0002.2护理满意度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3.33%),P<0.05,如表2所示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n,%)组别n很满意满意一般差满意度研究组2414(58.33)8(33.33)2(8.33)0100.00对照组249(37.50)8(33.33)3(12.50)4(16.67)83.33χ24.364P0.0373讨论患者受负面情绪与认知度低等因素的影响,治疗依从性低,加强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阶段性健康教育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改善患者的知信行,强化自我管理行为,从而实现疾病预防、控制、治疗、康复和提高健康水平。
在患者的入院、发作期、间歇期、康复期和出院等阶段加强宣教,满足其对健康指导的宣教需求,更利于提高整体疗效[3]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可改善眩晕残障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Reference[1]吕秀荣,杨静静. 门诊护理干预对耳源性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 38 (02): 146-148. [2]陈岱君,李辉琴,杨汶茵. 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耳源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 38 (01): 204-206.[3]高玲玲,刘爱红. 分级护理方案对改善耳源性眩晕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探讨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2, 30 (04): 302-304+320.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