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寨沟景区的生态环境管理.doc
3页九寨沟景区的生态环境管理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 ,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 寨而得名 ,海拔在 2 000 米以上 ,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当完整 ,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 泊和大片原始森林 ,不但有五花海、五彩池、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等绝佳的风 景,还拥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梅花鹿等珍贵动物资源 2007年5月 8日,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 区九寨沟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沟 ,今天却以“人间仙境” 、“童话世界”的 美誉蜚声中外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年接待游客 10 余万人 ,发展到现在的 200 多万人;景区年经营收入从 100 多万元提高到现在的 6亿多元,九寨沟的旅游资源 得到了极大地开发但是 ,与其他一些景区的过度开发以至旅游资源衰竭的情况 不同 ,九寨沟坚持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理念 ,努力保护自然环境的秀丽和纯净九寨 沟景区的管理者 ,坚持以自然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为出发点 ,全力向中外游客展现 一个原始古朴、神奇梦幻的人间仙境 ,九寨沟旅游开发的巨大成功 ,是与景区有效 的生态旅游管理息息相关的一、景区管理理念的生态转型旅游资源通常可以分为两类 ,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主要是以自然界中的山水树木、鸟兽虫鱼、奇石绝景等为载体。
因此 ,在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中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始、自然和完整 ,便成为摆在管理者 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九寨沟景区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始终坚持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强力保护和合理开发 ,不为眼前的经济利益放弃生态保护的长远 目标 ,为中外游客保存了一个原始古朴的自然环境 ,从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 客前往参观游览为了贯彻生态旅游的理念 ,九寨沟成功地实现了“沟内游、沟外住”的构想 从 2001年4月 30日起,九寨沟关闭了景区内的所有宾馆 ;2003—2004年,大规模拆 除景区经营性房屋建筑和违章建筑 12万平方米,恢复植被 2万余平方米,有效遏制 了景区城市化现象 ,维护了世界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 ,景区每年拨专款 836 万元作为景区居民的生活保障费 ,组织景区居民入股 ,建设并运营诺日朗旅游 服务中心 ,优先安排沟内居民从事保护、 环卫和相关旅游服务工作 ,保障居民利益 , 引导居民致富 ,有效解决了“保景”与“富民”的世界性难题九寨沟景区引入国际标准化管理 ,确立“绿色旅游” 的新理念九寨沟的“绿 色旅游”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资源、满足“绿色消费”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 管理和发展中 ,主要表现在 :科学测定环境承载量 ,实施“限量旅游”政策 ,严格控制 日进沟游客数量 ;开通绿色环保观光车 ,尾气排放达到欧三标准 ,大大降低了汽车 尾气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影响 ;拆除景区内的所有旱厕 ,引入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 环保生态厕所和环保型车载式流动厕所 ,从而实现了景区内污染物零排放 ;景区内 的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以旅游咨询、环境教育为主要功能 ;开发以绿色为主题的 原始森林旅游路线等。
九寨沟在旅游开发的同时 ,保证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促进优秀文化精髓的传播 ,将旅游和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结为有机的整体二、多元化的环境保护主体九寨沟管理局认为 ,景区内居民是景区保护的动力 ,九寨沟人既然始终坚持 “以旅游发展促进生态保护 ,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发展”的理念 ,那么就必须想方 设法将景区内居民纳入到环境保护的体系之中 ,使之成为监督、批评和参与的重 要力量为此 ,九寨沟开创了居民参与景区保护的管理新模式九寨沟管理局通 过倡导、引导、疏导、指导的方法 ,使沟内居民认识到保护九寨沟的紧迫感、危 机感和责任感 ,增强其主人翁观念和忧患意识 ,变被动的、强制的环保为居民自觉 主动的参与 ;同时 ,不断强化保护环境的相关规章制度 , 形成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 , 遇到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从而大大减少了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的产生为了杜绝日常生活垃圾的污染 ,九寨沟管理局严格控制沟内餐厅等服务项目 的数量 ,努力实现服务经营项目向沟外发展的目标 ,切实地避免景区的日常污染 ; 杜绝外来人口对沟内餐厅、摊位的承包、租赁 ,限制外来人口迁入沟内 ,从而使环 境保护和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落到了实处。
为了实现多位一体的环境监管目标 , 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还以沟内居民为骨干 ,组建 120余人的“ 3队 10站”:护林防火 专职消防队、环境卫生队、保护区道路养护队 ,长海、日则、诺日朗等七个保护 站、生物病虫害监测站、环境监测站、泥石流监测站 ,从而使保护任务落到实处 九寨沟这种以保护为前提和维护居民利益相一致的管理模式 ,以规范的行政手段、开放的经济手段和严格的法律手段及当地居民的高度自觉 ,显示出了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三、精细化的景区管理举措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九寨沟景区从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着手 ,采取了一系列 的措施 2003年 3月,九寨沟管理局出台了一项新举措——实施精细化管理要 求景区员工做到“六精” (精神、精华、精髓、精品、精密、精通 )和“五细” (细 分市场和客户、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分每一个管理、细化程序和环节、细化成本 控制),立足于细 ,扎根于实通过具体的细节 ,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体会到一流景区 的人性化服务 ,增加对九寨沟的满意度、信誉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另一方面 ,则可 以使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地落到实处 ,让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工作人员、 每一个景区居民乃至每一个游客都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六精”中的“精华”体现了生态理念的内涵 “精华”是指有效地创造、 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 (九寨沟自然文化、民俗文化、管理文化 )、技术精 华、智慧精华等 ,全面掌握本行业的先进技术 ,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 ,使其具有处于 领先行业地位的核心技术 ,有力促进景区的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这种创造、 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的理念 ,在九寨沟管理文化的实践中得到了鲜明的 体现五细”之中则包括 :细分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 体系 ,使责权利明确 ,并落实到位 ;细分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 令 ,采取层层目标管理 ,使之落实到人 ;细化全局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控制、检 查、激励等程序、环节 ,做到制度到位在生态旅游管理实践中 ,九寨沟景区管理 者真正地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九寨沟旅游的全过程之中 ,使游客不仅是生态旅游的消费者和主体 ,而且也逐渐转变成为生态保护和景区环境工作的监督者、批 评者,以此构建一个管理者与游客相互监督的新局面同时,九寨沟景区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和管理景区管理局 设置了专门的保护机构 ,配备专职人员对景区进行科学化管理、维护、调查、观 测、监测、研究 ,遇到有损于生态环境的事情及时处理 ,并强化保护措施 ;景区管理 局还依法建立健全保护区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将生态保护的理念细化到一条 条具体的规章制度中。
九寨沟景区被誉为“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 ,其成功的景区管理经 验 ,值得国内其他旅游景区学习和借鉴 ,是中国生态旅游管理和发展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