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地理复习提纲.doc
6页《广东地理》复习提纲一、位置与区别1、位置相对位置祖国大陆最南端,东—福建、北—江西和湖南、西—广西、西南—隔海与海南省相望、南—香港和澳门,是祖国的南大门海陆位置南临太平洋中的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居全国第一位纬度位置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沿南澳—从化—封开横贯广东北回归线以南有阳光直射现象2、行政区划:有21个地级市(知道名称和位置),其中东沙群岛属于广东省汕尾市3、四大地理区域:A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B四大地理区域:东翼、西翼、北部山区、珠江三角洲二、自然资源与环境4、地形:山地、丘陵广布 (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大体是北高南低,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七山一水二分田”5、气候类型属:A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降水多 B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6、气候优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可全年生长,最适宜双季稻加冬种作物一年三熟劣势:旱涝频繁;气候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是全国各省中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省份7、河流:①特点: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终年不冻、水力资源丰富;②原因:受海洋湿润气流和台风的影响,降水多,雨季长,河流流量大; 本省多山地丘陵,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③主要河流:a珠江:西江(最大支流)、东江、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 b韩江、鉴江等8、丰富的自然资源:①生物资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物种类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1个(韶关的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惠州的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惠东县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唯一)②海洋资源:有利条件—海岸线长,滩涂长,大陆架宽(全国:第一)③矿产资源:有“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9、本省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耕地锐减、水资源不足、能源供应紧张、人口增长快、环境污染严重10、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又称红潮、国际上通称为“有害藻华”三、人口与城市11、2006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9304万,居全国第三主要聚集在珠江三角洲,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向北递减12、全省城镇化进程加快,珠江三江州城镇化程度最高,东翼次之,北部山区和西翼最低13、本省是56个民族齐全的省份,汉族占绝大多数14、主要使用三种汉语方言,在全国汉语七大方言中,广东占有三种粤方言以广州方言为代表的广府话客家方言以梅县方言为代表的客家话闽方言以汕头、潮州方言为代表的潮汕话15、广东是著名的侨乡,广东海外侨胞占全国的2/316、民工潮 利:参加广东建设,为广东经济发展作贡献弊:给广东基础设施、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及社会治安、环境等带来一定的压力。
17、广东现设21个地城市,其中深圳、珠海、汕头为经济特区,广州市是省会城市分布中珠江三角洲、东翼比较密集,北部地区和西翼较稀疏地区城市特征其它珠江三角洲9广州花城、羊城南濒南海,是广东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深圳鹏城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口岸,国际花园城市珠海百岛之市经济特区佛山*粤剧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陶瓷之乡、美食之乡中山园林城市江门五邑地区肇庆*吉庆之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称,七星岩、鼎湖山东莞销烟战场惠州鹅城有“苎罗西子”之称的惠州西湖,“蓬莱仙境”之称的罗浮山,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东翼4汕头粤东门户经济特区,“粤东之门户,华南之要冲”之称,北回归线穿过该市汕尾黄金海岸揭阳粤东古邑潮州岭海名邦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广济桥、开元寺西翼3湛江半岛之城茂名南方油城阳江五金盛地北部地区5云浮*建材之乡清远*山城韶关*丹霞胜地有世界地质公园的丹霞山,石坑崆,有“石峡文化”遗址、南华寺等河源*东江明珠梅州*客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共有14个沿海地级市,其中有7个临海市位于非珠江流域,分布在本省的东西两翼注“*”位非沿海地级市)四、经济与社会18、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处低纬,濒临南海,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19、主要农作物作物种类主要分布地区粮食作物水稻珠江三角洲、东翼经济作物甘蔗珠江三角洲亚热带水果荔枝、龙眼、柑橘、香蕉珠江三角洲、西翼热带作物橡胶、胡椒雷州半岛20、农业特色:A“三高农业”:指高产、优质、高效农业B基塘农业: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民在低洼易涝的田地挖塘筑基,在糖里养鱼,基上载种桑树、甘树、花卉因基上种植作物不同,有“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不同种类C绿色农业:(又称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P63 D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组结合的新兴的产业珠江三角洲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1、工业高速发展,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一位22、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A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为引进外资、技术、人才等提供有利条件B交通便利全国各省区中大陆海岸线最长,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珠江及支流流量大,河运通过京九线、京广线两条大动脉,以及广湛铁路、广梅汕铁路联系省省内外各地武广高铁)C具有对外开放的传统;D国家给予优惠政策23、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本之一24、广东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并存,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水陆空立体交通。
铁路京九线、京广线、广湛铁路、广梅汕铁路高速公路京珠高速、粤贛高速、广湛高速、深汕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梧高速等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山东)河运珠江通航能力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江海运海港:广州、深圳、湛江航空运输空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25、“1小时交通圈”以广州为中心连接粤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26、邮政通信业是社会的“神经系统”和“先行官”27、旅游业是广东经济增长的新亮点(1)自然旅游资源丹霞山韶关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罗浮山惠州又名东樵山,有“岭南第一山”之称鼎湖山肇庆岭南四大名山之首,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翡翠”、“基因储存库”、“活的自然博物馆”西樵山佛山“珠江文明灯塔”、“南拳文化”的发源地惠州西湖惠州苎萝西子万绿湖河源湖光岩湛江从化温泉广州岭南第一温泉(2)人文旅游资源:揭阳进贤楼、广州中山纪念堂、深圳华侨城、客家围屋、江门开平碉楼、骑楼28、四大地理区域特征分区区域特征北部地区A广东的再生能源基地和天然生物基因库B山地丘陵为主;石坑崆,韶关仁化丹霞山的“丹霞地貌”C旅游业为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东翼A山地丘陵为主,潮汕平原是广东第二大平原B传统经贸聚集地,民营经济发达,轻纺工业为主C形成以汕头为中心的城镇群A基本不属珠江流域B“两网两港”:公路网、铁路网、海港、空港,东翼以汕头为主枢纽港,西翼以湛江为主枢纽港C重点发展滨海工业西翼A雷州半岛以台地为主,北部多低山丘陵B雷州半岛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基地,西翼是全国重要的蔬菜基地C重化工业地位突出D形成以湛江为中心的城镇群珠江三角洲A珠江三角洲平原,我国的南大门B现代农业初具规模:鱼米之乡,我国重要的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基地、观光农业C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外向型经济为主D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五、泛珠三角区域29、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合作的范围“9+2模式”:粤、闽、贛、湘、桂、琼、云、贵、川共9个省区,以及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合作的基础A市场是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B有地缘关系,也有历史基础C经济发展梯度差异明显,可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广东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核心区。
合作的总体目标是构筑开放、有序的区域共同市场,打造区域合作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合作原则自愿参与、市场差异、开放公平、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主要内容建立在产业优势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合作30、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各方的优势互补优 势8个省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广大、劳动力丰富、科研力量雄厚广东省广东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核心区香港和澳门资金雄厚,管理和技术先进、信息灵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