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京城市发展历程.ppt

7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8703129
  • 上传时间:2018-07-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9.19MB
  • / 7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vv`南京城市发展历程 ——从原始村落到现代都市目录 页CONTENTS PAGE— * — 古代部分1近代部分2现代部分3过渡 页TRANSITION PAGE— * — 1南京城历史概述•公元前472年-前128年 楚秦王气•公元211年-557年 六朝古都•公元589年-937年 金陵情怀•公元975年-1329年 陪都建康•公元1356年-1644 年 开明之城1.1 秦楚王气古代南京——秦楚王气p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 国置冶城于此 p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 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p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 邑 p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改金陵为秣陵 p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缠为秣陵侯 1.1 秦楚王气古代南京——秦楚王气吴国冶城遗迹【朝天宫】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建业 路西端冶山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坐北向南,依山 而建此地为春秋时吴国冶城故址朝天宫现状图1.1 秦楚王气古代南京——秦楚王气楚国金陵邑楚威王熊商欲借长江天堑为屏障以图谋天下, 遂于公元前 333年在峭立江边的“石头”(令 四望山)建城,置金陵邑。

      从这时开始,南京 才有“金陵”之名,这是南京的第一个称谓 金陵邑故址,在今八字山与清凉山之间此地 为春秋时吴国冶城故址越国越城南京城的古称,南京建城史的开端公元前 472年,越王勾践令范蠡筑城于今南京中华门 外,这是在南京建造最早的一座城池,史称“ 越城”它是南京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 古城因此,南京城的历史一般从越城的兴建 算起1.1 秦楚王气古代南京——秦楚王气秦朝秣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 ,曾经五次出巡,其中有两次路过今江苏公元 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归,至金陵时, 几个陪同的望气术士见金陵四周山势峻秀,地形 险要,就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秦始皇一 听大为不悦,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 把王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秣”是草料 的意思,意即这里不该称金陵,只能贬为牧马 场1.2 六朝古都古代南京——六朝古都p211年,孙权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29年 ,孙权称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p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 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317年,司马睿即 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p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宋立国,都建康。

      p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齐立国,都建康p502年,萧代齐称帝,梁立国,都建康 p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陈立国,都建康 1.2 六朝古都古代南京——六朝古都吴国 建业规划1.2 六朝古都古代南京——六朝古都吴国 建业规划l东吴建邺城是南京都城规划之源l 公元229年东吴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9月迁都建业,这 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南京地区建都l 都城位于鸡笼山之南,东凭钟山,西连石头城,北依后 湖,南近秦淮,城周20里19步l 都城形制虽受《周礼影响》,但融合山丘环保,河湖萦 绕散步的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1.2 六朝古都古代南京——六朝古都1.吴国 建业遗迹—石头城石头城遗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西干道虎踞路87号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头山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修 筑石头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存储军械、粮食等物资石头城 南建烽火台,为军事重镇1.2 六朝古都古代南京——六朝古都1.吴国 建业遗迹—石头城1.2 六朝古都古代南京——六朝古都东晋 建康规划1.2 六朝古都古代南京——六朝古都建康作为当时东晋的都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东晋统治者出于加强 城市安全的需要开始修建建康的外郭除了加强城防措施之外,东晋的皇室 和贵人们还陆续在建康城建筑了很多豪宅大院建康是当时全国性的佛经翻译中心以佛驮跋陀罗和法显为代表的一大批僧 人在当时的南京翻译了大量的佛学经典文籍,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东晋时代,建康城里人才辈出王羲之、王献之“二王”所创新定型的楷 书、行书、草书为后世万代所宗顾恺之的《维摩诘居士像》被称为“自生 人以来未有也此外,还有绘画雕塑大师戴逵,文学名家陶渊明、干宝等 ,都是名噪一时,并流芳后世,光照万代东晋的影响还不局限于此建康还是当时国际交往的一个重要舞台现在的 日本、朝鲜当时都和东晋王朝有外交关系,并派过使节到建康访问东晋 建康1.2 六朝古都古代南京——六朝古都东晋 建康兰亭集序 王羲之1.2 六朝古都古代南京——六朝古都六朝遗迹—南朝陵墓石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市现存南朝陵墓石刻共有19处43件,分布于宁 栖公路两侧和江宁县东南部的田野之中陵墓年代最早始于刘宋永初三年 (422)帝陵3处,王侯墓9处,失考墓7处墓前有神道、石柱、石碑、石兽 ,石兽分天禄、麒麟、辟邪三种1.2 六朝古都古代南京——六朝古都六朝遗迹—南朝陵墓石刻1.3金陵情怀古代南京——金陵情怀p公元589年,隋灭陈。

      隋文帝以石头城为蒋州,隋炀帝时改为丹阳 郡p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 州一级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 改丹阳为归化杜伏威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 州 p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937年,徐知诰代吴,南唐立 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1.3金陵情怀古代南京——金陵情怀隋唐遗迹—栖霞寺舍利塔位于南京城北20公里处栖霞寺藏经楼东侧 ,北依千佛崖占地面积120平方米隋文 帝得舍利分给83个州建塔收藏,蒋州(南京) 得其一,隋仁寿元年(601)建塔于栖霞山 下初为木塔,南唐改用白石垒筑、雕刻 而成塔五级八面,高约18米塔基下部 雕有海水、龙凤、鱼、鳖及海石榴等图案 ,上部基坛的角柱有浮雕力士和立龙束 腰八面有隔框浮雕释迦牟尼成道八相图 仰莲弥座之上为塔身第一层较高,每角 有倚柱,上刻“经咒之文“,正面开门,其余 各面镌四天王像和文殊、普贤两菩萨像 飞檐下横楣上还雕有“飞天“、“乐天“、“供 奉人“等像1.3金陵情怀古代南京——金陵情怀隋唐遗迹—栖霞寺舍利塔1.3金陵情怀古代南京——金陵情怀隋唐遗迹—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南郊祖堂山南麓,是南唐 两位皇帝陵墓。

      两墓依山而建,相距 100米,规模宏大,均有前、中、后 三主室和侧室10间主室均为仿木 屋结构,梁柱、斗拱,涂红施彩钦 陵富丽雄伟,墓底周长63.8米,高5 米多前、中两室以砖砌建,涂朱绘 彩后室石门楣上大型浮雕“双龙戏 火珠“,昂首吐气,张牙舞爪,大有 凌空欲飞之势下方左右柱壁各置一 尊足踩祥云、披甲持剑的石刻浮雕武 士像,相貌威严,神态逼真,令人望 而生畏1.3陪都建康古代南京——陪都建康p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赵 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p1127年,宋高宗即位,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不久金 兵南下,高宗南逃,以绍兴为临时首都1138年,宋高宗再次逃 至杭州,建立行在,改杭州为临安府建康府绍兴府为陪都p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为建康1329年,改建康为集 庆1.3陪都建康古代南京——陪都建康宋元遗迹—保圣寺塔保圣寺现存塔为宋绍兴四年(1134)重建塔四面七级,俗称“四方宝 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通高31.5米塔身无座,底层围有外廊, 每层均腰绕外檐及平座,底层和七层四面辟门,其余均相对开门,门 位各层上下相闪因塔身逐层递收,加上腰檐平缓,刹尖高耸,使古 塔形状挺拔而纤秀。

      虽经明、清两代多次修整,现大部分构件仍为宋 代遗物1.4 开明之城古代南京——开明之城p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 元璋自称吴国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山河奄有中华地 ,日月重开大宋天”故定国号为明,是为明太祖以应天府为南京 ,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留都p1378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p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留都p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p1644年福王朱由菘在南京即位 1.4 开明之城古代南京——开明之城明朝南京城规划1.4 开明之城古代南京——开明之城明朝南京城规划l 明朝的南京城初步奠定了今天南京城市的格局明朝的南京 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有宫城、皇城、都城及外郭四道城垣 ,可分为6大功能区;l 都城以外——功能区,东部以孝陵为核心的陵墓区;南部为 厩牧寺庙区;西部为商贾云集的繁华市区的外延区;l 都城以内——三大综合区,东部为政治活动综合区,南部为 经济活动综合区;北部为城防区,包括驻军卫所、教场、军事 仓库等分区1.4 开明之城古代南京——开明之城明代遗迹—南京城墙南京城墙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完工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历经 21年。

      原建的宫城、皇城已毁,现存都城城垣和外郭城原城垣全长 34.36公里,高14~21米,宽7~14米,开门13座现存城垣21.35公里 ,其中较完整的有19公里,城门4座,水门1座明南京城墙在建筑设计 时就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矩之古制,而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蜿蜒起伏 ,呈不规则多边形,“据岗垄之脊,控河湖之势“,极有利于军事防御1.4 开明之城古代南京——开明之城明代遗迹—明故宫明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建筑规制与现存的北 京故宫相似,规模宏伟,一派 皇家威仪东起东华门,西至 西华门,南达洪武门,北抵玄 武门,南北纵距2.5公里,东西 横距2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 坐北向南,分内宫城和外皇 城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 永乐三代皇宫,达54年之久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明故 宫仍留原有建制1.4 开明之城古代南京——开明之城明代遗迹—煦园煦园以太平湖为中心,占地面积 3.1公顷,其中水面0.21公顷 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 招抚劲敌陈友谅旧部,在此为陈 友谅之子陈理建造了汉王府其 后,明成祖封其次子朱高煦为汉 王,辟原汉王府东半部为“新汉 王府“此园为府第西园,并以 朱高煦之“煦“字取其名谓“煦园“ 。

      1.4 开明之城古代南京——开明之城明代遗迹—七桥瓮始建于明初,名“上坊桥“ ,清代称“七桥瓮“此桥 是南京市存留较完整、规 模最大的古桥梁桥长 89.6米,宽13米,高25米 ,七拱青石桥宽阔水面 上,有梭船形分水墩,其 上有巨石雕塑的分水兽, 现南北两端各存6只桥拱 身两侧,各有15只精工刻 凿的螭首1.4 开明之城古代南京——开明之城明代遗迹—瞻园坐北朝南,纵深127米,东西宽123 米,总面积15621平方米瞻园是 南京仅存的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 典园林建筑群,与南京豫园、无锡 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 江南五大名园“瞻园原系明开国元 勋中山王徐达府邸之西圃,经徐氏 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 建,至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1.4 开明之城古代南京——开明之城明代遗迹—瞻园1.4 开明之城古代南京——开明之城明代遗迹—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地位于南京市东郊中山门外紫金山南独龙阜 玩珠峰下占地面积170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至洪 武十六年(1383)完成主要工程,整个陵园建筑直到永乐十一年(1413)才 告结束朱元璋1368年登基称帝,1398年逝世葬于此。

      由于朱元璋妻 马皇后先葬于此,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是南京地区一 座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1.4 开明之城古代南京——开明之城明代遗迹—明孝陵过渡 页TRANSITION PAGE— * — 2南京近代史概述•公元1644年-1911年 清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