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市政过路热力管道顶管工程施工.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37131991
  • 上传时间:2018-04-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顶管施工方案顶管施工方案XX 区 XX 路过路热力管道顶管施工工程,XX 路南北两侧共有工作坑 1 座,接收井 1 座,顶管单线长度 L:52 米双管同时顶进,共计 104 米顶管管材采用¢1400 混凝土管方案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在流沙或砂性土层,且有地下水影响时,宜采用手掘式顶管法;因地下水位较高在作业坑及接收井周边设置井点降水手掘式施工方案一、工艺流程:顶管施工准备→顶力计算→测量放样→基槽开挖→降水→底板浇筑→顶管后靠背设置→导轨铺设 →顶管动力设置、调试→顶进开始试阶段以及纠偏方法→出土→安放中继管 (一一) )、顶管前的准备工作、顶管前的准备工作顶管施工前所有设备三天前全部到场,包括:钩机、空压机、油压泵、水泵等,动力和照明电缆线要全部按要求铺设到位,所有顶管施工人员要全部到场二)、顶力计算(二)、顶力计算1、推力的理论计算:(Φ1400 计算)F=F1 十 F2其中 F—总推力Fl 一迎面阻力 F2—顶进阻力F1=S*P (S—管道顶进受力面积 p—控制土压力)P=Ko*γ*Ho式中 Ko—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 0.55Ho—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 4mγ—土的湿重量,取 1.9t/m3P=0.55*1.9*4=4.18/m2F1=3.14*1.8*0.1*4.18=2.5tF2=πD*f*L式中 f 一管外表面平均(根据顶进以沙土为计算基准)综合摩阻力,取 1.5t/m2D—管外径 1.8mL—顶距F2=3.14*1.8*52*1.5=440.86t。

      因此,单管总推力 F=2.5+440.86=443.36t;双管总推力=F*2=886.72t根据总推力、工作井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及管材总F轴向允许推力比较后,取最小值作为油缸的总推力工作井(Φ1400mm 顶管)设计允许承受的最大顶力为 500t,管材轴向允许推力 450t,主顶油缸选用 2 台 320t 级和一台 500T 级油缸满足 52米顶管所需推力三)、测量放样(三)、测量放样顶管管线放线是保证顶管轴线正确的关键放线准确就能保证顶管机按设计要求顺利进洞,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反之,就可能造成顶管轴线偏差,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同时也会造成顶进时设备损坏,使顶管停顿顶管管线放线,就是将工作井出洞口和接收入井进洞口的点正确引入工作井内,指导顶管顶进的方向和距离从理论上讲,工作井和接收入井的坐标和标高在沉井下沉时都已明确,通过计算很容易确定然而由于沉井下沉时的误差,这样从理论上计算放出的线就不一定符合目前,顶管管线放线常常是根据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实际位置,按设计要求,通过测量实际放出管线位置具体如下:1、管线标高的测量,使用水准仪结合现场实际要求确定作业坑底标高及管道标高2、轴线测量的方法(1)、通视条件下的测量使用引线法引工作井及接收井预留洞口中心至工作井的井壁。

      置经纬仪于接收井中心 A 点,把花杆放在工作井预留洞中心井上口 B 点,作 AB 直线的延长线,并在工作井后部定出一点 C保证 C、A、B 在一条轴线上,工作上 B 点、C 点用铅丝将管线轴线拉出来,上吊两个垂球将管线轴线引至坑底 B/、C/点用以确定管线顶进轴线C/点架设激光经纬仪,对准 B/点,确定顶管顶轴线(2)、在轴线定好后即可安装导轨以及后顶,先根据导轨本身的尺寸计算出导轨顶面至轴线的高差 h,至水平仪于井下,在井四周做出 4~6 个临水点,保证轴线标高,安放导轨时可用线绳在相对的两个临水点拉出一条直线,使导轨顶轻触于线绳既可,然后根据轴线调整导轨轴线在竖直方向上于已知轴线的竖直投影线重合,导轨轴线方向调整好后再精调导轨的高程,最后支撑导轨至井壁上3、纠偏方法与措施 (1)有严格的放样复核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顶进前必须遵守严格的放样复测制度,坚持三级复测:施工组测量员→项目管理部→监理工程师,确保测量万无一失2)布设在工作井后方的仪座必须避免顶进时移位和变形,必须定时复测并及时调整3)顶进纠偏必须勤测量、多微调,纠偏角度应保持在 10’~20’不得大于 0.5°并设置偏差警戒线。

      4)初始推进阶段,方向主要是主顶油缸控制,因此,一方面要减慢主顶推进速度,另一方面要不断调整油缸编组和机头纠偏5)开始顶进前必须制定坡度计划,对每一米、每节管的位置、标高需事先计算,确保顶进时正确,以最终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和质量标准为原则6) 、平面纠偏,采用经纬仪测量检查,高程偏差采用水准仪测量测量的频率一般每天四次,出洞前更要勤测量四)、导轨铺设:(四)、导轨铺设:基坑导轨是安装在工作井内为管子出洞提供一个基准的设备导轨要求具备坚固、挺直,管子压上去不变形等特征由于顶管重量重,为此我们采用了复合型基坑导轨基坑导轨铺设应注意管线轴线、导轨标高和导轨支撑稳定性几个方面的问题 1、管线轴线:根据管线轴线测量结果,铺设轨道时,将轨道中线与管线轴线重合2、管线标高:由于采用的是复合型轨道,因此铺设轨道时必须了解轨道的基本结构五)、顶管后靠背(五)、顶管后靠背工作井的顶管,后座墙用单层 50Kg 铁道钢连接排列,再用长*宽*高=8 米*1 米*2 米 C30 砼块,一同作为后背墙,顶管机与后做墙之间采用#字形 200*240 双层道木以及一块 20 厚钢板作为靠背与顶缸之间缓冲,防止设备在顶进过程中受到刚性损伤。

      待其混凝土达到 75%以上强度后方可进行顶管的顶进工作,否则就可能造成顶管过程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故,影响顶管顶进对于后座墙附加层的做法,采用以下方法1、后背墙附加层工作面必须与顶管管线垂直2、后背墙附加层的宽度应满足主顶油缸发射长度,厚度根据工作井的直径和后靠背顶铁的宽度而定3、后背墙附加层做法采用钢筋混凝土,标号 C30 加早强剂,现场浇筑4、后背墙附加层采用道木,因木材具有伸缩性,顶管顶进时,为防止主顶油缸反复作用会造成木材反复受力,形成疲劳破坏,影响顶进质量,同时也会造成顶进设备损坏在道木前端加设 20mm 后钢板用以保证靠背稳定性六、顶管动力、照明六、顶管动力、照明动力电缆设置:管内设置一路电缆,按其配套动力负载功率,选择电缆规格,供电采用 TN-S 方式,三相五线制移动电缆装接为防止长距离以后的电压降低问题,放大电缆截面,以减少电阻,电缆接头采用电缆接头箱井下施工的所有移动电机具和设备,必须有严格的接地措施井下、管道内的照明灯具必须用 36V 安全电压七)、洞口止水(七)、洞口止水 1、顶管工程中,为使管子能顺利从工作井内出洞,一般采取工作井预留洞口比管节外径略大些(一般为 100mm)的方式,顶进时此间隙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封闭,否则地下水和泥砂就会从该间隙流到工作井内,会造成洞口上部地表的塌陷,甚至会造成事故,殃及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因此,顶管过程中洞口止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必须认真、仔细地做好此项工作2、我们采用的洞口止水方法是在工作井制作时,预先采用模板及钢管护臂形成整体护壁,待顶管开始后在管道顶进位置人工开孔以便管道顺利顶入及防治地下水及流沙进入作业坑内八)、降水(八)、降水由于现场地质主要为流沙土质含水量比较大,故需在作业坑周边及接收坑周边设置降水井及降水点1、作业坑降水,在作业坑四周设置 DN300 混凝土护壁管井降水点,降水井 9 米深,设置 6 座2、接收坑设置降水点设置 DN300 混凝土护臂管井降水点,降水井 9 米深,收坑开挖前设置 2 座用以减少管道内流水量3、水泵采用立式直桶泵,排水管采用聚乙烯半软塑料管,型号出水口 DN75、功率 5.5KW、380V、扬程 25 米、流量 25m³/h4、作业坑内设置 400*400*1200 集水坑一座,内设清水泵出水口 DN50,一台以便于及时排除顶管内部的流水 (九)、顶进开始调试阶段以及纠偏方法(九)、顶进开始调试阶段以及纠偏方法1、顶管下井前应作一次安装调试,油管安装先应清洗,防止灰尘等污物进入油管,电路系统应保持干燥,机头运转调试各部分动作正常,液压系统无泄漏。

      2、纠偏方法与措施 (1)、有严格的放样复核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顶进前必须遵守严格的放样复测制度,坚持三级复测:施工组测量员→项目管理部→监理工程师,确保测量万无一失2)、布设在工作井后方的仪座必须避免顶进时移位和变形,必须定时复测并及时调整3)、顶进纠偏必须勤测量、多微调,纠偏角度应保持在 10/~20/不得大于 0.5°并设置偏差警戒线4)、初始推进阶段,方向主要是主顶油缸控制,因此,一方面要减慢主顶推进速度,另一方面要不断调整油缸编组和机头纠偏5)、开始顶进前必须制定坡度计划,对每一米、每节管的位置、标高需事先计算,确保顶进时正确,以最终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和质量标准为原则6)、平面纠偏,采用经纬仪测量检查,高程偏差采用水准测量测量的频率一般每天四次,出洞前更要勤测量十一)、出土方案(十一)、出土方案由于本工程顶管管上为原来老土层,所在顶管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循“先顶后挖”原则,严禁超挖人工掏土必须先上部后下部,挖土坡度不得大于 60° 为防止事故掏土深度每次为 300 mm制作专用运土斗车,每道管二台交替使用斗车行进由卷扬机拉动斗车装土运到工作坑内后由 12t吊车吊到自然地面,用 1m3履带液压挖机装车, 4t 自卸王运到甲方指定场地。

      二、雨季施工措施二、雨季施工措施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合理地组织进行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护工作,如遇大风、暴雨,应做好防台、防汛工作施工时采取如下几方面的措施,确保工程和财产不受到损失1、做好工作井和接收井内排水设施,工作井和接收井内四周均设置排水沟2、雨季对施工用的各种材料妥善保存,避免遭受雨淋当施工中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雨季施工时运输车辆及现场配有防雨设施,以保护各种集料避免受到雨淋:同时切实做好井四周排水工作,雨停迅速排除表面积水,恢复施工3、施工要做好防雨工作1)掌握气象信息并安排好值班人员;(2)必须了解工程周围情况,对施工需要重点保护的部位,事先应采取防护措施;(3)住地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排水设施,应完整通畅,保证积水能及时排干;(4)材料堆放应分类堆放整齐,保证材料清洁和减少浪费;(5)雨季施工一定要充分做好防雨措施,确保雨季施工的工程质量,备足彩条布等防雨材料6)固定电箱必须离地 1.2 米,并要有接地装置,流动电箱必须使用标准安全电箱,保护装置必须有效、可靠,并在每天使用前检查电源和电器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要有记录;(7)过路电线必须架空或埋入地面下 30cm,不能有接头。

      8)事先备好检修用设备,并做好防污排涝工作三、顶管施工质量控制三、顶管施工质量控制1、顶管施工质量控制项目允许偏差钢筋砼管最大偏角0.5°管线轴线偏差L ≥70M50MM标高偏差L ≥70M+30~-40相邻管节错口≤ 15MM 无碎裂接口抗渗试验应达0.11MPa内腰箍不渗漏,橡胶止水圈不脱出顶进过程中地面沉降控制范围项目允许变化范围(MM)地面隆起的最大极限+30地面沉降的最大极限-30顶管在纠偏过程中,应勤测量,多微调,每项纠偏角度应保持10´~20´,不得大于 1°2、控制路面下沉措施(1)、在正常顶进时,管下部 135o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 1.5cm),采用手掘式施工顶进,严格控制喇叭口开口、出土量以及顶进速度四、文明施工措施四、文明施工措施1、挂牌施工,接受群众监督2、建立建全文明管理制度,并定期召开文明施工大会,对成绩突出者予以奖励,对屡教不改者予以重罚3、 工地材料及机械应堆放整齐,既有利于施工取用,又可保证周边环境卫生的清洁4、健全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落实各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5、充分发挥现场党员、团员的作用,积极做好广大参建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