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手印導引顯明本體四瑜伽.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2939464
  • 上传时间:2018-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大手印导引显明本体四瑜伽大手印导引显明本体四瑜伽冈波巴智达吉祥尊胜造 贡噶上师法狮子讲授 释满空 翻语 弟子 陈圆白 黄钦哉 傅真吾 笔记 韩大载 吉祥藏 润文四瑜伽:(一)专一瑜伽(二)离戏瑜伽(三)一味瑜伽(四)无修瑜伽四瑜伽:(一)专一瑜伽(二)离戏瑜伽(三)一味瑜伽(四)无修瑜伽 (一)专一瑜伽(一)专一瑜伽 专一瑜伽分上、中、下三品专一瑜伽分上、中、下三品 具乐觉受明空三摩地,初难定,后渐渐能定,此名下品专一瑜伽有时无意入定而竟能定,定且坚固, 住于明体,此名中品专一瑜伽入定出定行止坐卧,昼夜一如,常住明体,如海无波,此名上品专一瑜伽专一瑜伽是否究竟圆满,检别有六,(1)见体性未见2)力圆未满3)于妄念上定显未显 (4)生功德未生5)播色身种未播(福慧二资已圆,化报二身称色身)6)于俗谛上决信未信 (1)明空之心,即本觉智,不假外求,当体即是,有此决信,为见性否则虽得乐明无念之定,仍为 未见体性 (2)昼夜相续自然定于明空,为力已圆若昼定夜否,午前定、午后则否等,为力未圆 (3)妄念所显,即大手印,即于此,勿庸断除或竟忘却,为定未显 (4)心于八风不动等暖相已得,为功德已生。

      若心尚未调柔,为功德未生 (5)出定时,对众生起大悲心,发利他愿,为色身种子已播若悲心难生,为未播也 (6)出定时,于粗细因果坚信不谬,为俗谛上,已有决信若于因果缘起,尚未坚信,即于俗谛,未 得决信决信者,决定深信也) 下品专一瑜伽时下品专一瑜伽时:心能住于明空,具乐觉受(轻安)且从此觉受相,显现尘境时,自能清净解脱, 心生决定不谬之知解但于后得境,心生欢喜,多于所显境生执着,于后得未失定念(即明体),而具空、 乐之相当生空及所显为心之执着,其梦极明显清楚,与平常无大差别有时梦甚多,但得决定很少有 时觉很难定,且定难生有时定之增减极大,但恭敬信解及悲心等能生起 中品专一瑜伽时中品专一瑜伽时:即得空、乐、明之觉受,何时欲定,即得坚住有时无意修定,亦依此觉受力,自 然入定妄念显现较前甚少,随显随转清净且于后得境,即具空、乐、明觉受,自觉心境宽舒澄清,朗 然无际但有时仍起实执,而于后得境中,随其念起,自然趋入于定其梦中觉受相,有时现,有时不现, 有时梦甚少,于定生喜跃心 上品专一瑜伽时上品专一瑜伽时:即得空、乐、明之觉受,常住定中,一切妄念,悉于定上消灭后得境一切,皆汇 归于此定上。

      且多分梦,亦趣入此定上能生具善执着之定解,领受心之乐空显现,即明空觉受;妄念显 现,即显空觉受;外境所显,即现空觉受又领受如幻、如梦等觉受,且稍生有漏功德,心觉较此定无更 殊胜者,能生大恭敬信解 复次,上中下专一瑜伽,应于高山茅蓬寂静处所,泥涂门户,断绝往来,及禁语等,精严行持于不 净事等,心生厌弃,若染不净,应行除遣方便若生沉、掉,亦行除遣方便而观体性,若起昏沉,应行 忏罪法,于上师前,请求灌顶,及行荟供轮,供献施食,启请上师及助伴纠正之;若过失甚重,不欲禀白 上师及助伴,及生邪见,为魔之障碍,应持诵皈依,精进修持,厌弃轮回,发出离心,清净信解,发大悲 心,并数日休息,除遣过患,随力修净身法(拳法)以上方便,令定恢复 但于观察定无分别领悟觉受,及后得识显境中,须不失此定念于善觉受,不生欢喜执着;于恶境相, 不认为过失,不生厌弃随所显现,不取不舍,无整而住若觉受力重,当严持正念,稍稍远离,数数定 于本元上有时观前代修传派祖师修行传记,及金刚幄经等,自亦发心如彼修持,如上修习,趋入领受通·2·达乐、明、无念,三无分别之自性即明空,妄念即显空,外显即现空,且决知一切法皆由心现,心本无生, 自明自解脱,为究竟证得专一瑜伽。

      以上方便,如竭力行持,亦不能令专一瑜伽有所增进,则应行舍弃三贪着法 (1)舍弃自贪着法舍弃自贪着法:谓断除现生希求,减少攀缘,抛舍世间贪着,割舍亲疏爱憎,身供上师,断除蕴 爱执着,而行「古萨里」布施法 (2)舍弃受用贪着法舍弃受用贪着法:以所有财物,供养上师,令生欢喜于本尊等,供献食子,及行荟供轮,令生 欢喜令金刚弟兄欢喜,以自受用,如所悦所食严饰品等,悉用供施衣食语言,概行抛舍,而行野兽行 等更断除贪瞋,离开散乱处所及亲里等如上方法,尽力修持,若仍不能断除,则应数年禁语 (3)舍弃定贪着法舍弃定贪着法:对一切善觉受,应舍弃之决信于实际中随显,决定无好无恶心离觉受,保任 赤裸觉性,令其以次增长何时能清净此觉受心,及消灭心境二执,通达心之体性,离于生灭等戏论,即 得显现离戏瑜伽 (二)离戏瑜伽(二)离戏瑜伽 离戏瑜伽亦分上,中,下,三品离戏瑜伽亦分上,中,下,三品 通达心之体性,已离生灭戏论,但未离执空、定解、觉受三贪着,且于轮回涅盘,尚有希求畏惧之心, 是名下品离戏瑜伽纵能清净执空、定解、觉受之贪着,但于所显境相,尚起希求畏惧之感,未能断除减 损或增益等,是为中品离戏瑜伽。

      于所显轮回涅盘一切,执空、定解之执着,已得解脱,并离希畏之心, 断除增损,是为上品离戏瑜伽 离戏瑜伽是否究竟圆满,检别有六,(1)见体性未见,(2)力圆未圆,(3)于妄念上定显未显, (4)生功德未生,(5)播色身种未播,(6)于俗谛自在未自在 (1)所谓亲见心体性者,谓离开戏论,解脱、定解、执着等断除所受能受之根果,能清净一切戏论, 平等平等,是名亲见离戏体性若执空觉受与定解之实执未净,则为未见体性 (2)若无少许希畏执空,离开本心之戏论,断除增损,是为离戏瑜伽力已圆满中知自性无生,但于 所显境,尚起希畏之心,又未能清净执空盖障,则为离戏瑜伽力未圆满 (3)若能了知识与境,一切皆为空所显,即空之自性,能如根本定,于后得境显现通达,是为离戏瑜 伽之妄念显定,否则未得离戏瑜伽之妄念显定 (4)若依方便道,精进修持,已显成就相,证得俱生智,为功德已生若成就相未显,为功德未生 (5)已于无生空性,生起不灭,无缘大悲,于后得识中,菩提心与广大愿力,因缘聚合,为色身种已 播若悲心难生,与方便因缘不聚,为色身种未播 (6)若空性显现因果,体性离戏,但依因缘,随其转变,为得俗谛自在若求知因果缘起,坚执顽空, 即于俗谛未得自在。

      下品离戏瑜伽时下品离戏瑜伽时:虽通达一切法体性,离生、住、灭三戏论,但于一切稍有空执,于后得识中,未持 念时,尚起亲疏爱憎之执,于睡眠梦中,多起颠倒,善念有时高,有时低,有时于上师同伴及善业生信心 与定解,有时尚生疑念 中品离戏瑜伽时中品离戏瑜伽时:虽于上执空觉受诸垢,离开贪着,断除分别之根,且于无分别上,断除增损,但于 显境上,微有希畏实执,于后得识及梦中,有迷与不迷,于善业与上师同伴,有时生信心,有时稍起疑念, 有时增高或减低,有时想无证佛因,无生地狱因 上品离戏瑜伽时上品离戏瑜伽时:断除轮回涅盘,一切法之根,并于一切无有希畏,断除增损不管内外一切法,是 空非空,乐不乐等,随任而已一切所显,显空、无我于后得识一切所显之分别,尚未到达澄清,而于 明空、显空、变融已臻相续之境惟精进则相续,否则不能相续故尚未臻自然之境,梦中有时迷昧如常 人;有时又觉无佛果可得,无地狱可入,于十住法尔通达,一切甚殊胜法,皆易明了自心体性,显出上 师于一切外境,皆成定心之增上缘,不为所动任何胜妙五欲乐意之事,贪着念微,心能转变八风有 时不免起慢,以为已有离上师自修之可能,见他所修,皆不如己,有此错误也。

      上中下离戏瑜伽,皆断除三种贪着(住、受用、身体),住于清净高山,绝人禁语,闭室潜修,供献 多玛,启请上师,舍弃一切有相事业,专一意志,勿令散乱,精进住于大手印,大要如是有时观想(生 起)、念诵、荟供、布施等,可稍行之敬信上师,亲近金刚弟兄,于众生生起大悲心,研究因果缘起·3·遇上师及金刚弟兄,则起质问或谈论,以成就大德之歌韵为歌韵然以多分时间,心不散乱,常住明体, 少起缘念为要有时觉无少乐,心不快适,不能安住于定,应修方便道气功,忿怒母拳法等对治之 上品离戏时,专修一念如无增进,应断贪着,启请上师为授灌顶,忏除业障,祈求增进证契自观 本尊,心缘地狱种种之苦,皆唯心现,无有自性,远离一切戏论分别,法尔如是从人天快乐,乃至六道 轮回,生死涅盘,一切诸法,一一如上思维,皆唯心现,无有自性,远离一切戏论分别,法尔如是有时 于寂静高山,宽坦任运,离诸戏论而住;有时入闹市,亦宽坦任运,离诸戏论而住有时持瓶气一口,注 视不动于一切五欲之境,不取不舍,心极宽松任运,离诸戏论分别上品离戏瑜伽,即得增长,此后一 切生死涅盘,法无生灭,无离戏不离戏,无空不空,无取无舍,通达诸法一味瑜伽大手印,即得显现。

      (三)一味瑜伽(三)一味瑜伽 一味瑜伽亦分上,中,下三品一味瑜伽亦分上,中,下三品 分别意念所显内外一切通达法尔明体一味,虽然,仍有决信一味之执,此为下品一味瑜伽决信一 味之执即净,无能所对待,无内外分别,心境不二,正智现前,是为中品一味瑜伽多证一,一显多,一 切平等,本体寂灭,是为上品一味瑜伽 一味瑜伽是否究竟圆满,检别有六,(1)见体性未见,(2)力圆未圆,(3)妄念上定显未显, (4)生功德未生,(5)播色身种未播,(6)俗谛上决信未决信 (1)随所显现,无取无舍,诸法平等,无能与所,如是了知,是为已见体性虽知诸法平等,尚有能 所之执,则尚未见体性 (2)随所显现一切,如自本心明体而出,是为力已圆满若对治上有贪着,即非了达一显多之旨,是 其力尚未圆也 (3)清净境心,二显(能取所取)之执,六入(亦名六念)上所显一切,无缚无解,随所显现悉能住 于本心明体,此为妄念显定如六入所显一切,尚执持六入必须断除,有此一念,则尚未得妄念显定 (4)心境合一,已得变化等神通,是为功德已生若道缘小,未得变化等神通,则为功德未生 (5)无须勤勇,善显大悲度生,自在利他,是为已播色身种。

      若悲心等方便未足,不能普利众生,则 尚未播色身种 (6)明白通达因果缘起,由自性明体有生死涅盘之门,了达于此,是为善知因果,即于俗谛,已有决 信若如上于自性明体上,因果尚未显明,是尚未得决信 下品一味瑜伽时下品一味瑜伽时:于通达一切本体,尚微执所得觉受,后得识中,外境现前,其缘甚强,微为所动, 有时执与持,亦犹常人,梦中有时亦微现迷执,有时生出身、境、心,三者无别之觉受,亦有于因果上, 信仰上,悲心上,减少之时 中品一味瑜伽时中品一味瑜伽时:解脱能证、所证,能受、所受之执,后得识与梦中,其迷执较前更少 上品一味瑜伽时上品一味瑜伽时:由平等本体不灭之力,于所显一切,已离实执,通达不二,即能昼夜恒一,而无念 所显之门,尚微有未明,后得识时所显无执晴空,犹如幻化,虽然显现微细无自性之梦,而能不迷昧,有 时甚久无梦 复次,三种一味瑜伽时,住处宜为清净处所,有时住于闹市,亦能增长虽自思修与无修无别,但仍 宜于清净高山,依靠真实念头,精进修持为要虽证得上品一味者,若神通未现,未见本尊空行之相,当 有坏戒者来,或随之往,被共罪业所熏,以致神通胜相不现,应造「察察」一千或三千,每一「察察」, 供献一花,所求消除坏戒之罪。

      或修陀罗尼仪轨,或礼拜荟供等,随力而行又若善相现则喜,恶相现则 不喜,必有魔障趋入自心当思能利益损恼之魔何有?一切皆由心现,心如虚空,无边无中,如是思维, 本来一味瑜伽证得后,于此决信,功德出生亦不喜,过失出生亦不怖畏,然或嫉妒大,烦恼多,妄念粗及 有喜与不喜者,有一于此,必有魔趋入自心,若能觉悟,即宜精修对治古德云,违反大手印者,即属魔 类,应善知之若谓众生在自心,上师亦在自心,无须发大悲及信仰心,舍弃方便,是甚错误故宜生起 大悲心,信仰心,行善缘起,断恶缘起,披挂因果盔铠,捡择善恶,小心行持彼时若自思利他,虽属善 念,恐其时有天魔入心,令生希求表面貌似利他,而实断舍大悲,无真实利他之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