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析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387355913
  • 上传时间:2024-0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1-6-3-4-1-8-9-2-3-8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 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让数学与生活相伴,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因生活而精彩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呢?下面是我在使用北师大版教材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 创设生活情景,激趣引新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而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多创设生活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使他们觉得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如本人在进行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下册“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使用”教学时,用这样的一则故事作为引入,故事的题目是骗人的“平均数”,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新新超市招新员工,经理说:我们这儿工资很高,员工月工资1000元。

      而阿Q正想换一个新工作,于是他就去应聘了经理出示了一张如下的工资分配表格给阿Q看,阿Q看了平均工资是每月1000元还不错的,他第二天就去上班了但过了一个月,阿Q只发工资500元,阿Q不干了,怒气冲冲地去找经理,经理拿出一张工资表给他看,阿Q看完不说话了人员经理副经理员工A员工B员工C员工D员工E员工F员工G员工H员工I月工资30002000900800750650600600600600500 平均工资:1000元 同学们,经理先生真的欺骗了阿Q吗?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由故事主人公阿Q先生气冲冲地辞职让学生去思考、去展开了讨论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很投入,个个沉浸在探求知识的兴趣之中……,学生们四人围桌而坐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着经理先生的平均数的计算正确吗,同时相互补充着对方的遗漏,纠正着对方的差错,教师也不用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是与学生一起探讨,轻松地徜徉在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讨论,给他们以个别指点,凭学生们的智慧很快解决了经理先生骗人“平均数”的把戏,学生们纷纷指责这个平均数用得不恰当,本题中只能用众数来衡量阿Q先生的工资才合适,学生们在思考、探索、交流中学会了知识,同时又感觉到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有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参与知识学习的热情。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了解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二、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探索 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建立,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是水之源,木之本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经验,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比如我在教学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一课时,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问学生怎样求它们的体积,然后接着让学生观察橡皮泥、土豆,提问:你能说出它们的形状吗?它们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设立对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小组合作,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有的学生说:“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就能计算出它的体积了”;也有的学生说:“只要我把土豆煮熟后,放在模子里压成长方体或正方体,也能求出体积”,他的这种想法,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接着我又提问:“如果我们面对的是石头瓦片等不易改变它们形状的物体,又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小组订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学生们都讨论起来,过一会进行汇报,我根据汇报结果,统一试验方案:水槽装满水,放入石头,测量溢出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把石头放入装了一定水的水槽中,测量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最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水来试验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想法整堂课我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创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景,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三、利用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这一点,在北师大数学教材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如,教学北师大五年级上册“铺地砖”时,本人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小明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 你能为小明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他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值太贵,甲、乙规格相同,价格均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钱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 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了解——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珍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让我们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生活化”的数学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礼物”,让数学学习活动介入学生的心灵活动、生命活动,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生动而精彩参考资料:1、《数学课程标准》   2、《小学数学教学研究》3、《中国教育与研究》 数学论文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张文丽罗庄区第二实验小学2008年3月21日本资料来自互联网共享文档好资料来自互联网,一起创造,共同分享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6 / 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