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云水库内湖富营养化现状分析.pdf
6页密云水库内湖富营养化现状分析!刘晓端!葛晓立!杜桂森“徐清! 张承炜#刘霞“潘小川$(!: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北京 !%%%#+2 定位, 于“%%! 年 ’ 月 (枯水期) 和 - 月 (丰水期) 两次作现场调查, 各测点从表层开始向下每 ’* 间隔取!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资助 (!---%$’!“: (.%M .2330?@)百分比 (A)内湖 ( ; .2330?@)百分比 (A)细胞密度>=B%!C!D%%CB!!>%C=CGE=%CGGC%=%=G甲藻门!%BE=%F>G=%=C!%!库区与内湖水体的营养程度评价 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 H、 I 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元素[C, >]% “JK7LM 和坂本(MLNL7K“K) 综合各国的湖泊研究情况, 提出按 H、 I 水平对湖泊营养程度进行分级%表 C 显示密云水库主库区虽然 “H 偏高, 但总体仍处于中营养阶段, 内湖水体则已是富营养型%表 C“5’(#0 和坂本的判定标准“#$%CO)1P2(2*, 0,#*1#91 ’4 “JK7LM #*1 MLNL7K“K“I (!P?@)==——中密云水库的 “MV 值“#$%>“MV :#3)2 ’4 7+-)* 82029:’+9MT“I?.38@6>8 ,>A?347/>8 >B 788-4 .3@- 38C D-/-42>74 4-:7>8 78 C图 !内湖和主库区枯水期藻类比例97:#!;?.38@6>8 ,>A?347/>8 >B 788-4 .3@- 38C D-/-42>74 4-:7>8 78 .>E E36-4 .-2-. ?-47>C与主库区相比, 内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特征还表现为浑浊度、 FGH、 IGJ$的升高和 JG 的下降 (表 () #!#“ 内湖水质与主库区水质的关系 上述调研结果显示, 密云水库内湖水体为富营养, 主库区水体为中营养, 两水体仅有一窄坝相隔, 在水位低于 ($*A 时, 内湖水通过侧渗、 扩散等途径与主库区水发生物质交换#当水位达到 ($*A 以上时, 水漫过窄坝, 两水体相连, 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密云水库主库区水体已达中营养, 且 FK、 F; 和浮游藻类增长较快, 并出现了富营养种类,如铜绿微囊藻 (3-. ?@A9,A BC,=?;;?,! #89;D89@E;F,GH@9IJ, K9LLG,I ?,L H@J,L 9M MG;8 N?HN8 ?; G,LJO 9M K?PJ +?@GEH JEH@9D8GN?HG9,! ! “#$%9:J S?D?,J;J K?PJ ?,L GH; LJDJ,LJ,NJ 9, LJDH8! 14,0+5 6(4 -#743)+3*83#$ %55$,$!: % Q (61>89R9H JT U:)%$+,2)$3$$+%)+*$#1,2)$3$%E: Q11* ;&E1F V)&.%EH ’N D%H)* I101FJ’%F,%E %0 *1>100&FH E’ 0E’K &>E%J%EH ’N*1EM>&41 N%0:>).E)F1 %* %**1F .&G1O!“#$%&’(: D%H)* I101FJ’%F;1)EF’K:%>&E%’*W<<湖泊科学+? 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