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重点知识点.doc
13页高二重点知识点 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秘诀:“想”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 ........ A(成功)=_(艰苦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只要同学们在平常的复习和做题时注意思考、注意总结、善于归纳整理,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这样,同学们一定就能笑傲考场,考出理想的成绩! 对联: 概念、公式、定理、定律 (学习物理必备基础知识) 对象、条件、状态、过程解答物理题必须明确的内容) 力学问题中的“过程”、“状态”的分析和建立及应用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 答题技巧:“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容易题不丢 分,难题不得零分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会做做对不扣分” 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
这些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 (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化及能量变化等)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基本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讨论 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 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 .............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 ①匀速直线运动 F合=0 a=0 V0≠0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 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 F合= 恒力 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 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⑦波动及共振; 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 ⑨类平抛运动; 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Ⅲ。
物理解题的依据: (1)力或定义的公式 (2) 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 (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 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 ①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 ③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 ④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 ⑤加速度a的正负含义:①不表示加减速;② a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⑥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 ⑦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 ⑧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⑨如何判断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规律 ⑩根据电荷的正负、电场线的顺逆(可判断电势的高低)电荷的受力方向;再跟据移动方向其做功情况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V知识分类举要 1.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 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 F1+F2 22 +2F1F2COSq 1 合力的方向与F1成a角: tga= F2sinqF1+F2cosq_高二重点知识点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_=0 Fy=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三力平衡:F3=F1 +F2 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mN 说明 :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m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力的独立作用和运动的独立性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象其它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时,其中任何一个运动不因其它运动的存在而 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和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可以分解速度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常常能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 VI.几种典型的运动模型: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及类似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下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或相邻两计数点间 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 ⑪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vc= s2+s3 (其中记数周期:T=5_0.02s=0.1s) 2T T2 ⑫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a=s3-s2 ()()⑬利用“逐差法”求a:a=s4+s5+s6-2s1+s2+s3 9T ⑭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试通过计算推导出的刹车距离s的表达式:说明公路旁书写“严禁超载、超速及酒后驾车”以及“雨天路滑车辆减速行驶”的原理 解:(1)、设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匀速行驶的位移大小为s1;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为s2,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有: ........<1>s1=v0t0.......... F+mmg..........<2>a= mv2=2as...............<3>02s=s+s...............<4>12 由以上四式可得出:s=vt+ 00_高二重点知识点 2( 2v0 +mg)m ..........<5> ①超载(即m增大),车的惯性大,由<5>式,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刹车距离就会增长,遇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刹车、停车,危险性就会增加; ②同理超速(v0增大)、酒后驾车(t0变长)也会使刹车距离就越长,容易发生事故; 长,汽车较难停下来 ③雨天道路较滑,动摩擦因数m将减小,由_lt;五_gt;式,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刹车距离就越 因此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公路上行车安全,在公路旁设置“严禁超载、超速及酒后驾车”以及“雨天路滑车辆减速行驶”的警示牌是非常有必要的。
思维方法篇 1.平均速度的求解及其方法应用 ① 用定义式:v 一 = DsDt 普遍适用于各种运动;② v= V0+Vt 2 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巧选参考系求解运动学问题 3.追及和相遇或避免碰撞的问题的求解方法: 两个关系和一个条件:1两个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2一个条件:两者速度相等,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关键:在于掌握两个物体的位置坐标及相对速度的特殊关系 基本思路:分别对两个物体研究,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列出方程,找出时间、速度、位移的关系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 追及条件:追者和被追者v相等是能否追上、两者间的距离有极值、能否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讨论: 1.匀减速运动物体追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①两者v相等时,S追_lt;S被追 永远追不上,但此时两者的距离有最小值 ②若S追_lt;S被追、V追=V被追 恰好追上,也是恰好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S追=S被追 ③若位移相等时,V追_gt;V被追则还有一次被追上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有一个极大值 2.初速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追同向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①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的间距 ②位移相等时即被追上 3.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同向转动:wAtA=wBtB+n2π;反向转动:wAtA+wBtB=2π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 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 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 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