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那母庄三村调研.doc
7页1白手起家闯新路--关于丰润镇西那母庄三村整治村容村貌的调查与启示丰润镇西那母庄三村有农户 368 户,1200 口人,耕地面积 1700亩,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一直以来,该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下大力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使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村,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变,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届的极大关注西那母三村是如何白手起家,成功闯出一条改变农村面貌的新路子?他们的做法有何借鉴意义?带着这些问题,区委党校组织专人深入该村,进行了认真调研与思考一、公字当一、公字当头头、敢于碰硬、敢于碰硬西那母庄三村属于藏富于民的村,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要想以集体的力量办些公益事业是很难的为彻底改善村容村貌,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对此,村支书黄满喜的做法就是公字当头,不欺软,不怕硬,只要为了集体利益,所有的个人利益都要让路2000 年,黄满喜任村长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累计 8 年的尾欠提留对此,很多人都是一副看笑话的心态,因为他的哥哥就欠着村里 2 万元钱不还黄满喜先从自家入手,多次到已经搬到市里居住的哥哥家做工作,在讨要无果的情况下,他一纸诉状把哥哥告上法庭,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 万元的欠款如数归还。
这一举,震惊了村民,余下的欠款,一周之内全部缴清2005 年 3 月,建村村通工程,两个当地有名的小混混找上门来,要求承包工程,先是利诱,后是威胁,黄满喜2为了节省开支,确保工程质量,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两个人恼羞成怒,一镐柄将他的左腿打成骨折,韧带筋脉断裂可这一切都没能吓倒他,住院期间,他仍然精心安排修路事宜,而且休养仅仅 20 余天,他便拄着双拐来到修路现场,亲临一线指挥调度为了村集体的利益,黄满喜不仅付出了亲情和血的代价,他在经济上的损失也十分高昂他 16 岁外出从事服装生意,收入可观,2000 年他回村担任村长,2006 年书记村长一人兼,从此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村集体的事业上公务的繁忙,严重影响家中的生意,因为乏人打理,今年不得不关闭了年盈利至少 30 万元的店铺他的家在唐山市区,每天都要开着车到农村来上班,一年得到的工资还不够耗费的油钱这些在外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但西那母庄三村的村民们理解他,村干部们信服他,一门心思跟着他干他一心为公的高尚人格赢得了威信,凝聚了民心二、民主决策,二、民主决策,赢赢得支持得支持以整治村容村貌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对于西那母庄三村的村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要把好事办好就必须赢得全体村民的支持。
该村实施修路、建牧场等重大工程,都严格遵循民主程序,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而付诸实施,因而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支持,即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个别的杂音,但因民心所向,村干部工作起来腰杆硬,底气足特别在遇有到难以决断的问题,他们就采用全民公决的办法,由全体村民自主决定集体事务2008 年 7 月,在村民代表会议上,为了保持道路的清洁,黄满喜提出村内养牛户不许随意牵牛在街3道走动,甚至牵牛到挤奶大厅挤奶也要控制,并请大家举手表决村内一个养牛户强烈反对,指责他在搞一言堂黄满喜当即决定听取全体村民的意见,全村 368 户,每户派出一名代表,无记名公开投票,最终高达 95%的村民赞同这项决定正是坚持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才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和支持,各种难题才迎刃而解三、三、创创新方法,筹集新方法,筹集资资金金环境整治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该村采取用足用好政策,争取外部资金与自筹资金相结合,用小钱撬大钱,先做事、后还钱的市场化运作等多元化筹资方式,有效解决启动和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一是发动群众自筹一部分近年来,为顺利完成“村村通”和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以身作则,带动群众先后集资 55 万元。
二是赢得区乡两级支持解决一部分丰润镇先后为该村提供补贴和奖励资金 15 万元区主要领导通过现场办公,协调有关部门争取省里提前拨付牛场建设资金补贴 50 万元三是用好政策争取一部分运用国家扶持“村村通”工程等政策,共争取资金 27 万元四是市场化运作先期赊用一部分在有了前期启动资金的基础上,除了购买机器设备等工程必须支付现金外,对所需资金量最大的砂石等原料则采取招标的方法,以稍高于市场价为前提,先赊用,承诺一至三年全部还清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先后筹款 140 多万元,保证了环境整治工程如期顺利完成,他们用有限的资金,高标准地实现了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目标赊来的钱终究是要还的,可集体没收入,拿什么还呢?对此,黄4满喜的心里早已有了盘算西那母庄三村的养牛户约占全村五分之二,过去都是在院外搭棚散养,道路硬化以后,全部赶到院内饲养,这就给养殖户的经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解决环境整治与奶牛饲养的矛盾,黄满喜决定发展奶牛集中饲养,在村里建一个占地 100亩、设计饲养奶牛 1200 头的奶牛集中养殖牧场,现已完成投资 400多万元,今年 10 月份可投入使用养殖牧场投产后,据初步估算,每年可获 50 万元的纯收入,不仅可以还清整治村容村貌的欠帐,还可以为村集体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四、干群共建,无私奉献四、干群共建,无私奉献为保证环境建设工程高标准如期完成,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毫无怨言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为支持建设,村两委成员已经两年没有发工资了,所有用工暂时都没有兑现工资,但村民们没有一人到村里索要工钱村民黄满忠自己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建筑队,当知道村里正在搞建设,他毫不犹豫地先把建筑队的活计放到一边,以低于市价五六十元的日工资回到村里干活,损失了不少个人利益村民姚玉方得知村内建设急需资金,二话没说拿出辛苦积攒的 5 万元钱借给村里他和黄满忠承担修路中最苦最累的工作,每天当别人都收工回家,他们却俯下身子把当天新修的路段来来回回平抹三至四遍,几乎天天要工作到子夜时分村民姚建征已年过 60,打桩时不小心把手指砸伤,可他怕住院给村里费钱,便简单包扎了一下,在村里小门诊输了几天液,再继续工作后来手指感染了,但他一直5不下火线,晚上总是最后一个走现在伤好了,但手指却短了一截正是凭借广大干部群众的奉献精神,才创造了乡村巨变的奇迹环境整治建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西那母庄三村街道宽阔齐整,路面平坦光滑,再加上统一标准粉刷的墙壁,房前屋后成排的绿树,盛开的鲜花,优雅的花园和休闲亭错落有致,别具特色。
生活环境的改善使村民的带来的是村民生活观念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村民们不仅每天搞好自家卫生,还天天清扫自己所属片内的街道,浇花浇草,管理树木在大人影响下,连淘气的孩子们都懂得爱护花草一到晚上华灯初放,村民们就聚集到村中心的小广场休闲娱乐,他们自发组织了秧歌队,人数多达 60 人,村委会通过补贴的方式为他们统一了服装,以资鼓励锣鼓一响,人们除了看秧歌队的表演,更多的人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队伍中来,每天参与的多达 200人,健康的文娱活动带动了文明乡风的形成,村民的综合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透过西那母庄三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的实践,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一是一是选选好一个好一个带头带头人是前提人是前提农村党支部书记是“领头雁”,是“当家人”他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俗话说,“给钱、给物,不如选一个好干部”如果一个村的支部书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有理想,有抱负,有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再加上有胆、有识、有能力,那么他必然会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有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就没有想不出的办6法,攻克不了的难关西那母庄三村支部书记黄满喜,不仅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并在改变村容面貌的实践中充分展现出来,取得了丰硕成果。
因此,选好一个带头人是新时期开展好农村工作的重要前提二是二是坚坚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是保障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是保障群众是建设的主体,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农村环境治理,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尊重群众的意愿,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才能真正激发出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西那母庄三村在整治环境工作中遇大事小情都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大到上百万的项目建设,小到街道卫生清理,无一不是通过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全体村民大会等形式,问计于民,问策于民让百姓切身感受到了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搞好环境建设是自己的事因此,只有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各种困难也就迎刃而解 三是三是发扬艰发扬艰苦苦奋奋斗的精神是斗的精神是动动力源西那母庄三村内无钱,外无援,他们却实实在在地完成了几百万元的投入,完成了高标准高质量的环境建设,靠的就是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靠的就是吃苦耐劳、肯于奉献的高贵品质,这是他们能干事、干成事的动力之源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西那母庄三村的建设实践启示我们,等、靠、要换不来农村的新面貌,完全靠政策、靠帮扶,也改变不了自身的命运。
面对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阻碍,只要敢于亮剑,敢于出招,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就会无坚7不摧,无往而不胜,同样可以达到没钱也能办大事,无钱也能创大业的效果四是找准突破口是关四是找准突破口是关键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有许多,但由于每个村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传统习惯等各有不同,因此,不能搞齐头并进,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地选准突破口,按照群众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地确定建设重点和发展路径西那母庄三村临近城区,个体业主较多,村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了一定水准,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全体村民的最大愿望西那母庄三村选取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是从全村的实际出发,满足群众迫切需要出发,应运而生的科学举措,因此,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五是善借外力是有效途径五是善借外力是有效途径西那母庄三村的新农村建设称得上是白手起家,但他们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善于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筹集建设资金,以小博大,用较少的资金,撬动了很大的社会资本同时他们注重研究国家政策,并通过自身努力赢得各级领导关注和支持,为自身的发展争取到强大的外力支持因此,只有不断强化自主创新意识,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发扬敢闯、敢干、敢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借助外力,才能闯出一条新路子,才能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新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