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12页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C.加热液体 D.量取液体2.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A.喷石灰水 B.直接喷水 C.直接放入CO2中 D.喷水后放入CO2中3.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铁锈 B.紫铜 C.石灰石 D.稀有气体5.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XYZA溶质溶剂溶液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C氧化物单质化合物D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A.A B.B C.C D.D6.已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相对原子质量为31,则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46 B.31 C.16 D.157.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数为34B.核电荷数为79C.质子数为34D.中子数为458.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几百种有毒物质下列四种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丙烯醛(C3H4O)B.尼古丁(C10H14N2)C.一氧化碳(CO)D.苯比芘(C20H12)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每天给城市道路洒水,以减少汽车行驶中粉尘的飞扬B.灰霾天出门戴 N95 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 0.1 微米左右)C.为了减小 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D.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 0.1 至 1.0 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10.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氮气用作灯泡保护气C.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D.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1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C.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14.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
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B.谷氨酸钠加热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C.谷氨酸钠受热不发生反应 D.用烧杯盛放味精进行直接加热来完成实验15.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间隔大小与温度有关C.氧气可以压缩至钢瓶中,说明氧分子间隔与压强有关D.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世界上最小的文字“中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是实验室里一些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符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4)若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a或b)口进入(5)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制取较纯净的甲烷所需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__________(填序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许多化学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某药物说明书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药物名称:菲诺夫他林果导片有效成分:酚酞(化学式:C20H14O4)说明:片剂,100mg/片,每片含酚酞50mg功能与作用:口服后在肠内遇胆汁及碱性液形成可溶性钠盐,刺激结肠粘膜,促进蠕动,起缓泻作用用法与用量:睡前口服0.05~0.2g果导片1)酚酞是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3)按用量的最大剂量服用该果导片,一次摄入的酚酞质量为__________g4)列式计算酚酞的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5)计算15.9g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_18.(8分)根据氧化亚铜(Cu2O)的化学式计算:(1)氧化亚铜中各元素质量比_____;(2)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3)288 g氧化亚铜中含氧元素的质量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1)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2)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刚开始时,水槽里导管的合理位置是________(填“D”或“E”),如最后收集的氧气浓度只有约88%,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不选B而选C作发生装置,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如图所示装置,装置中盛放部分蒸馏水,导气管________(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用如图装置收集气体,请把集气瓶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___5)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现欲制41 t氮化铝,求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不符合题意;B、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应放集气瓶瓶口,不符合题意;C、符合操作规范,符合题意;D、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得液体体积偏小,不符合题意2、D【解析】石灰水显碱性,遇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A选项错误;水显中性,遇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故B选项错误;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不显酸性,遇紫色石蕊不变色,故C选项错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故D选项正确3、B【解析】试题分析: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有同学提出可能是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故答案选择A考点:科学探究的环节4、B【解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详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B、紫铜是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B正确;C、石灰石是碳酸钙和其它杂质组成的混合物,故C不正确;D、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属于混合物,故D不正确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5、A【解析】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包含着溶质和溶剂,溶质和溶剂是并列关系,故A正确;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属于并列关系,故B错误;C、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化合物不包含单质,故C错误;D、不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关系,故D错误6、D【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7、B【解析】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AC正确;B错误;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79-34=45,正确点睛】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8、C【解析】A、丙烯醛中含有三种元素,属于含氧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尼古丁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中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D、苯比芘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9、C【解析】A、 每天给城市道路洒水,以减少汽车行驶中粉尘的飞扬,选项正确;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N95 专业口罩的过滤孔径在 0.1 微米左右,可以防止PM2.5进入体内,选项正确;C、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不符合实际,选项错误;D、提倡不吸或少吸烟可以减少空气中可吸收颗粒物的排放,减少PM2.5 对环境的影响,选项正确,故选C10、D【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详解】A、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不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故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1、A【解析】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正确;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正确;D、氢气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