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届高三一模文综试题.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精****源
  • 文档编号:291738912
  • 上传时间:2022-05-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44.0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 7 山东省菏泽市2018 届高三一模文综试卷(历史部分)25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26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为此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A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B 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 D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27有学者这样描述:“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作者这一描述旨在说明A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B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欧洲C中国的先进工具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D中西方发展逐渐出现“易位”的原因1650 年1750 年1850 年欧洲100140266非洲1009595亚洲33047974928下面是1650 1850 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单位:百万)。

      导致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解读错误的是A欧洲人口的增加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B非洲人口的下降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有关C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亚人口的增长D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亚洲人口的增长29“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2 / 7 A地主阶级抵抗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30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激发了中国的强烈愿望,激发了几代人为这个目标而进行的艰苦奋斗一句话,激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对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最恰当的理解是A冲破传统的改革精神 B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C追求利润的冒险精神 D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31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

      这一规定的主要用意是A防止法官滥用权力 B建立三权分立体制C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 D限制总统行政权力322018 年 8 月,国民党党史馆举行第七次搬迁有趣的是,党史馆乘机“秀”出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当时毛泽东每月支领120 元大洋,约为当时北大、清华教授 1 个月的薪资毛泽东领取国民党的薪水应该是在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332018 年 2 月,全国人大将9 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 月 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列对抗日战争和上述立法认识正确的是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战争立法利于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立法更好地表明了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A B C D34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3 / 7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352018 年 7 月,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两幅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右图是展品之一花瓶边的男人女人,半身像)。

      不少观众都在毕加索面前败下阵来,直呼“看不懂”,觉得沮丧,摇着头离去与之相似,下列西方艺术作品中观众最可能“看不懂”的是A达 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B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C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D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40( 26 分)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材料二 :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材料三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材料四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4 / 7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

      郑杭生中国与西方社会转型的显著的不同点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5 分)(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8 分)(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分析30 多年来中国中国社会转型快速发展的有利国际因素(10 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3 分)41( 20 分)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希腊公民珍视个人自由,干预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一般来说,他们衣食简单,不太过问钱财希腊公民还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摘自人民版教材材料二: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他们寻找构成经济行为的基础的自然法则,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一般原则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革命已经证明,人们虽然能够推翻整个传统的政治结构,却不能影响遍及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事实上,陈腐的旧势力不仅仅有能力继续存在,似乎还有能力恢复生机摆在面前的任务因而就是改变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新文化”的领袖们认为,这项工作是任何政治行动或体制改革的绝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节选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5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思想家在“人权”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7 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5 / 7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虽然能够推翻整个传统的政治结构,却不能影响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这一观点的理解?(4 分)(4)结合材料三说明“新文化的领袖们“在“改变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4 分)44( 10 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

      成功的变法在突破现有体制的时,出现了新生力量,就商鞅变法而言,新生力量就是平民和农民王安石各种各样的“新政”都是设计精巧的方案,但是在实践中全都碰了壁,不仅没有实现他当初的设想,反而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于是新法必定失败 摘自新浪网读书博文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成败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突破现有体制”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核心因素6 分)(2)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是当时非议最大的改革措施,依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 分)45( 10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起初谁也不相信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子不安之后,我开始对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袭击一事感到幸灾乐祸了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看到我提出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实在叫人灰心丧气不过,反过来想,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样的灾难,一旦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就不担忧最后的结局了 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请回答:(1)材料是针对什么事件的议论?据材料分析司徒雷登为什么“感到幸灾乐祸”、正需要那样的灾难?(6 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司徒雷登为什么“不担忧最后的结局”?用什么史实可以证明他的预言是正确的?(4分)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6 / 7 答案DCDCCDCACBD40( 26 分)(1)农业革命:租佃关系日益普遍;信息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金融革命:在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商业革命:商业活动不受时间地域限制, 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有增强;能源革命: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

      5分)(2)原因: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与衰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思想上中国厉行文化专制,压制人们思想;西方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每点1 分, 6 分)影响: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挨打;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的进程2 分)(3)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每点1 分, 4 分)有利因素: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6 分,答出其中任意3 点即可)(4)要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社会转型;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要善于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实现社会转型3分,答出任意两点或言之成理即可)41( 20 分)(1)现象:希腊公民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和个人素质2分)原因:希腊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达;希腊城邦民主(或公民)政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