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教学设计.doc
6页《集合》教学设计一:章节名称:1.1集合二、筹划学时:1(45分钟)三、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性质,懂得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2)使学生初步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2、能力目的:探究集合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自觉探究数学学习措施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集合学习,使学生结识自己在社会这个大集合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对的的三观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中元素的性质2、教学难点: 点集与数集的特点及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五、学习者特性分析:学习特点:学习对象为高一新生,高一学生虽然在智力等各方面均有较之初中的发展,但毕竟刚刚由初中阶段上升而来,对于新的知识朦胧性较大,虽然集合的思想在小学以及初中就有了渗入,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知识的差别层次较大,再者,一种概念的引入,如想较理性的结识还得靠进一步的学习和多某些的训练学习习惯:高中级学生通过近年的学习,已有了自己初级的学习习惯和措施,我们可以充足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并且合适协助她们调节学习措施中的不当之处。
六、课程类型与教学措施课型:理论课与现实材料相结合的形式为主导,打破老式的数学课的枯燥乏味性 教学措施:以教师授与学生互动为主采用实例归纳、自主探究、合伙交流等措施.教学中通过列举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摸索某些常用集合的特性性质.七、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安排由于是初次试讲,教师与学生都是第一次会面因此,课前准备规定教师把所有的问题都想清晰,努力做到课程流畅不卡壳二)、课堂教学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引入同窗们、家长们,不久乐人们今天能聚在这一起,来听我讲一节小小的公开课缘分使我们聚在了这个教室,我们这个教室中的人聚在了一起,形成一种集合体如果用数学上的一种术语来讲,我们这个集合体就叫集合那么,这个集合的特性是什么,它有哪些性质等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的课程—《集合》学生思考、交流设疑激趣,导入课题讲授新课1、定义一般的,把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种集合举例)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某些元素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2、表达措施集合一般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达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达。
具体措施有:(1)、列举法{路人甲,路人乙,路人丙}(2)、描述法:不小于5的数的全体{x|x>5}(3)、图示法:1,2,3,4(4)、区间法人们能不能举某些现实生活中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呢?3、点集与数集点集:即点(点坐标)的集合如:{(1,8),(0,5),(6,11),}{(x,y)︱y=3x+5}数集:数的集合如:{1,2,3,4,5,} {x︱y=3x+5}4、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记做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5、集合中元素的性质(1)、拟定性构成集合中元素的原则是拟定的,某元素与否属于某个集合是拟定的(2)、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先后顺序的如:{1,2,3}={2,3,1}(3)、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似的例:下列各组对象的全体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D )(A)满足| x |<3的整数; (B)方程x 2 +1=0的解;(C)本校高一年级身高在1.80米以上的同窗; (D)很接近0的数6、集合的分类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注意:0不是空集(2)具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3)具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7、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只能是“属于∈”或“不属于”的关系例1 、用符号“”“”填空⑴ 1 N ;1 Z ;1 Q ;1 R ; 0 N ;0 Z ;0 Q ;0 R ; -3 N ;-3 Z ;-3 Q ;-3 R ; 0.5 N ;0.5 Z ;0.5 Q ;0.5 R ; N ; Z ; Q ;⑵ 0 { 0 } ;0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交流,得出集合概念的要点,并弄清元素与集合之间的附属关系.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经历并体会集合概念形成过程.结束新课目前我们学了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那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如何的关系呢,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一起讨论听.通过问题结尾,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步事先激发学生对新课程内容的学习爱好应用举例例1 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一种集合:(1) 出名的数学家(2) 某校高一(2)班所有高个子的同窗(3) 不超过10的非负数(4) 方程在实数范畴内的解(5) 的近似值的全体例2 选择填空;(1)给出下面四个关系:R,0.7Q,0{0},0N,其中对的的个数是:( )个A.4 B.3 C.2 D.1(2)下面有四个命题:①若-aΝ,则aΝ ②若aΝ,bΝ,则a+b的最小值是2③集合N中最小元素是1 ④ x2+4=4x的解集可表达为{2,2}.其中对的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学生思考、交流,并得出结论.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集合有关概念、性质.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如下内容: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2.集合元素的性质:拟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师生共同总结、交流、完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八、教学反思 略程瑞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