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岛版六上数学1单元备课.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4138046
  • 上传时间:2017-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和运算及百分数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有:整数和分数相乘,分数和分数相乘,分数连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初步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课时:132信息窗 1: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3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掌握算理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1.引入信息窗 1 (课件出示信息窗 1 情境图)师:同学们,老师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活动,老师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看,他准备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这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可就在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不知道该用多少材料,咱们都来帮帮他,好吗?2.交流信息,列出算式师:仔细看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随学生发言依次板书算式追问:每一种列式各是怎样想的?怎么知道求 6 个 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213.拓展、丰富认识谈话:如果要做个大一点的风筝,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风筝的尾巴是由 9 根布条做成的,每根布条长 米)做这个大风127筝的尾巴,需要多少米布条?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用加法计算: + + + + + + + +1271271273用乘法计算: ×9 9×127127明确: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设计意图: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为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服务的,在教学中,从做风筝尾巴要用多少米布条的实际问题为起点,引出分数乘整数的 计算问题把原来的乘法概念扩展到分数范围,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了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二)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独立计算谈话:尝试计算 ×6,你觉得怎样算好就怎样算,不仅要21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并相机让学生把几种典型做法板书在小黑板上2.小组内说想法3.算法交流,分析比较:黑板上有序板贴学生的不同做法:(1)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每种算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学生互相质疑、答疑老师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提问:×6=0.5×6=3(米)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2(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在方法③中,为什么分母 2 不变,单单只把分子 1 和 6 相乘呢?(2)课件演示方法③的计算道理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注意充分挖掘文本资源,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极大程度地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产生了多种算法,有效地落实“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理念。

      为什么分母 2不变,单单 只用分子 1 去乘 6”,这是理解的难点,在 这里,教者不断地“追问”,看似多用了时间,多费了笔墨, 实则提升了学生 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面 总结计算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二、沟通优化,促进发展4(一)独立计算 9× 127(二)组间交流:说说计算的道理三)全班交流:1.请 1 位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板演2.说计算道理3.质疑:为什么不用第①和第②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体会第①和第②种方法或有局限性,或者麻烦,所以用第③种方法较普遍,适用于任何一道分数乘整数题 )4.学生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通过亲身体验发现了计算的一般方法,达到了真正理解的目的 】三、探索计算中的简便方法1.独立计算 10× ,之后请一位同学说计算过程1522.独立计算 ×3687①质疑:怎么这次的做题速度明显落后了,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简便方法的心理需求)②讨论:能不能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想办法使计算再变得简单一些?③课件出示简便算法:先约分再计算3.独立计算 ×21,再次感受简便算法4913【设计意图:先约后乘这种简便计算方法的教学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师生共同 计算、 观察、比较的基 础上自然生成出来的。

      通过引导,寻找更优算法的想法呼之欲出,然后,再引入简便算法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 3 页 1、2、3 题2、多媒体出示帮助老师完成十字绣作品——“寿字图”的画面谈话:老师的妈妈下个月就要过 70 大寿了,老师想把这幅作品送给她老人家现在知道了这幅作品的面积大约是 45 平方5分米,如果我每天绣 平方分米,40 天能绣完吗?帮老师来解56决这个问题,好吗?老师班里三位同学是这样做的:小强: ×40 小丽:45× 小方:45÷405656他们做得对吗?同学们讨论讨论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的素材仍然是关于“小手艺”的内容,体现了情境创设的连贯性,同 时,所 选题目也体现了浓浓 的生活味,很强的开放性,练习的过程体 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民主性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师: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收获?六、随堂检测:自主练习 3 题前 4 道教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通过回忆,梳理知识1.出示信息窗 1 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回忆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进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吗?我们一起计算了做这个风筝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师:“你能举出几个分数乘整数的算式吗?”3.师随学生的口述进行板书并提出要求:“谁能说说这几个算式的意义?”4.师:“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从情境图出发,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并通过学生自己举例子进行复习,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梳理,顺理成章,做到以人为本6二、 基本练习,适时拓展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 1(1)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填空;(2)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出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根据2.学生完成自主练习 2订正时让学生说说题意并列算式,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果3.独立完成自主练习 4、5、6 题(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2)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数量关系? 如:第 5 题运用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 6 题运用的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4.限时口算比赛,自主练习 10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设计意图】 基本练习是每节练习课最重要的一环,通过不同形式的基本练习,学生可以查漏补缺,解决疑 难 ,使学生不理解的部分得以理解,使基本理解的变为理解清晰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重点、难 点重组教材,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追求实效,精讲多练,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 综合练习,张扬个性1. 自主练习 3主要让学生练习约分,有一些数比较大的,学生不太好发现,要仔细观察,比如 13/49×21、3/14×35,分数的分母和整数的公因数都是 7;26×2/13 这道题,整数和分数的分母的公因数是13,也可以再给学生补充几道类似的题目,如:5/11×33、2/17×51、5/19×38 等2.自主练习 7(1)学生独立审题并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渗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化,积也不断变化的道理3.自主练习 11、12、13 题【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重点、难点,组织学生练习, 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 作用,激 发学生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7思维四、课堂检测:自主练习 8、9五、教后记:信息窗 2: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课件出示一条手织围巾)同学们,天气渐渐凉了,老师想织一条围巾老师每小时只能织 1/4 米根据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同学们刚才提了这么多问题那么老师两小时能织多少米呢?生:1/4 ×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整数乘法的意义和数量关系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不仅激发学生的情趣便于理解其意义,也抓住了学生的认知起点,沟通新旧知识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作好铺垫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1、引出课题 师:1/2 小时织多少米?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生列式:1/4 × 1/2,8引导学生从前面分析过的数量关系的角度加以理解这个乘法算式板书课题“一个数乘分数”)2、研究意义(1)初步感知师:你认为 1/4 × 1/2,这个算式应该表示什么呢?师 :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算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这个算式到底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请你们小组合作利用这张纸条表示出 1/4 × 1/2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巡视,并适当予以指导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方法,说一说哪一部分表示的是 1/4 × 1/2让折法不同的学生都来展示交流,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理解。

      师:那你们现在明白 1/4×1/2 表示什么了吗?生:1/4 的 1/2 是多少师小结:1/2 小时织的米数就是 1 小时所织米数的 1/2,也就是 1/4米的 1/2所以 1/4 × 1/2 表示求 的 是多少14 12(2)加强理解师 :谁来说一下 1/4×2/3 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生 :1/4 的 2/3 是多少?师 :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验证一下吗?(画线段图、折纸、图色等等 )学生验证后教师小结3)拓展延伸师:1/4×1/3 表示什么?并让学生不用动手,想象一下,怎样用直观图表示4)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设计意图: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一个难点,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结合直观图,逐步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9在不断的操作、讨论、交流、猜想、验证、空间想象中形成并完善分数乘法的意义,获得独特体验,同时建立了初步的计算方法的猜想 )3、探究计算方法(1)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