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体育绘图(总).ppt

135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92474777
  • 上传时间:2024-09-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95KB
  • / 1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体育绘图体育绘图教师:张教师:张 晔晔 第一章第一章 体育绘图简介体育绘图简介•体育绘图是运用部分绘画技巧描绘体育科学领域里人和物的一门学科它是以体育领域的各种人体运动动作和事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画图、插画、图解等简单形象反映体育现实 第一节第一节 体育绘图特点与作用体育绘图特点与作用——体育绘图的特点Ø具有体育专业特征Ø注重视觉思维Ø表现体育运动美——体育绘图的作用Ø促进智力发展Ø巩固体育科学知识Ø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第二节第二节 体育绘图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体育绘图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一一. .绘图基础知识绘图基础知识Ø人体基本结构 人体比例、人体基本结构和人体一般运动规律是画好人体运动动作的重要方面Ø构图基本知识 了解构图与视觉的关系、构图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设计教学挂图、投影片和宣传画奠定基础 Ø形体透视知识 人体有基本形态,从形体开始了解绘画,运用形体结构观点去分析和综合物象,是一种符合绘画规律的科学方法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技法,有利于正确处理画面中主次、空间、远近、虚实等关系 二二. .绘图在体育中的应用绘图在体育中的应用Ø绘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人体运动技术动作图有多种表现手法,各种画法在头部、躯干、四肢部位稍有不同。

      单线图是其中的一种,常用于教学教案的编写、记录技术 动作和讲解某些体育技术动作要领 课堂教学中的示意图,可以起到说明多个教学内容、多组活动、战术训练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挂图的内容主要有绘制挂图的一般方法为配合电化教学,简单介绍投影仪、幻灯片的制作方法 Ø绘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体育科技论文中有大量统计图表,掌握绘制的规则和方法,会使论文收到更好的效果 各种类型的科学研究论文报告会运用投影、幻灯显示各种图表既可一目了然,又可以节省报告时间绘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还表现在书刊中人体技术动作分析图等方面 第二章第二章 绘画透视简介绘画透视简介第一节第一节 透视现象及透视图透视现象及透视图一一. .学习绘画透视知识的目的学习绘画透视知识的目的 绘画透视学是帮助绘画作者,准确合绘画透视学是帮助绘画作者,准确合理、灵活描绘景物的一门绘画基础技法理、灵活描绘景物的一门绘画基础技法它可以帮助画着在平面上描绘出有立体它可以帮助画着在平面上描绘出有立体感、空间感以及有近大远小和有远有近感、空间感以及有近大远小和有远有近距离的景物透视学是图学和画学上一距离的景物。

      透视学是图学和画学上一种重要的科学种重要的科学 学习画透视图的有关知识后,画着学习画透视图的有关知识后,画着既能用简洁的形式变现人物动态,又既能用简洁的形式变现人物动态,又能解决画人体动作图存在的某些特殊能解决画人体动作图存在的某些特殊问题 二二. .透视现象及透视图透视现象及透视图——透视现象Ø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人的视觉产生的现象,例如,街道两旁的电线杆、树木,近的物体大、高,远的物体小、矮,一条铁路如果较直,可观察到近的宽、远的窄,最后合拢为一点,这些现象称为透视现象Ø透视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景物位置变化及空间关系在视觉能量中引起的一种反映 ——透视图Ø透视就是隔着一层透明体去观察事物,它是假设透过一层玻璃看物体,玻璃上留下的画面就是透视图人们作画实际上就是将这一透视图画在纸上Ø因此,要想得到透视图,眼睛、画面、被画物体是三个很重要的方面这里所说的画面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理论画面—透明体,另一个是实际画面—画纸 第二节第二节 透视常用名词透视常用名词•视点:画者眼睛部位•中视线:与瞳孔平行于画面垂直连成的一条直线(由视点引向视图的中心线)•视平线:通过视中线点在画面上作一条水平线称视平线。

      •视线:由视点到画面任意部位的连线•心点:中视线与画面垂直相交的点•距点:视点和心点等距离移到心点左右视平线上的点 •余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旁与画面形成任意角度(除45度和90度)水平线段的消失点•原线:凡被画物体中与画面平行的直线,不论其对于地面时垂直的、平行的、倾斜的,都一律保持原来的方向不变,画中的线段只有近长远短的变化,这类线称原线 •变线:凡被画物体中不与画面平行的线,延长后会消失一点,这些不与画面平行的线称为变线•灭点:变线所集中消失点称为灭点 第三节第三节 平行透视平行透视——平行透视的概念 物体有一个画与画面平行,它的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在画面中消失于心点的作图方法称为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作图方法 (长方形平行透视图) 一个长方形有一个长边和宽边,当长方形的宽边与画面平行时,先将它应有的长度比例在桌面宽的横线上向外延长,左端与距点D相连交于引向心点P的两条灭线,取交于右边灭线的点称作水平线,即得到长方形透视缩短后的长度 当长方形的长边与画面平行时,可按比例在长边的横线上量出宽的长度,在长边上得到的一点向距点D引直线,该直线与宽边向心点P的灭线有一交点,即可定出长方形透视缩短后的宽度。

      第四节第四节 成角透视成角透视——成角透视的概念 物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斜放着),但垂直于地面,它的变现描绘在画面中消失于心点两旁的距点或余点的作图方法称为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作图方法(余点画法)以长方体为例说明余点画法步骤1.定长方体地面与画面成角平面图a d c d2.定视点S,视平线HL,消失点(余点)C1C2 (根据物体放置角度决定)3.画与画面平行距画面最近的垂线cc’ 4.画与cc’线成垂直的底基线GL5.在底基线上定出e点及f点,即地面的长与宽6.以距点D1、D2分别作圆心,以D1S或D2S作半径画弧交于心点两旁,求出测点M1、M27.由c点及c’点分别向余点C1C2 作消失线 8.由e点、f点分别向测点M1、M2作连线,求出e’点、f’点(连接C1C2 点亦可)9.由e’点及f’点分别向上作垂线交于C1 c’ 线及C2 c线,再由交点交叉向余点C1、C2连消失线所形成的成角长方体即成角透视图 第五节第五节 倾斜透视倾斜透视——倾斜透视的概念 凡是一个平面与水平地面成一边低一边高的倾斜情况时,这种倾斜面表现在画面中的变线消失于天点或地点的作图方法称为倾斜透视。

      倾斜透视又分为向上倾斜(近低远高的倾斜面消失于灭点)和向下倾斜(近高远低的倾斜面消失于地点) ——倾斜透视作图方法 1.定视平线HL,画直立灭线,该直立灭线垂直于心点P2.画线ab,由a、b分别引消失线至天点T,这是向上倾斜3.由a向心点P作消失线,根据平行透视画法定出斜坡的底边长ea,由e向上作垂线ec 4.画斜坡上边线cd,由c、d分别向心点P作消失线cP和dP5.用同前面相同的方法作垂线hf,画出fg线6.由f引消失线至地点B,画出向下倾斜的线段fB. ——透视八条定律1.直线与画面平行,与地面也平行,直线保持原来的方向不变2.直线与画面平行,与地面垂直,直线保持原来的方向不变3.直面与画面平行,与地面倾斜,直线保持原来的方向不变4.直线与画面垂直,与地面平行,直线消失于心点 5.直线与画面倾斜45度,与地面平行,直线消失于距点6.直线与画面倾斜其他角度,与地面平行,直线消失于余点7.直线与画面倾斜,与地面近低远高倾斜,直线消失于灭点8.直线与画面倾斜,与地面近高远低倾斜,直线消失于地点 第四章第四章 人体基本结构和比例人体基本结构和比例 第一节第一节 人体基本结构和比例人体基本结构和比例一一. .人体的基本结构人体的基本结构 可用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来概可用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来概括。

      括一竖:指人体脊柱线一竖:指人体脊柱线二横:指肩胛带与骨盆带横线二横:指肩胛带与骨盆带横线三体积:指头、胸廓、骨盆三体积:指头、胸廓、骨盆四肢:指上肢与下肢四肢:指上肢与下肢 二.人体比例 人的高低之分除具体尺寸外,是以整人的高低之分除具体尺寸外,是以整个身体的长度为多少个头长来判断的人个身体的长度为多少个头长来判断的人体比例一般是指人体或人体各部分之间的体比例一般是指人体或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度量的比较度量的比较 人体比例是以人的头高为度量单位,人体比例是以人的头高为度量单位,衡量人体的高低胖瘦或人体的各部位的大衡量人体的高低胖瘦或人体的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即所谓的小长短,即所谓的““头高比例头高比例””人的高低之分除具体尺寸外,是以整个身体的长低之分除具体尺寸外,是以整个身体的长度为多少个头长来判断的度为多少个头长来判断的 画图时我们采用画图时我们采用8.08.0的比例,即的比例,即身高为头长的身高为头长的8 8倍这主要是为了画这主要是为了画起来方便,用这种比例画出的人体起来方便,用这种比例画出的人体修长、好修长、好看以下是头长为看以下是头长为1 1的身体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各部分的比例 Ø身高身高 8.08.0 肩宽肩宽 1.51.5Ø腰宽腰宽 0.50.5 髋宽髋宽 1.01.0Ø颈长颈长 0.50.5 躯干躯干 2.52.5Ø手臂长手臂长3.03.0,,其中上臂其中上臂4/34/3,前臂,前臂1 1,手,手2/32/3Ø腿长腿长4.04.0,其中大腿长,其中大腿长2.02.0,小腿长,小腿长2.2.0 0Ø脚长脚长1.01.0 第二节第二节 全身人体作图方法全身人体作图方法全身人体基本形态的直立结构画法步骤:1.上下定好人体高度,画卵圆形表示头部,穿过卵圆形作中心轴线并分为八个头高2.画两肩及左右大转子之间的连线,把臀部连接线定在人体1/2处的耻骨联合水平线3.画出两个梯形,表示胸部和臀部两个体积部位 4.加上左右四肢线5.连接颈、腕、膝、踝各个部分,使人体轮廓线圆滑 第五章第五章 单线条人体动作简笔画单线条人体动作简笔画第一节第一节 人体动作单线条图人体动作单线条图描绘方法描绘方法一一. .简笔画的种类简笔画的种类 Ø三线两格三线两格Ø四线三格四线三格Ø五线四格五线四格Ø七线六格七线六格 三线两格的画法Ø三线两格的特点是第一条线至第二条线的距离是第二条线至第三条线的距离相等。

      Ø人体基本站立时,人体总高度为8格头高,人体与线的关系是头顶第一线,髋在第二线,脚踏第三线,臂下垂稍超过第二线Ø当人体躯干、下肢动作变化时,人体的头、髋等部位与三线两个的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单线条图的画图顺序 单线条图分头、躯干、四肢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画的先后顺序按具体动作而定Ø直立状态:画直立状态的人一般按头、肩、躯干、下肢、上肢的顺序来画 Ø非直立状态:画非直立状态的动作,先画动作的主要部分,也就是形成动作的主要外形特征,然后再画头或其他部分 如果是体前屈,先画撑地的肢体,再画躯干与不撑地的肢体,最后画头先画撑地的肢体有利于所画的动作放在地平线上 Ø交叉动作:画四肢线条有交叉的动作,应先画离视点近的线条先画未被遮住的肢体,后画远的肢体和被遮住的肢体 第二节第二节 人体各部位基本画法人体各部位基本画法一.头部动作画法头部动作画法 Ø头的正面 画头的正面首先在椭圆鸡蛋形一半位置,用铅笔画一条横线找到眼的位置,再在正中画一条短竖线找到鼻的位置,然后在上1/3处画一人字形的发线 Ø头的侧面 先在面向处画一竖勾,再加画一半圆形即可。

      如果是画女性头时,则在后脑画一绺下垂的头发如果需要画耳朵,可在整个侧面头形正中画一弧线,为概括的耳朵形 Ø头的背面 头的背面形态,应在头两侧的轮廓与肩线相连男性头的中部画一些短发,女性在头正中画一绺下垂的束发 Ø抬头动作(正面、侧面、斜面) Ø低头动作(正面、侧面、斜面) 二.上肢动作画法Ø前举 画前举动作一般选择侧面图表示只需近侧一臂,远侧被遮住的另一臂不画某些特殊的前屈动作可以用侧面图、正面图、斜视图表示用正面举动作时,两臂线条被遮断不要画出,只画手指尖的透视短线代替 Ø侧举 画手的侧举动作一般选择正面或背面图表示Ø上举 手臂上举的动作用正面图或侧面图表示都可以站立时手臂上举的总高度为9+2/3个头长8个头的身高加1+2/3的前臂和手 Ø侧上举、斜侧上举 Ø两臂后下举 、臂绕环 三.下肢动作画法Ø两脚开立 开立动作重心移动后出现脚的点地动作脚的点地动作可分为:前点地、后占地、侧点地 Ø弓步 弓步分为前弓步、后弓步和侧弓步三种 Ø马步 画马步一般用正侧面图 Ø前踢腿 最好用侧面图表示Ø侧摆或侧踢腿 最好用正面图表示。

      Ø斜踢腿 最好用正面图表示Ø后踢腿 一般用侧面图表示 Ø蹲 蹲的动作有半蹲、全蹲、蹲撑三种 Ø跪 跪的动作有跪立、跪坐和跪撑三种,都用侧面图表示 跪立高度一般为6个头长,跪坐高度为5个头长,跪撑高度为3.5个头长 Ø跳跃 跳跃动作是指人离开地面后在空中所作的不同姿态的动作 四.躯干动作变化画法Ø体前屈动作的画法1.如果画含胸动作,躯干的弧线要画背脊线2.躯干与腿的连接处不要画成死角,要有一点弧度,并注意重心垂线应落在脚尖上3.凡是含胸动作应画背脊线,画体前后屈动作时特别注意这一点 Ø体后屈动作的画法 画体后屈动作时,一是腿的线条要稍向前,使身体重心垂线落在脚上,胸的弧线与腰的弧线也要画得大些如果体后屈动作用正面图表示,则需要画出躯干的透视头也只能露出三角形的下颌 Ø体侧屈动作变化的画法 Ø体绕动作变化的画法 体绕环动作一般用一个绕至体前的动作与一个绕至体后的动作加上箭头线表示动作的方向与旋转路线 第三节第三节 不同高度人体动作画法不同高度人体动作画法 人体在运动时的部分肢体或部位,常处于(成角)透视状态,其长度比例必然因透视而缩短原比例关系,此时的比例可称为运动比例。

      下面各运动人体图中,箭头所指之处,均为人体部位的运动比例 徒手操中常见的动作比例变化(单位:头长)Ø 臂上举 9.5; 立正、稍息、开立8.0;Ø大开立7.5; 半蹲、弓步6.5;Ø 跪立6.0; 跪坐5.0;Ø体前屈、全蹲4.5; 直角坐4.0;Ø俯撑、跪撑、蹲撑3.5 以上的比例关系不必十分精确,凭感觉舒服好看就行 第四节第四节 单线图的表现技巧单线图的表现技巧Ø动态夸张,透视变形准确 要把一个动作画得很有神,形态的准确是很重要的形态是神态的基础,也就是说形中有神,神中有形 Ø夸张动作关键环节是静稳、动活 体育运动中的静态动作与动态动作的关系是行如风、静如钟 Ø凭感觉画图 作业:结合单线条图的绘画知识,画出鱼跃前滚翻的技巧动作图(包括准备姿势、结束姿势和整个动作过程 时间: 下周上课交 第七章第七章 绘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绘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第一节 体育教学中常用图的种类和特点体育教学中常用图的种类和特点一.体育教学中常用图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Ø按照表现形式,有队形队列变化图、单项技术练习图、多项技术流动练习图。

      Ø按照运动项目,有排球、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专门项目的图示Ø利用各种体育器械,结合跑、跳、投练习以及球类项目的体育游戏图示,又具有综合性质 二.体育教学图的绘图特点Ø图形简单Ø反映课的内容和顺序Ø反映人体运动的路线和方向Ø场地画法灵活多样 第二节第二节 体育教学图的画法体育教学图的画法一一. .体育器材图体育器材图——体育器材三视图 运用三视图的原理可以绘制,在看图和画图时都可把它们分解成为基本几何或形态来认识单个视图是物体某一方面的投影,它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形状,但只要找出物体主要特征,容易画出正确形状 ——运用透视原理运用透视原理 从不同角度观察各种体育器材,可以再平从不同角度观察各种体育器材,可以再平面上画出各种状态的体育器材画图时可面上画出各种状态的体育器材画图时可根据需要选用简单线条和较精细的线条根据需要选用简单线条和较精细的线条当然在画图时除运用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当然在画图时除运用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原理外,还要用倾斜透视等原理原理外,还要用倾斜透视等原理 二.体育场地图 室外写生:室外写生:用学过的知识画体育场,体育运动人物等用学过的知识画体育场,体育运动人物等。

      三三. .课堂教学简图课堂教学简图 •课堂教学程序图 四.体育游戏图画法 人体动作单线条描绘方法教案教师:张 晔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动作单线条描绘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人体动作单线条的描绘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单线条描绘方法来表现人体运动动作以及利用图解为学科学习和科研服务•通过讲授绘图基础知识和学生绘图实践,提高学生的智能和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对艺术美、运动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人体各部位基本画法•运动人体高变化画法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该课程属于技能课,以讲授人体动作单线条描绘方法的理论知识为主,讲练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与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实践运用等进行反复练习,提高绘画水平和熟练程度•积极鼓励与指导学生实践运用和创作练习,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相结合,倡导学生加强合作与交流,互助互评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认真理解教师结合每次画图提出的画法要求•对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来,并与教师或同学开展讨论•在画图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绘图的基本知识•能够认真对待教师要求的课堂练习内容和完成教师每次布置的课外练习的作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人体比例在单线图中的运用(20') ━━简化比例格的种类: 三线两格 四线三格 五线四格 七线六格 ━━运动状态下一般规律:站一线,蹲二线,大蹲三线,跳加线。

      •人体各部位基本画法(35') ━━关于作画顺序: 传统顺序传统顺序:按头、肩、躯干、下肢、上肢顺序 实践改变:美国本.荷加斯、我国画家赵士英 ━━人体各部位画法连接: 头部、躯干、头与肩的连接、肩与上肢的连接、髋关节与下肢的连接 •运动人体高度变化画法(35') 以人体身高八个头长为例,徒手操中常见的动作比例变化为: 臂上举 9.5 立正、稍息、开立 8.0 大开立 7.5 半蹲、弓步 6.5 跪 立 6.0 跪坐 5.0 体前屈 4.5 全蹲 4.5 直角坐 4.0 俯撑、撑、蹲撑 3.5•(附图)人体动作单线条简笔画示例 参考书籍与资料参考书籍与资料•李芝《体育绘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雷时康《透视基础入门》广西美术出版社,1997•何敬东《体育绘图》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现代教育下的体育绘图课程教学创新方法》,杨建民,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0)。

      •《浅谈体育绘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樊其辉,湖南省长沙工业贸易学校,《教育管理》,2010•《单线条的基本画法》,雷咏时,成都体育学院,《大讲坛》,2008(01) 体育绘图体育绘图教师:张 晔授课时间:2课时 第四章 人体动作简笔画 第一节人体动作单线条描绘方法 主要内容•人体比例在单线图中的运用•人体各部位基本画法•运动人体高度变化画法 一、人体比例在单线图中的运用 画人体运动主要需掌握头、胸、髋三大块变化,同时了解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各部分与人的身高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在人的运动过程中变化比较大,而在基本站立动作时相对稳定另这种比例关系在不同的纵轴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用单线图画人体动作,要画得生动,首先掌握人体各部分的正确比例 人体比例一般指人体或人体各部分之间度量的比较人体比例是以人的头高为度量单位,衡量人体的高低胖瘦或体的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即所谓“头高比例” 人的高低之分除具体尺寸外,是以整个身体的长度为多少个头长来判断的人体比例一般是指人体或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度量的比较人体比例是以人的头高为度量单位,衡量人体的高低胖瘦或人体的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即所谓的“头高比例”。

      人的高低之分除具体尺寸外,是以整个身体的长度为多少个头长来判断的 画单线图时我们采用8.0的比例,即身高为头长的8倍这主要是为了画起来方便用这种比例画出的人身材也比较修长,好看一些以下是头长为1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1)身高 8.0 2)肩宽 1.5 3)腰宽 0.5 4)髋宽 1.0 5)颈长 0.5 6)躯干 2.5 7)手臂长3.0,其中上臂4/3,前臂1,手2/3 8)腿长4.0,其中大腿长2.0,小腿长2.0 9)脚长1.0 简化比例格的种类简化比例格的种类•三线两格 特点:第一条线至第二条线的距离与第二条线至第三条线的距离相等 人基本站立时,人体总高度为8个头长,人体与线的关系是头顶第一线,髋在第二线,脚踏第三线,臂下垂稍超过第二线当人体躯干、下肢动作变化时,人体的头、髋部位与三线两格的关系发生相应变化 •四线三格 四线三格的每个格子不是均等的,第一线至四线三格的每个格子不是均等的,第一线至第二线的距离为一个头长,称为第一格第二线第二线的距离为一个头长,称为第一格第二线至第三线为三个头长,称为第二格。

      第三至第四至第三线为三个头长,称为第二格第三至第四线为三个半头长,称为第三格以人体站立两臂线为三个半头长,称为第三格以人体站立两臂侧举为例,头在第一至第二线之间,上体在第二侧举为例,头在第一至第二线之间,上体在第二至第三线之间,下体在第三至第四线之间当人至第三线之间,下体在第三至第四线之间当人体运动时,身体各部位的位置与线的关系发生相体运动时,身体各部位的位置与线的关系发生相应变化 •五线四格五线四格 五线形成的四格距离相等第一格中部是头的位置,头在第一线下第二格是躯干和上肢的2/3,第三格是大腿,第四格是小腿和足 •七线六格七线六格 六个格子的距离是相等的基本站立时,头部画在第一线下面,第二条线下面画肩,胸部画在第二条线下面,第三条线下面画腰,第三条线和第四条线下面画髋,第五条线画膝部,第七条线画脚即:一头,二肩,三腰,四髋,五膝,六脚 二、人体各部位基本画法•关于作画顺序关于作画顺序 传统顺序传统顺序:按头、肩、躯干、下肢、上肢顺序 实践改变: 美国本.荷加斯在《运动人体画法》中说:“需采用新的造型方法与顺序,它要求学生坚决抛弃不合理的紊乱画法和原先作画习惯,如必须坚决从头部开始画人体的办法。

      他认为躯干任何运动都会牵引腿,臂,头,使人产生新的运动,而人体的任何动作都与地面发生关系 我国画家赵士英从舞台速写实践中,谈到运动中人物速写体会时写到下笔往往不是按照常规从头开始的,而是从形成动态的关键部位画起,比如一个大的跳跃,一下笔先从腰腿中见动态,再去补充躯干、上肢和头颈等由大跳牵动所形成协调、平衡、舒展的相应姿态 •人体各部位画法与连接 ━━头部头部 画头的正面首先在椭圆鸡蛋形一半位置,用铅笔画一条横线找到眼的位置,再在正中画一条短竖线找到鼻的位置,然后在上1/3处画一人字形的发线 头的侧面先在面向处画一竖勾,再加画一半圆形即可如果是画女性头时,则在后脑画一绺下垂的头发如果需要画耳朵,可在整个侧面头形正中画一弧线,为概括的耳朵形 头的前半侧面画法应该是先画上下一半横线为眼睛的位置变化,再根据半侧面的转向多少画一弧形竖线为上部1/3处同样加上发际线,女性的下垂束发比侧面图更靠近头部 头的背面形态,应在头两侧的轮廓与肩线相连男性头的中部画一些短发,女性在头正中画一绺下垂的束发。

      ━━躯干躯干 躯干正面用两条线表示,肩宽大约两个头宽,男子肩宽通常大于髋宽,腰线一般在躯干下1/6处略凹进去一些女性髋宽常等于或略小于肩宽,腰部约在躯干下2/6处凹进的最深处 躯干侧面图用曲线体现胸、腰、臀,但曲线幅度不能过大男女都用表示侧面的弧线突出胸部,位置在躯干的2/6处,男女侧面弧度的区别在于男女胸部高度不同,女子较男子突出 ━━头与肩的连接头与肩的连接 人体颈部约1/2头高,单线图头与肩之间采用留空的办法表示颈部,画图时约留半个头长除特殊情况外,如正面稍前倾动作,头微低,从正面画时头与肩之间就没有空隙又如,正面两臂上举动作,由于臂与肩连接成一条线,因而没有明显显示出颈的空隙 ━━肩与上肢的连接肩与上肢的连接 正面人体图有两条弧线,所以臂下垂、上举、侧举等动作中的上肢都在人体肩处于身体两侧的弧线相连手叉腰的动作,应注意上肢弯曲后仍保持原有的比例关系 人体动作侧面图多为表现手臂上举、臂前举等动作三视图画法中,被上肢遮盖的另一肢不画出,为了避免上肢重叠,有时也借助透视原理画出两臂,当两臂动作方向不同时,远离视点的上肢与肩留空。

      ━━髋关节与下肢的连接髋关节与下肢的连接 一般情况下,下肢重合时,髋关节与下肢线连接在表现转体状态与区分左右腿动作时,同样采取离画者视点近的下肢线与髋线相连,离画者视点近远的空出的办法 三、运动人体高度变化画法三、运动人体高度变化画法 以人体身高八个头长为例,徒手操中常见的动作比例变化为: 臂上举 9.5 立正、稍息、开立 8.0 大开立 7.5 半蹲、弓步 6.5 跪立 6.0 跪坐 5.0 体前屈 4.5 全蹲 4.5 直角坐 4.0 俯撑、撑、蹲撑 3.5 以上的比例关系也是不必十分精确,凭感觉舒服就行 附图附图 请各位老师指导与批评!谢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