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管控在肿瘤预防中的方法刍议论文.doc
2页健康管控在肿瘤预防中的方法刍议论文 健康管控在肿瘤预防中的方法刍议论文预读: 摘要:健康管理用于防治肿瘤的具体方法步骤对目标人群运动状况进行评估.通过记录运动日记和上传运动数据,从而评估个体目前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另外,还要结合现代运动管理理念以及个体的自身健康状况,制定适合个体自身的运动计划.第三,评估个体心理状况.精神心理因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无影响,而心理健康管理可通过心理健康调查,了解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落实肿瘤管理方案,转变肿瘤防控理念3.3.1以健康管理系统为平台,指导肿瘤防控方向健康管理系统为个体、医生和管理师3者均可提供不同的功能,个体可利用此系统查询健康体检报告和风险评估结果,以及可进行动态、连续的健康监测,实现与健康管理师或医生互动交流,从而获得及时、正确的指导.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可依托该平台,实时了解个体的信息反馈情况,比如健康指标的变化、膳食、运动执行的情况等.根据反馈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关键信息的传达,危险信号的提醒,膳食、运动处方的调整等.通过给目标人群发放管理工具,对其进行强制管理,使其按照评估结果设定的目标实施,待个体形成固定的习惯模式后,即可选择解除管理工具.以健康教育为手段,提高肿瘤患者的整体健康素养国内外50年来的防癌经验证实,至少约有30%的癌症病例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得以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可贯穿肿瘤防治的始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可提高目标人群肿瘤预防的相关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①提高目标人群肿瘤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对目标人群大力开展肿瘤健康教育,使其了解肿瘤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早期症状等相关知识,使其提高肿瘤相关知识知晓率,为生活方式或行为改变打下坚实基础.②改变预防肿瘤的态度.态度是行为转变的动力,健康教育可向目标人群传授WHO提出的3个1/3,即对于一般健康人群,向其传授1/3的癌症可以预防;对于高危人群,向其传授1/3的癌症如能早期发现可以治愈;对于肿瘤患者,向其传授1/3的中晚期癌症经合理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使目标人群端正态度,树立肿瘤可防可治的信念.③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消除肿瘤危险因素.行为转变是防癌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转变不良行为或生活方式,比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节制烟酒、控制体质量、保持心理平衡等,从而消除肿瘤危险因素.林少东、鲁祖清等[17,18]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在对人群肿瘤相关知识知晓、态度和行为改变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另外,通过健康教育传授的知识,对家属及亲友具有普及和放大效应.第二,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癌症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调查发现,癌症患者普遍有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比如恐惧、焦虑、抑郁、抱怨、偏激、疲劳等[19~22].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新医学模式,要求对肿瘤病人进行心理压力管理,是应对肿瘤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有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状态,健康教育后患者抑郁程度有所降低[23].另外,对肿瘤患者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社会环境也至关重要,比如不将患者当病人看待,更不要对其表现出明显的怜悯和同情,这对改善其就医行为、缓解心理压力具有积极作用[24].第三,健康教育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从医行为.由于肿瘤病情的特殊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往往较差.健康教育通过增进患者对肿瘤相关知识的了解、转变其对肿瘤的态度,从而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医患关系,这对促进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江琼[25]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评估肿瘤管理效果,不断完善肿瘤管理方案效果评估是体现健康管理科学性的一个标志,做好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目标人群的不同健康状况和危险因素暴露的情况确定评估内容,比如对于一般健康人群,评估内容一般集中在其目前的生活方式上,如生活方式是否依然健康,近期是否有肿瘤危险因素的介入;对于肿瘤危险人群,评估其是否在遵从健康管理师或医生的方案,他的肿瘤危险因素是否有所减少,肿瘤患病风险是否有所降低;对于肿瘤病人,评估内容就主要围绕肿瘤的早期诊断情况、心理状况、生命质量、康复等方面进行.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肿瘤管理计划和方案.综上所述,健康管理将从信息收集、危险因素的评估、行为指导和干预、效果评估等方面对肿瘤进行全程管理和干预,具有科学、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在肿瘤防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未来防控肿瘤的重要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