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词赏析李白《大堤曲》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凯和****啦
  • 文档编号:258546305
  • 上传时间:2022-02-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诗词赏析李白《大堤曲》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 诗词鉴赏网收集诗词赏析:李白《大堤曲》,更多诗词赏析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导语】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世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下面是大为大家带来的李白《大堤曲》及赏析,接待大家阅读 大堤曲 唐代:李白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译文 汉水围着襄阳城,大堤上春暖花开 在大堤上想起了与佳人见面的日子,不禁望着蓝天白云而热泪盈眶 本是多情的春风,如今也显得无情起来,将我的好梦吹散 梦中的眼中人不见了,想给她寄个音信,也因天长地远,而无法到达 解释 大堤曲:南朝乐府旧题,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简文帝,又作《襄阳曲》,李白沿用,写一女子对丈夫的憧憬,地点即在湖北襄阳城外大堤上,与诗歌紧相关合。

      临:一作“行” 大堤:古迹名,据《一统志》、《湖广志》等记载,大堤在襄阳府城外,周边有四十多里,商业昌盛 佳期:用以指男女约会的日期 南云:南飞之云常以寄托思亲、怀乡之情 复无:一作“无复” 魂:古人认为人做梦时,是离开*的魂魄在活动散:一作“断” 眼中人:指旧相识或挂念的人 音信:音讯;信息 创作背景 李白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当时李白曾一度离开安陆(今属湖北)北游襄阳(今属湖北)这首诗当作于李白游襄阳之时,是怀人之作 赏析 此诗开篇即写大堤大堤东临汉江,春来堤上百花盛开,堤下绿水溶溶一个“暖”字复盖着江水、江花和岸上的千家万户,自然这其中也有遍历名山大川远道而来的李白这里,“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李白《襄阳曲四首》其一);“水绿沙如雪”(其三)触处生春,不禁撩动人的多感心怀所以这个“暖”字又有很重的感情分量于是自然地转入下面的抒情:“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旧时以“佳期”指男女的约会《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王逸注:“佳,谓湘夫人也约而不得见,因此“泪向南云满。

      晋·陆机《思亲赋》云:“指南云以寄钦,望归风而效诚陈·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云:“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陆云《九愍》:“眷南云以兴悲,蒙东雨而涕零南云、归风、东雨,本是寄兴之作,后人引申为思亲和憧憬家乡之词这里似用前人诗意不过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此诗与李白《寄远十二首》其五诗只前三句文字不同,该诗云:“远忆巫山阳,花明绿江暖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写所思之人在巫山,巫山在襄阳南,故云“南云”李白两次漫游都到过湖北,这位念远之人,可能就是他自己但也不妨看作是泛指旧时襄阳,不仅为商业重镇,且为南北交通要衢,往来伫足人多,送往迎来的人也多李贺《大堤曲》便说:“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那么,思乡念远的实不止李白一人 望南云,热泪盈睫,“佳期”既误,结果只有寄情于梦可是“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从岑参的“枕上片时*中,行尽江南数千里”(《*》)的梦想终究得在梦中实现的欣然快意,到张仲素的“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的梦后仍未能忘情,梦中见面,切实给了人们无限抚慰如今却是由于春风无情,吹破幽梦,使人不能长在梦中见面。

      古乐府《深夜春歌》:“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与此两句含意相反,而遣词造语上却不无影响散”一作“断”断,截断,折断杜甫《哀王孙》:“金鞭折断九马死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意象散,表示逐步散开,逐步远去吹”而“散”,那么梦在脑海中是一点一点淡化,结果无影无踪了梦”之于人,事实也是这样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微露谴责意这里说“春风复无情”,“复”者,又也无情”,已令人难受,何况其“复”!外观上不见怨意,实际怨怀尤深这个“复”字上与“泪向”紧相响应,下启终止二句:“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眼中人”指所思者佳期误,梦魂散,音信断这一连串的打击,岂不令人黯然神伤!这种境况,在不少诗人笔下是会写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但李白表现得“雍容和缓”(朱熹语),神清骨秀,正是“幽秀绝远俗艳”(《唐宋诗醇》)的 这首小诗意似直述,笔实曲折:先地点,后时令,从一个“暖”字中暗传出春来人的感情的跃动接下六句,情思绵绵,直至尾句佳期”二句,似见离乡远别的客子伫立大堤上,目送南天云彩,魂为之销春风”二句折回,此情此景,似是“昨夜夜半,枕上清晰梦见”,那可能是“语多时,仍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韦庄)吧?诗人没有说,妙在可引起读者种种揣想。

      意味隽永结果结以“天长音信断”,更觉余味无穷楚天开阔,百花竞放,百鸟争喧,雁鸣晴空,人却是别一番心情此刻,“断”者,音信也;而情,不仅未断,却更绵邈无尽了天才纵逸的李白,即使从这首短章中,也可看出它的情深意远,悠扬流丽,完全超脱六朝乐府的“轨辙”,而使“古今诗格于是一大变”(胡应麟《诗薮》外编)了 —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