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济法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ppt

527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27395660
  • 上传时间:2022-07-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6.19MB
  • / 5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济法经济法(第四版)(第四版)学习经济法的目标学习经济法的目标培养经济法律意识培养经济法律意识全面提升法律素养全面提升法律素养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范基本原理、基本规范能够运用经济法基本能够运用经济法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一章第一章法律基础法律基础01目录目录Contents第一节 法律概述1第二节 法律关系2第三节 法律行为制度3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代理4第五节 时效制度56第六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5一、法律的概念和特征一、法律的概念和特征(一一)法律的概念法律的概念“法律”和“法”一词通常表达的是广义的法律或法,即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一切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第一节第一节法律概述法律概述6法律的基本特征特征一法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特征二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特征三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特征四法律以保障群众安宁和维持社会秩序为目的7二、法律渊源二、法律渊源02法律渊源法律渊源指法律的形式渊源,即被承认具有法的效力、法的权威性或具有法律意义并作为法官审理案件之依据的规范或准则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有以下几种:宪法 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法律 司法解释 行政法规 国际条约地方性法规 习惯民族自治法规8(二二二二)法律渊源的适用原则法律渊源的适用原则法律渊源的适用原则法律渊源的适用原则1.1.1.1.法律位阶法律位阶法律位阶法律位阶的适用顺序的适用顺序的适用顺序的适用顺序2.法律的冲法律的冲突规则突规则上、下位阶法律无冲突时适用顺序,应当是“下位法优先适用于上位法”一是不同位阶的法律渊源之间的冲突。

      处于适用冲突的法律渊源由不同等级的国家机关制定,那么适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这也称为效力等级规则二是同一位阶的法律渊源之间的冲突同一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冲突,解决的规则有两个,即特别法优先适用于普通法,新法优于旧法9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根据法律规定发生的是根据法律规定发生的内容是权利、义务内容是权利、义务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根据法的规定发生的,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社会根据法的规定发生的,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社会根据法的规定发生的,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社会根据法的规定发生的,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第二节第二节法律关系 【思考】【思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宗教关系、恋爱关系、同乡关系.这些是法律关系吗?10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二、法律关系的构成 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内容客体主体公民公民法人法人其他组织其他组织国家国家物物行为行为非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权利权利资格资格义务义务责任责任构成法律关系的必要构成法律关系的必要条件包括条件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主体、内容、客体三要素,缺一不可三要素,缺一不可11(1)物:物:是人们可控制和支配的物体是法律关系最常见的客体2)行为行为:提供劳务的行为、经济管理行为、生产经营行为等等。

      3)智力成果)智力成果: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等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客体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二)法律关系的客体(二)法律关系的客体12举例:分析法律关系的要素举例:分析法律关系的要素举例:分析法律关系的要素举例:分析法律关系的要素张三有一批木材,李四要购买,签订了合同张三有一批木材,李四要购买,签订了合同法律关系产生了法律关系产生了法律关系产生了法律关系产生了张三的木材被雨淋了,双方协商降价张三的木材被雨淋了,双方协商降价张三在运送木材途中遇到大雪封路,不能如期送到张三在运送木材途中遇到大雪封路,不能如期送到法律关系变更了法律关系变更了法律关系变更了法律关系变更了张三如期交货,李四依约付款张三如期交货,李四依约付款 法律关系消灭了法律关系消灭了法律关系消灭了法律关系消灭了 三、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一)法律关系的产 生、变更和消灭13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客观现象客观现象客观现象客观现象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法律事实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人的行为 受当事人意志支配的受当事人意志支配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合同行为合同行为事实行为事实行为创作行为创作行为侵权行为侵权行为自然事实自然事实自然事实自然事实 不受当事人意志支配的不受当事人意志支配的状态状态时间经过、人下落不明时间经过、人下落不明事件事件人的出生、死亡、战争、人的出生、死亡、战争、动乱、罢工动乱、罢工(二)法律事实14:1.是一种法律事实2.以意思表示为要素3.产生法律效果 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因意思表示而发生一定法律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因意思表示而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法律事实。

      效果的法律事实第三节第三节法律行为制度法律行为制度15(二)法律行为分类(二)法律行为分类1.根据当事人数量及参与方式根据当事人数量及参与方式(1)单方:债的免除(2)双方:合同(3)决议2.根据是否具备特定形式要件根据是否具备特定形式要件(1)要式:票据行为(2)不要式3.根据主体设计参与行为状态根据主体设计参与行为状态(1)自主行为(2)代理行为16二二、法律行为的要件法律行为的要件(一)成立要件(一)成立要件补充:成立与生效原则上如果是合法行为,成立的同时就生效;法律行为生效了,必然是成立的,反之成立的法律行为不一定生效,如遗嘱行为一般成立要件:当事人 意思表示 标的特别成立要件 17实质要件形式要件:口头形式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一般为合同书书面形式:一般为合同书推定形式:如延长租期推定形式:如延长租期沉默方式:沉默方式: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如试用买卖如试用买卖二)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二)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行为人具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意思表示真实真实不违反不违反法律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法律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定,不违背公序良俗18三、法律行为的效力三、法律行为的效力四种效力状态: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法律行为不具备成立要件者,则不能成立;具备成立要件且具备生效要件者,则完全有效。

      不具备生效要件时,可分为三种情形,即无效、可撤销与效力未定19 法律行为有效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 公序良俗强制性规范:必须遵守,不得改变,“必须”法律规范 任意性规范:提供行为的标准,“可以”法律行为有效,是指已经成立的法律行为因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而取得法律认可的效力20 【新法速递】民法典第民法典第144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第146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第153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第154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2.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4.违背公序良俗的违背公序良俗的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二)无效法律行为(二)无效法律行为21 指可以因行为有法定的重大瑕疵而依法向人民法指可以因行为有法定的重大瑕疵而依法向人民法指可以因行为有法定的重大瑕疵而依法向人民法指可以因行为有法定的重大瑕疵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请求撤销的法律行为。

      包括:院或仲裁机关请求撤销的法律行为包括:院或仲裁机关请求撤销的法律行为包括:院或仲裁机关请求撤销的法律行为包括:(三)可撤销的法律行为1 1、重大误解、重大误解、重大误解、重大误解民法典民法典第第147条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2、显失公平、显失公平、显失公平、显失公平民法典民法典第第151条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3、欺诈、胁迫、欺诈、胁迫、欺诈、胁迫、欺诈、胁迫民法典民法典第第148条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2可撤销行为的效果 撤销权:撤销权:一旦法律行为符合可撤销原因时,法律赋予行为人撤销权。

      撤销权的主体是受害人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行使撤销权一旦法律行为被撤销就意味着此民事行为无效,且自始无效,而不是从被撤销之日无效23 除斥期间除斥期间撤销权行使期间属除斥期间撤销权行使期间属除斥期间除斥期间除斥期间,是指法律预定某种权利于存续期间届满当是指法律预定某种权利于存续期间届满当然消灭的期间然消灭的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销权的,撤销权消灭24(四)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四)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概念悬而未决类型 (1)无权代理 (2)限制行为能力人待追认的行为 效果 追认权(正真有权利的人)催告权、撤销权(相对人)25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以将来该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以将来该条件的成就(发生)或不成就(不发生)作为经济法律条件的成就(发生)或不成就(不发生)作为经济法律行为生效或不生效的依据。

      行为生效或不生效的依据所附条件所附条件”必须具备:必须具备:1、将来发生的事实;、将来发生的事实;2、不确定的事实;、不确定的事实;3、条件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条件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4、合法的事实合法的事实当事人为了自己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发生,视条件已发生当事人为了自己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发生,视条件已发生当事人为了自己利益,不正当地促成条件发生,视条件不发生当事人为了自己利益,不正当地促成条件发生,视条件不发生五)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五)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2.附期限的法律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