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年中国摄影理论建设概况(摘要).docx
6页二十年中国摄影理论建设概况(摘要) 袁毅平:原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杂志主编长期以来,他一直关注中国摄影理论的建设与研究,筹备主持了历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在本届理论研讨会上,他以《关于20年来摄影理论建设的概况》为题,做了专题发言他全面剖析了中国摄影理论建设与发展的诸个阶段,对于摄影者了解中国摄影历史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本刊选择了其中的几个章节,希望“灰色”的理论能够伴随着绿色的创作,共同走向丰富近2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恢复工作的20年,也是召开第一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以来的20年,更是我们的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20年一定的理论总是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摄影理论当然也是如此20年来的摄影理论,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大国策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从这一阶段的摄影实践中总结和升华而来的离开实践的理论难免是空洞的理论,然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也难免是盲目的实践我们的摄影理论和理论建设,正是在理论与实践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中逐步发展的20余年来,在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摄影理论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1980年秋,中国摄影家协会重建了摄影理论研究部,随后又成立摄影理论评论委员会,接着全国各省市摄协以及其它一些摄影团体,也相继设立主管摄影理论建设的机构或专人,开展理论建设工作,学术研究的空气重又活跃起来20年来中国摄影家协会一共召开了六届(包括本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或研讨会)第一届于1980年在北京召开,以邓小平同志在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辞为指导思想,一方面继续批判极“左”文艺路线,进行拨乱反正,同时集中探讨了四个问题:1、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异同——个性和共性;2、什么是摄影艺术的特性?当时提出了诸如纪实性、瞬间性、真实性、形象性、可视直观性、典型性等等概念,最后一致认为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的基本特性,不论新闻摄影还是艺术摄影都必须以纪实性为基础;3、摄影艺术的社会功能,认为教育、认识、审美三种功能应全面发挥;4、还讨论了抓拍与摆拍、摄影分类等问题这是中国摄影史上首届摄影理论年会,因而得到中国文联领导的重视,陈荒煤和李庚同志都到会讲话这给与会者莫大的鼓励,激发了大家研讨摄影理论的热情,对以后的摄影理论研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届于1981年在桂林召开,继续讨论纪实性问题,有的对此提出了质疑,但多数仍持肯定意见。
此外,首次提出了摄影美学的命题,但没有就其本体展开讨论,而是对教育、认识、审美这三个功能的位置谁先谁后、谁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争论,最后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三个功能是“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教育和认识功能是通过审美发生作用的此外还讨论了摄影艺术的时代精神问题,摄影家的责任感等问题第三届于1985年在大连召开,这期间,由于改革开放浪潮节节高涨,人们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所以这次会上着重讨论了更新观念的问题,即由封闭式思维方式改变为开放式思维方式,由单一模式改变为多元、多侧面、多层次的方式,由简单庸俗社会学倾向改变为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论思维,由此而联系讨论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问题会上还提出了逐步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摄影理论体系第四届于1988年在厦门召开,首先回顾、审视和评价了新时期十年来摄影艺术创作和理论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同时继续讨论了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也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位置和前景进行了争论一种意见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摄影可能或者已经成为对中国现实主义摄影冲击力很大的潮流;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现代主义摄影还只是处在模仿和实验的阶段,还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更谈不到是潮流。
在谈到前景时,一种意见预料,现代主义摄影可能成为中国摄影艺术的主导;持反对意见的则认为,现代主义摄影不会替代中国的现实主义摄影,更不会成为中国摄影艺术的主潮流,因为它在中国没有基础和条件第五届于1994年在贵阳召开,这一届集中研讨了纪实摄影问题对它的概念界定,它的源流、现状、发展趋势、审美特征、创作规律、社会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直到现在,纪实摄影问题仍然是一个热门话题在此期间,各省市摄影家协会也以不同的方式召开理论或创作研讨会,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有的摄协如新疆、湖北等对理论工作也抓得较好至于不是中国摄协召开的如1986年西安的摄影美学讨论会和1987年珠海的“87摄影趋势研讨会”,也对发展摄影艺术理论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整体上看,我们的理论研究范围由窄到宽,理论研究的层次也由浅入深了中国摄协在召开各届研讨会的同时,还先后出版了5本摄影艺术论文集,本届年会的论文集也将出版,新疆也出过6本,这是历年来摄影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当然,中国摄协的两个刊物和一张报纸,也对理论建设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应该肯定,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摄协和地方摄协的摄影理论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的理论队伍也不断壮大,尤其是先后涌现了一批理论骨干。
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概括地说,至少有以下几点:1、没有对过去探讨的问题进行梳理,哪些已经基本解决,哪些还需继续探讨,还有什么新出现的课题需要提出来进行研究;2、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新的特别是年轻的理论骨干做得还有欠缺;3、现在的理论活动大多是由摄影报刊组织和领导的,这是必要的,但这有很大的随机性,缺乏系统性;4、摄影理论的组织建设不健全,其机构一度形同虚设,关键是没有具体人来负责抓这项工作;5、理论年会的召开间隔不平衡,有时间隔太久,遂使研究空气渐渐冷下来摄影理论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或者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摄影界全体同志群策群力共同来完成如果大家都努力来做,相信今后中国的摄影理论建设将是大有可为,而且一定是大有作为的第六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备忘专题报告会《进入WTO后的中国》薛荣久(对外经贸大学教授、WTO研究会会长)《当前文艺思潮的若干问题》郑伯农(著名文艺理论家)《版权保护的启示》王立平(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著作权保护委员会主任)《摄影作品版权保护》 吴海涛(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局副处长)“摄影论坛”讨论题摄影理论建设与实践网络时代与图片市场入世:版权保护及其它西部开发15位大会发言论题西大开发给中国摄影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四川 康大荃漫谈中国西部“屯垦摄影”的潜在力新疆 武怀扬借西部大开发之契机 繁荣摄影艺术事业云南 张维明 姜定忠发挥摄影优势 服务西部大开发新疆 雷茂奎数码时代的摄影文化生态香港 曾家杰数字技术与广告摄影的新课题——从名模谢东娜被“变脸”谈起北京 盛希贵摄影网站的分类结构和发展趋向——国际互联网与现代摄影的思考上海 林路网络时代关于摄影的几点思考甘肃 杨小军摄影作品的展示和收藏 北京 冯建国商业图片库——摄影图片与市场的桥梁北京 王效海 王滢中国摄影的“入世之道” 湖北 黄一璜摄影文化的世纪转折 湖北 丁遵新我国摄影教育中的几个问题刘明远聚焦重大题材——军事摄影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解放军 陈立人摄影的文化阐释浙江 潘嘉来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