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2020-2021学年七年级线上测试5月考试(无答案).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黯然****空
  • 文档编号:137553554
  • 上传时间:2020-07-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5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学年广州市二中苏元实验学校七年级线上考试语 文(5月4日)本试卷共6页,分两部分,共28小题,全卷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58分)一、(14小题,4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憎恶(zēng) 模样(m) 涎水(yn) 倘使(tǎng)B.凹凼(dng) 黏性(nin) 矜持(jīn) 家圃(pǔ)C.颔联(hn) 睥睨(n) 斟酌(zhu) 震悚(sng)D.结翳(yī) 伛偻(y) 絮说(x) 疮疤(chuāng)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别扭(bi) 迷茫(mng) 麂子(jǐ) 洗濯(zhu)B.撵走(nin) 竹篾(mi) 安分(fēn) 契约(q)C.驿路(y) 怜悯(wn) 修葺(q) 着急(zhu)D.趋避(qū) 旷达(ku) 累赘(lěi) 颠沛(pi)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烦琐 诀别 贮蓄 诘问B.和霭 谋害 攥着 糊途C.取谛 苛克 泥浆 膝盖D.粗拙 衰悼 烦燥 镶嵌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花瓣 漂落 廷伸 张皇失措B.简陋 屋梁 晶莹 如释重负C.辟如 妥帖 暮色 妇儒皆知D.恍惚 拖踏 辩证 变换多姿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尽管老师一再强调校园安全问题,有些学生却总是不以为意。

      B.杨绛先生的突然离世,如同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C.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从没人说过他有地位D.日前,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叶圣陶先生工作时,知道自己身为编课本的领导,要处处以身作则B.他才刚刚入伍,就面临失恋及父亲病重的双重打击,真是祸不单行C.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们不要退缩害怕,要诲人不倦地向老师请教D.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希望从此就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鲁迅先生还是拜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B.四川凉山火灾三十名救火英雄牺牲后,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要为他们尽一份绵薄之力C.叶圣陶先生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D.哈尼小姑娘哈哈地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经过半年努力,项目终于按时完成,大家如释重负,决定好好庆祝一下B.那位所谓的“名嘴”海阔天空地谈了半天,但是主题内容没人能够明白。

      C.杜甫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著名诗篇,至今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D.一个烟头引起了冲天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2019年的一系列重要比赛中,无论遇到怎样刁钻的困难,他却能勇敢面对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彻底破灭了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D.为了防止腐败问题不再反弹,主席要求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这支球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B.垃圾分类“小黄狗”之所以能够入驻校园的原因,在于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C.学校整理的家务劳动指南旨在继承与发扬劳动精神,引导同学们崇劳动、爱劳动D.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阅读,我校读书节活动近日启动,其中读书音频最受欢迎1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A.⑤⑥⑦①④③② B.④⑥⑦①③②⑤C.④①⑦⑥⑤③② D.⑤⑦⑥①②③④12.下列有关敬辞与谦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邓挂念着被表弟借走的模型,他忍不住打了个:“你何时把它奉还给我?”B.小卢去好朋友家玩,适逢好友父亲生日,她便问好朋友:“不知家君今年贵庚?”C.小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刘老师审查,并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刘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D.小张过生日,老戴送给她一个精致的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再现了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B.《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及远古神话,包括《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

      C.《老王》这篇散文作者是杨绛,她是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干校六记》等D.《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B.《左传》记载春秋历史的史学名著,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著,实际成书时间当在战国中期C.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D.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苏轼曾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二、(4小题,16分) 15.根据课文,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没了 B.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D.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16.根据课文,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长鞭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C.愿弛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D.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7.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① ,唯闻女叹息《木兰诗》)②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④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⑤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⑥脱我战时袍, 《木兰诗》)18.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课本中合适的古诗名句4分)诗人常常通过乐器的声音来表情达意王维《竹里馆》中,通过独坐竹林,悠然弹琴,表现诗人内心淡定的诗句是“①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通过夜深人静,悠扬的笛声悄悄飞出,表现诗人无尽乡思的诗句是“② ,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2分)三、(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9~22题。

      16分)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观者如堵①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③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注释】①堵:墙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③纵:放开19.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4分)(1)吾射不亦精乎(2)康肃笑而遣之(3)能以一死成君之名(4)卒不肯告人姓氏20.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睨之久而不去 旁睨而揶揄之B.但微颔之 但见杨双膝跪地C.而钱不湿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D.康肃忿然曰 老人寂然无声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1)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2)傲之曰:“叟能如是乎?” 22.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详略得当,详写了卖油翁的酌油过程;略写陈尧咨的射箭,使人物形象更生动B.甲文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描述卖油翁沥油的过程,表现了卖油翁不可一世的态度C.乙文作者写杨二相公跪地叩头谢罪,也突出了卖蒜叟自身武艺深藏不漏、令人惊叹D.甲文启示我们不断练习,定会熟能生巧,而乙文则启示我们不能狂妄自大,骄傲自满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23.行人为什么会“错喜欢”?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生活哲理?(4分)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