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复习要点及要求.doc
51页文言文复习要点及要求1、文学常识(准确熟练,不混淆,不错字)2、字形、字音(读准、读对,注意形近字、多音字和通假字)3、默写(让背篇目)(准确熟练,不写错字、白字、不掉字、多字、草字)4、实词翻译(书中注释为主,准确,全面,特殊用法)5、句子翻译(关键字、名句,准确、流畅、完整,体现重点词含义)6、文章内容要点(文章思想,作者感情、段意、层意、句意、结构特点、自己的感受)一、《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2、实词:自:从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曦月:阳光,月亮襄:漫上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献:山峰良:实在、真肃:寂静。
属:连续引:延长绝:消失清荣峻茂素;白色旦;早晨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湍:急流的水4、区别:属:属引凄异(连续)绝:久绝(消失)自三峡……(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绝献:极自非……(如果)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阻绝:断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7、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8、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分写)9、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11、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二、《五柳先生传》(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文学常识: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五柳先生传》出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桃花源记〉〉,诗有《饮酒》《〈归园田居〉其三》2、人物欣赏:(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2)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4)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是与民同乐3、名句及成语:(1)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4、重点实词:会意: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亲旧:亲戚、朋友造饮:到、往到别人家里去喝酒期:希望,愿望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打补丁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兹若人:此人俦:朋友,伴侣觞:酒杯嗜:爱好,喜欢5、重点句子翻译:(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3)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6、理解背诵:《五柳先生传》中(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三、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题解: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2、重点实词臣本布衣:平民躬耕:亲自以驱驰:奔走效劳倾覆:兵败光:发扬光大恢弘:发扬扩大失义:适当恰当宫中:皇宫中府中:朝廷中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刑赏:罚以遗:给予夙夜:早晚驽钝:比喻才能平庸攘除排除、铲除以彰:表明之慢:怠慢、疏忽以咨诹(询问)善道,雅言(正言)之理:治3、通假字:阙(通“缺”当“缺点、疏漏”讲)漏简(通“检”选拔)拔4、古今异义字: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质低劣、下流由是感激:感动振奋今意指激动感谢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6、一字多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i)陛下。
给予)深追先帝遗(y)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恐托付不效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6、特殊用法:之秋:时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猥(这里指:降低身份)自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驽(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7、成语及名句:妄自菲薄三顾茅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8、翻译重点句子:(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翻译: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翻译: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翻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在先帝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翻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翻译: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