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年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03450897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4.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近年来,一体化教学案逐步浮出水面,成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有趣的汉字【目标预设】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将本课的学习目标预设为:1.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2.通过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3.制订活动计划,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难点:小组讨论并制订活动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预设】一、激趣导入,明确学习内容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汉字就在我们身边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汉字的了解2.学生交流对汉字的了解3.教师相机引出综合性学习的专题:遨游汉字王国4.引导学生浏览本组内容,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二、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神奇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阅读交流2.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内容,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学情预设一〗小组汇报交流有关字谜的内容〖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通过猜字谜,了解字谜的形式和构成方式,感受汉字的有趣,初步认识汉字的特点2)启发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字谜,激发学生搜集或编制字谜的兴趣〖学情预设二〗小组汇报交流有关谐音的内容〖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交流谐音歇后语,初步了解谐音歇后语的特点,感受谐音歇后语的俏皮风趣、幽默诙谐2)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谐音笑话,懂得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3)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谐音歇后语和谐音笑话,激发学生搜集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和笑话〖学情预设三〗小组汇报交流阅读材料《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仓颉造字》的传说2)通过交流阅读材料,了解一些汉字来历的知识3)激发学生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3.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教师相机板书课题:感受神奇]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1.引导学生明确活动计划的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展示活动计划,师生交流评价4.总结:同学们,通过对活动计划的交流,我们明确了如何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希望同学们修改完善小组活动计划,分工协作,认真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汉字的王国里遨游,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2: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认识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只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全诗[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准备]:1、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2、收集有关毛泽东所写的诗词[课前预习]: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解题1、师: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二万五千里长征,造就了多少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二万五千里长征,又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那么,如此丰富深厚的历史内涵,在长征即将结束的前夕,一代伟人毛泽东写下了诗这首的七律《长征》风云历史,浓缩成一首诗今天我们就顺着伟人的笔迹,去触摸长征的风景教师板书课题:25七律.长征)2、解释“七律”七言八句,颔联、颈联对仗工整)二、初读,整体感知出示阅读提示(请一位学生读,明确要求):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诗读通顺,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把握朗读的节奏和感情2、指名学生读,正音并检查生字:逶迤 磅礴 泥丸 岷山3、刚才在读诗歌的时候,哪儿些字词的意思你不太明白,你可以提出来谁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预设: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三军、尽开颜随着我们深入学习,我想对“暖”“寒”这两个字的含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4、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红军长征,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哪句话看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理解着句诗只等闲:平平凡凡的小事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诗歌描写红军长征历经的千难万险,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三、品“万水千山”体会“远征难”等闲小事有哪些?读着读者,你仿佛都看到了那些画面了.)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几幅图?为什么?万水千山: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困难多,艰险多。

      A那么红军战士们渡过了哪些河呢?请你在诗中找出来金沙(金沙江),大渡(大渡河)谁来读一读写水的诗句B、红军渡过了金沙江、大渡河,又越过哪些山呢?找出:五岭、乌蒙、岷山谁再来读一读写山的诗句2.这一路长征,红军可谓是跋山涉水,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一直到达陕北延安,这就是长征的整个路线图出示长征路线图)1、“腾细浪”、“走泥丸”1)、说感受预:绵延不绝的五岭只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不过是滚动着的小泥丸引导:说得真好,能读出你的感受吗?(2)、看图师板画引导学生比较:逶迤——细浪,磅礴——泥丸引导:五岭山脉纵横四省、绵延千里,乌蒙山海拔2300多米,气势磅礴拖着病残之躯,忍饥挨饿翻越这样的大山,他们走了一天又一天,山是翻了一座又一座,战士们的草鞋走破了一双又一双,有的战士累倒了,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永远留在了山上但这样的困难红军怕不怕?(不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生合作读)(3)、学生练读引导:多么强烈的对比呀,谁能读出山的雄伟,细浪、泥丸的轻巧?为什么毛主席和他所领导的红军会这样看待?(革命乐观主义)(生自己练读之后,老师引领学生分组读)这样的事情在红军的眼里都是小事。

      只因为——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4)、男女合作读,再齐读2、“暖”与“寒”说感受→读过渡:还能从诗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红军的勇敢?(1) 请生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暖”引导:金沙江之战,干净利落,快刀斩乱麻,高兴呀!再读——(2) 预答:害怕 (这就是寒)读心惊肉跳 (这就是寒 )读毛骨耸然(这就是寒)读看了这场战斗,你有什么感受?预设: 惨烈、激烈(这就是寒)——你读!惊心动魄 (这就是寒 )——你读(3)生感情读,读出红军的“不怕”引导: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这一“暖”一“寒”是红军战士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两场战斗,两种场面,心情一样吗?你能读出这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吗?自己练一练分男女组朗读)指点:天险逾越了,但现在回想起那场面,还叫人胆战心惊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这一暖一寒再现了红军战士面对敌人的英勇无畏——读;这一寒一暖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红军把困难视为“等闲”的乐观精神——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悟“更喜”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质疑:更喜?读读前面的诗句,细细琢磨。

      有过哪些喜?)2)、他们翻越了五岭和乌蒙,他们渡过了金沙江,夺下泸定桥,这一切他们都曾乐观的面对,虽然如今面对的大雪山终年积雪,绵延千里,但是你可以想象到什么?(他们依然乐观;不放在眼里)翻越了岷山,意味着长征即将胜利谁不高兴呢?所以,毛泽东看到的是“三军过后——”(生接)“尽开颜”3)师:是啊,红军是英勇的,红军是乐观的,难怪毛泽东会那样豪情万丈地赞道——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四、总结全诗,拓展延伸1、让我们用毛主席的一段话对长征做个总结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得到什么启示?师:同学们得到的启示很大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以后同学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妨想想红军长征,一定会得到一股新的力量,让你勇敢地战胜它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课的收获3、拓展延伸交流所搜集到的毛泽东的其他长征诗词,说说毛泽东诗词的风格板书设计 :(画细浪)远征难25七律长征 只等闲  (画泥丸)英勇乐观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3:学会看病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依赖性较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学习本课,不但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而且要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教学重,难点:自主阅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母亲感情变化,感受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队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说“母爱”1.欣赏《懂你》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献给母亲的歌)2.叙说“母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3.导入新课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1.一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2)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2.二读课文1)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