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庐山野外实习报告书讲解.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4359285
  • 上传时间:2019-11-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7M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庐山野外实习报告书 姓名:WWWWW 班级:地理科学12102班 日期:2013年6月21日 学号:201214010345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目 录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2实习时间3实习地点4实习路线5实习内容二、报告正文 庐山简介 1庐山的气象气候 2庐山的水文 3庐山的地质地貌 4庐山的土壤植被 5庐山的人文景观 三、实习总结与收获庐山概况一、实习目的1 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2 观测、分析庐山;地质条件与特征;地貌类型、特征、成因;气温、气压、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规律、成因;植物、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成因;庐山—鄱阳湖水文特点和成因,等等二、实习时间:2013年6月17日至2013年6月21日三、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庐山四、实习路线:1 西谷—飞来石—如琴湖—锦绣谷--天桥—仙人洞—花径2 博物馆—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3 庐山会议会址—三宝树—乌龙潭—铁船峰—龙首崖—天池4 北门—望江亭—小天池—气象万千5 浔阳楼——锁江楼——湖南文理学院五、实习内容: 庐山的地质基础;庐山的构造地貌、谷地地貌、冰川地貌等;庐山的垂直山地气候;庐山的河流袭夺等水文特征;庐山的土壤分布规律;庐山的植被等。

      六、报告正文:1、庐山概况2、庐山的地质:庐山的形成;庐山的地层;庐山的岩石类型和特征3、庐山的地貌:庐山的冰川地貌;庐山的流水地貌(河谷地貌);庐山水系及其演变;构造地貌-背斜,向斜,五老峰断层崖4,、庐山的气候调查;5、庐山的水文;6、庐山的土壤;7、庐山的植被;8、庐山的开发利用七、实习总结与收获报告正文 庐山简介  中国江西省北部名山——庐山,又称匡山、匡庐,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庐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东西两侧为大断裂,雄伟壮观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余邵诗云:“长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庐山风景妍;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 庐山多峭壁悬崖,瀑布飞泻,云雾缭绕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是江西首屈一指的名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的莲花镇附近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清水秀景色泛胜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江西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或陈运和等诗文名家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1庐山的气像气候概况:庐山是一座中山,地处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受大范围气候影响,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与山下同纬度的九江平原相比,又具有东亚季风控制下独特山地小气候特征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最低在-16.8℃,全年平均为1℃,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一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夏季为22.6℃,秋季则为17.4℃,冬季常在1℃左右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

      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各处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汉阳峰海拔达1474米,且山上树林密布,山下江湖环绕,加上常年雨水多,空气湿度大,使夏季山上山下的气温差异较大每年盛夏,鄱阳湖盆地赤日炎火,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而山上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6℃左右,早晚常在15~20℃之间从挥汗如雨的山下来到凉爽宜人的山上,真是两重世界两重天,正如白居易所赞:“初到恍然别造一世界者庐山多雨多雾的原因:1、多雨的原因:庐山气候湿润,多雨多雾,主要为地形雨,东南面为鄱阳湖,水汽形成积状云,在东南季风的作用下抬升,继而形成积雨云,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在对流中层形成雨2、多雾的原因:庐山为平地上突然隆起的山地,北方的冷空气遇庐山会绕至鄱阳湖,遇到水汽则形成雾鄱阳湖水汽沿着剪刀峡、石门涧、王家坡多个开口处上升,遇冷成雾2.下表为实习期间部分实习地点的海拔、方位、气温等数据记录地点月∕日时∕分高程地貌部位天气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如琴湖6月18日8:30980m山谷中 晴27.5℃900 hpa73﹪北0.3 m∕s仙人洞停车场6月18日10:05940m停车场晴31.5℃904 hpa66.2﹪东南0.1 m∕s龙首崖6月18日11:00810m山中晴32.6℃917 hpa62.2﹪北4.0 m∕s牯岭镇街心花园6月18日13:501055mU型谷顶部晴28.5℃897 hpa69.0﹪东北1.4 m∕s王家坡气象万千6月18日mU型谷顶部晴27.9℃889 hpa79.5﹪西1.0 m∕s庐山植物园6月19日8:401011m山腰晴21.2℃850 hpa81.2﹪东北0.5 m∕s五老峰6月19日9:361090m山脚晴27.6℃889 hpa79.0﹪西南6.4 m∕s三宝树6月18日14:38870m山中晴24.4℃910 hpa66.7﹪南0.5 m∕s2 庐山的水文 庐山地区水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降水、地表水甚至地下水,庐山顶上已打出自流井,仰天坪开发区的供水也能满足。

      庐山地区的沟谷水系自成系统,各以庐山为源,流归江湖山顶山行行宽谷通过河流袭夺作用而沟通,下切V型谷多瀑布跌水转入山侧深邃的峡谷在庐山景区多借袭夺弯筑坝蓄水成湖,并建给排水系统调节用水,或借以发电补充供电,同时增加了水体风光旅游1、水系的形态:在构造影响下,河流流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两者相互平行,作北东—南西向,少数河流流向与构造垂直,作南东—北西向2、河流袭夺:河流袭夺的原因主要是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流动3、瀑布:由于溯源侵蚀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大口瀑布3庐山的地质地貌一、地貌概况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形成的断块中山(>1000m)庐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约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河谷地貌特殊,此外,还有尚在争议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1-1构造地貌庐山地貌形体在山体的北部和南部有明显差异1)山体南部构造地貌特征南部以断裂构造地貌为主,山体中谷地狭窄深邃,谷底尖锐。

      山体以独立山峰为主,山顶尖锐,山坡陡峭险峻2)山北部构造地貌特征庐山北部以褶曲构造地貌为主,断层构造地貌亦很发育①褶曲构造地貌 在本区属于静态构造地貌本部表现为背斜山,向斜谷等原生地貌(顺地貌),如大月山,东谷等;次成地貌有单斜谷,单斜山,甚至存在倒置地貌,如莲花谷向斜山有岭谷平行相间的地貌特征②断层构造地貌 属于动态构造地貌第四纪以来,庐山主要沿东南侧的温泉大断层和西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强烈抬升,下盘上升形成陡峭的断层崖,最高处达1000米以上,阶梯状断层崖亦发育完好;压性断裂谷深窄一线令人窒息,悬崖绝壁,蔚为壮观庐山仍然处于断裂上升运动中1-2流水地貌庐山山体为流水侵蚀中山地貌,谷地地貌在1000米上下有显著的形态差异,以上表现为宽谷或者谷中谷形态,说明曾经历过流水强烈的侧向侵蚀作用;以下是深切峡谷,沿途多见急流瀑布、壶穴深潭和岩槛裂点,说明正在经历流水的深向侵蚀作用,峡谷两侧分布有阶地1000米高度左右,河流现象有多处存在,说明向源侵蚀作用和深向侵蚀作用的强度庐山山体外围地区,谷地宽广,阶地,扇形地,河漫滩发育,说明流水搬移和沉积作用的盛行升以前,曾经历外力长期剥蚀夷平过程山体断块抬升,同一时期夷平面在“山上”、“山麓”并存。

      1-3冰川地貌据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的学术观点,庐山地区在第四纪曾经发育过三次冰期,冰川发育最盛时,有山麓冰川存在山上,角峰、刃脊、冰斗、悬谷、冰川谷、冰窖等侵蚀地貌分布普遍,谷地亦出现谷中谷,侧碛垅,终碛垅等堆积地貌山麓,有侧碛垅和终碛垅泥砾混杂堆积物及其地貌表现名为‘科学名山’1-4湖岸地貌庐山东麓紧邻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湖面广阔,由平原、丘陵地貌环绕因此,湖湾、沙嘴、泻湖、湖滩、湖蚀崖、湖蚀柱、湖岸阶地等地貌发育良好1-5岩溶地貌庐山外围地区分布有震旦、奥陶、石炭系石灰岩,在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地下岩溶洞穴、地上岩溶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