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doc
45页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八年级上册物理授课计划进度安排表周 次起止日期进度内容课时18.30-9.3引言 ;奇妙的物理现象;体验科学探究329.6-9.10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是什么339.13-9.17第二节声音的特征349.20-9.24第三节 令人厌烦的噪声 第四节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359.27-10.1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测评3610.4-10.8国庆节3710.11-10.15第二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3810.18-10.22第二接 汽化和液化 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3910.25-10.29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第五节 水循环31011.1-11.5第二章 物态变化复习;测试31111.8-11.12期中考试及评讲31211.15-5.19第三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色彩 颜色31311.22-11.26第二节 人眼看不见的光 第三节 光的直线传播31411.29-12.3第三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四节 平面镜31512.6-12.10第五节 光的反射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第一节光的折射31612.13-12.17第二节 透镜 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1712.20-12.24第四节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第五节 望远镜与显微镜31812.27-12.31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二节 速度3191.3-1.7第三节直线运动; 第四节世界是运动的3201.10-1.14总复习3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211.17-1.21期末检测3教教学学工工作作计计划划为适应本学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本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 老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工作 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使今物理教学工作有续进行,现对本学期工作 安排如下: 一、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 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安 排,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 ,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 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三、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 做到线索清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多动手 ,从而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 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尤其在初三物理复习中注意精讲精练, 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 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做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 到这点,我常常上网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 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 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 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 的,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 的力度对后进生的,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更重要的是学 的,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 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 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 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 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 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 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 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 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 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 培养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在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教学中不段学习、总结 ,最大努力的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引引 言言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 2.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知道什么是物 理学,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 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 实验、思考 2.新课讲授(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现象一: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现象二:海市蜃楼的形成; 现象三: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 (2).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哪一支先熄灭?(教材图 0-1) 实验二: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教材图 0-3) 实验三: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会看到鸡蛋浮 起来了. (3).科学探究 阅读教材,发现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要求: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作。
4).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学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 的自然科的自然科. .3.小结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实 验、思考.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什么是物理学?科学探究的环节是什么?谈谈对初中物理的想法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第一章第一章 声现象声现象 第一节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声音是什么(1 1))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1.上节复习:随机检查概念;2.导入新课 (1).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请同学们讨论: 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突然变成 一个无声的世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一个什么样子? (2).引出课题“声音是什么”.3.探 究“声音的产生” (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实验:将一只长尺沿着桌边放好,拨动直尺露出桌子的一边,然后再使其停止振动. (3).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
再看一看 图 1-1(a) 、 (b)两个实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介绍什么是声源?并让学生举出哪些物体是声源小结(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 学到了什么?) 4.课堂练习: (2).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 ( ) A 声音被手挡住了 B 声音被手吸收了 C 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 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3).在月球上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 ,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 ) A 说话时声带没有振动 B 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 C 产生的声波被月球吸收了 D 耳朵失去听觉 (4).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 A 用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 BP 机,BP 机显示号,却听不到 BP 机呼叫 B 下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C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交谈 第一节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声音是什么(2 2)) 一.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4.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1).提出问题:“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 (2).教材图 1-2 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教材图 1-3 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教材图 1-4 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播. (5).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 5.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能量 (1).由水波的产生类比得出:声音是一种波。
(2).教材图 1-7 所示的实验,总结得出:声具有能量 (3).指导学生阅读“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 6.小结(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7.课堂练习: (1)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 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 ) A 大声呼救 B 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 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 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 员求救 (2)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是_____________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____________传播的. (3)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能传声. (4)歌中唱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隔墙有耳”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声音是什么习题 第二节第二节 声音的特征(声音的特征(1 1))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声音的三大特征;2、了解影响弦乐器的音调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声音的响度、音色、2、区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不同. 三.教学过程 1.上节复习 (1).作业部分讲解 (2).概念检查. 2.导入新课: 为什么用口琴、长笛或电子琴等演奏美妙动听的乐曲不一样呢? 3.探究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