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pdf
12页《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88 年 7 月 1 日联合公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96 年 1 月 22 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159-1996)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 《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内容包括分词连写法、成语拼写法、外来词拼写法、人名地名拼写法、标调法、移行规则等为了适应特殊的需要, 同时提出一些可供技术处理的变通方式本标准适用于文教、出版、信息处理及其他部门,作为《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统一规范2 术语汉语拼音正词法汉语拼音正词法的拼写规范及其书写格式的准则《汉语拼音方案》 确定了音节的拼写规则《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是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词的拼写的基本要点3 制定原则3.1 以词为拼写单位,并适当考虑语音、语义等因素,同时考虑词形长短适度3.2 基本采取按语法词类分节叙述3.3 规则条目尽可能详简适中,便于掌握应用4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4.1 总原则4.1.1 拼写普通话基本上以词为书写单位r ?n( 人) p ǎ o( 跑) h ǎ o( 好) h ?( 和) h tn( 很 ) f ú r ?ng( 芙蓉 ) qiǎ okal ì ( 巧克力 ) p?ngyǒ u ( 朋友 ) yu adú ( 阅读 ) dì zhan( 地震 ) niá nq?ng( 年轻 ) zh?ngshì (重视 ) w ǎ nhuì ( 晚会 ) qi ü nm í ng(签名 ) sh ì wyi( 示威 ) ni ǔ zhuǎ n(扭转 ) chu á nzh?( 船只 ) dà nshì ( 但是 ) f yich á ng( 非常 ) di à nshì j ?( 电视机 ) t ú shū guǎ n( 图书馆 ) 4.1.2 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连写。
gü ngti t ( 钢铁 ) w andá ( 问答 ) hǎ if yng( 海风 ) h ?ngqí ( 红旗 ) dà huì ( 大会 ) qu á ngu?( 全国 ) zh?ngti á n(种田 ) k ü ihu ì ( 开会 ) dǎ p?( 打破 ) z ǒ ul á i( 走来 ) hú shuō ( 胡说 ) d ǎ nxi ǎ o( 胆小 ) qi ū hǎ it á ng( 秋海棠 ) à ini ǎ ozhō u( 爱鸟周 ) duì buqǐ ( 对不起 ) ch ?dexi ü o(吃得消 ) 4.1.3 四音节以上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名称,按词 ( 或语节 ) 分开写, 不能按词 ( 或语节 )划分的,全部连写wú f ang g ü ngguǎ n( 无缝钢管 ) huá nj ì ng b ǎ ohù gu ?huà ( 环境保护规划) j ?ngt ǐ guǎ n g ō ngl ǜ f à ngdà qì ( 晶体管功率放大器) Zhō nghuá R?nm í n G?ngh?gu?( 中华人民共和国) Zhō nggu? Shahuì Kyxu?yuà n(中国社会科学院) yá nji ū shyngyuà n( 研究生院 ) h?ngshí zì huì ( 红十字会 ) yú x?ngcǎ osù ( 鱼腥草素 ) gǔ shyngwù xu?ji ü ( 古生物学家 ) 4.1.4 单音节词重叠,连写;双音节词重叠,分写。
r ?nr ?n( 人人 ) niá nni á n( 年年 ) kà nkan( 看看 ) shu ō shuo( 说说 ) dà dà ( 大大 ) h ?ngh?ngde( 红红的 ) gaga( 个个 ) tiá oti á o( 条条 ) yá nji ū y á nji ū ( 研究研究 ) ch á ngshì ch á ngshì ( 尝试尝试 ) xut bá i xu t bá i( 雪白雪白 ) t ō ngh?ng t ō ngh?ng(通红通红 ) 重叠并列即AABB式结构,当中加短横l á ilai-wǎ ngwǎ ng( 来来往往 ) shu ō shuo-xi à oxi à o( 说说笑笑 ) q?ngq?ng-ch ǔ chǔ ( 清清楚楚 ) w ü nwü n-q ū qū ( 弯弯曲曲 ) ji ü ji ü -h ù hù ( 家家户户 ) qiü nqi ü n-wà nwà n( 千千万万 ) 4.1.5 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在某些场合可以用短横huá n-b ǎ o(环保——环境保护) g ō ng-gu ü n( 公关——公共关系) bü -jiǔ ti ü n( 八九天 ) sh í q?-bü su ì ( 十七八岁 ) r ?n-j ? du ì huà ( 人机对话 ) zh ō ng-xi ǎ oxu?( 中小学 ) l ù -h ǎ i-k ō ngj ū n( 陆海空军 ) bià nzhang-w?iwù zhǔ yì ( 辩证唯物主义 ) 4.2 名词4.2.1 名词与单音节前加成分( 副、总、非、反、超、老、阿、可、无等) 和单音节后加成分( 子、儿、头、性、者、员、家、手、化、们等) ,连写。
f ù bù zhǎ ng( 副部长 ) z ǒ nggō ngch?ngsh?( 总工程师 ) f yij ?nshǔ ( 非金属 ) f ǎ ndà ndà odǎ odà n(反弹道导弹 ) chü oshyngbō ( 超声波 ) f yiy awù r ?nyuá n( 非业务人员 ) zhuō zi( 桌子 ) m ù tou ( 木头 ) ch?ngwù yuá n( 乘务员 ) y ì shù ji ü ( 艺术家 ) kyxu?xì ng( 科学性 ) xià ndà ihu à ( 现代化 ) há izimen( 孩子们 ) tu ō l ü j ?shǒ u( 拖拉机手 ) 4.2.2 名词和后面的方位词,分写shü n sh à ng( 山上 ) sh ù xi à ( 树下 ) m ?n wà i( 门外 ) m ?n wà imian( 门外面 ) h? li(河里 ) h ? l ǐ mian( 河里面 ) huǒ chy sh à ngmian( 火车上面 ) xu ?xi à o p á ngbi ü n( 学校旁边 ) Yǒ ngdì ng H? sh à ng( 永定河上 ) Hu á ng H? y ǐ ná n(黄河以南 ) 但已经成词的,连写,例如:“海外”不等于“海的外面”。
ti ü nshang( 天上 ) d ì xia( 地下 ) kō ngzhō ng( 空中 ) h ǎ iwà i( 海外 ) 4.2.3 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笔名、别名等,按姓名写法处理Lǐ Huá ( 李华 ) Wá ng Ji à ngu?( 王建国 ) Dō ngf ü ng Shu?( 东方朔 ) Zh ū gt Kǒ ngm í ng( 诸葛孔明 ) Lǔ X ù n( 鲁迅 ) M ?i L á nf ü ng( 梅兰芳 ) Zhü ng S ü n(张三 ) Wá ng Má zi( 王麻子 ) 姓名和职务、称呼等分开写;职务、称呼等开头小写W á ng b ù zhǎ ng( 王部长 ) Tiá n zh ǔ r an(田主任 ) Lǐ xi ü nsheng( 李先生 ) Zh à o t ?ngzhì ( 赵同志 ) “老”、“小”、“阿”等称呼开头大写Xiǎ o Li ú (小刘 ) L ǎ o Qi á n( 老钱 ) Dà L ǐ ( 大李 ) A S ü n(阿三 ) W ú L ǎ o( 吴老 ) 已经专名化的称呼,连写,开头大写。
Kǒ ngzǐ ( 孔子 ) B ü ogō ng( 包公 ) X?sh?( 西施 ) M angchá ngj ū n(孟尝君 ) 4.2.4 汉语地名按照中国地名委员会文件(84) 中地字第17 号《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 汉语地名部分) 》的规定拼写汉语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一分写部分的第一个字母大写Bt ij ?ng Shì ( 北京市 ) H ?bt i Sh t ng ( 河北省 ) Yü l ù Ji ü ng( 鸭绿江 ) T à i Sh ü n( 泰山 ) D?ngt í ng Hú ( 洞庭湖 ) T á iwü n Hǎ ixi á ( 台湾海峡 ) 专名和通名的附加成分,单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连写X?li á o H?( 西辽河 ) J ǐ ngshü n H?uji y( 景山后街 ) Ch á oyá ngm ?nnai N á nxi ǎ oji y( 朝阳门内南小街) 自然村镇名称和其他不需区分专名和通名的地名,各音节连写W á ngcū n( 王村 ) Jiǔ xi ü nqi á o(洒仙桥 ) Zhō upǐ ndi à n( 周口店 ) S ü nt á nyì nyua(三潭印月 ) 4.2.5 非汉语人名、地名本着“名从主人”的原则,按照罗马字母( 拉丁字母 ) 原文书写;非罗马字母文字的人名、地名,按照该文字的罗马字母转写法拼写。
为了便于阅读,可以在原文后面注上汉字或汉字的拼音,在一定的场合也可以先用或仅用汉字的拼音Ulanhu( 乌兰夫 ) Akutagawa Ryunosuke(介川龙之介 ) Ngapoi Ngawang Jigme(阿沛·阿旺晋美) Seypidin(赛福鼎 ) Marx( 马克思 ) Darwin(达尔文 ) Neton( 牛顿 ) Einstein(爱因斯坦 ) Ur?mqi( 乌鲁木齐 ) Hohhot(呼和浩特 ) Lhasa( 拉萨 ) London( 伦敦 ) paris(巴黎 ) Washington(华盛顿 ) Tokyo( 东京 ) 汉语化的音译名词,按汉字译音拼写Fyizh ō u( 非洲 ) N á nm t i( 南美 ) D?gu?( 德国 ) d ō ngná nyà ( 东南亚 ) 4.3 动词4.3.1 动词和“着”、“了”、“过”连写kà nzhe( 看着 ) jì nxí ngzhe( 进行着 ) kà nle( 看了 ) jì nxí ngle( 进行了 ) kà ngu?( 看过 ) jì nxí nggu?( 进行过 ) 句末的“了”,分写Hu ǒ chy d à o le(火车到了。
) 4.3.2 动词和宾词,分写kà n x ì n( 看信 ) ch ? y ú ( 吃鱼 ) kü i w á nxi à o( 开玩笑 ) jiü oli ú j ?ngyà n( 交流经验 ) 动宾式合成词中间插入其他成分的,分写j ū le y ? g a g ō ng( 鞠了一个躬 ) lǐ gu? s ü n c ì f à ( 理过三次发 ) 4.3.3 动词 ( 或形容词 ) 和补语,两者都是单音节的,连写;其余的情况,分写gǎ ohuà i( 搞坏 ) d ǎ sǐ ( 打死 ) shú t ?u( 熟透 ) jià nch?ng( 建成 [ 楼房 ]) huà w?i( 化为 [ 蒸气 ]) d à ngzu?( 当做 [ 笑话 ]) zǒ u j ì nl á i( 走进来 ) zh t ngl ǐ h ǎ o( 整理好 ) ji à nsha ch ?ng( 建设成 [ 公园 ]) gǎ ixi t w?i( 改写为 [ 剧本 ]) 4.4 形容词4.4.1 单音节形容词和重叠的前加成分或后加成分,连写m yngm yngli à ng( 蒙蒙亮 ) lià ngt á ngt á ng( 亮堂堂 ) 4.4.2 形容词和后面的“些”、“一些”、“点儿”、“一点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