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课件.pptx
50页第九单元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第2727课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目录壹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贰贰“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叁叁伟大的建设成就伟大的建设成就1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1.1.中共八大(中共八大(19561956年)年)(1)时间:1956年(2)内容: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1956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致开幕式,号召“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2.2.双百方针(双百方针(19561956年)年)(1)时间:1956年(2)内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地位:是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3 3.关关于于正正确确处处理理人人民民内内部部矛矛盾盾的的重重要要思思想想: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4.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1)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曾在1942年、1950年、1957年进行过3次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在人民日报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文章,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题,进行“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和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1958年8月底,整风运动结束意义:全党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改进了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需要2)反右派斗争:针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反革命分子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猖狂进攻的问题,1957年7月,毛泽东部署反右派斗争为此,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右派斗争,到1958年夏季反右派斗争结束但在斗争过程中某些人犯了严重的扩大化的错误良好的主观愿望造成了不幸的后果良好的主观愿望造成了不幸的后果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5.5.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时间:1958年提出(2)表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实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面红旗三面红旗(4)评价:积极: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缺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危害: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6.6.政策调整政策调整(1)措施:八字方针: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调整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2)意义: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其基本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其基本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的关系,巩固生产建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的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陈述主编陈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二、“文化大革命”1.1.原因原因(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材料 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迅速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二、“文化大革命”2.2.过程过程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后,中央文革小组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1969年4月中共九大之后,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了“斗、批、改”运动1970-1971年1972和1975年1976年9月1976年10月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最终被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二、“文化大革命”3.3.认识认识 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1.原因原因(1)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
2)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带动作用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地质之光”李四光“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三、伟大的建设成就2.2.成就成就(1)工业 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u 从“一五”计划开始的20多年时间里,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按不变价格计算,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1976年增加到2943.7亿元,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u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三、伟大的建设成就2.2.成就成就(2)科技和国防 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人民日报相关报道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6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三、伟大的建设成就2.2.成就成就(3)农业 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u袁袁隆隆平平,中中国国杂杂交交水水稻稻育育种种专专家家,被被誉誉为为“世世界界杂杂交交水水稻稻之父之父”。
u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型杂交水稻,成功研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经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禾下乘凉梦,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三、伟大的建设成就2.2.成就成就(4)教育和医疗: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5)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建交国数量:由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周恩来与田中角荣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三、伟大的建设成就【课堂探究】【课堂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哪些有哪些影响影响?(1)缓和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提供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契机,加速了统一大业进程3)破解了建国以来外交困局,打开了与西方交往大门4)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掀起了国际上与中国建交热潮。
3.3.影影响响: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三、伟大的建设成就合合作作探探究究:2020世世纪纪50705070年年代代我我国国探探索索社社会会主主义义建建设设道道路路中中有有哪哪些些成成功功与与失失误误?试总结其经验教训试总结其经验教训1.成功:中共八大、双百方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要思想、八字方针、“文革”中周恩来及邓小平的整顿2.失误: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3.经验教训:(1)依据国情,实事求是2)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3)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4)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5)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课堂总结课堂总结发发展展趋趋势势19661976时间时间19781971195619581960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文革时期十年文革时期新时期新时期恢复恢复一五一五计划计划八大二次八大二次会议会议 困难困难 调整调整发展发展 下滑下滑1975快速快速发展发展1949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1956-1976课程标准将该阶段所做的具体事情在此位置展示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3.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目目 录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01“文化大革命”02伟大的建设成就03第 一 部 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五计划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也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背景: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内内容容:1.1.正正确确分分析析国国内内主主要要矛矛盾盾:人人民民对对于于经经济济文文化化迅迅速速发发展展的的需需要要同同当当前前经经济济文文化化不不能能满满足足人人民民需需要要的的状状况况之之间间的的矛矛盾盾;2.2.确确定定党党和和人人民民主主要要任任务务:把把我我国国尽尽快快从从落落后后的的农农业业国国变变成成先先进进的的工工业国中共八大(1956)评价:评价:正确分析,成功探索,未能坚持正确分析,成功探索,未能坚持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双百方针的提出时间:1956年内容:百花齐放(艺术)、百家争鸣(学术)地位:双百方针成为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提出:1957年春天,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同阶级对抗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不具有对抗性,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19581958年年5 5月月中中共共八八大大二二次次会会议议举举行行会会后后,以以片片面面追追求求工工农农业业生生产产和和建建设设的的高高速速度度,大大幅幅度度地地提提高高和和修修改改计计划划指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