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层别法分层法.docx
3页层别法1、概念 层别法又叫分层法,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数 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或:按照一定的类别,把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的一种 方法层别法主要用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 层别法是所有品管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是统计方法中最基本的管理工具,通过层别法,可以将杂 乱无章的数据归为有意义的类别,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这种科学的统计方法可以弥补靠经验、靠直觉 判定管理的不足层别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以跟其它品管手法结合使用,如:与柏拉图同时使用,既可将某一主题的 数据层别清楚,又可找到关键问题,便于抓住重要的问题点2、层别法的意义① 、要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均需要运用比较方式:而要比较则一定要层别②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均可以使用层别法:问题显在化一比较一层别缩小问题范围一比较—层别掌握重要要因一比较一层别对策评价一比较一层别改善前、中、后比较—层别透明比较改进本期缺点与订定未来方向一层别③ 、以科学思考原则而言,观察、假设、证明、结论皆需层别比较3、层别角度(类别)A、人员:组、班、年龄、服务年资、教育程度、性别、熟练度、职称。
B、 原材料:批别、供应商厂家别、产地别、成分、等级、零件别C、 机械与工具:机号、型式、速度、位置、新旧、治具D、 作业条件:压力、温度、速度、回转速、温度、顺序、作业方法E、 测定与检查:测定者、检查员、检查方法、量测仪器F、 产品:批、品种、新旧制品G、 不良与错误状况:不良项目别、错误项目别、发生位置别、发生地点别、发生工程别H、 时间:小时别、日别、周别、月别、上、下午别、年别、改善前后别、正常班与加班别4、 注意事项•层别角度的选择依目的并配合专业知识考虑•层别分类需符合“周延”(所分类别能包括内容)、“互斥”(类别不能互相包含)原则 •层别时勿将两个以上角度混杂分类•尽量将层别观念溶进其它手法,如查检表、柏拉图、推移图、直方图、散布图、管制图等 •层别后应进行比较(或检定)各作业条件是否有差异5、 步骤A、 确定研究的主题,分层的类别和调查的对象;B、 设计收集数据的表格;C、 收集和记录数据;D、 整理资料并绘制相应分层图表;E、 比较分析和最终的推论6、示例例 1 :某空调维修部,帮助客户安装后经常发生制冷液泄漏通过现场调查,得知泄漏的原因有两个:一 是管子装接时,操作人员不同(有甲、乙、丙三个维修人员按各自不同技术水平操作);二是管子和接头 的生产厂家不同(有A、B两家工厂提供配件)。
于是收集数据作分层法分析(见表一、表二)试说明表 一、表二的分层类别,并分析应如何防止渗漏?表1 泄漏调查表(按人员分类)操作人员泄漏次数不泄漏次数发生率甲6130.32乙3160.25丙1090.53合计19310.38表2 泄漏调查表(按配件厂商分类)配件厂商泄漏次数不泄漏次数发生率A9140.39B10170.37合计19310.38结论:应该使用B配件厂商生产的零件,而使用操作人员乙的方法来进行维修XX公司某天白班、中班、夜班共制造出不良品200个,品管部为了得到更明确的信息,以便采取 措施进行改善,从白班、中班、夜班的角度对不良品进行层别分析表3 不同班次不良品层别分析班次不良品数占总不良比率白班2010%中班3015%夜班15075%合计200100%结论:从层别分析来看,夜班是造成不良品的主要班次,应优先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