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_1.docx
15页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高考历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学问点是学习高中历史的主阵地,下面是由我共享的高考历史学问点,盼望对你有用 高考历史学问点: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展 一、蒙古的兴起: 1、蒙古兴起: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铁木真战胜四周各部,统一蒙古高原;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 2、扩张战斗:中亚、俄罗斯、印度河流域;灭西夏、金;招降吐蕃,占大理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2年,忽必烈定都燕京(今北京);元朝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1276年占临安,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 三、元朝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齿轮油泵国家的进展:①汉族人民迁居边疆,带去先进消费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交融②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交融,在元朝已被视为"汉人③唐朝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头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④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 l、中央①、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同时挺直管辖河北、山西、山东②、枢密院: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③、御使台:最高监察机关;④、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既是中央机构,又兼地方行政职能) 2、地方:为了有效地掌握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挺直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对后世影响深远【省的建置沿用至明清、当代重要行省:北岭北;东北辽阳;江浙(辖闽浙台);湖广(包南海诸岛);西南云南】 高考历史学问点: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一、科学技术: 1.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创造 ⑴、印刷术:① 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奉献②活字印刷术创造以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③欧洲人用活字排版印刷比毕升晚了四个多世纪④用西夏木活字印刷的佛经,是目前发觉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⑵、指南针:①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用法。
②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③指南针对世界经济文化沟通和进展起了宏大推动作用,也为欧洲航海家发觉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供应了重要条件 ⑶、火药:①唐末火药开头用于军事②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特地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③南宋时创造了管圆弧齿轮泵形火器"突火枪,创始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④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⑤金的火器制造较兴旺,金军曾用火药武器打退蒙古军的攻击,获得部分成功 2、北宋科学家沈括和《梦溪笔谈》:⑴沈括的突出奉献是在天文学方面创制了"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支配⑵沈括的《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⑶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5、元代的历法和天文学家郭守敬: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②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③主持编定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二、理学和史学: 1、理学⑴.理学是宋代的哲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根底,汲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⑵.南宋朱熹是理学进展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其次性的。
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事实上是为封建YCB圆弧齿轮泵等级制度辩护 2、史学: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通史,战国五代 三、文学: 1、五代的"词:南唐李煜最出色;风格柔糜、哀婉 2、宋词富强⑴、缘由:商业和城市富强;市民队伍的扩大;阶级、民族冲突锋利,要求抒发感情⑵、有名词人:苏轼:北宋豪放派,《赤壁怀古》;柳永:北宋婉约派,市民气息,《雨霖铃》李清照:两宋之交婉约派,委婉清爽辛弃疾:南宋豪放派《书江西造口壁》E陆游:南宋,豪放、婉约兼具;《钗头凤》(陆游是有名词人也是有名诗人) 3、话本:适应商品经济和城市进展的世俗文学;口头传授,记录整理;影响后世小说戏剧 4、元曲: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元曲, 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剧把音乐、唱歌、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构造完好的文学剧本散曲北方流行歌曲关汉卿是元代剧作最出色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揭露封建黑暗 四、绘画艺术: 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进展,风俗画增多;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高考历史学问点:明朝的统治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明朝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南京),大明,为明太祖,建年洪武 2、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⑴、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⑵、措施:调整中央和地方官职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导热油泵书挺直对皇帝负责改大都督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制约,都督掌统兵权,兵部掌调兵权,相互牵制;战时皇帝临时任命将领 地方:废行省、权分三司,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管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政三司互相制约,大全统归中央 二、《大明律》和间谍统治的加强: 1、《大明律》:内容集中,条理清楚,增经济立法;"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2、间谍统治:锦衣卫掌缉捕、刑狱,监视、侦察官民,直属皇帝先后设东厂、西厂,宦官统领,皇帝掌握 三、八股取士⑴、目的:掌握思想;⑵、特点:从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尚书、周易、诗经、春秋左传、礼记)命题,制止个人见解;文体八个局部为"八股影响:①严峻束缚了学问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思想。
②严峻阻碍了社会进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③严峻阻碍了科学文化的进展④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科学文化的进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四、"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1、"靖难之役:藩王权力膨胀,建文帝削藩,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夺取皇位,1403年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2、营建北京:蒯祥主持;1421年热油泵建成迁都;宫城(紫禁城)皇城京城;中央官署在京城南部迁都北京缘由是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备力气 高考历史学问点: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1、建州女真:明初设奴儿干都司,辖建州女真等部; 2、努尔哈赤统一:明后期统一女真各部;筑城、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 3、八旗制度①演化:军事组织地方行政组织;②性质:是兵民合一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③内容:按军事组织编制女真人,兵民合一,平常从事消费,战时出征④作用:促进女真族社会的进展,稳固努尔哈赤统治地位 3、建国:1616年,独立为汗,国号为金(后金),定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 4、改号: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金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
二、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1644年,吴三桂降清,多尔衮占据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朝开头20多年后完成统一 三、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1、清初沿用明内阁、六部但仍保存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组成,其权利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打算军国大事,使皇权受限制为加强皇权,康熙时设立南书房,中枢权利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2、军机处①目的:为加强皇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②组成:皇帝选择亲信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③机制: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旨意,地方军政首脑挺直听众皇高温热油泵帝指挥④影响:军机处的设置是清朝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加强了皇权,标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展到顶峰 四、文字狱: 1、目的:压制汉民族反清思想,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掌握,加强专制集权,稳固清朝统治 2、影响:在肯定程度上加强专制集权,稳固清朝统治但造成了社会恐惧,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峻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展和进步 高考历史学问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进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一、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1、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⑴、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入田亩,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收税。
⑵、目的:缓和社会冲突⑶、特点:纳银代役⑷、性(实)质:封建消费关系的调整⑸、作用: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适应了商品经济进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进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2、更名田和固定丁赋: 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土地归耕种者全部,曰"更名田; 1712年,清政府规定康熙五十年(127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3、摊丁入亩⑴内容: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⑵、作用:这是我国封高温导热油泵建社会赋税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这样,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掌握进一步松弛,隐藏人口现象也渐渐削减,摊丁入亩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进展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消费的进展:作物品种推广(棉花推向江北;引进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粮食产量大增);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消费区域 三、手工业的进步:工具革新;技术进步、种类增加;分工细密;规模扩大、产量进步;新消费关系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四、资本主义萌芽①、产生:明中后期,在江南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②、标记: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
③、进展:清代规模扩大;分工细密;部门和地区增多④、特点:缓慢,萌芽状态中彷徨,整个消费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⑤、缓慢缘由:腐朽的封建制度(根本缘由)剥削沉重、农民贫困,无力购置、市场狭窄;地主商人用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资金缺乏,影响手工业扩大再消费;封建国家设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消费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制止海外贸易⑥、影响:标记封建制度在经济上走向衰落 五、商业的富强和对外贸易的情况: 1、商品经济活泼: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进展;商贸城市;出现了如北京、南京等数十座商贸城市;江浙地区农村工商业市镇兴起 2、外贸情况闭关政策:制止国人出海,限制外商来华根本缘由: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保守、落后 高考历史学问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展 特点:中央与地方、边疆关系加强空前;幅员最终奠定,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