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3: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ppt课件.ppt
39页第第1章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第1节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必修三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稳态与环境1 1、体液、体液1)概念:)概念:体内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分为基础的液体,这些都含有大量以水分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液体统称为体液2)内容:)内容: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2/3))((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1/3))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内环境内环境(55%)45%血小板血小板白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三种细胞外液成分最主要区别: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体液中细胞外液蛋白质含量最高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已被除去的血浆血清: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它的生理作用是,在血管出血时被激活,和血小板粘连在一起并且补塞血管上的漏口凝血因子:2 内环境: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的物质成分内环境的物质成分 ①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 糖、氨基酸、甘油、脂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肪酸、维生素等;②②细胞合成的分泌物质: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细胞合成的分泌物质: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质、激素等;③③代谢产物:代谢产物:CO2、水、尿素等。
水、尿素等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①①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 ②②酶,如酶,如DNA聚合酶、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聚合酶、呼吸酶 解旋酶解旋酶 消化酶消化酶 ③③汗液汗液 泪液泪液 乳汁乳汁 精液精液 唾液唾液(3)不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不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①①细胞内的呼吸各阶段发生的生理过程细胞内的呼吸各阶段发生的生理过程②②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③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4)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①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②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③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④④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细胞名称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组织液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细胞血浆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淋巴、血浆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CO2和代谢废物和代谢废物小结:小结: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血浆血浆组织液组织液淋巴淋巴双向渗透双向渗透细细胞胞O2和营养物质和营养物质单单向向渗渗透透透过毛细血管透过毛细血管透透过过毛毛细细淋淋巴巴管管内环境内环境淋巴循环淋巴循环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过程2、、3受阻时,会受阻时,会 引起组织水肿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细胞内液乙表示细胞内液C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可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可 以存在于丙中以存在于丙中 D丁中丁中O2浓度比甲中高浓度比甲中高√ 分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B所处的营养级组织水肿产生原因的归纳组织水肿产生原因的归纳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过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过少,血浆渗透压降低, 血浆中大量水分透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组织间隙引血浆中大量水分透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组织间隙引 起组织水肿。
起组织水肿②过敏反应:当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而导致毛细血过敏反应:当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而导致毛细血管管 壁通透性加强,从而使血浆蛋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壁通透性加强,从而使血浆蛋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 入组织间隙,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也会促使水入组织间隙,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也会促使水 分过多过地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分过多过地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③淋巴循环受阻: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循环受阻:当淋巴管阻塞(如丝虫寄生如丝虫寄生)或淋巴或淋巴 循环受阻时,将导致组织液不能顺利形成淋巴而循环受阻时,将导致组织液不能顺利形成淋巴而 积聚于组织间隙,将会最终引起组织水肿积聚于组织间隙,将会最终引起组织水肿④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人体患某些疾病时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人体患某些疾病时(如肾小球如肾小球 肾炎、肝炎等肾炎、肝炎等)会引起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隙或会引起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隙或 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壁进入原尿造成血浆蛋白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壁进入原尿造成血浆蛋白 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⑤代谢废物积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导代谢废物积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致 组织液增多。
组织液增多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交换的媒介代代谢谢终终产产物物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COCO2 2体体体体外外外外食物食物营养营养物质物质尿液尿液消消化化系系统统呼呼吸吸系系统统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循循环环系系统统淋巴淋巴组织组织液液血浆血浆空气空气气体气体营养营养物质物质O O2 2COCO2 2O O2 2细细胞胞O O2 2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皮皮 肤肤汗液汗液COCO2 2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血血液液循循环环系系统统back19.想一想:体循环想一想: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中,和肺循环过程中,血液的含氧量、血液的含氧量、含二氧化碳量含二氧化碳量各有什么变化?各有什么变化?在什么部位在什么部位发生变化的?发生变化的?20.你认为:你认为:“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里动脉血,静脉里流的都是静脉血流的都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这种说法对吗? 如不对,请举例如不对,请举例呼呼吸吸系系统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动物细胞中的过膜问题动物细胞中的过膜问题 葡萄糖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几层膜?( ) A. 4层 B. 7层 C. 9层 D. 6层 答案:答案:B •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O2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反应,各自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 )• A. 4 B.5 C.9 D. 11一、内环境的一、内环境的动态动态变化变化1 1、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稳态的事实的事实 温温 度度((37 ℃℃ 左右左右))渗透压渗透压(约(约770kPa))酸碱度酸碱度((pH 7.35-7.45))第第2 2节节 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稳态的重要性的重要性成分:成分: 血糖血糖 血脂血脂 等等1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当酸性物质增加时( 如如 乳酸乳酸[HL] [HL] 过多时过多时 )) HL + NaHCO3 NaL + H2CO3 H2CO3 H2O + CO22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当碱性物质增多时 (( 如如 [Na[Na2 2COCO3 3] ] 过多时过多时 )) Na2CO3 + HCO3 2NaHCO3 肾脏排出肾脏排出肾脏排出肾脏排出缓冲对的作用(以缓冲对的作用(以HH2 2COCO3 3/NaHCO/NaHCO3 3为例)为例)肺部排出肺部排出肺部排出肺部排出解决碱性物质解决碱性物质解决酸性物质解决酸性物质 血浆血浆pHpH的调节机制的调节机制((2)渗透压)渗透压(1)定义: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质微粒数量溶质微粒数量对水的吸引力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渗透压高低越多越多越大越大越高越高越少越少越小越小越低越低(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 (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概念p8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相对稳定状态, ,称为稳态称为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动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狭义的稳态,狭义的稳态,仅仅针对内环仅仅针对内环境而言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是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是由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是由于:细胞代谢活动的变化细胞代谢活动的变化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p9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的常见疾病分析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的常见疾病分析病状名称病状名称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引起疾病的症状引起疾病的症状尿毒症尿毒症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糖尿病糖尿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多食、多饮、多尿、口渴、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高原反应高原反应体内缺氧,血氧过低体内缺氧,血氧过低头痛、乏力、心跳加快头痛、乏力、心跳加快感冒发烧感冒发烧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食欲不振、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四肢无力严重腹泻严重腹泻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疲倦、周身不适、恶心疲倦、周身不适、恶心判断:发烧是内环境稳态失调而引判断:发烧是内环境稳态失调而引起的疾病起的疾病判断:发烧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判断:发烧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失衡的表现态的调节失衡的表现内环境稳定的个体生命活动一定正常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 起的起的pH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 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维持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
相对稳定的机制生物体维持稳态的机制生物体维持稳态的机制步骤A组B组①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②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③记录结果记录结果预测结果??结论??等量蒸馏水等量蒸馏水等量蒸馏水等量蒸馏水等量的乳酸等量的乳酸1号试管号试管pH变化明显,变化明显,pH明显明显上升;上升;2、、3号试管号试管pH变化不变化不明显明显1号试管号试管pH变化明显,变化明显,pH明显明显下降下降;;2、、3号试管号试管pH变化不明变化不明显显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缓冲物质实验曲线实验曲线(1)表示用表示用NaOH对自来水的处理对自来水的处理2)表示表示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3)表示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表示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