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然辩证法课件.ppt

160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93583704
  • 上传时间:2024-09-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2MB
  • / 16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然辩证法概论自然辩证法概论程本学程本学cbxzd@139251235632021/3/102021/3/101 1 目录目录u绪论绪论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什么是自然辩证法u自然观(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辩证自然自然观(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辩证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u科学观科学观 (科学究竟是什么、从科学家说到科学(科学究竟是什么、从科学家说到科学理论)理论)u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u技术观技术观 对技术的哲学反思对技术的哲学反思u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 对技术的社会学反思对技术的社会学反思2021/3/102 绪论绪论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什么是自然辩证法2021/3/102021/3/103 3 恩格斯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由来自然辩证法的由来自然辩证法的由来自然辩证法的由来 自然辩证法原是恩格斯一部著作的名称这部著作主要论述自然界的客观辩证规律和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思维方法问题,阐明辩证法不仅存在于社会生活和人类思维中,也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

      恩格斯的这本书写于1873年至1886年间,是一部未完成的书稿,它由10篇论文、一批札记和片断组成恩格斯生前未曾发表恩格斯逝世30年后的1925年,苏联以《自然辩证法》为书名首次出版了这本书 恩格斯的这一著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领域——自然辩证法,并成为这个学科的奠基性著作2021/3/104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和内容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和内容n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观)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观):探讨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n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观):探讨作为一种认识现象的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n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探讨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n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会):探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2021/3/105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n哲学性质哲学性质哲学性质哲学性质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哲学,在学科分类中属于哲学门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

      n交叉性质交叉性质交叉性质交叉性质 自然辩证法横跨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领域,是“理科中的文科”,又是“文科中的理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n中介性质中介性质中介性质中介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介于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二级学科,它的抽象性和普适性比自然科学大,比哲学小,是一个中间层次2021/3/106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n n提高哲学素养,培养辩证思维提高哲学素养,培养辩证思维提高哲学素养,培养辩证思维提高哲学素养,培养辩证思维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学科,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掌握科学方法论,同时还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辩证关系并学会辩证思维方法n n拓宽知识视野,树立科学精神拓宽知识视野,树立科学精神拓宽知识视野,树立科学精神拓宽知识视野,树立科学精神 自然辩证法文理交叉,蕴涵着科学文化的职能学习自然辩证法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了解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科技意识,树立科学精神,从而有助于提高分析社会问题和辨别伪科学的能力。

      2021/3/107 朴素自然观朴素自然观2021/3/102021/3/108 8 何谓自然观?何谓自然观?n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是用哲学范畴和科学规律表达本看法或总的观点,是用哲学范畴和科学规律表达的自然图景的自然图景n自然观由自然科学的水平所决定,不同时期有不同自然观由自然科学的水平所决定,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的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n此外,此外,20世纪以来在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新成就的世纪以来在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2021/3/109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n古希腊时代,由于自然科学还处在萌芽之中,自然界很多现象古希腊时代,由于自然科学还处在萌芽之中,自然界很多现象得不到合理的解释。

      出于探究世界奥秘的冲动,学者们企图不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出于探究世界奥秘的冲动,学者们企图不依赖科学试验材料,而单凭抽象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推理,来建依赖科学试验材料,而单凭抽象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推理,来建立一种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包括并代替自然科学的关于自然立一种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包括并代替自然科学的关于自然界的思想理论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哲学这种哲学实界的思想理论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哲学这种哲学实际上也就是当时的自然科学它所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际上也就是当时的自然科学它所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围绕着这个问题,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学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围绕着这个问题,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学派林立最早出现的是泰勒斯所创立的米利都学派泰勒斯作派林立最早出现的是泰勒斯所创立的米利都学派泰勒斯作为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留下了一句名言:为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留下了一句名言:“万物源于水万物源于水”n纵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或自然科学可以看出,古希腊时代的自纵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或自然科学可以看出,古希腊时代的自然知识被囊括在哲学之中然知识被囊括在哲学之中, ,自然哲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原始形态揭自然哲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原始形态揭开了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界的序幕。

      虽然其中许多观点只是开了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界的序幕虽然其中许多观点只是“天才的猜测天才的猜测”,但对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对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21/3/1010 中国古代对自然的认识中国古代对自然的认识n中国没有古希腊那样的自然哲学体系,但对于世界的本原、宇宙中国没有古希腊那样的自然哲学体系,但对于世界的本原、宇宙的结构、物质的运动等也有自己的认识的结构、物质的运动等也有自己的认识 中国古代殷商时期就中国古代殷商时期就产生了产生了“阴阳说阴阳说”和和“五行说五行说”,到战国时期已经具备完整的形,到战国时期已经具备完整的形态n“阴阳说阴阳说”认为,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之别,阴阳交感产生万物,认为,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之别,阴阳交感产生万物,阴阳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阴阳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五行说五行说”认为,万物由金、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且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且“五行相生五行相生”、、 “五行相克五行相克”,即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即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依 赖、相互转化的关系赖、相互转化的关系。

      n此外,中国古代还有此外,中国古代还有“元气说元气说”的辩证思的辩证思 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元气元气”构成的,构成的, “元气元气”希微无形,但充满宇宙太空希微无形,但充满宇宙太空阴阳太极图阴阳太极图2021/3/1011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n n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 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n n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n n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古代思想家对世界的认识是笼统的和模糊的,达不到分析和解剖的精确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2021/3/1012 什么叫思辨?什么叫思辨?——以芝诺悖论为例以芝诺悖论为例Ø思辨就是运用逻辑推导进行理论上的思考n n“ “运动是不可能的运动是不可能的运动是不可能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 芝诺的证明芝诺的证明芝诺的证明芝诺的证明:移动位置的物:移动位置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到达路程的一半的地方,先到达路程的一半的地方,但要走完这一半的路程,又但要走完这一半的路程,又必须先经过这一半的一半,必须先经过这一半的一半,如此递推下去,物体最终只如此递推下去,物体最终只能停在原地不动,所以运动能停在原地不动,所以运动是不可能的是不可能的 芝诺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是一位才思敏捷的哲学家他曾经四处游说,宣传“运动不可能”的主张他的这个结论是难以接受的,但人们又无法反驳他的论证过程2021/3/1013 思辨的另一个例子思辨的另一个例子u安瑟伦(Anselmus,1033—1109)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他关于“ “上帝是存在的上帝是存在的上帝是存在的上帝是存在的” ” 的“本体论证明”,是思辨的一个典型例子。

      n n证明证明证明证明:: 因为因为, ,上帝是一个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即上帝是无限完满上帝是一个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即上帝是无限完满的);的); 又因为又因为, ,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之中,而且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之中,而且也在实际上存在(即完满的东西必定具有存在的属性也在实际上存在(即完满的东西必定具有存在的属性, ,不具有存在不具有存在属性的东西就谈不上完满);属性的东西就谈不上完满); 所以所以, , 上帝(实际上)存在上帝(实际上)存在2021/3/1014 机械自然观机械自然观2021/3/102021/3/101515 哥白尼革命哥白尼革命——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n在这部著作中,哥白尼明确指出在这部著作中,哥白尼明确指出地球在本身自转的同时,还和其地球在本身自转的同时,还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公转,太阳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太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这就是著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这就是著名的名的“日心说日心说”。

      n“日心说日心说”的提出,给宗教神学的提出,给宗教神学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推翻了长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推翻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被教会奉为金科期占统治地位的被教会奉为金科玉律的托勒密天文学体系,是向玉律的托勒密天文学体系,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在哲学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在哲学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科学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科学上宣告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上宣告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这个划时代的事件后来被康德称这个划时代的事件后来被康德称为为“哥白尼革命哥白尼革命”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经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经过3030多年的天文观测之后,写成了多年的天文观测之后,写成了《《天体运天体运行论行论》》一书,并于一书,并于15431543年临终之际出版年临终之际出版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引发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的序幕,引发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2021/3/1016 天空立法者天空立法者——第谷与开普勒第谷与开普勒 [丹麦]第谷第谷(1546(1546~~16011601))[德]开普勒(开普勒(15711571~~16301630)) 为了给为了给“日心说日心说”提供更充分的证据,德国学者开普勒对丹麦天文提供更充分的证据,德国学者开普勒对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留给他的长达学家第谷留给他的长达2121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和计算,提出了行星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和计算,提出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行星运动三定律行星运动三定律”。

      2021/3/1017 行星运动的三定律行星运动的三定律uu轨道定律轨道定律轨道定律轨道定律 行星围绕太阳运行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太阳位于的轨道是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uu面积定律面积定律面积定律面积定律 在相等的时间内,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到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行星到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即行星靠近太阳时,积相等即行星靠近太阳时,距离小,速度快,远离太阳距离小,速度快,远离太阳时,距离大,速度慢时,距离大,速度慢uu调和定律调和定律调和定律调和定律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轨道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轨道半径的立方成正比即离太半径的立方成正比即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公转周期越长阳越远的行星公转周期越长2021/3/1018 伽利略伽利略——近代科学与近代科学方法论之父近代科学与近代科学方法论之父 为了捍卫和发展为了捍卫和发展“日心说日心说”,意大利,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对物理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对太阳系进行了观察他发现月亮表面高低太阳系进行了观察他发现月亮表面高低不平,这说明天上和地上一样没有区别;不平,这说明天上和地上一样没有区别;发现木星有发现木星有4 4颗卫星,说明木星也是一个中颗卫星,说明木星也是一个中心。

      他还发现太阳上有黑子,并根据这种心他还发现太阳上有黑子,并根据这种现象推断出太阳自转周期伽利略根据他现象推断出太阳自转周期伽利略根据他的观察资料于的观察资料于16321632年出版了年出版了《《关于两大世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界体系的对话》》一书,支持并发展了哥白一书,支持并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为此教会将他判处终生监禁尼的学说,为此教会将他判处终生监禁 伽利略还研究了地面物体的运动,发伽利略还研究了地面物体的运动,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抛物体运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抛物体运动定律他以一系列关于物体运动的实验,他以一系列关于物体运动的实验,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的运动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的运动观念,并以精密的数学形式来表述物体的观念,并以精密的数学形式来表述物体的运动规律,从而开创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运动规律,从而开创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结合的科学方法 [意]伽利略((Galileo,,1564——1642))2021/3/1019 牛顿牛顿 ——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n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吸取前人和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吸取前人和同时代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哥同时代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哥白尼学说、开普勒三大定律、白尼学说、开普勒三大定律、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等加以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等加以综合,系统地制定了古典力学综合,系统地制定了古典力学的基本原理,使经典力学进入的基本原理,使经典力学进入了全盛时期。

      了全盛时期n牛顿把物体的运动规律归结为牛顿把物体的运动规律归结为三条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三条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由此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定律,由此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从而把地上和力学理论体系,从而把地上和天上两种物体的运动规律都概天上两种物体的运动规律都概括在一个严密的理论之中括在一个严密的理论之中 [英]牛顿((Newton,,1642—1727))2021/3/1020 牛顿力学的基本思想牛顿力学的基本思想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l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l各种复杂的运动形式都可以还原各种复杂的运动形式都可以还原为简单的机械运动为简单的机械运动l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而不能改变其质量l存在存在“绝对时间绝对时间”和和“绝对空间绝对空间”l可以用严格的数学公式表达自然可以用严格的数学公式表达自然界的因果关系,并可以精确预言界的因果关系,并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的结果。

      运动的结果l物质微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自然物质微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自然界可以还原为简单粒子的集合界可以还原为简单粒子的集合2021/3/1021 严格决定论严格决定论——“拉普拉斯妖拉普拉斯妖” 根据牛顿的力学理论,一个物理系统的未来一切时刻的根据牛顿的力学理论,一个物理系统的未来一切时刻的行为,都由系统内部所有物体在某一给定时刻的初始位置和行为,都由系统内部所有物体在某一给定时刻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以及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完全而精确地确定拉普拉初始速度以及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完全而精确地确定拉普拉斯据此认为,可以把宇宙的目前状态看作宇宙的过去状态的斯据此认为,可以把宇宙的目前状态看作宇宙的过去状态的结果,同时又把它看作今后接着发生的事件的原因拉普拉结果,同时又把它看作今后接着发生的事件的原因拉普拉斯假定:如果有一个斯假定:如果有一个““智能生物智能生物””((intelligenceintelligence),他不),他不仅知道一定时刻支配宇宙运动的所有作用力和组成宇宙的一仅知道一定时刻支配宇宙运动的所有作用力和组成宇宙的一切物体的位置,而且还具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巨大能力,切物体的位置,而且还具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巨大能力,那么,这个智能生物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那么,这个智能生物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并将所有运动纳入同样的公式中。

      对这去状态和未来状态,并将所有运动纳入同样的公式中对这个智能生物来说,不存在任何不确定的东西,未来与过去,个智能生物来说,不存在任何不确定的东西,未来与过去,都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眼前后人把拉普拉斯所假定的这个都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眼前后人把拉普拉斯所假定的这个智能生物称为智能生物称为““拉普拉斯妖拉普拉斯妖””2021/3/1022 关于关于“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理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前提理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前提理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前提理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前提n““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一词是西语一词是西语““metaphysicsmetaphysics””的意的意译,这个词直译是译,这个词直译是““在物理学之后在物理学之后””,用以指,用以指亚里士多德有关自然事物的著作之后的一些著亚里士多德有关自然事物的著作之后的一些著作n““形而上形而上””与与““形而下形而下””的汉语表达方式来自的汉语表达方式来自古汉语典籍古汉语典籍《《周易周易》》中的一句话:中的一句话:““形而上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n““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原初意思与的原初意思与““哲学哲学””相同,后相同,后来演变成与辩证法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一种用来演变成与辩证法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一种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的世界观。

      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的世界观2021/3/1023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形而上学的自然观n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就是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看待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就是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看待自然所形成的哲学观点,它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自然所形成的哲学观点,它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它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它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历史发展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n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的必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认识论的根源性历史的必然性是指这种自然性和认识论的根源性历史的必然性是指这种自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认识论的根源是指它的形成受自然科紧密相联系;认识论的根源是指它的形成受自然科学分门别类研究方法的影响。

      学分门别类研究方法的影响2021/3/1024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意义与局限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意义与局限n意义意义::摒弃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摒弃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强调经验的和实证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强调经验的和实证的研究方法,主张把对象分析、还原为它的的研究方法,主张把对象分析、还原为它的终极组成因素,然后在思想中把这些因素重终极组成因素,然后在思想中把这些因素重建为一个整体这种分析还原的研究方法对建为一个整体这种分析还原的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n局限局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2021/3/1025 辩证自然观辩证自然观2021/3/102021/3/102626 打开机械自然观缺口的科学成就打开机械自然观缺口的科学成就n n“ “星云说星云说星云说星云说” ” 17551755年,康德发表了年,康德发表了《《自然通史与天体论自然通史与天体论》》一书,提出了太阳系一书,提出了太阳系是从一团尘埃微粒组成的弥漫星云中通过吸引与排斥的矛盾运动是从一团尘埃微粒组成的弥漫星云中通过吸引与排斥的矛盾运动逐渐发展成为有秩序的天体系统的。

      逐渐发展成为有秩序的天体系统的17961796年,拉普拉斯提出类似年,拉普拉斯提出类似的假说,并对此进行了数学和力学的论证的假说,并对此进行了数学和力学的论证n n尿素的人工合成尿素的人工合成尿素的人工合成尿素的人工合成 1828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成功地用无机物(氰、氨及其化合物)年,德国化学家维勒成功地用无机物(氰、氨及其化合物)人工合成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不可逾越的观念人工合成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不可逾越的观念n n地质地质地质地质“ “渐变论渐变论渐变论渐变论” ” 18331833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在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在《《地质学原理地质学原理》》一书中,以地球的缓一书中,以地球的缓慢变化来说明其上的动植物等一切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慢变化来说明其上的动植物等一切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形成对居维叶形成对居维叶“灾变说灾变说”的对立与否定的对立与否定2021/3/1027 19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n n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细胞学说 18381838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发表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发表《《关于论植物起源的资料关于论植物起源的资料》》一一文,指出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

      文,指出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18391839年,德国生物学家施旺发表年,德国生物学家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指出动物一文,指出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机也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机制,发现了动植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制,发现了动植物之间的内在联系n n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1919世纪世纪4040年代,迈尔、焦尔等人通过各自的途径发现,存在于自年代,迈尔、焦尔等人通过各自的途径发现,存在于自然界的热、光、电、磁等不同的物理现象,实际上是能量之间相互然界的热、光、电、磁等不同的物理现象,实际上是能量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表现,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联系和转化的表现,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的旧观念n n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 1859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物种起源》》一书,用大量一书,用大量事实论证了生物界的任何物种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事实论证了生物界的任何物种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

      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2021/3/1028 问题讨论问题讨论n1818世纪下半叶到世纪下半叶到1919世纪中叶出现的自然科学世纪中叶出现的自然科学成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自然图景?成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自然图景?2021/3/1029 19世纪科学成就的哲学意蕴世纪科学成就的哲学意蕴n1919世纪的科学成就表明:天体在演化,地质在变迁,无机自然世纪的科学成就表明:天体在演化,地质在变迁,无机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无机自然界界的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无机自然界与有机自然界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生物界的一切有机体与有机自然界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生物界的一切有机体都有其统一的物质基础,任何生物物种和生物个体也都有其产都有其统一的物质基础,任何生物物种和生物个体也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n这就是说,过去被看作是孤立的、割裂的自然现象,现在被证这就是说,过去被看作是孤立的、割裂的自然现象,现在被证明是统一的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过去被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事明是统一的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过去被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现在被证明是逐一形成的,它们不仅在空间上展示出多样物,现在被证明是逐一形成的,它们不仅在空间上展示出多样性,而且在时间上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

      性,而且在时间上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n这幅这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性质,揭示了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性质,揭示了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永恒发展的有机统一体至此,一种新的自然观系、永恒发展的有机统一体至此,一种新的自然观————辩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出现,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出现,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2021/3/1030 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切僵硬的东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流界被证明是在永恒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2021/3/103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Ø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Ø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机能;Ø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Ø认识自然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认识自然要遵循客观性原则2021/3/1032 系统自然观系统自然观2021/3/102021/3/103333 从多样性和统一性引出的问题从多样性和统一性引出的问题n为什么简单的、低层次的物质组合起来就可为什么简单的、低层次的物质组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复杂的、高层次的物质?为什么低层以形成复杂的、高层次的物质?为什么低层次物质仅仅是不同的排列组合或数量增减就次物质仅仅是不同的排列组合或数量增减就能产生诸如放射现象、不可逆现象以及自我能产生诸如放射现象、不可逆现象以及自我选择、自我繁衍和自由意志等低层次物质所选择、自我繁衍和自由意志等低层次物质所不具有的复杂而多样的属性呢?不具有的复杂而多样的属性呢?2021/3/1034 系统观念的引进系统观念的引进——系统的含义系统的含义n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特定功能的有机整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以下几层涵义:体它包括以下几层涵义:①①系统是由(至少两个)要素组成的,离开了要系统是由(至少两个)要素组成的,离开了要素就谈不上系统,单个要素也不能构成系统;素就谈不上系统,单个要素也不能构成系统;②②要素与要素之间不是胡乱的堆积,而是存在着要素与要素之间不是胡乱的堆积,而是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③③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它们形成了特定的整体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它们形成了特定的整体结构并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特定功能。

      结构并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特定功能2021/3/1035 自然界系统的基本特征自然界系统的基本特征l整体性整体性:系统出现了它的组成部分所没有的:系统出现了它的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性质或者失去了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性质性质或者失去了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性质 l相关性相关性:系统的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整:系统的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l有序性有序性:系统的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系统的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遵循着某种规则和相互作用遵循着某种规则l自组织性自组织性:系统能够自我发动,把分散的要:系统能够自我发动,把分散的要素统一起来形成系统素统一起来形成系统2021/3/1036 自然界系统的类型自然界系统的类型n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系统n从系统内发生的实际过程分:物理系统、化学系统、从系统内发生的实际过程分: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命系统生命系统n从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天然系统、人工系统、从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天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复合系统。

      n从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分:线性系统从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分:线性系统、、非线非线性系统n从人对自然物的认识程度分:黑系统、白系统、灰系从人对自然物的认识程度分:黑系统、白系统、灰系统统n从系统所处的状态分:处于平衡态的系统,处于近平从系统所处的状态分:处于平衡态的系统,处于近平衡态的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系统衡态的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系统2021/3/1037 自然界系统的层次结构自然界系统的层次结构n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 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n非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非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 夸克—基本粒子(强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地面上的宏观物体—行星(包括卫星)—恒星—星系—星系团—总星系2021/3/1038 系统层次结构的必然性系统层次结构的必然性——概率选择概率选择n问题问题:为什么系统的演化不是从最简单的元素直接聚:为什么系统的演化不是从最简单的元素直接聚合为复杂的系统,而是以层次为中间过度形式层层推进合为复杂的系统,而是以层次为中间过度形式层层推进的呢?的呢?n西蒙的论证西蒙的论证:假定甲乙二人都用:假定甲乙二人都用1000个零件组装钟个零件组装钟表,每装表,每装100个零部件有一次受干扰的机会使组装工个零部件有一次受干扰的机会使组装工作必须从头再来。

      甲分三层进行组装,每个部件由作必须从头再来甲分三层进行组装,每个部件由10个零件组装而成,他必须完成个零件组装而成,他必须完成111个分部组件而乙个分部组件而乙不分层,一气呵成,直接将不分层,一气呵成,直接将1000个零件组装成钟表个零件组装成钟表西蒙通过概率计算得到结果:乙完成一只钟表所需的时西蒙通过概率计算得到结果:乙完成一只钟表所需的时间平均为甲的间平均为甲的4000倍西蒙由此得出结论:演化过程倍西蒙由此得出结论:演化过程中产生多层次的物质系统的概率,比产生无层次结构的中产生多层次的物质系统的概率,比产生无层次结构的物质系统的概率大得多于是,自然选择就决定了现实物质系统的概率大得多于是,自然选择就决定了现实世界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物质系统世界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物质系统2021/3/1039 系统层次存在的物理依据系统层次存在的物理依据——结合能结合能n结合能是指物质粒子结合成一个系统时所放结合能是指物质粒子结合成一个系统时所放出的能量,它反映了系统内要素之间结合的出的能量,它反映了系统内要素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一般来说,层次越深,尺度越小,紧密程度一般来说,层次越深,尺度越小,结合能越大,越不容易分离,因而该层次的结合能越大,越不容易分离,因而该层次的物质系统就越稳定。

      这就是为什么感冒发烧物质系统就越稳定这就是为什么感冒发烧的温度足以杀死我们体内的细菌却不能同时的温度足以杀死我们体内的细菌却不能同时分解体内的高分子的原因,也是为什么破坏分解体内的高分子的原因,也是为什么破坏一个原子核只有在高能加速器中才能做到的一个原子核只有在高能加速器中才能做到的原因2021/3/1040 层次结构中的因果关系层次结构中的因果关系n低低层层次次系系统统作作为为高高层层次次系系统统的的基基础础和和根根源源,,在在高高层层次次系系统统中中引引起起一一定定的的结结果果,,构构成成上上向因果关系向因果关系n高高层层次次系系统统对对低低层层次次系系统统的的控控制制、、支支配配作作为为原原因因,,在在低低层层次次系系统统中中引引起起某某些些结结果果,,构成构成下向因果关系下向因果关系 上上向向因因果果链链的的存存在在,,提提供供了了从从低低层层次次规规律律入入手手认认识识高高层层次次现现象象的的可可能能性性;;下下向向因因果果链链的的存存在在,,则则保保证证了了从从高高层层次次规规律律出出发发对对低低层层次现象进行解释和预言的可能性次现象进行解释和预言的可能性2021/3/1041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的起源和演化n关于宇宙演化的假设有多种,其中影响最大关于宇宙演化的假设有多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大爆炸宇宙论。

      根据这一假设,目前人的是大爆炸宇宙论根据这一假设,目前人类观测所及的宇宙起源于类观测所及的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一个超亿年前一个超高温、超高密的高温、超高密的“原始火球原始火球”大爆炸这个大爆炸这个原始火球可以看作宇宙的胚胎其物质形态原始火球可以看作宇宙的胚胎其物质形态和爆炸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爆炸开始后,宇和爆炸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爆炸开始后,宇宙便不断地膨胀,温度由热变冷,物质密度宙便不断地膨胀,温度由热变冷,物质密度由密变疏,并先后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基由密变疏,并先后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基本粒子阶段、辐射和核合阶段、实物阶段本粒子阶段、辐射和核合阶段、实物阶段2021/3/1042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起源和演化n地球是伴随着太阳、太阳系的形成而形成的现代地球是伴随着太阳、太阳系的形成而形成的现代天文学认为,大约在天文学认为,大约在50亿年前,银河系中曾经有亿年前,银河系中曾经有一个庞大的星云,由于自身引力而收缩,在收缩的一个庞大的星云,由于自身引力而收缩,在收缩的过程中产生了漩涡漩涡使星云碎裂成许多星云块,过程中产生了漩涡漩涡使星云碎裂成许多星云块,其中有一块就是形成太阳系的原始星云。

      它在收缩其中有一块就是形成太阳系的原始星云它在收缩与旋转过程中,中心部分形成太阳,外层部分形成与旋转过程中,中心部分形成太阳,外层部分形成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和若干小行星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和若干小行星n根据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测得地球的年龄大约是根据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测得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地球的演化经历了以下两大历史时期:亿年地球的演化经历了以下两大历史时期:天文时期和地质时期天文时期,形成圈层;地质天文时期和地质时期天文时期,形成圈层;地质时期,发生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时期,发生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2021/3/1043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n现代生物学认为,生命的物质承担者是以蛋白质和现代生物学认为,生命的物质承担者是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体的多分子物质体系生命起源于核酸为主体的多分子物质体系生命起源于30多多亿年前,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简单分子合成有亿年前,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简单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二是有机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三是机小分子,二是有机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三是生物大分子结合为原始生命生物大分子结合为原始生命n对于第三个阶段的内在机制,人类目前还不完全清对于第三个阶段的内在机制,人类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当具有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当具有催化功能的原始蛋白质和能起模板作用的原始核酸催化功能的原始蛋白质和能起模板作用的原始核酸一旦产生并结合为多分子体系时,真正的原始生命一旦产生并结合为多分子体系时,真正的原始生命就随之而诞生了就随之而诞生了2021/3/1044 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n原始生命出现后,最初形成的是非细胞形态,自己不会制造有原始生命出现后,最初形成的是非细胞形态,自己不会制造有机物,过着异氧和厌氧的生活经过长期演化,外膜的成分和机物,过着异氧和厌氧的生活经过长期演化,外膜的成分和结构逐渐复杂化,形成了细胞膜,可以有效地控制物质交换结构逐渐复杂化,形成了细胞膜,可以有效地控制物质交换与此同时,其内部也出现了具有不同功能的颗粒,如核质、核与此同时,其内部也出现了具有不同功能的颗粒,如核质、核蛋白粒、氧化粒等,形成了原始细胞原始细胞的形成,标志蛋白粒、氧化粒等,形成了原始细胞原始细胞的形成,标志着生命演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着生命演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Ø大约大约17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具了遗传和代谢功能的真核细胞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具了遗传和代谢功能的真核细胞。

      这是生物进化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转折点这是生物进化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转折点Ø大约大约5亿年前,在真核细胞的基础上,单细胞生物发展为多细亿年前,在真核细胞的基础上,单细胞生物发展为多细胞生物,进而分化为植物和动物胞生物,进而分化为植物和动物Ø大约大约1000万年前,哺乳动物灵长类的一个分支万年前,哺乳动物灵长类的一个分支——古猿,又古猿,又分化出了人类分化出了人类2021/3/1045 自组织的概念自组织的概念n所谓自组织,是指系统的有序结构不是通过外所谓自组织,是指系统的有序结构不是通过外部指令的干预形成的,而是通过系统要素之间部指令的干预形成的,而是通过系统要素之间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自发形成的自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自发形成的自组织的实质在于相干协同组织的实质在于相干协同n协同论的创始人哈肯认为,系统内部大量的微协同论的创始人哈肯认为,系统内部大量的微观组织通过相互关联的运动即协同作用创造了观组织通过相互关联的运动即协同作用创造了一只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驱动着系统各个部分排,驱动着系统各个部分排列起来,以同样的方式行事哈肯把这只能安列起来,以同样的方式行事哈肯把这只能安排一切的排一切的“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称为,称为“序参量序参量”。

      2021/3/1046 随处可见的自组织现象随处可见的自组织现象 花岗岩中的环状结构花岗岩中的环状结构 有规则的六角形雪花有规则的六角形雪花天空中的云形成鱼鳞状排列天空中的云形成鱼鳞状排列2021/3/1047 自组织的经典案例之一自组织的经典案例之一——贝纳德对流贝纳德对流 19001900年,法国学者贝纳德做实年,法国学者贝纳德做实验时发现,如果在一个水平容器中验时发现,如果在一个水平容器中放一薄层液体,上下各与一个很大放一薄层液体,上下各与一个很大的恒温热源板接触,当两板温度相的恒温热源板接触,当两板温度相当时,液体处于平衡态从底部均当时,液体处于平衡态从底部均匀缓慢地加热液体,由于温度差的匀缓慢地加热液体,由于温度差的存在,热量会不断向上传递,开始存在,热量会不断向上传递,开始热能的传递是以传导方式进行,液热能的传递是以传导方式进行,液体没有任何宏观的运动当加热到体没有任何宏观的运动当加热到一定程度,上下两板的温度差达到一定程度,上下两板的温度差达到某一临界点时,液体中热量传递改某一临界点时,液体中热量传递改变为以对流方式进行,液体会突然变为以对流方式进行,液体会突然出现规则的多边形图案。

      这一现象出现规则的多边形图案这一现象被称作被称作“贝纳德对流贝纳德对流”贝纳德对流产生的规则花纹贝纳德对流产生的规则花纹2021/3/1048 自组织的经典案例之二自组织的经典案例之二——激光激光 物理学家哈肯发现,当外界向激光器输物理学家哈肯发现,当外界向激光器输入的功率小于某个临界值时,每个处于激光入的功率小于某个临界值时,每个处于激光状态的原子都独立地无规则地发射光子,频状态的原子都独立地无规则地发射光子,频率和相都无序,整个光场系统处于无序状态,率和相都无序,整个光场系统处于无序状态,激光器就像普通灯泡一样当输入功率大于激光器就像普通灯泡一样当输入功率大于临界值时,就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现象,各原临界值时,就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现象,各原子不再独立地互不相关地发射光波了,它们子不再独立地互不相关地发射光波了,它们集体一致地行动,不同原子发出的光的频率集体一致地行动,不同原子发出的光的频率和相都变得十分有序,这就是激光和相都变得十分有序,这就是激光2021/3/1049 自组织形成的条件自组织形成的条件n n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前提) 热力学中的熵增原理是相对热力学中的熵增原理是相对封闭系统和平衡态系统而言的。

      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封闭系统和平衡态系统而言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可以从原来混乱无序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可以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状态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状态n n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 (根据)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一种复杂的相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不是少量几种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种作用耦互作用,它不是少量几种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种作用耦合而成的整体效应这种效应使得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合而成的整体效应这种效应使得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的出现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的出现n n随机涨落随机涨落随机涨落随机涨落(诱因) 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使得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并不精确地处在统计平均值上,而是或多或系统在某个时刻并不精确地处在统计平均值上,而是或多或少有些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是涨落。

      涨落经过非线性的少有些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是涨落涨落经过非线性的反馈机制而被放大,使系统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反馈机制而被放大,使系统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2021/3/1050 渐变还是突变?渐变还是突变?n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演化形式,所有的演化形式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演化形式,所有的演化形式都可以抽象为两种最基本的演化形式:渐变与突变都可以抽象为两种最基本的演化形式:渐变与突变n自然界中,当某一具体自然物的演化表现为缓慢、自然界中,当某一具体自然物的演化表现为缓慢、逐渐和连续的形式,这种演化就称为逐渐和连续的形式,这种演化就称为渐变渐变渐变渐变但是,当同一自然物的演化表现为短暂、变化强度迅速激当同一自然物的演化表现为短暂、变化强度迅速激烈、变化量大、呈现出间断性特征时,这种演化就烈、变化量大、呈现出间断性特征时,这种演化就称为称为突变突变突变突变n纵观自然界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渐变是自然界演化纵观自然界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渐变是自然界演化的主要形式,它比突变表现得更普遍、更经常的主要形式,它比突变表现得更普遍、更经常2021/3/1051 可逆还是不可逆?可逆还是不可逆?n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转变到另一状态后,能够再回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转变到另一状态后,能够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同时使系统的环境也回复到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同时使系统的环境也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样的过程就是原来的状态,这样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反之,若;反之,若系统及其环境一经变化之后就不能回复,这样的过系统及其环境一经变化之后就不能回复,这样的过程就是程就是不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

      n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不可逆性是自然界事物的基本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不可逆性是自然界事物的基本属性,自然界不会在演化的过程中走回头路,不会属性,自然界不会在演化的过程中走回头路,不会再看已经破坏的模型,所谓可逆过程,只不过是在再看已经破坏的模型,所谓可逆过程,只不过是在一定条件下,忽略了某些因素之后的理论抽象或理一定条件下,忽略了某些因素之后的理论抽象或理想状态,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想状态,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2021/3/1052 “赫拉克利特河流赫拉克利特河流”——时间之矢的含义时间之矢的含义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F=md²r//dt²中,时间以平方的中,时间以平方的形式出现,这意味着方向性被抹掉形式出现,这意味着方向性被抹掉了,用-了,用-t置换置换t,方程的形式保持,方程的形式保持不变因此,对牛顿力学而言,过不变因此,对牛顿力学而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没有区别的去、现在和未来是没有区别的 热力学第一次将时间箭头引入热力学第一次将时间箭头引入物理学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物理学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孤立系统的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个孤立系统的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单调增加,直至达到热力学平衡态单调增加,直至达到热力学平衡态时趋于极大。

      这一定律指明了不可时趋于极大这一定律指明了不可逆过程的方向性,即逆过程的方向性,即“时间箭头时间箭头”只能指向熵增大的方向只能指向熵增大的方向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2021/3/1053 进化还是退化?进化还是退化?n所谓进化,是指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所谓进化,是指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是事物复杂性和多样性增长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是事物复杂性和多样性增长的过程所谓退化,是指系统从有序到无序、从高的过程所谓退化,是指系统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从复杂到简单的变化,是事物复杂性和序到低序、从复杂到简单的变化,是事物复杂性和多样性减少的过程多样性减少的过程n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的“热寂说热寂说”,与达尔文提出,与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分别揭示了退化与进化这两种相反的生物进化论,分别揭示了退化与进化这两种相反的演化趋势,它们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首先,的演化趋势,它们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首先,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其次,进化与退化同生共存;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其次,进化与退化同生共存;最后,进化与退化相互转化。

      最后,进化与退化相互转化2021/3/1054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Ø自然界是简单性与复杂性、确定性与随机自然界是简单性与复杂性、确定性与随机性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它以进化和退化性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它以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的形式演化着;系统是由若干要相互交替的形式演化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具有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系统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分叉和突现是其系统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分叉和突现是其演化的基本方式演化的基本方式2021/3/1055 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2021/3/102021/3/105656 对对“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反思的反思u针对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人们针对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人们进行了多元的分析和思考其中,对环境问进行了多元的分析和思考其中,对环境问题的人文反思是学术界最热门的话题许多题的人文反思是学术界最热门的话题许多学者认为,造成环境问题的诸多因素中,观学者认为,造成环境问题的诸多因素中,观念的因素是最深层次的原因。

      念的因素是最深层次的原因u什么是造成环境问题的观念的原因呢?国内什么是造成环境问题的观念的原因呢?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它就是自古以来就已形外许多学者都认为,它就是自古以来就已形成的一种传统观念成的一种传统观念——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2021/3/1057 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l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指在地球上,人类是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指在地球上,人类是万物的主宰者,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围绕人类万物的主宰者,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围绕人类而存在的,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离开了人,而存在的,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离开了人,一切都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切都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l人类中心主义分为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分为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2021/3/1058 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古代人类中心主义u“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物不存在——普罗泰戈拉u植物的存在是为了给动物提供食物,动物的存在则植物的存在是为了给动物提供食物,动物的存在则是为了给人类提供食物,由于大自然不可能毫无目是为了给人类提供食物,由于大自然不可能毫无目的地创造任何事物,因此,所有的动植物肯定都是的地创造任何事物,因此,所有的动植物肯定都是大自然为了人类而创造的。

      大自然为了人类而创造的——亚里士多德u理性是人的本质,理性使人高于其他存在物,将自己和理性是人的本质,理性使人高于其他存在物,将自己和其他存在物区别开来理性本身就具有内在价值,因而其他存在物区别开来理性本身就具有内在价值,因而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动植物没有资格获得道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动植物没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康德2021/3/1059 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u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非人类存在物只具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非人类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不具有内在价值,不是我们伦有工具价值,不具有内在价值,不是我们伦理体系的原初成员,道德只与理性存在物有理体系的原初成员,道德只与理性存在物有关;用道德原则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是获得关;用道德原则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是获得道德权利的基础,非人类存在物不具有理性道德权利的基础,非人类存在物不具有理性和道德自律能力,所以它们没有道德权利和道德自律能力,所以它们没有道德权利因此,人类有权绝对支配、统治、处置自然,因此,人类有权绝对支配、统治、处置自然,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2021/3/1060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u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没有内在的价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没有内在的价值,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值,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

      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u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在继承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在继承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基本主张的同时,抛弃了它的不合理之处,基本主张的同时,抛弃了它的不合理之处,增加了保护环境的内容,承认人应该伦理地增加了保护环境的内容,承认人应该伦理地对待自然,强调要从人类的共同利益、长远对待自然,强调要从人类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利益出发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021/3/1061 什么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什么是非人类中心主义?u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的一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的一种理论诉求,它将人类中心主义看作是目前种理论诉求,它将人类中心主义看作是目前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力图跳出人类中心主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力图跳出人类中心主义,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认为,义,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相反,人不是万物的尺度,相反, “万物是人的万物是人的尺度尺度”这就把人从生物共同体的中心位置这就把人从生物共同体的中心位置拉了下来,赋予其它生物与人类同等的权利拉了下来,赋予其它生物与人类同等的权利u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有动物权利论、生物中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有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三种形式。

      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三种形式2021/3/1062 动物权利论动物权利论n动物权利论,也叫动物解放论,这种观点认动物权利论,也叫动物解放论,这种观点认为,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也有感受苦乐的能为,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也有感受苦乐的能力,因此,它们理应与人类一样享有道德上力,因此,它们理应与人类一样享有道德上的平等,人类应把平等所依据的伦理原则推的平等,人类应把平等所依据的伦理原则推广应用到动物身上,同等地关心每一个存在广应用到动物身上,同等地关心每一个存在物的利益物的利益2021/3/1063 生物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n法国学者史怀泽是生物中心论法国学者史怀泽是生物中心论伦理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伦理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的伦理观他认的伦理观他认为,值得敬畏的生命不仅仅是为,值得敬畏的生命不仅仅是人的生命,一切生物的生命都人的生命,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它们之间没有高低是神圣的,它们之间没有高低等级之分,那种认为人在自然等级之分,那种认为人在自然界中处于最高地位的观念,只界中处于最高地位的观念,只是人们主观上对生命进行的等是人们主观上对生命进行的等级划分,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级划分,没有任何理论依据2021/3/1064 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n生态中心主义认为,生态伦理学必须把道德客体的生态中心主义认为,生态伦理学必须把道德客体的范围扩展到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范围扩展到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从这种角度看问题,人类是生态系统、生物圈物从这种角度看问题,人类是生态系统、生物圈和生态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遵循生物共同和生态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遵循生物共同体的行为规则,平等得对待其他成员体的行为规则,平等得对待其他成员n与以往的生态伦理观不同,生态中心主义更加关注与以往的生态伦理观不同,生态中心主义更加关注生态共同体而非有机个体,因而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生态共同体而非有机个体,因而是一种整体主义的观念生态中心主义包括浅层生态学(或大地伦理观念生态中心主义包括浅层生态学(或大地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利奥波德是前者的主要代表人学)和深层生态学利奥波德是前者的主要代表人物,纳斯则是后者的代表人物物,纳斯则是后者的代表人物2021/3/1065 人是自然中的普通成员人是自然中的普通成员——大地伦理思想大地伦理思想 利奥波德在他所创立的大地利奥波德在他所创立的大地伦理学中指出,要把人类的角色伦理学中指出,要把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造成大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

      他认为,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他认为,人与大自然的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人与大自然的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因此,生态系统及上是平等的,因此,生态系统及其成员应该成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其成员应该成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应该尊重这个生态共对象,人类应该尊重这个生态共同体以及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同体以及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他还强调,有机个体,包括个人,他还强调,有机个体,包括个人,在重要性上总是低于生物共同体在重要性上总是低于生物共同体[美]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2021/3/1066 大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大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深层生态学深层生态学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的观点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的观点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是唯一的价值主体,大自然只具是唯一的价值主体,大自然只具有工具价值,没有内在价值有工具价值,没有内在价值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和纳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和纳斯等人的深层生态学等对这一观斯等人的深层生态学等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明确指出大自然点进行了批判,明确指出大自然不断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不断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

      就是说,大自然存在一种价值就是说,大自然存在一种内在的、独立于人的价值在人内在的、独立于人的价值在人类带来价值观念之前,自然界本类带来价值观念之前,自然界本身就存在价值了,即使所有意识身就存在价值了,即使所有意识都消失了,自然界本身的价值仍都消失了,自然界本身的价值仍将留在自然界将留在自然界2021/3/1067 简短的评论简短的评论n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发展轨迹表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发展轨迹表明,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不断扩大生态明,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不断扩大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中心主义所主张的“道德应包括人和大自然之间的道德应包括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关系”,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认为大自然拥有权利,从思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认为大自然拥有权利,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是一次革命,想史的角度看,这是一次革命, 是从人际伦理学是从人际伦理学到生态伦理学的革命这场革命把人类由大自然的到生态伦理学的革命这场革命把人类由大自然的主宰变为大自然的普通公民,摒弃了狭隘的人类中主宰变为大自然的普通公民,摒弃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二元论的陈旧观念,心主义和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二元论的陈旧观念,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思想资源。

      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思想资源2021/3/1068 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驳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驳n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决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灵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决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灵丹妙药因为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看来,所有的自然存在物都有丹妙药因为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看来,所有的自然存在物都有价值,都值得人类关爱,保护环境不是为了人本身,而是为了价值,都值得人类关爱,保护环境不是为了人本身,而是为了自然,这样,当人的权益和自然或动物的权益发生冲突时,将自然,这样,当人的权益和自然或动物的权益发生冲突时,将陷入尴尬的境地在解决生存悖论时更是如此一方面,他们陷入尴尬的境地在解决生存悖论时更是如此一方面,他们要承认消费自然,另一方面又要放弃对自然的改造消费自然要承认消费自然,另一方面又要放弃对自然的改造消费自然会产生环境危机,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又会导致资源危机,二种会产生环境危机,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又会导致资源危机,二种结果都会危及人的存在看似善意的为保护环境产生的非人类结果都会危及人的存在看似善意的为保护环境产生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在人的生存问题面前也显得中心主义,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在人的生存问题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它最终只能使人返回到以神秘的自然为中心的原始苍白无力,它最终只能使人返回到以神秘的自然为中心的原始世界。

      世界 见《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12期,“为自然抑或为人——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分析”,作者张纯成2021/3/1069 问题讨论问题讨论(任选一题作为作业)(任选一题作为作业)l关于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目前存在着两种截关于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目前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然相反的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人是自然界的普通成员是自然界的普通成员”你同意哪种观点,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为什么?l人类中心主义是否必然导致对环境的破坏?人类中心主义是否必然导致对环境的破坏?能否在承认人类中心主义的前提下有效地保能否在承认人类中心主义的前提下有效地保护环境?护环境?2021/3/1070 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究竟是什么2021/3/102021/3/107171 科学的划界科学的划界——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区分科学与伪科学艺术之类的领域无真假艺术之类的领域无真假之分,不满足精确性和之分,不满足精确性和可检验性要求,因而是可检验性要求,因而是非科学的非科学的当非科学试图装扮成科当非科学试图装扮成科学时,就会成为伪科学学时,就会成为伪科学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具有某种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具有某种特别的本质,这就预设了一个特别的本质,这就预设了一个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问题。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问题2021/3/1072 可证实标准可证实标准(绝对标准)(绝对标准)n内容内容 逻辑经验主义认为,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命题如果一个命题能用命题如果一个命题能用经验事实加以证实,那么经验事实加以证实,那么这个命题就是有意义的,这个命题就是有意义的,反之就没有意义反之就没有意义n缺陷缺陷 忽略了全称命题忽略了全称命题 卡尔纳普(卡尔纳普( Carnap 1891~~1970)) 美国哲学家,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美国哲学家,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 2021/3/1073 可证伪标准可证伪标准(绝对标准)(绝对标准)n内容内容 波普尔认为,科学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命题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或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可被证伪能被经验证伪可被证伪的理论或命题才是科学的,的理论或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n意义意义 改变了人们对科学改变了人们对科学具有终极真理的绝对主义具有终极真理的绝对主义的看法,肯定了人类知识的看法,肯定了人类知识的相对性。

      的相对性n缺陷缺陷 忽视了存在命题忽视了存在命题卡尔·波普尔(1902-1994),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2021/3/1074 波普尔举过的伪科学的例子波普尔举过的伪科学的例子n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n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2021/3/1075 波普尔的失误波普尔的失误n波普尔批评弗洛伊德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波普尔批评弗洛伊德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解释来回避所遇到的通过解释来回避所遇到的“反例反例”,其实是,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很多科学家也经常采用这站不住脚的,因为很多科学家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挽救某一个科学上的理论例如牛种方法来挽救某一个科学上的理论例如牛顿理论曾遇到过顿理论曾遇到过“反例反例”——它不能解释天它不能解释天王星的摄动现象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抛弃牛王星的摄动现象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抛弃牛顿理论,而是寻找其他原因来解释这种摄动顿理论,而是寻找其他原因来解释这种摄动现象,结果导致了海王星的发现现象,结果导致了海王星的发现2021/3/1076 历史主义标准历史主义标准(相对标准)(相对标准)n历史主义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又分为两派,一派以库历史主义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又分为两派,一派以库恩、拉卡托斯等为代表,承认科学与非科学、伪科恩、拉卡托斯等为代表,承认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划界的必要性,坚持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和相对学划界的必要性,坚持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和相对的,渗透着社会和心理因素的科学划界标准。

      他们的,渗透着社会和心理因素的科学划界标准他们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式或科学纲领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式或科学纲领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n另一派则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否认科学划界的必另一派则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否认科学划界的必要性,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存要性,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存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一成不变的界限,因而主张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一成不变的界限,因而主张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划分,也不应该划分这是历史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划分,也不应该划分这是历史主义走向极端的典型表现主义走向极端的典型表现2021/3/1077 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的本质特征n科学的解释性和预见性科学的解释性和预见性n科学的精确性科学的精确性n科学的可检验性科学的可检验性n科学的可错性或可变性科学的可错性或可变性n科学的系统性科学的系统性2021/3/1078 科学发现从哪里开始科学发现从哪里开始n从观察开始从观察开始 科学发现从观察个别科学发现从观察个别事实开始,然后通过归纳,得出一事实开始,然后通过归纳,得出一般性的定理或理论。

      般性的定理或理论n从理论开始从理论开始 科学理论是通过演科学理论是通过演绎法从某些清楚明白、不证自明、绎法从某些清楚明白、不证自明、绝对可靠的公理或假设推出的绝对可靠的公理或假设推出的n从问题开始从问题开始 科学发现是在科学问科学发现是在科学问题的引导下完成的,正是问题推动题的引导下完成的,正是问题推动我们建立科学假说,进行观察和实我们建立科学假说,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发现新知识,开辟新领域验,从而发现新知识,开辟新领域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引导科学家进行探索性研究活动的真正起点,是科学问题而不是观察或理论2021/3/1079 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个经典的例子 19281928年年9 9月的一天,英国细月的一天,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走进实验室,偶然菌学家弗莱明走进实验室,偶然发现培养葡萄球菌的器皿里长了发现培养葡萄球菌的器皿里长了绿霉按照通常的判断,这种情绿霉按照通常的判断,这种情况说明培养液被污染了,实验失况说明培养液被污染了,实验失败了但弗莱明发现,在绿霉的败了但弗莱明发现,在绿霉的周围周围出现了一圈空白,原先生长出现了一圈空白,原先生长旺盛的葡萄球菌不见了旺盛的葡萄球菌不见了。

      这是怎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进一步提出问题:么回事呢?他进一步提出问题:是不是绿霉有某种作用能把它周是不是绿霉有某种作用能把它周围的葡萄球菌杀死呢?带着这个围的葡萄球菌杀死呢?带着这个问题,他进行了研究,不到一年问题,他进行了研究,不到一年就发现了青霉素,并因此获得了就发现了青霉素,并因此获得了19451945年的诺贝尔奖年的诺贝尔奖19281928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2021/3/1080 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n从经验事实与现有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从经验事实与现有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题(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n从某个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中产生问题从某个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中产生问题n从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边沿区域中产生问题从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边沿区域中产生问题2021/3/1081 科学事实科学事实——科学认识的最初成果科学认识的最初成果n客观事实客观事实 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或现象本身,不包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或现象本身,不包含人的主观认识因素,它是人类认识的本原,属于含人的主观认识因素,它是人类认识的本原,属于本体论范畴本体论范畴n经验事实经验事实 用语言文字对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所做的用语言文字对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所做的陈述和判断,是客观事实与人的感官(或仪器)相陈述和判断,是客观事实与人的感官(或仪器)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表征,属于认识论范畴。

      互作用的结果的表征,属于认识论范畴n科学事实科学事实 用语言文字对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所做的用语言文字对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所做的真实描述和记录,是通过鉴定被认为是正确反映了真实描述和记录,是通过鉴定被认为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实的经验事实,也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客观事实的经验事实,也属于认识论的范畴2021/3/1082 科学事实的特点科学事实的特点n科学事实的特点科学事实的特点ü科学事实是单称陈述科学事实是单称陈述ü科学事实具有可重复性科学事实具有可重复性ü科学事实受理论影响科学事实受理论影响2021/3/1083 科学观察科学观察——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n涵义涵义 人们在科学认识中用人们在科学认识中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仪器对客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仪器对客观事物进行的一种有目的、观事物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有计划的感知活动n类型类型 直接观察、间接观察直接观察、间接观察n原则原则 客观性、全面性客观性、全面性n要求要求 排除感官产生的错觉;排除感官产生的错觉;排除先入之见;注意每一个排除先入之见;注意每一个细节;及时作出准确的记录细节;及时作出准确的记录等2021/3/1084 科学实验科学实验——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手段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手段n涵义涵义 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运用科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仪器和设备等物质手段,人为地控制或模拟学仪器和设备等物质手段,人为地控制或模拟所研究的自然对象,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认识所研究的自然对象,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认识活动。

      活动n特点特点 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现象;可以强化和激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现象;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可以再现或重现自然过程化研究对象;可以再现或重现自然过程n作用作用 科学试验是创立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试科学试验是创立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试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的基本手段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的基本手段2021/3/1085 观察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观察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 :一个案例一个案例 在一次心理学会议上,会议室的门突然开了,在一次心理学会议上,会议室的门突然开了,冲进两个人,后面的人拿着枪追赶前面的人两个冲进两个人,后面的人拿着枪追赶前面的人两个人在会场混战一阵,突然一声枪响,两个人又一起人在会场混战一阵,突然一声枪响,两个人又一起冲了出去整个过程只持续了冲了出去整个过程只持续了2020秒钟会议主席请秒钟会议主席请与会者马上写下现场目击情况这个事件当然是预与会者马上写下现场目击情况这个事件当然是预先安排的,整个过程事先经过排练并全部录了像先安排的,整个过程事先经过排练并全部录了像在收到的在收到的4040份观察报告中,只有一篇在主要事实上份观察报告中,只有一篇在主要事实上的错误少于的错误少于20%20%,错误占,错误占20%20%~~40%40%的有的有1414篇,其余篇,其余2525篇的错误在篇的错误在40%40%以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超过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超过半数的报告都有半数的报告都有10%10%以上的情节是无中生有,纯属以上的情节是无中生有,纯属臆造的2021/3/1086 古典经验主义的古典经验主义的“纯观察说纯观察说”n“纯观察说纯观察说” 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和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和洛克培根认为,观察是一种纯粹的感官反应洛克培根认为,观察是一种纯粹的感官反应活动,它不受任何理论因素的影响不仅如此,活动,它不受任何理论因素的影响不仅如此,在观察中也应该排除任何理论的影响,纯粹客在观察中也应该排除任何理论的影响,纯粹客观地进行观察观地进行观察n洛克也将观察看成是消极、被动的、纯感官的洛克也将观察看成是消极、被动的、纯感官的生理反应,认为观察过程就是人们对客体的感生理反应,认为观察过程就是人们对客体的感觉过程他说:觉过程他说:““如果某人的视网膜上有正常如果某人的视网膜上有正常形成的太阳映像,则他就看到了太阳形成的太阳映像,则他就看到了太阳2021/3/1087 逻辑经验主义的逻辑经验主义的“中性观察说中性观察说”n20世纪世纪30年代,现代逻辑经验主义者继承和发展年代,现代逻辑经验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验主义的理论传统,提出了了古典经验主义的理论传统,提出了“中性观察说中性观察说”。

      美籍德国哲学家卡尔纳普所构造的关于科学知美籍德国哲学家卡尔纳普所构造的关于科学知识结构的识结构的“两层语言模型两层语言模型”集中体现了他们对观察集中体现了他们对观察性质的理解该模型将科学语言分为观察语言和理性质的理解该模型将科学语言分为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层次其中,观察语言论语言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层次其中,观察语言反映个别对象的性质、状态,表达经验知识和经验反映个别对象的性质、状态,表达经验知识和经验事实,其意义是固定的、也是清楚明白的,因而不事实,其意义是固定的、也是清楚明白的,因而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而理论语言则表达不可观察的受任何理论的影响;而理论语言则表达不可观察的事件或事件的不可观察的方面,其意义从观察语言事件或事件的不可观察的方面,其意义从观察语言获得2021/3/1088 历史主义的历史主义的“理论负荷说理论负荷说”n“理论负荷说理论负荷说”也称也称“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渗透理论” ,由美,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在国科学哲学家汉森在《《发现的模式发现的模式》》((19581958))一书中加以阐述汉森认为,观察并非只是感一书中加以阐述汉森认为,观察并非只是感官对观察对象官对观察对象“刺激刺激”的机械反映,而是受观的机械反映,而是受观察者背景理论的影响和支配的。

      具有不同知识察者背景理论的影响和支配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或不同理论观点的人,对同一对象会形成背景或不同理论观点的人,对同一对象会形成不同的观察结果不同的观察结果纯粹中性纯粹中性”的观察是不存的观察是不存在的2021/3/1089 为什么为什么“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渗透理论”? ?n汉森认为,观察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与心理过程融汉森认为,观察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与心理过程融为一体的过程眼睛从观察对象得到光的刺激而形为一体的过程眼睛从观察对象得到光的刺激而形成视网膜上的图像,这是物理过程,这时还不是真成视网膜上的图像,这是物理过程,这时还不是真正正“看到看到”看到看到”是一种视觉经验,属于心理是一种视觉经验,属于心理过程,它把外来的刺激与过去的认识结合在一起过程,它把外来的刺激与过去的认识结合在一起n观察者对感觉材料的反应,总是有意无意地用一种观察者对感觉材料的反应,总是有意无意地用一种概念模式去套眼前的这些感觉材料,使它适应于自概念模式去套眼前的这些感觉材料,使它适应于自己过去较熟悉的材料,因而形成个人对同一对象的己过去较熟悉的材料,因而形成个人对同一对象的反应有各种程度不同的差异汉森设想开普勒和第反应有各种程度不同的差异。

      汉森设想开普勒和第谷一起在山上看日出,谷一起在山上看日出,“第谷看见的是太阳从固定第谷看见的是太阳从固定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而开普勒看见的却是静止的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而开普勒看见的却是静止的太阳底下滚动着的地平线太阳底下滚动着的地平线”2021/3/1090 “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渗透理论”的例子的例子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两根红线有长短区别吗?两根红线有长短区别吗?2021/3/1091 “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渗透理论”的另一个例子的另一个例子——氧的发现史氧的发现史n最先制得较纯氧气的是瑞典药剂师席勒最先制得较纯氧气的是瑞典药剂师席勒17731773年,他通过分解年,他通过分解硝酸盐、氧化物、碳酸盐等制得了氧气当他将燃烧的蜡烛放硝酸盐、氧化物、碳酸盐等制得了氧气当他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这种气体中时,发现烛光更明亮,于是称之为入这种气体中时,发现烛光更明亮,于是称之为“火气火气”他从从“燃素说燃素说”出发,认为燃烧是空气中的出发,认为燃烧是空气中的“火气火气”与物体中的与物体中的燃素相结合的过程席勒实际上并没有发现氧气一年以后,燃素相结合的过程席勒实际上并没有发现氧气一年以后,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又独立地制得了氧气。

      他用凸透镜聚光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又独立地制得了氧气他用凸透镜聚光加热氧化汞时,发现该物质分解出了一种气体,老鼠在其中生加热氧化汞时,发现该物质分解出了一种气体,老鼠在其中生活的时间比在等体积的空气中的时间长活的时间比在等体积的空气中的时间长4 4倍,人吸入它觉得呼吸倍,人吸入它觉得呼吸轻快了许多但普利斯特列只是将这种气体看作氧化氮因为轻快了许多但普利斯特列只是将这种气体看作氧化氮因为他同样信奉他同样信奉“燃素说燃素说”,认为一般空气之所以能助燃,是由于,认为一般空气之所以能助燃,是由于它被它被“燃素燃素”饱和的缘故从氧化汞分解出来的这种气体不含饱和的缘故从氧化汞分解出来的这种气体不含燃素,因而吸收燃素,因而吸收“燃素燃素”的能力特别强,助燃能力也就格外大的能力特别强,助燃能力也就格外大因此普利斯特列也不知道自己制得了氧气只有拉瓦锡摆脱了因此普利斯特列也不知道自己制得了氧气只有拉瓦锡摆脱了传统传统“燃素说燃素说”,借助于新的燃烧理论,借助于新的燃烧理论——“氧化说氧化说”,才在前,才在前人的基础上真正发现了氧气人的基础上真正发现了氧气2021/3/1092 观察的客观性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如何保证?n科学观察要求实验结果可以用某种标准的方科学观察要求实验结果可以用某种标准的方法进行重演;法进行重演;n科学观察要求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科学观察要求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论为指导;n科学观察要求尽量使用先进的观测技术和仪科学观察要求尽量使用先进的观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器设备;n科学观察要求科学家要具有严谨的、实事求科学观察要求科学家要具有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

      是的学风2021/3/1093 从科学假说到科学理论从科学假说到科学理论2021/3/102021/3/109494 什么是假说什么是假说 :以大陆漂移说为例:以大陆漂移说为例 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A.Wegner)) ((1880-1930),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魏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魏格纳受伤在医院治疗,他的格纳受伤在医院治疗,他的病床对面有一幅世界地图病床对面有一幅世界地图有一天,魏格纳盯着这幅地有一天,魏格纳盯着这幅地图出神,无意中发现大西洋图出神,无意中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吻合得非常两岸的大陆轮廓吻合得非常好好——非洲西海岸突出的部非洲西海岸突出的部分与南美洲东海岸凹进的部分与南美洲东海岸凹进的部分正好拼成一个整体于是分正好拼成一个整体于是魏格纳突发奇想:大西洋两魏格纳突发奇想:大西洋两岸的陆地在远古时代曾经是岸的陆地在远古时代曾经是连接在一起的,后经裂开和连接在一起的,后经裂开和漂移成了今天格局他广泛漂移成了今天格局他广泛收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等方收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

      面的证据1915年出版了年出版了《《大陆和海洋的起源大陆和海洋的起源》》,阐,阐述了大陆漂移的观点述了大陆漂移的观点 2021/3/1095 科学假说的特点科学假说的特点l假说具有科学性假说具有科学性科学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事科学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并在某些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实为依据,并在某些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能解释有关事实,并与引以为据的理论的,它能解释有关事实,并与引以为据的理论相一致l假说具有猜测性假说具有猜测性假说的核心内容是靠推测、假说的核心内容是靠推测、靠想象、靠逻辑的跳跃得到的,它已经超越了靠想象、靠逻辑的跳跃得到的,它已经超越了它所依据的经验事实的范围,包含尚未经验到它所依据的经验事实的范围,包含尚未经验到的,或者在原则上不可能经验到的内容的,或者在原则上不可能经验到的内容2021/3/1096 科学假说的检验科学假说的检验n科学假说由于具有假定性和猜测性的特点,科学假说由于具有假定性和猜测性的特点,其本身还不是科学理论,因此,假说提出来其本身还不是科学理论,因此,假说提出来之后还要接受检验通过检验,假说可能被之后还要接受检验通过检验,假说可能被证实或获得某种支持,也可能被否证或被推证实或获得某种支持,也可能被否证或被推翻。

      被推翻了的假说将被人们所抛弃,而被翻被推翻了的假说将被人们所抛弃,而被证实或获得支持的假说则转化为科学理论被证实或获得支持的假说则转化为科学理论被人们接受下来,成为科学知识的一部分人们接受下来,成为科学知识的一部分2021/3/1097 假说检验的三个步骤假说检验的三个步骤n从假说推导出一些预期的、可观察事件的陈从假说推导出一些预期的、可观察事件的陈述,即推出假说的检验蕴涵述,即推出假说的检验蕴涵n进行观察实验获取观察事实,并检验假说的进行观察实验获取观察事实,并检验假说的检验蕴涵与观察事实是否相符检验蕴涵与观察事实是否相符n作出检验结论,即如果假说的检验蕴涵与观作出检验结论,即如果假说的检验蕴涵与观察实验结果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得到了证察实验结果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得到了证实或得到了支持,否则,就可以认为假说被实或得到了支持,否则,就可以认为假说被证伪或被推翻了证伪或被推翻了2021/3/1098 什么是检验蕴涵?什么是检验蕴涵?n从语言形式上看,科学假说大多表现为全称命从语言形式上看,科学假说大多表现为全称命题由于全称命题无法直接与经验进行比较,题由于全称命题无法直接与经验进行比较,因此,检验一个假说,只能通过间接的途径,因此,检验一个假说,只能通过间接的途径,即通过检验由假说推导出来的结论而实现。

      即通过检验由假说推导出来的结论而实现n设受检验的假说为设受检验的假说为H H,,H H为全称命题显然,如为全称命题显然,如果果H H为真,则可以推出某个命题为真,则可以推出某个命题I I,,I I是可观察是可观察事件于是,检验假说事件于是,检验假说H H的真假就可以通过检的真假就可以通过检验命题验命题I I的真假来间接实现由于的真假来间接实现由于I I是以是以H H为前为前提演绎出来的,即提演绎出来的,即I I为为H H所蕴涵,因此称所蕴涵,因此称I I为为H H的的检验蕴涵检验蕴涵2021/3/1099 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光线偏转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光线偏转u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逝就愈慢 2021/3/10100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两种有效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两种有效式l肯定前件式肯定前件式 如果如果p p,那么,那么q q p p —————— 所以,所以,q q 例如例如: 如果死者身上有自己无法形成的致命伤,则如果死者身上有自己无法形成的致命伤,则死者是他杀;死者是他杀; 本案死者身上有自己无法形成的致命伤;本案死者身上有自己无法形成的致命伤; —————————————————— 所以,本案的死者是他杀。

      所以,本案的死者是他杀l否定后件式否定后件式 如果如果p p,那么,那么q q 非非q q ——————— 所以,非所以,非p p 例如例如: 如果死者是砒霜中毒而死的,那么死者的如果死者是砒霜中毒而死的,那么死者的牙根就会呈现出青黑色;牙根就会呈现出青黑色; 这名死者的牙根没有呈现出青黑色;这名死者的牙根没有呈现出青黑色; —————————————————— 所以,这名死者不是砒霜中毒而死的所以,这名死者不是砒霜中毒而死的2021/3/10101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两种无效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两种无效式l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例例 如果某甲是贩毒犯,那么某甲应受法律制裁;如果某甲是贩毒犯,那么某甲应受法律制裁; 经查明,某甲不是贩毒犯;经查明,某甲不是贩毒犯; ————————————————————— 所以,某甲不应受法律制裁所以,某甲不应受法律制裁l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例例 如果矿石中的黄金含量很高,那么矿石就会带有光泽;如果矿石中的黄金含量很高,那么矿石就会带有光泽; 这块矿石带有光泽;这块矿石带有光泽; ————————————————————————— 所以,这块矿石中的黄金含量很高。

      所以,这块矿石中的黄金含量很高2021/3/10102 假说证实中的逻辑假说证实中的逻辑l模式模式 如果如果H H,那么,那么I I I I ————— 所以,所以,H Hl实质实质 结论具有或然性,属归纳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属归纳推理l意义意义 提供了一个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提供了一个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个假说,并且这样的证据越多,该假说了这个假说,并且这样的证据越多,该假说为真的可能性就越大为真的可能性就越大2021/3/10103 假说证伪中的逻辑假说证伪中的逻辑l模式模式 如果如果H H,那么,那么I I 非非I I ————— 所以,非所以,非H Hl确定性确定性 逻辑上具有必然性,属演绎推理逻辑上具有必然性,属演绎推理l复杂性复杂性 当检验蕴涵与观察实验结果不一当检验蕴涵与观察实验结果不一致时,要考虑两种情况:观察实验结果是否致时,要考虑两种情况:观察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辅助性假说是否正确。

      正确;辅助性假说是否正确2021/3/10104 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l所谓逻辑证明,是指在认识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概所谓逻辑证明,是指在认识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从理论上论证和确定一个新判念和判断进行推理,从理论上论证和确定一个新判断是否正确的逻辑方法断是否正确的逻辑方法l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必要补充第一,逻辑证明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必要补充第一,逻辑证明把实践检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从而辅助实践检验把实践检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从而辅助实践检验第二,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先导,它为实践检验第二,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先导,它为实践检验提供理论依据,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第三,提供理论依据,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第三,有些理论无法直接引入实践来加以证明,必需借助有些理论无法直接引入实践来加以证明,必需借助逻辑推理来证明逻辑推理来证明 2021/3/10105 科学理论及其其特征科学理论及其其特征l科学假说经过严格的检验转化为科学理论科学理科学假说经过严格的检验转化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所把握的关于事物的本质论是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所把握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其逻辑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及其规律的认识,其逻辑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及其由此组成的理论系统。

      及其由此组成的理论系统l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由三个基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由三个基本的知识元素组成的:基本概念、联系基本概念的本的知识元素组成的:基本概念、联系基本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理或定律、由这些概念与原理推演出判断即基本原理或定律、由这些概念与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言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言l科学理论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真理性、逻辑性、统科学理论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真理性、逻辑性、统一性、简单性一性、简单性2021/3/10106 科学理论的构建方法科学理论的构建方法l公理化方法公理化方法 指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出发,指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出发,运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运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l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指在思维过程中,把表指在思维过程中,把表现复杂对象的多种规定性,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逻现复杂对象的多种规定性,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反映对象整体的理论体辑顺序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反映对象整体的理论体系。

      系l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指思维或理论的逻辑进指思维或理论的逻辑进程应当与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一致,或与人程应当与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一致,或与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相一致类认识的历史过程相一致2021/3/10107 科学理论的评价科学理论的评价l由于科学实践本身不能绝对证实也不能绝对证伪一由于科学实践本身不能绝对证实也不能绝对证伪一个科学假说,因此,科学假说的检验问题就推广为个科学假说,因此,科学假说的检验问题就推广为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l所谓科学理论的评价,是指人们怎样接受和选择理所谓科学理论的评价,是指人们怎样接受和选择理论的问题,也就是人们以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和看论的问题,也就是人们以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和看待已经出现的理论,并由此决定对理论的态度,是待已经出现的理论,并由此决定对理论的态度,是接受还是拒绝接受还是拒绝l科学理论的评价概念比科学假说的检验概念要广一科学理论的评价概念比科学假说的检验概念要广一些,因为对一个理论的接受或拒斥是由多种因素、些,因为对一个理论的接受或拒斥是由多种因素、多种标准的共同作用决定的多种标准的共同作用决定的。

      2021/3/10108 经验标准经验标准l一个假说是否可以被接受,可接受的程度有一个假说是否可以被接受,可接受的程度有多高,不仅要看它有没有获得经验事实证据多高,不仅要看它有没有获得经验事实证据的支持,还要看支持它的事实证据的数量和的支持,还要看支持它的事实证据的数量和质量l在数量方面,支持一个假说的经验证据越多,在数量方面,支持一个假说的经验证据越多,假说的确证度也就越高假说的确证度也就越高l在质量方面,要考虑证据的多样性、精确性在质量方面,要考虑证据的多样性、精确性和新颖性确证证据越是多样广泛,越是精和新颖性确证证据越是多样广泛,越是精确,越是新颖,对假说的支持就越强确,越是新颖,对假说的支持就越强2021/3/10109 功能标准功能标准l科学理论具有解释和预见两种功能,它不仅科学理论具有解释和预见两种功能,它不仅能解释已知的自然现象,还能预见一些目前能解释已知的自然现象,还能预见一些目前尚未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评价一个假说的优尚未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评价一个假说的优劣,除了要看证据支持程度之外,还要看它劣,除了要看证据支持程度之外,还要看它的解释力和预见力的大小如果一个假说比的解释力和预见力的大小。

      如果一个假说比另一个假说解释、预言了更多的东西,即使另一个假说解释、预言了更多的东西,即使它的预言尚未得到确证,它也会比另一个假它的预言尚未得到确证,它也会比另一个假说更可接受说更可接受2021/3/10110 结构标准结构标准l科学假说评价的结构标准要求理论内部具有科学假说评价的结构标准要求理论内部具有简单性和逻辑自洽性简单性是指科学理论简单性和逻辑自洽性简单性是指科学理论体系内所包含的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定体系内所包含的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定应该尽可能地少,它要求以简单的逻辑形式应该尽可能地少,它要求以简单的逻辑形式反映尽可能多的理论内容公理系统最典型反映尽可能多的理论内容公理系统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地体现了这一原则l逻辑自洽性是指科学理论内部的无矛盾性,逻辑自洽性是指科学理论内部的无矛盾性,即要求理论自身能自圆其说,不允许在同一即要求理论自身能自圆其说,不允许在同一理论内部存在自相矛盾的命题理论内部存在自相矛盾的命题2021/3/10111 案例案例:一个不自洽的理论一个不自洽的理论——燃素说燃素说l在化学发展史上,燃素说曾经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在化学发展史上,燃素说曾经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化学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化学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该理论认为,燃烧是物体放出一种特殊的化学元素该理论认为,燃烧是物体放出一种特殊的化学元素即燃素的过程这个核心假定可以解释木头燃烧后即燃素的过程这个核心假定可以解释木头燃烧后得到的灰烬比木头轻的现象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得到的灰烬比木头轻的现象但是后来人们发现,金属煅烧后形成的煅灰却比煅烧前的金属重于是金属煅烧后形成的煅灰却比煅烧前的金属重于是燃素论者提出一个新的辅助性假设,即燃素具有负燃素论者提出一个新的辅助性假设,即燃素具有负重量这就出现了矛盾:同一种燃素,在木头中具重量这就出现了矛盾:同一种燃素,在木头中具有正重量,而在金属中却具有负重量这种不自洽有正重量,而在金属中却具有负重量这种不自洽的理论观点,反映了燃素说的严重缺陷的理论观点,反映了燃素说的严重缺陷2021/3/10112 背景标准背景标准l一个新假说应与已经得到确证并且被普遍接一个新假说应与已经得到确证并且被普遍接受的科学理论相一致如果一个假说与这些受的科学理论相一致如果一个假说与这些背景知识相容,并且得到这些背景知识的有背景知识相容,并且得到这些背景知识的有力支持,它的可接受程度就会大些;相反,力支持,它的可接受程度就会大些;相反,如果某个假说与这些背景知识不协调,它的如果某个假说与这些背景知识不协调,它的可接受程度就会差些。

      可接受程度就会差些l所谓与背景知识协调或与背景知识相容,主所谓与背景知识协调或与背景知识相容,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它或者包含了背景知识,要包括两种情况:它或者包含了背景知识,或者为背景知识所蕴涵或者为背景知识所蕴涵2021/3/10113 案例案例::相对论、量子力学与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与牛顿力学n牛顿力学研究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量子力牛顿力学研究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量子力学研究微观客体的高速运动,相对论研究宇学研究微观客体的高速运动,相对论研究宇观物体的高速运动据此,牛顿力学一方面观物体的高速运动据此,牛顿力学一方面可以看作是量子力学在宏观世界的近似表现,可以看作是量子力学在宏观世界的近似表现,另一方面又可看作是相对论在低速世界的近另一方面又可看作是相对论在低速世界的近似表现反过来说,可以把相对论和量子力似表现反过来说,可以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看成是牛顿力学在高速运动领域和微观世学看成是牛顿力学在高速运动领域和微观世界领域的拓展因而它们之间是相容的关系界领域的拓展因而它们之间是相容的关系2021/3/10114 科学理论的修改科学理论的修改l理论的修改是指人们为了提高理论的解释和预言能理论的修改是指人们为了提高理论的解释和预言能力,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即理论的硬核保力,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即理论的硬核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体系的次要部分做出的某种调持不变的情况下,对体系的次要部分做出的某种调整和改进。

      整和改进l科学理论之所以要进行修改有,一是研究者认识能科学理论之所以要进行修改有,一是研究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二是认识对象的复杂性,这两个原因力的局限性,二是认识对象的复杂性,这两个原因决定了人们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获得完善的认识决定了人们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获得完善的认识l理论的修改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为理论的完善理论的修改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为理论的完善而自主地修改;第二,为对付反常而被迫地修改而自主地修改;第二,为对付反常而被迫地修改2021/3/10115 科学理论的淘汰科学理论的淘汰l科学理论的淘汰,是指一个曾经被确证的科科学理论的淘汰,是指一个曾经被确证的科学理论,由于它的内容被归并或被放弃,不学理论,由于它的内容被归并或被放弃,不再作为独立的系统而存在,而被另一个理论再作为独立的系统而存在,而被另一个理论系统所取代系统所取代l理论淘汰的方式之一就是归并,即被淘汰的理论淘汰的方式之一就是归并,即被淘汰的理论被归并到另一个解释力和预测力更强的理论被归并到另一个解释力和预测力更强的理论中去,而不再作为独立的理论系统而存理论中去,而不再作为独立的理论系统而存在;另一种方式是放弃,即以一种全新的理在;另一种方式是放弃,即以一种全新的理论取代某种过时的或错误的理论。

      论取代某种过时的或错误的理论2021/3/10116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2021/3/102021/3/10117117 归纳和演绎归纳和演绎——两种相反的推理方法两种相反的推理方法l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包括完全归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包括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纳又叫简单枚举法纳和不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纳又叫简单枚举法l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它由前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它由前提、推理规则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果前提和推理提、推理规则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果前提和推理规则都正确则结论一定正确规则都正确则结论一定正确l归纳和演绎是两种相反的思维运动,但它们是相互归纳和演绎是两种相反的思维运动,但它们是相互补充、互为前提的一方面,归纳的过程,无论是补充、互为前提的一方面,归纳的过程,无论是搜集材料还是整理材料,都必须有某种理论原则的搜集材料还是整理材料,都必须有某种理论原则的指导,都离不开演绎的作用;另一方面,归纳所得指导,都离不开演绎的作用;另一方面,归纳所得出的结论,要靠演绎来补充和修正出的结论,要靠演绎来补充和修正2021/3/10118 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不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纳 6=3+36=3+3;; 8=3+58=3+5;; 10=3+710=3+7;; 12=5+712=5+7;; 14=3+1114=3+11;; …… 6 6、、8 8、、1010、、1212、、1414是大于是大于4 4的偶数,的偶数, —————————————————————— 所以,所有大于所以,所有大于4 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2021/3/10119 高斯的简便方法高斯的简便方法——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1+100=1012+99=1013+98=101……50+51=10150个个101,即,即101×50=10502021/3/10120 走进演绎推理:一个例题走进演绎推理:一个例题l下列三句话恰有一句为真,请问甲班下列三句话恰有一句为真,请问甲班46名名学生中有多少人会游泳?学生中有多少人会游泳?①①甲班有人会游泳;甲班有人会游泳;②②甲班有人不会游泳;甲班有人不会游泳;③③甲班班长不会游泳甲班班长不会游泳2021/3/10121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三段论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三段论l三段论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直言命题连三段论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直言命题连接起来,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接起来,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例如:推理例如: 凡作案者都是有作案动机的, M——P 张某是作案者, S——M ———————————— ——— 所以,张某是有作案动机的。

      S——P2021/3/10122 一个错误的三段论一个错误的三段论 人是猴子变来的,人是猴子变来的, 达尔文是人,达尔文是人, —————————— 所以,达尔文是猴子变来的所以,达尔文是猴子变来的达尔文(达尔文(1809.2.12—1882.4.19)) 2021/3/10123 利用三段论诡辩的一个例子利用三段论诡辩的一个例子 凡是你没有失掉的东西都是你有的东西,凡是你没有失掉的东西都是你有的东西, 头上的角是你没有失掉的东西,头上的角是你没有失掉的东西, ————————————————— 所以,头上的角是你有的东西所以,头上的角是你有的东西2021/3/10124 归纳与演绎的比较归纳与演绎的比较l从思维方向上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原理到个别性论从思维方向上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原理到个别性论断,或者从一般性原理到另一个一般性原理;而归纳推断,或者从一般性原理到另一个一般性原理;而归纳推理则是从个别性例证到一般性原理,或者从个别性论断理则是从个别性例证到一般性原理,或者从个别性论断到另外的个别性论断。

      到另外的个别性论断l从前提和结论的关系来看,演绎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隐从前提和结论的关系来看,演绎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隐含在前提之中,所以结论所断定的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含在前提之中,所以结论所断定的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前提的真足以保证结论的真;而归纳推理的结的范围,前提的真足以保证结论的真;而归纳推理的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前提的真不能保证结论的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前提的真不能保证结论的真l从推理的性质上看,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前提的真从推理的性质上看,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前提的真能够保证结论的真;归纳推理是或然性推理,前提的真能够保证结论的真;归纳推理是或然性推理,前提的真不能保证结论的真,而只对后者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不能保证结论的真,而只对后者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2021/3/10125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l刑事案件的侦破非常重视现场指纹的提取刑事案件的侦破非常重视现场指纹的提取如果发现凶器上的指纹与嫌疑犯的指纹一致,如果发现凶器上的指纹与嫌疑犯的指纹一致,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凶器上的指纹就是嫌疑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凶器上的指纹就是嫌疑犯而不是别人留下的,这就为案件的侦破提犯而不是别人留下的,这就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直接而有效的证据。

      请分析这一过程中供了直接而有效的证据请分析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逻辑推理所涉及到的逻辑推理2021/3/10126 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l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然后逐个加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然后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分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分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分析、信息分析、模式分析、发生学分析等分析、信息分析、模式分析、发生学分析等l综合是把已被分解开来并加以认识的对象的各个部综合是把已被分解开来并加以认识的对象的各个部分又重新组合起来,恢复对象的整体面貌,从而形分又重新组合起来,恢复对象的整体面貌,从而形成对客观对象的整体性认识综合有知性综合和辩成对客观对象的整体性认识综合有知性综合和辩证综合两种知性综合信守证综合两种知性综合信守“部分相加等于整体部分相加等于整体”的机械公式,辩证综合则坚持的机械公式,辩证综合则坚持“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特征,并突出强调对立面的综合的系统特征,并突出强调对立面的综合l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2021/3/10127 从抽象到具体从抽象到具体(参见(参见《《走进思维的新区走进思维的新区》》第第6969页、页、199199页)页)l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也是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也是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具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l分析的过程使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从而使得本质分析的过程使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从而使得本质的东西能够从非本质的东西中抽取出来并用概念加的东西能够从非本质的东西中抽取出来并用概念加以固定,这一过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以固定,这一过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l综合的过程把反映了事物各方面本质的抽象规定整综合的过程把反映了事物各方面本质的抽象规定整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认识,这一过程就是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认识,这一过程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里的具体不再是感性的具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里的具体不再是感性的具体,而是理性具体即思维的具体体,而是理性具体即思维的具体2021/3/10128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l历史这一范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历史这一范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逻辑这一范畴则是指逻辑范畴之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这一范畴则是指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层次、关系等间的次序、层次、关系等l逻辑与历史相一致也包含两层含义:第一,逻辑的逻辑与历史相一致也包含两层含义:第一,逻辑的发展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相一致;第二,逻辑的发展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相一致;第二,逻辑的发展与客观实在发展的历史相一致发展与客观实在发展的历史相一致l逻辑与历史的一致不是机械的一致逻辑是逻辑与历史的一致不是机械的一致逻辑是 “修修正过正过”了的历史,它是在抛弃偶然的细节之后仅仅了的历史,它是在抛弃偶然的细节之后仅仅抓住必然的和主要的线索而形成的概念体系抓住必然的和主要的线索而形成的概念体系2021/3/10129 对技术的哲学反思对技术的哲学反思2021/3/102021/3/10130130 近代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近代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l看视频看视频《《伟大的力量伟大的力量》》(上、下)(上、下)((约约4040分钟分钟))2021/3/10131 人为什么没有生物本能?人为什么没有生物本能?l生物学有个规律:哺乳动物的脑量生物学有个规律:哺乳动物的脑量和在子宫里的妊娠时间成正比脑和在子宫里的妊娠时间成正比。

      脑量越大,在子宫里的孕育时间就越量越大,在子宫里的孕育时间就越长,寿命年龄也就越长长,寿命年龄也就越长l人的脑量大约在人的脑量大约在1500毫升左右毫升左右按照这个标准,人类婴儿在子宫里按照这个标准,人类婴儿在子宫里的孕育时间应该是的孕育时间应该是21个月左右个月左右l但女性的骨盆太小,只能允许胎儿但女性的骨盆太小,只能允许胎儿有有300毫升的脑量,于是,人类的毫升的脑量,于是,人类的婴儿只能提前到婴儿只能提前到9个月出生个月出生l正是人类的正是人类的“早产早产”,导致了人类,导致了人类生物本能的贫乏和缺失生物本能的贫乏和缺失 八个月大的胎儿八个月大的胎儿2021/3/10132 弥补先天缺失的方式:技术弥补先天缺失的方式:技术l人类先天本能的缺失,人类先天本能的缺失,决定了人必须借助于工决定了人必须借助于工具才能生存,技术正是具才能生存,技术正是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出现的技术的使程中出现的技术的使用,一方面造就了人类用,一方面造就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开放性,同生存方式的开放性,同时也造就了人类灿烂的时也造就了人类灿烂的文明人类凭借技术进文明人类凭借技术进行后天性的自我塑造,行后天性的自我塑造,因此,可以说技术是人因此,可以说技术是人的生存方式。

      的生存方式 技术是人的生存方式技术是人的生存方式2021/3/10133 技术的定义与特征技术的定义与特征l技术的一般定义技术的一般定义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技术涉及到的主要因素包括技能、知识、工具、方法和活动等l技术的主要特征技术的主要特征 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 中立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2021/3/10134 技术的构成和分类技术的构成和分类l技术的构成技术的构成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l技术的分类技术的分类 自然技术 机械技术 物理技术 化学技术 生物技术 社会技术 管理技术 社会保障技术 交通管制技术 身体技术 医疗技术 心理技术 思维技术2021/3/10135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技术与科学的联系l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你中有我,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中有你l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改造自然是科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

      改造自然是科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l现代科学与技术日趋一体化科学日趋技术现代科学与技术日趋一体化科学日趋技术化,技术日趋科学化化,技术日趋科学化2021/3/10136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技术与科学的区别l与自然的关系不同与自然的关系不同 (认识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实践关系)l追求的目的不同追求的目的不同 ((“为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如何做”))l成果的形式不同成果的形式不同 (新知识,新产品)(新知识,新产品)l评价的标准不同评价的标准不同 (求真程度,获利程度)(求真程度,获利程度)l更新的速度不同更新的速度不同 (更新很慢,更新很快)(更新很慢,更新很快)2021/3/10137 技术是技术是“价值中立价值中立”的吗?的吗?l一把菜刀,可以用来切菜,一把菜刀,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如果有也可以用来杀人如果有人用菜刀去杀人,责任不人用菜刀去杀人,责任不在刀而在人,刀本身没有在刀而在人,刀本身没有善恶之分由此得出结论:善恶之分由此得出结论:所有的技术都是一种工具所有的技术都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在政治、文化、和手段,在政治、文化、伦理上没有正确与错误之伦理上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是分,是“价值中立价值中立”的。

      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么? 菜刀菜刀2021/3/10138 反对者的观点:技术负荷价值反对者的观点:技术负荷价值l这种观点认为,任何技术都有一定的价值取这种观点认为,任何技术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决不是向和价值判断,决不是“价值中立价值中立”的技术中性论者忽略了工具的一个重要特点术中性论者忽略了工具的一个重要特点——意向性结构,即工具基于自身的属性特征所意向性结构,即工具基于自身的属性特征所指向的功能刀的意向性结构就是指向它的指向的功能刀的意向性结构就是指向它的切割功能,锤子的意向性结构就是砸在一切割功能,锤子的意向性结构就是砸在一个拿锤子的人眼中,世界就是个钉子,他与个拿锤子的人眼中,世界就是个钉子,他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就是砸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就是砸2021/3/10139 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l在英国,在英国,17851785年蒸汽机用于棉纺工业,年蒸汽机用于棉纺工业,17891789年用于年用于棉织工业,大大提高了纺织业的生产力棉织工业,大大提高了纺织业的生产力18301830年,年,一个女工操作用蒸汽机推动的纺纱机,纺出的棉纱一个女工操作用蒸汽机推动的纺纱机,纺出的棉纱数等于过去数等于过去300300名女工用手工纺出的棉纱。

      名女工用手工纺出的棉纱17801780年年英国棉花的消费量事英国棉花的消费量事550550万磅,第二年就翻了一番万磅,第二年就翻了一番18001800年增为年增为52005200万磅,万磅,18351835年为年为3180031800万磅,万磅,18451845年为年为5920059200万磅,万磅,18651865年增长了年增长了0000倍以上l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特别是采矿业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特别是采矿业的发展,铁的产量在的发展,铁的产量在100100年的时间里增加了年的时间里增加了100100倍,倍,机器制造业因此而诞生并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革机器制造业因此而诞生并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革2021/3/10140 马克思的评价马克思的评价l“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马克思马克思2021/3/10141 技术推动社会变革技术推动社会变革l1919世纪中叶,当西欧沿海资本主义有了相当发展的时候,奥地世纪中叶,当西欧沿海资本主义有了相当发展的时候,奥地利却仍然是个封建专制的君主国。

      奥地利位于欧洲腹地,阿尔利却仍然是个封建专制的君主国奥地利位于欧洲腹地,阿尔卑斯山和波希米亚山脉妨碍了当时奥地利同西欧沿海各国的联卑斯山和波希米亚山脉妨碍了当时奥地利同西欧沿海各国的联系,使得封建势力还能在相对封闭的奥地利苟延残喘面对资系,使得封建势力还能在相对封闭的奥地利苟延残喘面对资本主义在西欧的迅猛发展,奥地利皇帝曾颇为得意地说:本主义在西欧的迅猛发展,奥地利皇帝曾颇为得意地说:“我我和梅特涅还支持得住和梅特涅还支持得住确实,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和七月风确实,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和七月风暴,奥地利君主国都挺过来了可是,当蒸汽机穿过了波希米暴,奥地利君主国都挺过来了可是,当蒸汽机穿过了波希米亚的悬崖峭壁,终于闯进了奥地利时,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亚的悬崖峭壁,终于闯进了奥地利时,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的根基就土崩瓦解了英国的变革在奥地利得到了重演:机器的根基就土崩瓦解了英国的变革在奥地利得到了重演: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厂手工业和家庭工业,工厂手工业者变成了无大工业取代了工厂手工业和家庭工业,工厂手工业者变成了无产阶级,在小市民中产生了资本家,工业的比重上升了,无产产阶级,在小市民中产生了资本家,工业的比重上升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了,封建关系要被取消了。

      而这一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了,封建关系要被取消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蒸汽机的到来所造成的切都是因为蒸汽机的到来所造成的2021/3/10142 什么是什么是“高技术高技术”??l19711971年,美国科学院编写年,美国科学院编写的的《《技术与国际贸易技术与国际贸易》》一一书中,首先使用了书中,首先使用了““高技高技术术””一词19811981年,美国年,美国首先创办了首先创办了《《高技术高技术》》杂杂志从此,志从此,““高技术高技术””概概念开始广泛传播念开始广泛传播l高技术是指那些对一个国高技术是指那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的进步产生军事等各方面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并能形成产业深远影响,并能形成产业的先进技术群落的先进技术群落 嫦娥二号嫦娥二号 2021/3/10143 高技术究竟指那些技术?高技术究竟指那些技术?l高技术既是一个新兴学科群,又是一个新兴高技术既是一个新兴学科群,又是一个新兴产业群它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产业群它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航空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

      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l在这些高技术领域中,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些高技术领域中,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在新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在新材料技术中,纳米技术尤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料技术中,纳米技术尤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所以,人们又把信息技术、生物技度关注所以,人们又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称为高技术中的术和纳米技术,称为高技术中的““三剑客三剑客””2021/3/10144 “高技术高技术”的特点的特点ü高智力高智力 高技术主要依靠人才及其智力和知识高技术主要依靠人才及其智力和知识ü高投资高投资 高技术是资金密集型技术高技术是资金密集型技术ü高风险高风险 高技术开发的失败率高达高技术开发的失败率高达80%80%左右ü高收益高收益 高技术开发成功后收益很大高技术开发成功后收益很大ü高竞争高竞争 高技术要经过严酷的国际竞争的考验高技术要经过严酷的国际竞争的考验ü高渗透高渗透 高技术能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高技术能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ü高战略高战略 高技术对国家或地区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高技术对国家或地区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

      2021/3/10145 高技术的高效益举例高技术的高效益举例l美国学者估计,美国学者估计,19971997年美国用各种计算机、机器人年美国用各种计算机、机器人取代人完成的工作量,大约为取代人完成的工作量,大约为40004000亿人亿人/ /年的工作年的工作量l我们可以用海水中的氘作为核聚变燃料,从中获得我们可以用海水中的氘作为核聚变燃料,从中获得巨大的能量这样,巨大的能量这样,1 1升海水中的氘可以使我们得升海水中的氘可以使我们得到相当于到相当于300300升汽油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升汽油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l生物制药厂用常规方法生产人体生物制药厂用常规方法生产人体AATAAT蛋白,每月产蛋白,每月产量不过两三克每克售价至少量不过两三克每克售价至少1010万美元而一头转万美元而一头转基因羊每天产出的半升奶中,就含有基因羊每天产出的半升奶中,就含有1010克人体克人体AATAAT蛋白,每天创造价值蛋白,每天创造价值100100万美元2021/3/10146 技术是一把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双刃剑”l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ü同一种技术作用于同一个对象产生两种相反的结果ü同一种技术作用于不同的对象产生不同的结果ü技术使用不当,可能产生重大事故l高技术与传统伦理发生冲突高技术与传统伦理发生冲突ü网络技术的利与弊ü克隆技术的利与弊ü新生殖技术的利与弊2021/3/10147 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2021/3/102021/3/10148148 “科学家科学家”一词的产生一词的产生l19世纪中叶以前,英语中还没有世纪中叶以前,英语中还没有“scientist”这个词。

      首次使用这一词汇的这个词首次使用这一词汇的是英国哲学家惠威尔惠威尔在是英国哲学家惠威尔惠威尔在1834年召开年召开的英国科学促进协会成立大会上使用的英国科学促进协会成立大会上使用“scientist”一词来区别一词来区别“philosopher”这这个传统的词汇这个新创的词汇很快被人们所个传统的词汇这个新创的词汇很快被人们所接受至此,作为社会角色的科学家群体,开接受至此,作为社会角色的科学家群体,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始登上了历史舞台2021/3/10149 科学家的社会群体:科学共同体科学家的社会群体:科学共同体l共同体共同体((communitycommunity)这个概念在普通社会)这个概念在普通社会学中译为学中译为““社区社区””,通常指在某一个地区范,通常指在某一个地区范围内生活并相互联系的人群围内生活并相互联系的人群l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Scientific Community)这个)这个概念首先由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米切尔概念首先由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米切尔··波波兰尼(兰尼(Michael PolanyiMichael Polanyi)提出,意指全社)提出,意指全社会不同地域内从事不同专业的科学家组成的会不同地域内从事不同专业的科学家组成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科学家们具有共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科学家们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

      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2021/3/10150 库恩与科学共同体库恩与科学共同体 托马斯托马斯·库恩库恩(1922——1996) 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马斯·库恩库恩19621962年发表年发表《《科学革命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结构》》一书之后,科学共同体成一书之后,科学共同体成了科学界普遍使用的基本概念在了科学界普遍使用的基本概念在这本书中,库恩把科学共同体概念这本书中,库恩把科学共同体概念与范式概念融为一体,成功地解释与范式概念融为一体,成功地解释了科学发展的规律问题他认为,了科学发展的规律问题他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就是科学发展的模式就是“前科学前科学→→常常规科学规科学→→反常和危机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常规科学→→……”循环往复的循环往复的过程2021/3/10151 什么是范式?什么是范式?l所谓范式,是指科学共同体全体成员所共有所谓范式,是指科学共同体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包括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标准、的东西,包括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行为规范、共同的理论框架以及共同共同的行为规范、共同的理论框架以及共同的研究方法等等。

      的研究方法等等l库恩认为,科学共同体不仅仅是全体科学从库恩认为,科学共同体不仅仅是全体科学从业者的集合,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拥有相同范业者的集合,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拥有相同范式的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的集合式的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的集合2021/3/10152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l公有主义公有主义 要求研究者不独占或垄断科学成果要求研究者不独占或垄断科学成果l普遍主义普遍主义 强调科学的标准到处都一样强调科学的标准到处都一样l无私利性无私利性 要求从事科学活动而创造知识的人不要求从事科学活动而创造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牟取私利应以科学牟取私利l独创性独创性 要求科学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对于自要求科学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对于自己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必须提出新的看法和观点己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必须提出新的看法和观点l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强调科学的永恒批判精神强调科学的永恒批判精神2021/3/10153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l由于社会成员对各种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财由于社会成员对各种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财富、政治地位、文化水平、社会声誉等)的富、政治地位、文化水平、社会声誉等)的拥有状况不同,使得他们之间形成了不同的拥有状况不同,使得他们之间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差别,这种等级差别就是社社会地位和等级差别,这种等级差别就是社会分层。

      会分层l在科学共同体中也存在特殊的社会分层现象,在科学共同体中也存在特殊的社会分层现象,它主要是由科学家对科学贡献的大小以及由它主要是由科学家对科学贡献的大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科学家的学术地位与科学声望的此所形成的科学家的学术地位与科学声望的高低来决定的高低来决定的2021/3/10154 分层的依据分层的依据l学术声望是科学共同体社会分层的一个最重学术声望是科学共同体社会分层的一个最重要依据,其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用要依据,其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用“知名知名度度”来反映l首先,科技人员所在机构的知名度会影响其首先,科技人员所在机构的知名度会影响其学术声望学术声望l其次,根据一位科学家获得的奖励的声望,其次,根据一位科学家获得的奖励的声望,可以间接地显示出他的知名度可以间接地显示出他的知名度l最后,科学家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其被引证的最后,科学家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其被引证的次数是学术声望的主要依据次数是学术声望的主要依据2021/3/10155 分层的结构特点分层的结构特点l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呈金字塔结构高居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呈金字塔结构高居塔尖的是少数科学家精英,越往塔底,人数塔尖的是少数科学家精英,越往塔底,人数越多。

      美国学者朱克曼提供过一个数字:相越多美国学者朱克曼提供过一个数字:相对于美国的每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对于美国的每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有1313名名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24002400名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名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家,26002600名小有成就的科学家,名小有成就的科学家,43004300名国家名国家科学基金会认定的科学家和科学基金会认定的科学家和68006800名在人口普名在人口普查时自称的科学家查时自称的科学家2021/3/10156 科学技术社会化: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科学技术社会化:从小科学到大科学l小科学小科学 近代以前,科学研究活动主要表现为科近代以前,科学研究活动主要表现为科学家个人的兴趣活动,科学家自己解决研究经学家个人的兴趣活动,科学家自己解决研究经费,自己制造仪器设备,自己自由选题这样费,自己制造仪器设备,自己自由选题这样的科学被称为小科学例如,法拉第、波义尔的科学被称为小科学例如,法拉第、波义尔时代的科学时代的科学l大科学大科学 依照现代工业的形式组织起来并加以管依照现代工业的形式组织起来并加以管理的科学例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理的科学。

      例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中国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世界计划,中国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世界各国合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都是典型的大各国合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都是典型的大科学2021/3/10157 科学技术发展的时间不平衡性科学技术发展的时间不平衡性l在科学技术史上,有的学科历史悠久,有的在科学技术史上,有的学科历史悠久,有的学科则是新兴学科有的学科发展迅速,有学科则是新兴学科有的学科发展迅速,有的学科发展缓慢的学科发展缓慢l古希腊发展最快的是天文学、数学和静力学;古希腊发展最快的是天文学、数学和静力学;中国古代发展较快的是农学、天文学、医学中国古代发展较快的是农学、天文学、医学和数学近代西方从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开始,和数学近代西方从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开始,带动了力学、数学、物理学迅速发展现代带动了力学、数学、物理学迅速发展现代自然科学门类越来越多,但依然存在着不平自然科学门类越来越多,但依然存在着不平衡2021/3/10158 科学技术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科学技术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l科学技术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也可以归结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也可以归结为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最先发现了这一现象汤浅光朝指出,从朝最先发现了这一现象汤浅光朝指出,从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大约沿着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大约沿着意大利意大利((1540-16101540-1610))→→英国英国((1660-1660-17301730))→→法国法国((1770-18301770-1830))→→德国德国((1810-1810-19201920))→→美国美国((1920-1920-))的路径转移人们的路径转移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把这一现象称为“汤浅现象汤浅现象”2021/3/10159 世界科技中心的四次转移世界科技中心的四次转移l观看视频观看视频《《科学择壤而栖科学择壤而栖》》(上、下)(上、下)2021/3/1016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