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听人代会心得体会 (4).docx
15页旁听人代会心得体会 第一篇:旁听人代会心得体会 旁听人代会心得体会 二零一三年八月八日,我作为一名公民代表旁听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写下这篇日志,为大家分享我的所见所感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讲新中国政治史的时候,人民代表大会做出的重大决策常常都是载入史册,并成为需学生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它是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政治途径那历史进程到今天,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它的人代会是怎样开展的每每见到见诸报端的各种人大决定,我都好奇无比,到底这些决定是怎样做出来的 七月二十五日,我在浏览网页时,进入到了**市人大的网页,看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公民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公告》,一时兴起就发了电子邮件报名我报名以后,就把这件事丢在了脑后八月三日,我接到了人大办公室核对报名信息的,我报名信息中政治面貌一项只写了党员,让办公室审核人员疑惑到底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还是其他民主党派党员呢这次核实的,让我感觉到人大对邀请公民旁听对这件事的态度是认真严肃的我感到欣喜和汗颜,欣喜人大对市民敞开胸怀真诚态度,汗颜自己不认真的态度,更增添对人大会议的好奇 八月六日,我接到了作为公民代表旁听**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的通知,和我一起报名却未能参加的朋友也接到了人大感谢支持表示抱歉的解释。
人大这样谦恭的态度让我朋友受宠若惊我不禁思量,这种态度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能够持续多久但无论如何这种转变是好事,我们应该对它好的转变正面积极地去回馈它,让好的转变得到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让正能量得到传播恶意的揣度,让好事都变得魑魅魍魉,无法继续 八月八日,我早早地就来到了**市人大的办公大楼,见到了此次和我一起旁听的其他四位公民代表张顺成老人家已经六十七岁了,精神矍铄董顺是一位大学生村官饶扉比是一位注册会计师,伍万平是位民营企业经营者会议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让各位与会人员充分了解今日会议要研讨的报告和决议内容,第二,对报告和决议进行分组审议,第三,进行表决 上午九点,进行会议的第一个部分,会议内容的资料已经印发到与会人员的座位上,政府相关人员进行工作报告,汇报这半年来政府的计划、财政事项,工作人员宣读将要审议的决议内容,我们坐在最后一排,整个会场尽收眼底这个过程,和大家在电视上收看的会议很相似,过程是严肃沉闷的,需要精力的高度集中和专业知识对报告内容和决策意见进行甄别和思考 下午三点,分组审议,我分到了第二个小组整个人大的会议我最喜欢这个过程,和上午的沉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先讨论的是《关于打造西河生态景观长廊的决议》和《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他们字斟句酌的对决议的每一项内容进行了商讨,就旁听公民资格这一项就不断的提出修正,直到没有意见再提出来为止后面对于《市政府关于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更为精彩,审计局的报告反映了上半年的一些问题,比如出现“三边工程”的现象有代表要求政府有关方面就这些问题在限期内对人大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个别问题要求做更具体详细的报告,严重的还会进行问责政府这种诚实的态度出乎我的意料,更欣喜人大对于出现的问题没有回避 小组讨论结束后,大家返回主会场,对今天讨论的报告和决议进行表决几项内容都是全票通过 一个疑问萦绕在我心头分组讨论时,那么多意见和修正,怎么在最后表决时,都没有一个提出异议就全体通过了呢人大会议岂不就是个花架子,那还讨论个什么劲儿 我心里憋着疑问,在会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先海来见我们公民代表时,我把这个疑惑提了出了高主任听了微笑着,给我看最后审议通过的决定和报告,和上午看到的那份已经有了很多不同,很多地方都是根据修正内容改订过了的他告诉我们,除了我们看到的表面会议,下面的工作人员还在紧张地做很多工作。
每一个修正意见在开会时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变成书面送到各个组成人员手中,最后表决的那份决定已经是集合了各种意见的修订版了比如这次会议通过的两个决定《关于打造西河生态景观长廊的决议》和《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就是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常委会多次审议后修改的结果,明日报纸就会对决议全文向社会进行公布关于政府报告的审议意见,后续还有很多工作对于人大要求整改的地方,政府部门必须把整改情况在规定期限内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我豁然开朗谋定而后动,决策越谨慎,犯错误的机会就越少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着人民行使监督权,越苛刻越严谨越能把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权力关到笼子里作为一位公民不是把权力交给人民代表后就束手旁看,在享受着人民代表为你劳心劳碌行使权力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参与到政治中来,增加沟通和互信,让人大更能反映人民意愿也让人大更有力量 最后惟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祖国康泰 第二篇:法院旁听心得体会 5月13日,我们参加了原XX县区水利局副局长潘正成受贿、贪污一案审理旁听从公诉机关指控的情况来看,潘的受贿频率之高、数额之大、行贿的人员之多,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使我们在思想上法制上得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
一、老板再好,最终是为了他自己从潘的受贿时间看,主要都集中在过年、中秋节、住院、女儿上大学等时候看起来这些老板都非常懂人情,在这些关键的时候没有忘记你,在送钱财时也没有马上要求你给他办什么事,所以收起钱来没有感到很烫手但最终在这些老板碰到什么事时,你就要想方设法甚至用违法的手段给他解决,老板们要得到你十倍仍至百倍的回报,受损的是国家 二、办法想得再好,最终仍逃不脱法律制裁潘在受贿过程中,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想了很多办法如在过年、中秋节、住院、女儿上大学等时候送礼,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买房钱不够时向朋友借钱也说得过去;借钱还不出,我用房屋抵押符合常理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其担任公路段段长这个基础,正如公诉人所说的:如果你不担任公路段段长,他会送你钱吗最终都被检察机关认定为受贿而受起诉 通过参加这次警示教育活动,我们深受教育,体会良多古人曰: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不达人的欲望离不开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必然昭示,但是人的欲望可以凭理性的修养来控制,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为此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使自己懂得更多更新的东西,从而不断地修正自我完善自我,自觉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改造。
加强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接受各个方面的监督,做制度执行的模范,在权力的运行中要慎重、规范,在阳光下运作潘的受审印证了一句老话:勿伸手,伸手必被捉只有自己端正认识,学会算经济帐、生命帐、亲情帐、良心帐,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筑牢自我防线,方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无愧于党的教育培养,人民养育之人 法院旁听心得体会(2): 4月27日,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法院的旁听这是一起受贿数额不高、被告人职务也不高的案件,但是同样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神圣庄严的气氛下,控辩双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展开激烈辩论三个半小时的庭审,使人身心疲惫却感受颇深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是很多站在法庭上的人都会有的感受然而人生没有彩排不能再重来每一步迈出,总是机遇伴随着风险,所有的后果只能自己承担5年来5万多元的受贿数额并不算高,但相应的罚则却是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相信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会算这笔人生的帐然而当时呢,面对唾手可得的三千、五千是否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去判断和拒绝很多人迷茫了、迟疑了、侥幸了,以为前方是鲜嫩肥美的青草地,步步走来却发现自己陷入的是一片深不可测的沼泽地这世上最可怜的情绪就叫悔恨吧。
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受贿罪的主体必须得是国家工作人员这与一般人的区别就是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公权力,拥有职务上的便利这种权力很重,然而有些人却把它看得太轻,轻的像市场上的菜一样可以等价交换孙中山先生说,官吏,则不过为国民公仆当权力成为工具,成为高高在上可以炫耀的资本,这颗谦卑的心早被抛却脑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也是如此,处罚的权力的背后是责任和信任行使权力的时候得问问自己凭什么和为什么 除了廉洁之外,令人感受最深的是法律的权威性公诉人与辩护律师对于受贿数额,是否是利用职务之便还是朋友间私人关系等焦点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我们常以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而感到自豪,真正要以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行政诉讼的标准来执行廉洁执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合法执法同样是每一名队员执法的基本准则被告在法庭上的辩护与询问笔录中的不吻合,他强调有2万元不是受贿而是与当事人之间煤渣的货款往来这些直接考验当时制作笔录时,是否告知其有提出陈述和申辩的权利,是否完全按法定程序进行案件带给我们的不止是个人品质上的拷问,同样是执法业务中的警醒 第三篇:法庭旁听心得体会 2019-4-221:00:28 法庭旁听心得体会(蒋平飞,201901020192,82号) (案件类型:故意伤害、交通肇事) 今天我在网上观看了法院审判,这让我受益匪浅,我主要有以上几点感受。
第一个案件为熊被故意伤害案本案于上午九点开庭,审判长开庭后对被告人进行询问查明,并问其是否申请回避,接着宣读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及义务,接着开始法庭调查,实现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通过起诉书我们了解了被告人熊**故意伤害,造成被害人王**左侧眼骨骨折,轻伤然后由被害人宣读起诉书由于本案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犯罪嫌疑人也已经认罪,法庭决定简化审理,审判长对被告人进行讯问,被告人说明自己系自首,并表示对该案民事部分积极赔偿,争取宽大处理紧接着又公诉人举证,公诉人列举了公安机关出具的被害人陈述、被告人口供、证人证言(三个),被害人为轻伤的司法鉴定书被告人对此表示无异议,法庭调查结束 然后被害人即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诉讼代理人 赔偿请求的证据,其代理律师提供了被害人所花销的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误工费等的相关收据、证明,以及请求获得残疾赔偿金的鉴定书(经鉴定为伤残10级),鉴定费用等 接下来进行法庭辩论由于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公诉人建议从轻处罚,因此没有展开辩论,这让我们大呼不过瘾不过仔细分析一下,也能明白,对这样一个证据确凿的案件,可辩论的空间确实有限。
如果被告人选择推翻自己的口供,会对自己的认罪态度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可能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我们想象的或在外国的法律影片上观赏到的控辩双方唇枪舌战场面大相径庭,但据我所知,这却是我国刑事司法的实情公诉控告方过度依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而对真正能证明犯罪证据材料收集不足这样从积极方面说可以节约办案资源,但同时制造冤假错案的可能性也会大增,不利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与罪刑法定元转背道而驰福祸相倚,对于此类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愿我是杞人忧天了吧 在经过了几轮的民事部分辩论之后,原被告双方均同意调解,审判长与审判员遂决定庭下调解,审判长宣布休庭,择日判决 然后,我又旁听了关于交通肇事的案件,有两件酒后驾驶的案件集中审理,使用简化程序,从案件的审理中可以感受到国家对酒后驾驶的惩罚力度在加大,鉴于社会公众利益,应对酒驾“零容忍” 通过本次法庭旁听,我更加熟悉了庭审程序,要更加讲法律,依法维权因此在学好书本上的知识的同时,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运用法律知识维权 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有一些人的作风于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透过一些现象让我思绪纷飞,这是为什么 呢。
一、律师在辩护中的那(请你关注)种气质,似乎在气势上就胜人一筹,这让我佩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