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须菜的种植方法.doc
6页龙须菜种植技术1 露地栽培龙须菜有荒山栽培和大田栽培在露地条件下栽培龙须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收嫩茎叶,另一方面,可为保护地内栽培提供栽植的根茎龙须菜的繁殖方式主要是以种子播种为主露地栽培的时间在我国北方地区大多在早春的4月初期或中、下旬进行在具有土地资源的地区,利用荒山空地或在疏林下栽培龙须菜,是一项一本万利的产业一次栽植,多年受益在大田内栽培,肥水管理方便,栽培的密度较大,产量高,是种植普通农作物的几倍其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龙须菜的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种子的采收、保管和处理 龙须菜的种子的成熟期在9月的中、下旬应及时采收采收时,将种子的浆果采下,放入袋中清除花枝和杂物放入一容器中,在温和、蔽光处存放10—12天,然后湿果脱皮将发育不成熟的种子和杂质清除掉置于日光下晒干于通风干燥处保存龙须菜的种子有休眠期,在播种前应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法是有如下几种: (1)、砂培处理 将龙须菜的干种子,放入温水(38—40℃)中浸泡7—10天,并每隔一天换水一次待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后,捞出,沥干水份,拌入干净的河砂中,种子与河砂的比例为1∶3,加入适量的水,使种砂的含水量在60—65%左右。
置于地窑中,在低温(0—7℃)的条件下保存并每隔2—3天翻动一次,使种砂中的水份上、下均匀一致在这种条件下存放30—40天后,取出,放在温度为20℃左右的条件下,几天后种子便可出芽可以适时播种注意播种时一定要在种芽刚刚萌发时播种,以免种芽过长 (2)、药剂处理 根据种子特性,选择适宜的化学药剂和适当的浓度处理种子用生长激素处理,常用激素有吲哚乙酸、赤霉素等用0.005%的赤霉素溶液浸6小时,发芽率提高11.5% (二)、幼苗培育 (1)、选地做床 选择土层深厚、腐植质含量较多,疏松肥沃的地块作为培育田先在地表上铺施农家肥,每亩用量在3500—4000公斤深翻地,深度在30厘米左右使农家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床畦的高度在8—10厘米,宽度在1.2—1.5米整平床面,清除杂质 (2)、播种\ 龙须菜播种的方法有床畦条播和床畦散播两种 ①、条播:在床畦的一端开出播种沟,深度在2—3厘米,宽度在6—8厘米然后将龙须菜的种子撒入沟内,撒种要均匀一致用种量以每平方米用种子30—40厘米为宜覆土的厚度在1.5—2厘米然后在床畦上铺上厚度为2厘米的木屑或稻草、树叶等保湿物以利出苗 ②、散播:床畦整平后,先在上面浇足底水。
用水量以表层土以下10厘米处达到饱和为度然后撒种用种量以每平方米40—50克为宜撒种后,用平底的铁锹将种子压入土中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覆土的厚度为2厘米上盖保湿物 (3)、田间管理 ①、肥水管理 龙须菜的耐旱能力较差,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均需要充足的水份种子播种后要经常浇水,保持床土的潮湿种子播种后,大约10—15天左右,幼苗便可长出地表当幼苗出土后,要适量用水,以土壤潮湿为度 施肥分两面三刀次进行第一次施肥是当幼苗长到2—3厘米高时进行可用人畜粪水浇于床畦间也可以用液态有机肥,每亩用量为60—70公斤同时,可根据土壤的含肥状况适量施用过磷酸钙、硝酸钾等到磷、钾肥第二次施肥是当幼苗长到5—6厘米高时进行施肥的方法与第一次施肥时相同 ②、间苗 间苗应在幼苗长到3—4厘米时进行在间苗前,应在床畦上浇水,以免伤及幼苗的根系间苗也分为二次进行第一次间苗所保留苗的株距在3—4厘米,第二次间苗的时间是当幼苗长到6—8厘米时进行在每次间苗后都要浇水以增加土质的密度防止透风失水 ③、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应与间苗结合进行一般是在间苗后,浇水施肥,松土除草及时清除床间的杂草,以免与幼苗争食养份,并增加床间的通风透光性,利于幼苗的旺盛生长。
④、遮光:龙须菜在幼苗期间不宜光照过强,要采取必要的遮光措施其遮光的方法是:在苗床间稀疏地插入带有树叶的树枝或采用在床畦的两端埋入木桩,上铺横杆,再放上树枝等到遮阳物还可以上设遮阳网进行遮光,但成本费用较高 培育的幼苗在当年的晚秋或来年的早春便可以移栽 (三)、荒山栽培 (1)清理场地 在荒山上栽培龙须菜,应选择半阴半背的地块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距水源较近的地块进行栽培可在疏林的林中空地栽培,也可以在林缘、山坡下,沟边等地块进行栽培一般采用穴栽或小面积的条栽在栽植前,应对场地进行清理清除场地中的杂树、杂草等 (2)、栽植 场地清理后,挖出坑穴坑穴的大小可根据地形地势来定一般单穴的大小在30×30厘米深度在20厘米左右每穴可栽植幼苗4—5株坑穴挖好后,先在坑穴的底层施入适量的农家肥,厚度在4—5厘米填入4—5厘米厚的土,再将龙须菜的幼苗栽入坑内盖土,踩实 (3)、田间管理 ①、除草:幼苗定植后,周围的一些杂草会相继长出,要及时清除以增强幼苗的通风透光性在除草的同时,可进行苗间的中耕 ②、施肥: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施肥是当幼苗长出地表3—4厘米高时进行施肥的方法是在幼苗的旁边3—4厘米处挖一浅坑,将农家肥放入坑内,盖土。
第二次追肥的时间是当幼苗长至8—10厘米高时进行方法同于第一次追肥 (4)、采收 幼苗定植后,当年长出的嫩茎叶不宜采收应在第二年的春季采收采收时,用镰刀将龙须菜的幼茎沿地表上割下,捆成小捆出售 在具有荒山资源的地区,利用空闲地块,栽植龙须菜,一次性投入,常年受益而且田间管理较为粗放成本投入低,经济效益高,是很有发展的一项致富产业 (四)、大田栽培 在大田内栽培龙须菜,施肥浇水条件较好,产量高其经济效益是种植普通农作物的几倍在大田内栽培龙须菜,可采用种子直播的方法,也可以将培育的幼苗定植于床间其整地施肥、播种、以及田间管理等与幼苗培育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大田内栽培龙须菜,应采用与其实高稞植物间作的方法进行这样,可以起到有效的遮光作用一般是种植一床龙须菜,种植一床如:玉米、高梁、向日葵等高稞作物龙须菜的种植技术2 一、工具和生产场所要求 (一)塑料盘:生产豌豆苗所用的苗盘要坚固耐用、轻便,并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一般多选用黑色塑料育苗盘其规格为外径下底为长60x宽23,上口长60.5×宽24,高度为5(单位:厘米)塑料苗盘的外底部左右各有19道45度的斜向拉筋,中部有3条垂直拉筋,以防止其在使用中扭曲变形。
3条垂直拉筋和19道45度的斜向拉筋将育苗盘分成了76个方格,其中分布有1218个3x 3毫米的透气漏水孔苗盘重约0.5公斤 (二)场所要求:生产豌豆苗,可利用闲置的房屋、封闭的阳台、冬暖式大棚温度18—23℃,湿度80%左右光照要求弱光 二、生产技术 (一)选种:生产豌豆苗的豌豆不要选用黄皮或绿皮的大粒豌豆,这类豌豆生产中容易烂种烂苗应当选用种皮厚、籽粒小的青豌豆或麻豌豆,这类豌豆所产豌豆苗茎叶粗大,生长快,抗病力强原则要求种子应籽粒饱满、纯度和净度高,发芽率在95%以上 (二)处理:将种子先用20—30℃的温水淘洗2—3遍,去除杂质和破碎豆粒 (三)泡豆:先用55℃的温水将豌豆烫5分钟,注意搅拌然后用2—3倍于种子重量的25—28℃的清水进行浸泡,时间约需18—24小时(夏秋季节时间短,冬季、春初时间长)等种子充分膨大、皱纹消失、芽根在浸泡后透明的种皮内能清楚地看到时为止 (四)生产:浸种后,搓去种皮上的黏液,并沥干净多余的水分,然后将种子均匀地铺在塑料盘内(塑料盘要先用腐菌清进行消毒灭菌,并铺上报纸或卫生纸)6个盘为一摞,每天喷水两次(以喷湿后苗盘内不存水为好)。
在喷水的同时,将苗盘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进行调换48小时后,豌豆苗就可长高到2—3厘米,此时可将育苗盘排放在地面上,或移到栽培架上进行生产管理 在豌豆苗生长期间,要注意光照不要太强,以免纤维素过早形成,影响品质但光照也不能太弱,以免豌豆苗长得细弱 生长期间,每天需喷水2—3次,注意阴雨雾天气或室内温度较低时少喷,高温或室内湿度较小时多喷另外还要注意必要的通风,以免烂苗 (五)出售标准:苗高10—12厘米,芽苗浅黄绿色,整齐一致,顶部复叶刚刚展开,柔嫩鲜亮豌豆苗别名碗头尖、龙须菜等,食用豌豆的嫩梢,营养丰富,质地柔嫩,味甜清香豌豆苗叶色翠绿、叶肉厚、纤维少,梢叶嫩,是冬春菜中的珍品,是绿叶菜中营养价值高的无公害保健蔬菜 我镇是葡萄之镇,有一千多亩葡萄园,在秋冬季,葡萄摘除后,农户把葡萄园耕翻,种植豌豆苗,这样既利用了葡萄园的空闲地,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大约每亩可增收1500元左右另外,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在水稻田里改种豌豆苗,可以增加收入现把豌豆苗的栽培和防病虫害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整地:首先在种植豌豆苗之前,把田地耕翻、整平、做塄,其次是开好排水沟(葡萄园有现成的沟,不需开沟,只要耕翻、整平)。
二、施足基肥:在整田前,每亩施50公斤高浓度复合肥和土杂堆肥或家畜有机肥100担 三、选择适宜的品种:我镇农户一般选择南通籽,南通籽的特性有耐寒性、蔓性、节间短、分枝多、嫩叶茂繁、匍匐生长,生长期达半年以上 四、适期直播:一般在9月中旬进行直播,播后覆土1-2厘米,8-9天出苗,到10月中旬开始采收第一批豌豆苗豌豆苗的产量主要靠苗基数,如每亩用种20公斤,第一批只可收100公斤,如每亩用种35公斤,第一批就可收500公斤左右 五、苗期管理: 1、适宜温度:豌豆苗喜冷凉、耐寒性强,不耐高温,种子发芽适温18-20℃,生长适温15-20℃ 2、及时追肥浇水,豌豆苗根系较深、较耐旱不耐湿,但为使苗粗壮和叶肉肥厚,土壤保持干干湿湿即可约2片真叶时,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每亩10公斤,每采收一次,要追施一次,每亩施5公斤尿素左右 六、适时采收:播后40多天,在豌豆苗二叶一心时,进行第一次采收采收时主要采摘上部的嫩梢当托叶(叶柄和茎相连处有两片包被的叶)未张开时,采收上部复叶嫩梢,连带1-2片未展开的嫩叶,在开春前,每隔20多天采收一次,产量500公斤左右,开春后每隔15天左右采收1次,产量600公斤,一直采收到4月底为止。
这样全生育期一共可采收5到6次,每亩可达到2000-3000公斤的产量 七、防治病虫害:豌豆苗一般无病虫害,不需要防治若有,主要是危害叶片的黄顶病、白粉病、蚜虫和潜叶绳 黄顶病是一种病毒病,它的症状是病株矮缩,新抽出的顶叶黄化、变小、皱缩卷曲此病毒主要靠豆蚜传染,所以要全面喷杀蚜虫,常用药有一遍净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多始于叶片、叶面,初期出现白粉状淡黄色小点,后扩大呈不规则粉斑,互相连合,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在病害始发期用百菌清防治 潜叶蝇用杀虫双防治龙须菜的种植技术3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选用优种 宜选用豆苗产量高、生长速度快、苗粗壮、品质好的豌豆种,如白玉豌豆、日本小英、麻豌豆、青豌豆和台湾豌豆等为保证较高的发芽率,最好采用当年生产或贮存一年的新鲜种,并要注意挑除残破、虫咬、畸形、瘪粒等种子,以防在生产中发生烂种、霉变现象; 2. 2.浸种催芽 播种前,将选好的种子放在55℃的热水中不断搅拌浸泡约15分钟,待水温降至25℃左右时,加入500倍的农保赞1号液肥,继续浸种5~6小时;捞出、用湿布包好,置于20~25℃条件下进行催芽;当有70%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