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建筑学答案.doc
8页房屋建筑学复习思考题第 1 篇第 1 章1. 建筑设计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们具体的研究内容有什么不同?(P1)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建筑空间是供人使用的场所,它们的大小、形态、组合及流通关系与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往往还反映了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建筑物还应满足许多其他方面的物质需求,例如防水、隔热、保温等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必须注重对建筑物实体的研究建筑物实体同时具有利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其利用价值是指对空间的界定作用;而其观赏价值则是指对建筑形态的构成作用本教材从常用的建筑类型与结构支承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筑物的围护、分隔系统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细部构造等几方面介绍对建筑物的实体进行研究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2. 了解建筑物的分类,掌握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P3)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生产性建筑可以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又可再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居住建筑一般包括住宅和宿舍公共建筑所涵盖的面较广,按其功能特征,大致可分为:生活服务性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科研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广播建筑、体育建筑、观演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等。
3. 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有关的其他系统有哪些?(P6)电力、电信、照明、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消防等第 2 章1. 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对小型、技术简单或复杂的工程项目,其设计程序有什么不同?随着设计程序的延续,设计文件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P7)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有些小型和技术简单的城市建筑,可以以方案阶段代替初步设计阶段,而有些复杂的工程项目,则还需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之间插入技术设计的阶段设计文件呈现了由粗到细,由简到详的变化过程2. 设计招投标一般在什么阶段进行?投标文件一般可能包括哪些内容?(P7)设计招投标一般都在方案阶段进行投标文件一般可能包含由建筑总平面图、各建筑主要楼层平面图、建筑主要立面图和主要剖面图所组成的建筑方案,反映该方案设计特点的若干分析图和彩色建筑表现图或建筑模型,以及必要的设计说明设计说明的内容以建筑设计的构思为主,也包括结构、设备各专业,环保、卫生、消防等各方面的基本设想和设计依据,同时还应提供设计方案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初步的经济估算根据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和设计文件应当达到哪些要求?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和设计文件,要求建筑专业的图纸标明建筑的定位轴线和轴线尺寸、总尺寸、建筑标高、总高度以及与技术工种有关的一些定位尺寸,在设计说明中则应标明主要的建筑用料和构造做法;结构专业的图纸需要提供房屋结构的布置方案图和初步计算说明以及结构构件的断面基本尺寸;各设备专业也应提供相应的设备图纸、设备估算数量及说明书。
在最后出图前,各参与设计的专业间应该进行互审和会签,以保证协作的协调、一致根据这些图纸和说明书,工程概算人员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工程概算3. 施工图文件完成后,应报送有关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审查其审查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P9)在施工图文件完成后,设计单位应当将其经由建设单位报送有关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等内容的审查审查内容主要涉及: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是否安全可靠;是否符合消防、卫生、环保、人防、抗震、节能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 ;是否损害公共利益等几个方面4. 建筑设计原则上应满足哪些要求?(P9)建筑设计除了应满足相关的建筑标准、规范等要求之外,原则上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第 2 篇第 1 章建筑面积也称建筑展开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建筑面积是一项反映或衡量建筑物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参数.1. 掌握建筑平面的组成;(P11)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和交通联系两部分。
使用部分是指满足主要使用功能和辅助使用功能的那部分空间交通联系部分是指专门用来连通建筑物的各使用部分的那部分空间例如许多建筑物的门厅、过厅、走道、楼梯、电梯等等,都属于建筑物中的交通联系部分2. 与建筑物使用空间的平面形状有关的因素有哪些?(P12)与建筑物使用空间的平面形状有关的因素包括:(1)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2)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3)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方面的综合要求3. 对于普通中小学教室,考虑视听质量,对黑板、座位的布置有什么要求?(P15)考虑学生上课时的视听质量,按照学生在上课时座位离黑板的最大距离不大于 8.5m、边座与黑板的夹角不小于 30°的视线要求4. 为什么使用空间的平面形状采用最多的是矩形平面形式?(P17)一般说来,在矩形的平面中分隔构件与承重构件之司较容易取得协调或一布置家具不会因为平面的相邻界面之司成角度或者界面成曲线而需要特殊处理,平面之间的组合也比较方便,因而是采用最多的平面形式5. 一般说来,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形状的确定,应当根据哪些方面进行考虑?(P18)一般说来,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形状的确定,可以根据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6. 走道、门厅和过厅和楼梯电梯在交通联系部分中各自的特点是什么?(P19)走道是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人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的作用楼梯和电梯是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7.走道宽度应如何确定?(P19)走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考虑两人并列行走或迎面交叉,较少人流使用的过道净宽度,包括消防楼梯的最小净宽度都不得小于 1100mm中小学的设计规范中规定,当走道为内廊,也就是两侧均有使用房间的情况下,其净宽度不得小于 2100mm;而当走道为外廊,也就是单侧连接使用房间,并为开敞式明廊时,其净宽度不得小于 1800mm设计人员在决定走道长度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相关的防火规范,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走道的布置方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来决定其走道的长度什么是疏散距离?疏散距离是指使用房间对走道的出口到达疏散口之间的距离,在设计走道时可以依据此项规定来确定走道的长度8.门厅的设计要求有哪些?(P20)导向性明确,交通路线较为明确。
建筑出口处门的总宽度,不得小于通往该门厅的所有门的宽度之和一般情况下,楼、电梯应怎样布置?应靠近建筑物各层平面人流或货流的主要出入口布置,使其到达各使用部分端点的距离较为均匀,这样使用较为方便快捷9. 建筑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适用范围是什么?(P27)1.串连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将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穿通通常可见于空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时联系相当紧密,相互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例如某些工厂的生产车间、某些展览馆的展室、车站、商场等等 (图 2-1-3-3)2.并联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是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连接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各使用空间互相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明确,是使用最多最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例如大部分旅馆、住宅、教学楼等3.混合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混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往往根据需要,在建筑物的某一个局部采用一种组合方式,而在整体上以另一种组合方式为主第 2 章1.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各部分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及高度是如何表示的?(P30)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各部分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及高度是由一个相对标高系统来表示的。
一般是将建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0,单位是米 (m),高于这个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则为负标高2. 什么是层高、净高?确定房间高度应考虑哪些因素?(P30)层高,就是建筑物内某一层楼 (地)面到其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净高,即建筑物内某一层楼 (地)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底面的垂直距离决定建筑物某部分净高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2.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3.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他标准4.节能要求3. 建筑物按层数如何划分?(P34)在民用建筑中,公共及综合性建筑超过 24m 的,除了单层的以外,均为高层建筑住宅建筑层数在 3 层及以下的为低层住宅;层数在 4~6 层的为多层住宅;7~9 层的为中高层住宅;10~30 层的为高层住宅凡高度在 l00m 以上的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建筑物的层数及总高度对于其等级划分和设计人员的资质要求有哪些影响?30 层以上的建筑列入特级工程的范围;16~29 层或高度超过 50m 的公共建筑列入一级工程的范围;16~29 层的住宅列人二级工程的范围;7~15 层有电梯的住宅或框架结构建筑列人三级工程的范围;7 层以下无电梯住宅列人四级工程的范围;1、2 层或单功能的建筑列入五级工程的范围。
目前我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可以设计各个等级的建筑,而二级注册建筑师只可以设计三级及以下的建筑4. 影响确定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因素大致有哪几种?(P34)(1)城市规划的要求2)建筑物的使用性质3)选用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4)城市消防能力的影响5. 如何进行剖面空间的组合?(P35)建筑物各部分在垂直方向的组合应尽量做到结构布置合理,有效利用空间,建筑体型美观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使用性质近似、高度又相同的部分放在同一层内;空旷的大空间尽量设在建筑顶层,避免放在底层形成"下柔上刚"的结构或是放在中间层造成结构刚度的突变此外,利用楼梯等垂直交通枢纽或过厅、连廊等来连接不同层高或不同高度的建筑段落,既可以解决垂直的交通联系,又可以丰富建筑体型,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手法1)分层式组合 (2)分段式组合 第 3 章1.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原则有哪些(P40)对建筑物进行体型和立面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2)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和建筑类型的特征(3)合理运用某些视觉和构图的规律(4) 符合建筑所选用结构系统的特点及技术的可能性(5)掌握相应的设计标准和经济指标2. 建筑体型组合的方式有哪些?(P43)建筑体型的组合有许多方式,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对称式布局。
这种布局的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中轴线上,主要用于需要庄重、肃穆感觉的建筑,例如政府机关、法院、博物馆、纪念堂等2) 不对称式布局在水平方向通过拉伸、错位、转折等手法,可形成不对称的布局用不对称布局的手法形成的不同体量或形状的体块之间可以互相咬合或用连接体连接,还需要讲究形状、体量的对比或重复以及连接处的处理,同时应该注意形成视觉中心这种布局方式容易适应不同的基地地形,还可以适应多方位的视角3)在垂直方向通过切割、加减等方法来使建筑物获得类似 "雕塑" 的效果这种布局需要按层分段进行平面的调整,常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的建筑以及一些需要在地面以上利用室外空间或者需要采顶光的建筑3. 进行立面设计应注意哪些方面?(P46)(1)注重尺度和比例的协调性(2)掌握节奏的变化和韵律感(3)掌握虚实的对比和变化(4)注意。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