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剩余权最优配置探寻与国有企业改革.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6334408
  • 上传时间:2021-10-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4.07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剩余权最优配置探寻与国有企业改革徐传谋,张东明(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摘 要]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合约不可能是完全的,因此,将无法完全的部分称之为剩余, 而与剩余有关的一些权力,称之为剩余权木文假定剩余权分为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是 针对不确定性产生的利润而言的,而剩余控制权是企业的一些生死攸关的决策,并将这两种权力统称为剩 余权木文认为既然剩余权力面临着配置问题,那么在理论上可能存在瑕优木文通过对一元产权企业、 二元产权结构金业打多元产权结构企业的分析得出企业剩余权的配置可能存在故优解,即当所有要索对应 的剩余权力变化至要索的剩余权边际贡献相等时,企业的剩余权配置达到最优,而要索剩余权力边际贡献 的改变则要依赖于要索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形成了山要索相对頂要性为起点的均衡剩余权配置的关系,而 山此得出的结论对国有金业改革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关键词]剩余权:产权:要索配置:国有企业[基金项目]教冇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靈大项H(05JJD790080),得到吉林大学985工程项冃 “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创新基地资助[作者简介]徐传识(1953-),男,山东东平人,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 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企业制度与企业理论;张东明(1979-),男,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05级 博士研究生。

      关于剩余权力配置问题,一种是基于风险角度(Knight, 1921)的解释,认为“在企业 里,承担风险的人获得剩余收益,而不承担风险的人获得固定收益”,另一种较为一般的 解释为现代企业理论中的激励理论观点,为了防止企业的控制权变成一种廉价的“投栗权”, 应该尽可能地让在企业中资本所有者所得到的企业的剩余索収权与剩余控制权在量丄应该 是对等的(Harris. M. and Raviv, AM. , 1988),认为企业的剩余权力要尽可能地分配给企 业中“最重要、最具信息优势、最难于监督的成员” %按照奈特(Knight, 1921)的逻辑, 企业的剩余权力始终要存在于承担风险最大者一一货币资本或者实物资本所有者的手中,而 不可能是其他,然而,面对现实企业中的经营者获得越來越多的剩余收益问题与CEO权力不 断膨胀问题显得无能为力,但是,激励理论也没能给出企业中垠重要、最具信息优势、垠难 于监督的成员多少剩余权力为宜,因为现实中经常能够看到的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本要索并 不是一成不变的,KUH重要的资本要索也不拥有全部的企业剩余权力本文试图寻找一个 有关剩余权配置的均衡空间,通过引入耍素相对重耍性的概念来解释耍素所有者之间对剩余 权的“瓜分”现象。

      一、企业状态设定与基本假定首先对企业的状态作一些限定:(G企业是山不同产权主体定立的契约(张五常,1983; 周其仁,1999)b)企业不存在账面投入的增加与技术进步,因为这可能会改变要素的性 能(c)企业不存在外部干预企业中不存在向银行借债的行为,也不存在政府等外部力量 对企业的干预与对剩余权利的“争夺”.(d)产权主体的剩余权份额以对要索的产权为基础, 其对拥有的要素既有为投入成本进行补偿的权利——成本补偿权,又有获得企业中不能明确 部分的权利——剩余权e)企业全部剩余权力总和为1上述的限定能够将本文分析的企业形态具体化,但并不足以据此找到有关企业剩余权配 置的基本信息,因此,本文还需要基于事实分析与理论分析而得出的两个基本假定:|张树民.专业化、风险与企业理论——经典金业理论述评[N].经济学消息报.2001-11-30 2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3.假定一:企业的剩余权的变动会引起企业的销售收入或者企业利润的变化Jensen&Mutphy (1990)对企业经营者报酬与企业绩效关系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证研 究,结论是大型公众持股公司的业绩和它们的经营者的报酬有微弱的相关性,随后Rosen (1992)又对此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分析并得出了和似的结论,即经营者的报酬对•企业业绩激 励强度很弱。

      但是最近的一份研究得出了柑反的结论,恥11 经过对•美国公众持股 的方余家最大商业公司近15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经营者报酬和金业业绩强相关” 的结论,并且进一步证实了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是显著的如果把股票期权看作是 对剩余分享的一种权利,而把经营者看作是企业的一种要素的产权主体,那么该种要素产权 主体拥有的剩余权力份额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己经得到证实假定二: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将会影响要素剩余权利边际贡献的变化徐传谨、张东明(2005)通过分析美国企业成长过程,发现企业的剩余权力有山上至下 的发散趋势,而与此趋势可能是因为“要素相対重要性”发生变化所引起根据假定一,某 种要素产权主体剩余权力的变化(增减)可能会引起总体收入或者利润的变化(增减),某 要素产权主体剩余权每增加1单位,将引起企业总体收入或利润的增加或者减少大于0,本 文将此定义为剩余权力的边际贡献然而,经济理论分析使要素产权主体剩余权的分配 与要索的相对重要性不能够发生直接的联系,因为,要索相对■重要性与某种要素产权主体剩 余权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本文根据他们二人的分析认为,在上述两方面起到桥梁作 用的变量可能是色,即要素相对重要性的变化可能改变重要变杲是均衡状态的勺值因此, 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与要索剩余权边际贡献之间可能具有某种函数关系:勺二勺(厶),厶为 要素i的相对重要性。

      二、关于企业剩余权利配置的讨论如果企业山单个产权主体捉供的要素组成,称其为一元产权结构企业;如果企业山两个 产权主体提供的要素纽成,则称其为二元产权结构企业,如果组成要素产权主体为三个或三 个以上,则称英为多元产权结构企业1. 一元产权主体企业单产权结构企业意味着组成企业的所有要素均属一个产权主体山于不存在其他产权主 体与之相争多,因此只有剩余权全部交给企业的所有者才是最优的此种情况下产权主体拥 有的剩余权份额为/?=lo2. 二元产权结构企业二冗产权结构企业情况要复杂得多,这需耍面对产权主休的个人效用函数与企业目标函 数是否一•致的问题,为了简化分析,首先假定产权主体的目标与企业目标均为企业利润最大 化,对于不一-致的情形将在随后进行详细分析假定企业产权1与产权2,所提供的要素纽成,或者企业山单一产权结构裂变为二元产 权结构,并且进-步假定,每个产权主体仅拥有一种要素:要素1和要素2此吋,根据产 权主体对所拥有耍素具有获得剩余权力的倾向假设,企业的剩余权利将在两种要素之间进行 配置根据假定一,企业耍素所有者剩余权份额、企业成本与企业利润之间存在如下函数关 系:彳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998:227-278.“黄群款,李春琦•报酬、声誉与经营者长期化行为的激励[JJ.中国工业经济.2001:58-59.5因为经济理论认为山一个均衡边向新的均衡必须先打破原有的均衡,但是这一观点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推 导,具体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去验证。

      AP = AP(A7?1,A/?2,AC),其中A/?f表示产权主体,•拥有要素i吋拥有的剩余权份额的变化量,AC表示企业成本的 变动,根据前面的设定(b)有△00通过积分,可知企业的利润与产权主体剩余权份额将 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P = P(R、,RJ,如果函数存在二阶导数,并口二阶导数小于0,在约束条件/?,+/?.= 1的前提下企 业利润P将存在极大值,根据拉格朗口极值条件,原函数变为:尸*(&+/?2)-&(&+心-1),当口仅当 —=—= 0W,BP MR}P = MR,P = g两种耍素的产权主休剩余权力边际 a/?1 a/?2 -利润相等,才是因剩余权配置不同引致不同利润时的利润最大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如 果在剩余权力为调整前两种产权主体剩余权利边际利润处于状态:MR}P< MR/P时,就 意味看耍素2的产权主体剩余权力如果増加1单位将会带来的利润增量耍比耍素1减少单位 剩余权力带來的利润减少最要大,那么总的利润增最将大于0,这对以企业收入垠大化为目 标的金业与产权主体來说是有利可图的,这种变化将使金业与要素所有者的处境变得更好, 直到MR}P = MR2P.如果这吋剩余权力继续向要素2倾斜,那么会导致MR}P>MR2P,情况止好与MR}P

      如果,不存在其他因素致使要素剩余权力的边际利润发生改变,那 么此时的境况将演变一个短暂的最优水平在二元产权结构企业中,MRjP的大小决定了剩余权力变化的方向,如果MRjP大于 MRjP (if 那么,要素i对于剩余权的变化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要素j如果已经拥 有了剩余权力,那么它的所有者将対剩余权力的变化起到消极的作用,无论如何,在目标一 致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他们都将有唯一的均衡配置令MRf (i二1,2)二g二勺,如果利润函数p(7?,,7?2)存在二阶导数且小于零,则M&P 与要索i产权主体的剩余权份额之间存在反向关系,根据边际递减规律,M&P与尺•之间的 函数关系是个凸向原点的轨迹,如图1所示,在同一位置尺减少一单位导致%增加的速度 远大于&增加一单位导致/?,减小的速度aiRi图1要索的剩余权的边际负献与要索剩余权份额之间的关系剩余权边际贡献的改变如果能够确定&•与%的函数关系便能够得出最优状态下的& 的值,而事实上,曾与尺的函数关系中除了&这个变量外,还可能有其他参数需要待定, 因此,勺与尺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勺二勺(叫,?), @表示待定参数,如果@不存在或 者不可变,那么对于金业來说,只可能存在唯一的垠有配置解,而实际上g将随着企业的 发展、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的轨迹的向左或者向右的平行移动,从而 将原来均衡配置的剩余权分配关系打破,将引发剩余权的转移性变动。

      根据假定二,要素的 相对重要性程度与要索的剩余权边际贡献(利润)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因此,待定参数 9具有要素相对重要性的某些信息q二q(/),如果要素相対重要性的变化引起的是要素 剩余权边际贡献的整体止相关变化,那么%、&与G之间将具有如下关系:如二勺 (Rif 对于每一确定的G的值均具有不同的均衡&*、小*山此,可以找到/的变 动如何引起尺*变化的原因如果g与/Z间的轨迹是线性的(如图2),假定所有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与qz间具有 相同的函数关系,山于要索1相对重要性的变化对于要索2相对重要性的变化绝对值相等, 所以两种要索的d|轨迹与轨迹变化的量是相同的(如图3),这种变化将不能改变原有的均衡 %•*,但却改变了原有均衡状态下的/?*的值,A/?, = -A^2 oq图2要索相对重要性•与要索剩余权边你贡献移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如果q与/之间的轨迹是非线性的(如图4、5),要素相対重要性的变化对%•与&的 均衡之的影响将取决于曲线的形状如果曲线的形状为图4,则表明/增加引起的q增加的 速度没有减小的速度快,因此,要索相对重要性降低的要索剩余权边际贡献轨迹向左移动的 跖离较向右増加的跖•离大,在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均衡点的位置将低于原来位置,但是 并不影响R的变化方向,对于要素相対重要性增加的产权主体而言均衡的&*将增加至 R再:如果曲线的形状为图5,则表明/的增加引起的q的增加的速度大于减小的速度, 因此,要素相对重要性降低的要素剩余权边际贡献轨迹向左移动的距离较向右增加的距离 小,在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均衡点的位置将高于原来位置,对于要索相对重要性增加的 产权主体而言均衡&*同样将增加至新的(如图6、7)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