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九上第13课《诗词三首》教案.doc
17页人教部编版九上第13课《诗词三首》教案 诗词三首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金樽、歧路”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措施 通过朗读、背诵和展示课外资料,学会对诗歌进行赏析,并进一步理解诗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诗词作者体现的意思 2.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1.学会如何鉴赏古诗词 2.学习古人诗歌唱和的习惯,理解诗中典故的内涵 3.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 【学时安排】 3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新课导入 同窗们,中国历来被誉为诗的国度,而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有一种人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她是谁呢?我们通过一副对联猜猜看大屏幕展示对联内容,指名读出,学生猜想)对,她就是李白!(大屏幕展示李白的四幅图片,感知李白的外在形象)诗圣杜甫曾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
的确,李白毕生诗酒相依,与酒缘定终身,难舍难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她与酒有关的诗——《行路难》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天宝元年,李白42岁,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主线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近两年,始终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逐出长安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于是写下《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本诗是李白《行路难》组诗的第一首,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有但愿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金樽(zūn)投箸(zhù)冰塞川(sè)歧路(qí)济沧海(jì) (2)词语释义 金樽:金酒杯 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 羞:同“馐”,美味的事物 箸:筷子 歧路:叉路 长风破浪:比方远大抱负得以实现 云帆:像白云同样的船帆 济:渡过 沧海:大海 三、朗读指引 1.学生齐读,规定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止指引]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学生齐读,规定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合伙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读过本诗后,你懂得它的重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吗? 答案示例:诗作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崎岖不平反映了诗人面对黑暗污浊社会的苦闷、忧郁和不平,体现了一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抱负执着追求的精神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句 答案示例: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贵重 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但,诗人的心情是和宴饮的氛围一致地欢乐吗? (2)第二句中有哪些典型动词和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试分析其体现效果。
答案示例:“停”“投”“拔”“顾”这四个持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与“茫然”放在一起,体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难平的心情 (3)试分析第三句中的想法手法和夸张修辞的运用 答案示例:“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她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同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并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始,她就表达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4)请说说第四句中典故的出处,并分析它们的体现作用 答案示例:垂钓碧溪: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在受成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通过日月旁边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体现诗人对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同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5)请简要赏析,最后一句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诗人用“长风破浪”比方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
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体现得何等豪迈、直爽!“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发明出一种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 最后的诗句中诗人唱出了布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她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规定终于使她挣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她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达到抱负的彼岸 2.主题理解 结合赏析过的内容,理解全诗的情感 答案示例: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步又体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抱负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课堂小结 李白作诗,以情纬诗,以才赋诗,以神取胜情饱、才满、神足,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作品中,诗人合一,天人合一,她那追求自由与抱负的执着精神,将永远鼓舞着积极向上的人们昂首前行,那人们中一定有我、有你、有她…… 最后,让我们高声吟诵诗的最后一句,并以此互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练习设计 请完毕本课相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 第二学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小石潭记》,这是一篇出名的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是柳宗元。
柳宗元有个毕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出名篇她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她是谁? 她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刘禹锡刘禹锡多次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她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本诗的故事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本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路过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似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2.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因此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怀旧:怀念故友 翻似:倒仿佛翻:副词,反而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三、朗读指引 1.学生齐读,规定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止指引]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学生齐读,规定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合伙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本诗各联各写了什么? 答案示例:首联:抒情——凄凉、弃置——辛酸愤懑 颔联: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悲哀感慨 颈联:比方——沉舟、病树——开朗豁达 尾联:点题——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不拔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理解课文注释中的典故及其内涵、体现作用 答案示例: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通过嵇康、吕安的故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通过嵇康故居,因写此赋追念她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懂得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体现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体现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体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后来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方义是什么?具有如何的哲理? 答案示例: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方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涉及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也有人觉得这句是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 (3)你是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的现实意义的? 答案示例:示例一:作者将自己喻为“沉舟”“病树”,但仍然可以用欣慰的眼光去看待“千帆”与“万木”,这是一种很难得的积极心态,对我们现代也有很现实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或许由于年龄、或许由于能力等等的因素,在事业上不能有太高的成就了,在社会上不能起先锋作用了,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最多见的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态呢?不管当事人愿不乐意承认,她们多多少少都但愿别人干得不如自己,干砸点什么,以此来向领导、向社会阐明:没有我不行!自己已经是“病树”了,也但愿别人比自己更“病”!而作者却可以克服自己这种狭隘的心胸,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从自己这艘“沉舟”身边迅速掠过的“千帆”,在自己这棵“病树”前面生长得郁郁葱葱的“万木”,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高度,欣然接受自己的命运。
示例二:感悟此诗句还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着眼于“万木春”“千帆过”,就能结识到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迈进,绝不会因困难、挫折而止步不前,以四化大业为例,改革、开放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尽管也有失误、曲折,但总的形势令人欢欣鼓舞 示例三:如果从“病树”“沉船”的角度切入,也能给人深刻的启示,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失误和教训:要找准浮现这些问题的因素,认真分析,加以总结,更要结识到,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危害,小的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力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写法探究 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案示例: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哀悼战友,写自己回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