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鲁木齐市四十一中)2013年自治区普通高中课题实验学校学科能力测试年度报告.pdf
12页乌市第 41 中学2013 年高考成绩质量分析报告一、2013 年我校高考的基本情况(一)基本数据1、参加考试人数:总参加高考人数 491 人(文科 192 人,理科299人)2、上线人数全校上第一批本科线文、理共计156 人(其中包括体、艺上线人数)第二批本科线以上文、理上线人数(含第一批)共计 293 人,第三批本科线以上文、理上线人数共计425 人值得充分肯定的是,我校今年全面超额完成了我校下达的一、二、三批升学任务尤其是第一批升学率增长幅度大同时今年总分过600分以上人数为2 人作为二批次普通中学实属难得二)2013年我校高考所取得的成绩1、过重点线人数显著增多去年我校文、理科过第一批线人数为141人,今年在参加高考总人数比去年减少一百多人的情况下仍然有156 人达到一批次本科录取分数线,比去年增加了 15 人特别是在高考难度继续增加的情况下仍有2 人上600多分,这个进步是非常不易的我校是一所二批次普通高中,就其生源质量而言,能有考生过第一批重点线就是高要求,但我校上一本人数竟连年攀升,若没有奋起拼搏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的它说明我校近几年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2、特长生培养持续进步我校多年来,特别是实行新课改之后坚持办适合学生的教育,努力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为此我校都针对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如体育、艺术、播音主持等,使一大批有着不同特长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每年通过体育、艺术类考试升入各级各类大学今年我校此类考生又有明显增多二、2013年我校高考成绩分析总体统计(1)各科得分情况统计文科报考人数 192 人,实考人数 189 人科目 满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得分率语文 150 101.6 121 57 67.7%数学 150 57.3 121 20 38.2%英语 150 77.4 128 19 51.6%文综 300 139.2 215 31 46.4%总分 750 377.47 576 213 50.3%本次考试中,语文(文)得分率最高,数学得分率最低这也基本符合各学科的难度系数要求理科报考人数 299 人,实考人数 298 人科目 满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得分率语文 150 99.8 119 78 66.6%数学 150 73.8 139 12 49.2%英语 150 76.4 131 22 51.0%理综 300 132.3 247 34 44.1%总分 750 383.93 621 200 51.2%本次考试中,语文(理)得分率最高,理综得分率最低。
数学学科与同类学校相比较为突出2)总分分布情况统计2013 年高考文科各分数段分布情况分数段 人数500 分以上 9450-499 分 20400-449 分 43350-399 分 56300-349 分 34250-299 分 19200-249 分 8说明在本次考试中,我校文科高分的同学相对较少,缺少尖子生,分数集中在300-450 分之间,也就是集中在二本和三本的分数段,这也比较符合我校目前的生源质量2013 年高考理科各分数段分布情况分数段 人数600分以上 2550-599分 3500-549 分 16450-499 分 36400-449 分 66350-399 分 81300-349 分 57250-299 分 26200-249 分 11说明在本次考试中,我校理科高分的同学相对较少,但出现两个600多分的学生,对于我校是一种突破,分数集中在300-500分之间,也就是集中在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分数段,相对我校生源质量,有了较大变化,说明学生在我校经过三年的学习整体情况有了较好的发展3)各班成绩分析2013年理科各班高考成绩分析班级 科目 语文 数学 综合 英语 总分高三(10)班 平均分 107.55 97.95 173.98 99.55 479.21班年差 7.71 24.15 41.72 23.12 95.28高三(9)班 平均分 99.02 76.15 135.48 81.08 393.81班年差 -0.82 2.35 3.21 4.65 9.88高三(8)班 平均分 100.80 77.39 130.69 79.61 391.07班年差 0.96 3.59 -1.58 3.18 7.14高三(7)班 平均分 97.46 62.11 119.07 62.50 341.35班年差 -2.38 -11.69 -13.20 -13.93 -42.58高三(6)班 平均分 95.21 60.44 108.96 64.94 332.04班年差 -4.63 -13.36 -23.31 -11.49 -51.89高三(5)班 平均分 97.13 62.55 116.04 64.87 342.72班年差 -2.71 -11.24 -16.22 -11.56 -41.21年级均分 99.84 73.80 132.27 76.43 383.932013 年文科各班高考成绩分析班级 科目 语文 数学 文综 英语 总分高三(1)班 平均分 106.74 72.86 159.98 94.28 434.03班年差 5.14 15.57 20.81 16.87 56.56高三(4)班 平均分 98.86 51.20 127.72 69.86 349.44班年差 -2.74 -6.09 -11.45 -7.54 -28.03高三(2)班 平均分 99.67 45.31 130.56 68.67 349.08班年差 -1.93 -11.98 -8.61 -8.74 -28.39高三(3)班 平均分 99.55 54.17 132.05 71.19 359.10班年差 -2.05 -3.12 -7.12 -6.21 -18.38年级均分 101.60 57.29 139.17 77.40 377.47本次考试,高三(10)班的各科成绩较为突出,尤其是理综、物理、数学科目最为明显。
其次是高三(8)、(9)班的各科成绩,但高三(6)班的情况相对较弱,尤其是物理学科的差距较大本次考试,高三(1)班的各科成绩较为突出,尤其是英语、数学、文综较为明显,高三(2)班的成绩相对较弱,尤其是数学学科三、2013 年我校高考成绩相对第一次、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有了明显提升说明本次考试中,尽管难度相对加大的情况下,各分数段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高分段学生人数,这与后期的正确高效的复习策略是分不开的四、2013年高考的主要经验(一) 领导重视,营造紧张和谐的备战氛围高考成绩直接关系到我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高中毕业班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我校毕业班工作,了解备考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解决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给教师们送去精神上的鼓舞同时学校与年级组、年级组与备课组、科任教师层层分解任务,把教学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责任逐级落实,压力层层传递学校重视对自治区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点评,全过程管理备考工作,教学管理效能大为提高,从而有力的保障了高三教学的质量二)研究高考,把握高考方向新课程、新高考有许多新变化新要求,要求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进与完善,备考中我们各科任教师认真学习、研读《考试大纲》、《高考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明晰课改方向,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和复习备考等工作。
在备考中,教师关注学科主干知识和新课程新增内容的复习,注重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科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新问题的能力 三)明确目标,加强管理,改变策略1、 从课堂教学入手,改变教学模式,适应课改要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老师们发现在课改的滚滚大潮中,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学科的内容方面,转变到学科的过程方面,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我校积极开展“20+20”课堂教学模式,老师们都在探索“20+20”课堂教学模式,本学期我们经过多次尝试与反思,探究式地总结出了一条适合本校师生发展的教学之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 “20+20”课堂教学模式以前老师们的“满堂灌”,常常会发现学生掌握的并不好,老师生怕他不知道的,恰恰就是他不懂的实践“20+20”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论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多少知识都将是学生们掌握的知识。
不要“贪多”,而要“消化”2、教学管理方面,发扬“团结协作、弘扬敬业精神”,在教学上创新备考策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抓好常规复习备考,提高备考质量①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作用,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开好每周一次的备课组会议,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分工加强对高考命题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向课堂要质量每个备课组充分发挥集体的才智和力量,集体备课、集体讨论、分头找题,共同组卷,加强高三复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复习效率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方向是正确的,效果是明显的②坚持不断提高教师备考素质要求教师要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学习教材教法、教纲考纲、高考试题、模拟试题研究教法、考法分析学生,分析学情,研究学法充分用好网上教学资源,如第二教育网、中学教科网等每天跟踪下载大量试题来挑选、分类、汇编,合成精品卷抓题目的质量,就等于开拓学生视野和提高学生能力,尤其是知识迁移的能力③重基础、低起点、缓坡度,向课堂要质量,确保复习的实效我校生源质量一般,学生基础较差,针对这一实际,学校提出了“重基础、低起点、缓坡度”的复习备考策略,要求教师认真做好复习工作④注重学情考情分析,不断改进复课工作学校定期对上课情况在学生中开展无记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及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召开高三教师座谈会和高考研讨会,反馈学生的意见建议,了解上课进展情况,通报各种模拟考试进行质量分析,提出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工作的建议,从而使得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⑤培优补差,以优生带群体从高三第一学期开始我们开展了培优补差工作,优生方面在人数、时间和内容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利用下午第四节自习,把他们集中起来请相关老师对他们进行专门、甚至个别的,并精心筛选试题进行强化训练,一直坚持到高考前事实证明收效还是比较明显的3.坚持不懈,抓好后期管理为了较好实现年级工作目标,我们在高三阶段主要做了一下工作1) 加强体育、艺术生的文化课补课工作在体育、艺术生的专业课考试结束后,学校开始加强他们的文化课要求,安排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老师任课教师为这些学生进行补课,经过师生努力,体育、艺术生的文化课成绩明显提高,上线人数比去年有了较大增加2)加强应试指导,提高复习效率不贪多求快,做一题得一题分,稳打稳扎加强限时训练、专项训练,使学生在实战的环境中提高准确度和速度,以适应高考3)紧跟目标,加大范围,不离不弃老师加大教学关注面,争取让更多各层次的“临线生”争取上线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措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1.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校正处于迅猛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增强竞争意识,自我加压,团结拼搏,尽最大努力,提高我校高考备考工作,提高高考上线人数,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2.学科发展不平衡,个别科目还需要下力气加强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要加强薄弱学科的训练2.体育和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上线率还有待继续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及早动手,加强基础,逐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