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数学五只猴子来表演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中班数学五只猴子来表演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数字1-5,并能正确使用数字名词2. 能够辨认不同的形状,并能够画出指定的图案3. 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简单的数学推理过程4. 能够通过欣赏表演,培养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二、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5个毛绒玩具猴子2. 准备五张气球、五张红纸和五张蓝纸,分别装饰成数字1-53. 准备五个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物品,如人字形板、三角形木块、圆形球、方形书本等;4. 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橡皮,作为辅助教具5. 准备活动室,调节气氛,营造舒适、轻松的教学环境三、教学过程1. 自然导入(5分钟)让孩子们坐好,手拉手,跟着老师唱童谣《五只小猴子》同时,老师把五个毛绒玩具猴子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接受猴子们的问候2. 新知呈现 (10分钟)老师抽出数字牌,让孩子们逐个认识1-5并让他们跟着数数随后,老师拿出装饰好的气球和纸片,让孩子们辨认大小和颜色以及上面印着的数字随后,引入形状展示老师逐一介绍人字形板、三角形木块、圆形球、方形书本等物品,并让孩子们辨认物品的形状,让孩子们试着模仿其形状3. 数学表演(30分钟)老师乘五个毛绒玩具猴子展示在黑版上,根据教师的指令,让孩子们逐一模仿猴子的表演。
例如,安排五个孩子装扮成猴子,独立地完成数字的各种动作,如“5只猴子跳舞”、“4只猴子爬山”等等接着,老师让小朋友们一起参与累加与减法,例如让一名小朋友走向猴子群体中的4只猴子,并数出一共有几只猴子同时,老师还可以提出一系列简单的问题,如“如果有4只小猴子,再加1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等,让学生逐渐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4. 操作练习(20分钟)老师让孩子们自行利用画纸、笔等,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图案老师随后给予指导和回应,加强孩子们的操作能力和认知技能同时,老师还可以设计小游戏,如“看谁能快速准确地辨认不同形状的物品”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5. 教学反思(5分钟)老师引导孩子们回忆今天上课学到了哪些东西,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鼓励孩子们对今天的上课进行评价,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四、教学反思1. 整个教学过程紧密贴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孩子们在互动、探究、实践中充分领略数学的神奇魅力2. 教学时充分结合游戏元素,将数学知识穿插在小游戏中,不仅能刺激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也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效果3. 教学时通过自然导入线索,让孩子们先接触到一些生活常识,再引入数学概念,增强了课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4. 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兴趣持续高涨,在课堂上积极互动,互帮互助,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