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5).ppt

96页
  • 卖家[上传人]:101****457
  • 文档编号:94870569
  • 上传时间:2019-08-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71MB
  • / 9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幼儿期与社会环境,主要内容,2,3,幼儿期,进入幼儿园,为进入小学正规学习做准备的时期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最好形式第一节 幼儿期的生理发展,一、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 脑重的增加,3岁的幼儿脑重就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到了6、7岁时脑重平均达到1280克,基本接近成人水平 脑重的增加并不是由神经细胞大量增殖引起的,而主要是由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的不断增长造成的二)大脑功能的成熟 主要表现在兴奋和抑制的神经过程不断增强和条件反射的形成特点上 1、兴奋:幼儿的睡眠减少,出生 22小时 7岁 11小时 2、抑制:个体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而减少冲动性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特发于幼儿时期,活动量多是明显症状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能力差,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基本正常 注意:不可给幼儿随意 贴上多动症标签诊断标准 1、起病于7岁前(多在3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2、注意障碍:至少有下列4项: ①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去探望 ②上课很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③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④不注意细节,在做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⑤经常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很乱) ⑥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⑦做事难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⑧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⑨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落四 3、多动:至少有下列4项: ①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②课时常做小动作,或玩东西,或与同学讲悄悄话 ③常话多,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④常常十分喧闹,不能安静地玩耍 ⑤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不能等待 ⑥常常干扰他人的活动 ⑦好与小朋友打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常不受同伴的欢迎 ⑧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的行为 ⑨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险,易出事故 4、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 5、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情绪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大脑单侧化:优势手的形成 李鸣果:1岁幼儿使用左右手折次数比接近1:1;后次数逐渐增多,至5岁后基本固定 钟其翔:小班幼儿的左利手占27%-30%,中班就只占9%,而大班则只占4%-9%可见,在5岁左右,个体优势半脑已经形成,左右脑已有明显分工。

      三)大脑单侧化的形成,关于左撇子,1、左撇子聪明吗? 2、要不要纠正左撇子? 3、左撇子的影响因素?,二、动作能力的发展,动作能力的发展——是个体身体与心智两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 动作发展是认知发展的外在表现 动作能使幼儿的认知结构不断复杂化、高级化 动作的发展促使认知方式发生改变,1、粗动作,2、精细动作,精细动作的发展与日后的书写存在某种联系第二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一、认知能力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4岁的幼儿已经能够感知各种色调和饱和度的细微区别 在空间知觉上,辨别长、方、圆、三角等不同形状的能力增强;对物体的方位、场所、距离能有所区分在时间知觉上,虽然此时幼儿已具有初步的时间观念 在观察力的发展上,无意注意高度发展稳定,有意注意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其注意的稳定性差,容易分散,范围较小,一般只注意事物外部较鲜明的特征和动作统和失调的表现,脾气暴躁 吐字不清、口吃 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动作不协调 认知语言能力差 写字笔画颠倒、出格,大小不一 易受挫 生活自理能力差 常看不懂,记不住,复述能力差 粘人,好哭恼 用词组句能力差 肌肉张力不足,手脚笨拙,统和失调的原因,先天不足 有的职业母亲在怀孕期间工作忙碌、紧张、焦虑、运动不够、家务劳动姿势不佳等,都会影响到胎位,进而影响胎儿平衡的学习;有的母亲吸烟或被动吸烟、饮酒、喝浓茶、咖啡等会引起胎盘血管萎缩, 影响胎儿营养的摄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不足,引起出生后感觉发育不正常,早产、剖腹产的婴儿关节、触觉学习不足……,出生后缺乏应有的活动 婴儿在“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周走”时。

      幼儿在玩耍中,感觉统合功能就在逐渐形成并完善 教育不当:该爬时不让爬,该学步时不让走,过早用童车儿童玩具铺天盖地,剥夺了室外奔跑,跳跃,翻墙,涉水,玩泥沙的体验生活环境过于封闭 0-3岁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的最佳时期而现在的孩子都“独苗”,居室又都是“独门独户”,3岁以内缺乏同龄伙伴,无兄弟姐妹可模仿,孩子易养成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孤僻任性的性格,这些孩子可能会有语言发育和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二)记忆的发展 首先是形象记忆全面发展凡是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并为幼儿所熟悉、理解和感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识记忆;而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词语、符号材料,则难以记住 记忆方式发生变化,机械记忆的成分减少,意义记忆成分增加,但效果较差三)思维的发展 幼儿期是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时期,个体的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表象或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具体形象思维,而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出现萌芽 Eg.西游记的故事,二、语言能力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语言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一)词汇的发展 1.词汇量的发展 3-7岁可以说是一生中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

      到七岁时大约增长到三岁时的四倍 受家庭所属阶层和父母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此时的词汇量个别差异较大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幼儿在掌握各种不同词类的同时,所掌握的每一个词本身的含义,也逐渐确切和加深幼儿对一个词的理解常常不是失之过宽,就是失之过窄的现象,但已逐步有所克服3. 词类的扩展,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是数量词,逐步掌握一些虚词,但比例较小 从具体到抽象:玩具、家具、水果,4.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的消长,积极词汇——凡是幼儿既能正确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 消极词汇——有时幼儿虽能说出一些词,但并不理解,或则虽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 消极词汇无疑不能正确表达思想学前期幼儿已掌握了许多积极词汇,但有时也仍会有许多消极词汇,因此常会发生乱用词的现象 Eg.猴子身上的毛是“羽毛”,“水果”就是“苹果”……,(二)语法结构的发展,1.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2.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3.句子长度的变化,第三节 幼儿期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道德的发展 三、情绪情感的发展 四、同伴关系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主体觉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历程。

      自我意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自我意识也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苍蝇吃饭 一天,苍蝇一家三口到厕所里吃晚饭,苍蝇妈妈和苍蝇爸爸吃得正高兴的时候,苍蝇宝宝就问妈妈: “妈妈,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吃屎呀?” 苍蝇爸爸和苍蝇妈妈看了看宝宝,没说什么还是继续吃过了一会,苍蝇宝宝又问: “妈妈,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吃屎呀?” 苍蝇妈妈大怒,很生气地对苍蝇宝宝说:“去!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别问这么恶心的事!”,“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刻在神庙上的铭言,1、自我概念的发展,(一)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的发展,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影响幼儿自我评价的因素:,(1)生理上的安全感 (2)情感上的安全感 (3)自我同一(认同)感 (4)归属感 (5)成就感 (6)性别认同 父母对孩子的爱、良好的家庭环境、愉快的生活、合理的自由等有助于幼儿积极的自我评价,(二)自我体验的发展,(三)自我控制的发展,随着幼儿大脑皮质的成熟, 幼儿自控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对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逐渐增强,进而逐步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力。

      幼儿的大脑皮质兴奋机制比抑制机制占优势,因而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低,行为带有明显的冲动性二、道德发展(略),皮亚杰的理论——对偶故事法 柯尔伯格的理论——两难故事法,研究着重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以及对公正的认识等 研究被试:20名4~12、13岁 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法(谈话法)——对偶故事 研究结果:规则的理解、规则的执行,(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偶故事法 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里,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十五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到托盘,结果15只杯子撞碎了 B、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柜里拿出一些果酱,但是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他试图取果酱时,碰到了一只杯子,结果杯子掉下来打碎了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于是他拿着他父亲的钢笔玩后来,他把桌布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一天,他想帮爸爸把墨水瓶灌满,这样他爸爸回来就可以用了但在打开即将空了的瓶子时,他把桌布上弄上了一块墨水渍。

      请判断故事中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这两个孩子中,哪个更坏些?为什么?,7岁女孩的谈话记录: 问:哪一个坏些? 答:弄一大块墨水污点在桌布上的那个孩子 问:为什么? 答:因为污点大 问:为什么他弄脏了一大块? 答:因为要帮助别人 问:为什么另外一个孩子弄脏了一小块? 答:因为他常常摸摸东西,他弄脏了一小块 问:那么他们两个人谁坏些? 答:弄脏了一大块的那个孩子过失判断,年幼幼儿根据客观结果作判断,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根据主观动机判断出现稍迟,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研究方法:两难推理故事 欧洲有一个妇女患有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诊断后认为,只有本城药剂师最新发明的新药—镭能救她的病这个药的成本约400美元,但是药剂师要价是成本的10倍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多方求援,请求把药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赊账,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因此走投无路,竟铤而走险,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撬开了药剂师经营的药店,为妻子偷走了药二)科尔伯格道德阶段论,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海因茨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海因茨有责任和义务去偷药么? 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性命是否很重要? 海因茨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仔细回忆故事中的情景,你认为海因茨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什么?为什么?,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研究结果: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幼儿处于道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出生-9周岁),幼儿的道德判断着眼于行为的具体后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首先考虑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好与坏根据自己的利益三、情绪与情感发展,(一)幼儿期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1.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 情绪情感以外显性为主,但内隐性逐渐增强 3. 情绪情感发易变性为主,稳定性逐渐发展 4. 情绪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情感不断丰富深刻,由生理性体验向社会性体验发展,(二)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社会情境,1. 亲子交往中的情绪发展 亲子关系是一种非对称的、亲密的两极关系 父母的知识、社会权力都远远超过孩子,他们不仅是孩子的依恋对象,还是认知和情绪“专家” 他们不仅是孩子情感需要的安慰者和支持者,还是其情绪发展的教育者和指导者 关于“爱无能”,如何培养孩子爱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表达爱 给孩子爱的样本 让孩子懂得关爱他人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欣然接受孩子的好意,2. 同伴交往中的情绪发展,相对于亲子关系而言,同伴关系是对称性的,双方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行为权力,因而同伴关系对儿童的情绪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