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述样例: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综述.doc
6页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综述時間:2003/12/31邱晓琳(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 湖北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论文之一我国从1980年由杨沛霆同志首次在文献上讨论intelligence[1]至今,对竞争情报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研究成果近千篇,专著两部研究人员涉及科技情报界、社科情报界、企业情报界以及军事情报界和政府部门等除丰富的文献成果外,还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竞争情报示范工程和应用案例[2]笔者根据自己检索到的约450篇文献的情况来看,1994年以前,我国竞争情报研究主要是评介、引进1988年到1992年,每年都有有关竞争情报的译文或译著问世1992年和1993年出现两篇重要的介绍性文章,一篇是张左之同志的《美国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介绍》,一篇是缪其浩同志的《中川十郎教授竞争情报报告会内容简介:竞争情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简述》研究方面,虽然也出现了几篇有份量的文章[3~7],但总的来说,1994年以前的研究属松散的、零星的、探索性的研究 1994年1月,我国成立了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1995年4月,该委员会更名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自此,我国的竞争情报研究转入群体的学科性研究。
1 竞争情报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功能 1.1 关于竞争情报的定义 竞争情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竞争情报主要指与竞争相关联的一切情报;广义的竞争情报则指为了提高竞争力而进行的一切情报活动,既包括情报产品,也包括活动过程[8]还有一种划分法,狭义的竞争情报主要指企业竞争情报;广义的概念则指面对社会所有部门和阶层的竞争情报例如,竞争情报是关于企业竞争对手的能力、弱点和意图的情报[9],是一个组织 (如公司、企业、社团、政府等)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而需要的具体而及时的信息[10]又如,竞争情报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为了战胜对手,提高竞争能力而开展的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的情报收集、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对策的情报活动[11]它是一个分析过程,它将原始的资料转化为相关的、精确的、实用的战略知识,以满足其用户对了解商业环境的需求,从而制定出争取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或技术计划[12]总之,竞争情报的定义包括了这几个方面:①是关于组织外部及内部环境的;②是专门采集得来的,经过加工而增值了的;③是为决策所需的;④是为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而采取行动所用的[13] 1994年9月召开的“全国竞争情报与企业发展研讨会”的开幕词中,将竞争情报定义为“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
1.2 关于竞争情报的内容 竞争情报的基本工作内容是认识竞争形势,了解分析竞争者和参与制定竞争战略3大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了解竞争者,也就是知己知彼知己就要对内部的组织技能、资源、力量与弱点、经营和功能、战略与文化、领导人价值、灵感、假设和目标进行分析知彼就是对竞争对手的总体情况尽可能多地认识清楚,包括总体战略、目标和政策、产品和服务、定价、销售和市场营销、技术服务、运行、成本地位、研究与工程、金融、组织结构、管理层和董事会、市场形象等,除此,工业结构及其演进,宏观经济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国际、技术、法规等)[14,15]、人口统计信息、自然环境信息[16]、价值分析(持股者价值、视角和观念)这些对己对彼都会间接产生影响的方面,是更外层的环境因素,同样要了解清楚在把握了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内容就是制定出为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长期的、总体的和全局的谋划和对策按照波特的研究结论,企业竞争战略的通用模式可分为3大基本类型: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战略和重点市场战略企业竞争战略还可分为总体竞争战略和具体竞争战略总体竞争战略包括发展型战略、维持型战略和撤退型战略等3种基本类型。
具体竞争战略包括价格竞争战略和非价格竞争战略非价格竞争战略又分为产品竞争战略、技术竞争战略[17]、分销竞争战略、促销竞争战略 [16]、生产竞争策略、财务竞争策略[15]和广告策略[18]等1.3 关于竞争情报的特点 竞争情报具有情报的属性,如知识性、非物质形态性、社会性、可传递性、积累性、价值性、商品性、可共享性、可重复使用性等但更具特性,如明确的目的性,强烈的对抗性与竞争性、针对性、实用性、及时性,甚至具有超前性、保密性和高价值性[8]、主体性、综合性、动态性、谋略性、合法性[19]、系统性、长期性[20]、决策性和隐蔽性[21]其最显著的特点是intelligence,不是简单的数据堆砌,也不是简单的信息加工(information),而是要注入许多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从反映客观事物的信息中,分析、评价、识别真伪,形成新的增值的情报产品,并服务于科学决策[2,22] 1.4 关于竞争情报源及收集方法 竞争情报源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公开情报源,包括:①报刊和专业杂志;②行业协会出版物;③产业研究报告;④政府各管理机构对外公开的档案;⑤政府出版物;⑥数据库;⑦工商企业名录;⑧产品样本、手册;⑨信用调查报告;10企业招聘广告[23]。
其中最省时、最高效的方法是数据库检索和订阅专题剪报,前者适于一次性研究项目或在企业建立竞争情报初期使用;后者则适于监视经济发展动态[24]第二类是非公开情报源,包括:①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②经销商;③供销商;④行业会议;⑤行业主管部门;⑥展览会;⑦客户;⑧竞争对手;⑨反求工程;10专业调查咨询机构竞争情报的收集有明显的竞争特性和分析特性竞争情报的收集应当建立在明确的收集目标之下,而收集目标是根据决策者的主观情报需求和决策的客观情报需要而确定的目标确定以后,就要确定应选用哪一(几)种情报源在收集过程中要注意对收集的情报进行初步的情报价值高低和真伪的判断结合分析的结果和情况的变化不断地校准目标,改善收集渠道和方式因此,竞争情报的收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具有连续性、规范性等特点[25]收集信息的方法除了文献查询以外,还涉及网络技术、采访技术、个人面谈技巧等 1.5 关于竞争情报的分析方法 竞争对手的确定是许多工作的基础,是首要的工作竞争对手一般分为实际竞争对手、当前竞争对手、直接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和间接竞争对手实际竞争对手的确定工作较为简单易行,一般从两方面确定:①制造或提供相同或同类产品或服务;②以相似价格向相同顾主群提供类似产品与服务。
潜在竞争对手的确定较为复杂一般有:①按行业竞争的观点来识别;②按市场竞争的观点来识别[16]也可用AHP法(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确定谁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并按对手的强弱排出顺序[18]在了解竞争对手的诸多方法中,专利情报分析无疑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专利信息不仅揭示了某一专利技术的内容及法律状况,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在争夺产品或技术的专利权、占领市场、战胜对手等方面的意图和策略用专利情报分析法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竞争情报内容: ①确认谁是竞争者;②分析竞争对手的特点;③评价竞争对手的实力;④监视竞争对手的动向专利情报分析还可以评价某一技术的发展前途;发现新的技术生长点和评价技术的成熟程度;评估今后技术发展动向等[26]有不少研究者对专利情报源、专利情报分析方法、方式、步骤都进行了较深的研究[26~28]财务分析方法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和竞争地位如:资源配置效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本费用、技术改进和管理改善,竞争对手对未来市场的预期等信息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率分析法和重新构造财务报表法后者包括两种有价值的方法:直接成本会计法和盈亏平衡分析法[29]文献[30,31]对财务分析的情报源以及财务分析的困难和局限性等都有较全面的分析。
最常用、最有效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还包括SWOT矩阵法和定标比超法(Benchmarking)SWOT 矩阵法是一种情境分析法情境就是分析对象所处的情况、态势和处境这种方法把具体情境中的各种因素,看作同一系统中彼此密切相关的内外部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真正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有4大类,即外部威胁因素(Threat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内部不足因素(We aknesses)、长处因素(Strengths)情境分析,就是要通过对这些具体情境的分析,得出对情境的较为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对策[32]定标比超法是将本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状况和环节与竞争对手或行业内外一流的企业进行对照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评价自身企业和研究其他组织的手段,是将外部企业的成就业绩作为自身企业的内部发展目标,并将外界的最佳做法移植到本企业的经营环节中去的一种方法[33]除此,还有广告信息分析[34]、商标信息分析[35]、行业动向分析[ 36]等竞争情报的分析手段和方法都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和研究 1.6 关于竞争情报的功能作用和研究意义 竞争情报具有企业决策的智囊作用,市场导向的尖兵作用,商品营销的警示作用,技术交流协作的参谋作用,市场投资经济价值的揭示作用,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武器[37]。
竞争情报研究促进了情报工作的战略调整,拓宽了情报服务的新领域,为情报研究更广泛、更直接地参予决策,直接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提供了切入点,为情报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为情报研究工作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接口”[1,11,3 8,39]从以上综述分析来看,竞争情报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今后一段时间要突出的重点应该放在竞争情报的特点研究方面其次还应更多地对各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加以研究总结 2 情报、企业情报和竞争情报 有观点认为,竞争情报实际上早就客观地存在于情报之中,只是人们以前对它未给以专门的提出和重视竞争情报只是一种新提法,而不是新手段、新内容和新领域[40]另有观点认为,竞争情报是市场剧烈竞争和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41]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前,只有一般情报、科学技术情报和社会科学情报等[9]有研究者提出,由于竞争情报特定的研究内容和特征,将其依附于一般的科技情报或企业情报都不利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因此,竞争情报有必要作为情报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独立存在竞争情报组织与活动的普遍化以及竞争情报理论队伍的形成,使竞争情报学科独立的客观条件日渐具备[42]也有研究者提出,传统的“情报学”,后来被改称为“信息学”、“信息管理学”、“inte lligence science”,距离实际的国情不是内涵偏窄,就是内涵偏宽。
实际上,这个学科既要以“information”现象为研究对象(文献和资料工作),又要以“intelligence”现象为研究对象(情报研究和信息分析工作)因此,应将学科名称改为“Infotelligence Science ”[43]还有研究者提出,传统情报活动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科学技术,其学科基础比较单一竞争情报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市场、竞争对象以及经营策略的制定,因而它的学科基础涉及到经济学中的经营管理学、投入产出学、市场学、行为学、心理学、营销学、预测学等学科它实际上是传统情报学和经济学两大不同学科交叉而产生的一门新的学科[44]随着竞争情报研究的不断深化,学科定位问题、立学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必将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里讨论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我国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平衡一方面,理论研究滞后,需进一步深化提高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尽管实践具有超前性,但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难免带有自发的特点和盲目性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解决要加强对大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如学科定位问题等,逐步建立竞争情报理论体系同时,还要加强竞争。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