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共基础知识(二).ppt

75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0550765
  • 上传时间:2017-08-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9MB
  • / 7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提出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系统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思想路线(精髓)、根本任务(中心问题)、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发展动力、根本目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依靠力量、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核心,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2)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3)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4)现实土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和阶段(1)初步形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82年十二大(2)逐步展开、形成轮廓:1982年十二大—1987年十三大(3)成熟、形成体系:1987年十三大—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成熟的主要标志)4、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1998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的重大决策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计划与市场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5、其他理论,(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了新的科学判断;(4)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2、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科学指南和精神支柱,例:,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历史条件有( ABCD ) A.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积累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对国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D.“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 ( D )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党的“十二大”;C.1992年党的“十四大” ;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3、 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 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问题;C.实现共同富裕问题 ;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一)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依据:,现实依据:,时代背景:,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国情和党情的一系列性变化,(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主要内容:,(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历史地位: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2、指导意义: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例:,1、以“三个代表”统领我们的工作,其关键是( C ) A.保持党的先进性 B.执政为民C.与时俱进 D.依法治国 解析:以“三个代表”统领我们的工作,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 ( ABD ) A.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C.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 ; D.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 AD ) A.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B.世界形成了单极化的趋势;C.已经不存在威胁世界和平的问题 ; D.全球化进程加快,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选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两个没有改变”: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2、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产物,根本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的产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只有一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1、第一要义: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抓住发展,就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2、核心:以人为本第一,以人为本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以人为本,(三)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根本要求:1、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重要的宝贵经验2、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3、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4、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四)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1、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1)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创新;(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4)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内在要求2、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做到“五个统筹”:(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建设创新型国家4)建设生态文明5)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6)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7)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五)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体现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 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 人与自然关系等思想、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应对风险挑战、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要求例:,1、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 B ) A.全体党员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2、“五个统筹”中,“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 B ) A. 鼓励沿海地区先富起来,实现现代化 B.把握“两个大局”,促进共同发展 C.充分发挥沿海地区优势,实现我国工业化 D.东西部地区同时发展,实现共同富裕3、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是( A ) A.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严厉惩治腐败 D.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4、胡锦涛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是(A )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以德执政 解析:这是胡锦涛在06年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

      胡锦涛强调,科学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D ) A.又快又好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D.又好又快发展 解析:07年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941年,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1945年党的七大得到确立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批评“两个凡是”,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江泽民强调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1982年十二大党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最大的实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要求我们既重视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 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的一致性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