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不可再生资源稀缺与度量.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46443128
  • 上传时间:2023-04-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1.5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一:不可再生资源稀缺与度量n 资源稀缺的概念n 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致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 n 两类方法:n 资源稀缺的物理度量n 资源稀缺的经济度量n 资源稀缺的物理度量 - 储量的类型 - 资源稀缺的物理度量 1)常用静态耗竭年限指标来衡量不同资源 在一定时期的稀缺程度 Y=S0/R0 Y :使用年限;S0 :当前的储量; R0:资源当前一年的开采量 2)动态:年利用量以r的比率增长,则在t年时,资源利用量Rt为: Rt= R0ert R(T) = ∫0t R(t)dt = ∫0t R0ertdt R与使用年限Y(1)的关系很密切 资源稀缺的经济度量n 借助经济指标来考察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主要指标有: 1) 资源产品价格 2) 资源开发费用或开发成本 3) 边际使用者成本(稀缺租金) 1) 资源产品价格 许多可耗竭资源的价格一般遵循U型轨道变化,当新资源发现趋于困难,成本难以降低,价格则趋于上升。

      因而一定程度上价格可以衡量现在和预测未来的资源稀缺状况资源产品价格可以有两种途径考察:n 资源产品价格——市场价格;n 资源产品的相对价格,反映资源相对于劳动力和资本而言的稀缺状况 2) 资源开发费用或开发成本 v 资源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增长,即所谓的李嘉图效应v 因为较好开采的已被开采,开发品位较低的资源的成本随之上升,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v 也有技术和规模经济的问题存在 3)租金 v 是资源产品现价与边际开采费用之差,也称原位资源价格、矿区使用费或使用者成本(user cost)v 租金实际上是存量资源的影子价格,所以该指标可以成为度量资源稀缺的较适当指标但边际开采成本难以观察v 常用资源的勘探成本衡量稀缺程度 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包括三个阶段:n 勘探:exploration 确定存量和地质特性n 开发:development 准备场所,设备n 采集:extraction 从地下取出资源个人和企业与社会的最优的开采决策n 最优开采决策存在差异n 社会最优利用考虑资源利用或存在的环境价值(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的观点)n 考虑资源跨世代配置的福利效果n 社会最优利用也可以成为一个优化问题最优开采离不开成本效益分析: n 自然资源产品生产函数:基本形式!?n 资源产品需求函数:基本形式!?n 社会经济效益函数:基本形式!?n 自然资源产品生产函数:n R (t) = g ( L (t), S (t), t )n R (t) 自然资源产品产量n S (t)资源存量对当期资源产品生产的影响n L (t)劳动和资本的投入n t该时期的技术和社会经济因素n 资源产品需求函数n P ( t ) = D ( R ( t ), t )n P ( t )资源产品的价格,n t为该期由于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而引起需求方面的变化。

      n 社会经济效益函数n SB (t) = ∫R(t)0 D (η( t ), t ) dη + A ( s ( t ) )n 由需求形成经济价值:D ( y ( t ), t ) dy n 自然资源的存量所提供的环境价值:A ( s ( t ) ) n 两部分构成社会经济效益n 用图表示经济价值?!n 环境价值可能的表现形式是什么?!MAX∫∞0 [∫R(t)0 D(η(t), t) dη + A (s(t))-WL (t)] e-rt dt约束条件如下:n s(t) = s(0) -∫t0 R(t) dtn s(t) ≥ 0n 用W代表劳动和资本的机会成本(可以理解为价格)n r表示时间的贴现率最优化问题:根据Hamiltonian Function,得到以下函数式: H =∫R(t)0 D[(η(t), t) ]dη+ A[s(t)] -WL[t] -q(t)R(t)n q(t) 表示自然资源的稀缺租或边际使用者成本n 在特定市场条件下,稀缺租可理解为资源开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源开采时必须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绝对地租”或使用费资源社会最优利用的基本条件n 自然资源产品的价格(资源的边际价值)= 失去的环境价值+边际开采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n 从社会整体出发,为保证资源能够给人类带来最大的福利,需要确定每一时期的最优资源存量规模。

      当增加一个单位资源的保有的利益与所付出的成本相等时(Hotelling rule),资源才有可能得到保存n 资源资本价值增长率=贴现率 [q*(t)/q(t)=r保存现有资源的收益来自三方面:n 边际使用者成本的增加 MUCn 边际生产成本的降低 MPCn 环境价值的增加 MEC简单霍特林法则n 当不考虑环境价值和开采成本时,就可以得出简单Hotelling rule:n 资源资本价值的增长率必须等于贴现率此时,所有者才会对把资源保存在地下和开采出来这两种选择没有偏好.n 政策启示:n 合理的最优价格(从而合理的资源资本收益)给定所有者合理保存(从而合理开采)资源的激励. n 如果贴现率为10%, 价格提高5%, 开发决策?(假定现在开发100吨,价格100元/吨)n 贴现率为多少,开发偏好处于均衡状态?该法则的一般性检验n 检验结论:资源的市场价格如铁、铜、银、木材价格随时间下降,与法则严重抵触;没有确切数据表明资源价格随时间是涨还是跌n 解释:如果理论不成立,可能是理论本身有问题,也可能是替代变量不合适一般而言,某理论仅与某特定模型相称,所以只要没有逻辑错误,该理论就可以被认为正确.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将适用于某特定模型的理论应用到许多实际情况中.五、竞争性企业开采决策n 企业在纯市场结构中自主决定开采利用方式,其利润最大化行为将导致资源开发利用偏离社会最优利用路径!n 为什么?!n 企业最优决策的特点:n 企业决策所使用的贴现率高于社会决策的贴现率(rp > rs)。

      企业考虑未来风险性n 企业决策一般会忽略原位资源存量的环境价值,因此其最优目标函数中不包含资源存量的环境价值,即A (s(t))n 回忆一下社会最优的条件! n 企业最优开采水平必须使资源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开采成本加边际使用者成本(资源使用费、稀缺租)n 企业最优的资源存量水平必须使持有资源所增加的收益等于开发资源所可能增加的收益n 该收益内容与社会最优时的收益相比发生了变化什么变化?!n 短期:企业最优的资源产品产出水平高于社会最优的产出水平,而且价格和租金较低n 长期:情况相反企业最优的资源存量水平一直低于社会最优的存量水平、稀缺租一直高于社会最优的稀缺租n 结论:与社会最优相比,企业的微观决策倾向于过度开发资源垄断性企业的资源利用n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比完全竞争情况下能够节约和保护资源,但跟社会最优利用相比仍然存在过快开发利用的倾向n 原因:n 与其他企业相比,他的决策目标中也可能忽略了资源的环境价值,也使用高于社会贴现率的贴现率对资源开发的影响:n 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由于市场垄断力量控制或影响资源产品价格因此n 由于MR(t)< P(t),使得垄断者开采量要少于其他企业的开采量,但价格却较高n 由于MR(t)< P(t),使得稀缺租的上升速度比社会最优和竞争性企业的最优情况更快n 垄断者倾向于减少现在开采而增加未来开采,在短期内有助于资源的保护七、影响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n 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大贴现率n 发现新资源和技术进步:技术进步降低开采成本;发现更多的新资源n 制度因素:产权不安全n 稀缺程度:价格随稀缺而上升,预期未来价格上涨n 贴现率:影响未来价值的现值。

      十、价格管制与非再生资源配置张帆n 政府对价格的控制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消费偏离最优路线的重要原因 n 在消费方面,在资源开采的初期,过低的价格使人们过多地开采和消费资源 n 供给方面,当边际成本超过价格上限时,尽管需求很大,生产者将停止生产 n 价格管制使资源配置显著偏离有效配置 n 向替代资源转换的时间提早;à消费者在愿意支付的价格下可以得到的资源没有被用完 n 转换是不连续的或突然的,价格突然跳跃到新的更高的水平à价格的跳跃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失(价格过低提供错误) n 政府实行价格管制是一种寻租行为 n 在政治上取悦了当前消费者,但由于未来消费者的损失大于当前消费者的收益,这样做使无效率,也是不公平的;n 如果价格管制是暂时的并且存在不确定性,也会造成各种偏离,如投机行为;n 当前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增加但生产者净收益受损,因为过度生产,生产者牺牲了无价格管制时本来可以得到的稀缺租一些未来消费者的利益也受到损害n 第六章 共享资源的利用n 一、共享资源的概念及基本特征n 共享资源的概念n Common Resources: 是指可供具有一定能力且有兴趣的单位及个人共同使用和消费的资源n 共享资源的例子n 公海渔业资源n 集体产权下的森林资源n 社区产权下的草场资源n 共享资源总是和外部性联系着,常被过度利用。

      n 共享资源的基本特征n 资源的共享性:自由进入 (free access)n 供给的不可分性n 无法分割(分割的成本巨大)n 分割会造成价值的降低n 利用的外部性:拥挤问题n 管理的必要性n 共享资源存在的原因n 社会公平和公正的角度n 资源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只能共享的方式存在n 资源利用的经济角度n 具有使用价值上的不可分性n 资源的流动性,排他性和独占性安排的成本高n 技术特性n 如大气、海洋、宇宙n 传统的制度安排n 如由于制度、风俗的影响n 二、共享资源的利用经济分析n 案例一:“公地悲剧”的经济学分析n 加里特.哈丁著名的分析(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Hardin, 1968 )n 公地悲剧的经济学原因: 当个人决定是否增加牛的放牧数量,他所关注的仅仅是个人能否得到利润,且仅仅将这头牛产生的价值同牛的成本进行比较,而忽视他所增加的牛使所有其他牛的产量下降(社会成本) n “公地悲剧”的经济学分析n 假设条件:n 购买一头母牛花费a元n 母牛产奶量的多少取决于有多少母牛(c)在这块公地上放牧,产奶的价值为f(c ),每头牛产奶的价值为f(c )/cn 养牛的总收益为f(c ) – acn 对于单个农户(产权私有状态)或社会而言,最优放牧量必须是母牛的边际收益f’(c)=边际成本an 对于公共牧地上的农户而言,只要农户增加一头牛的产出[f(c+1)/(c+1)]>牛的成本(a),放牧这头牛就是有利的,农户继续增加牛直到利润为零[f(c+1)/(c+1)=a]。

      n “公地悲剧”的经济学分析 农户的决策条件: F(c+1)/(c+1) > a 社会最优决策: F(c+1)-F(c) > a 农户是平均的概念,而社会是边际的概念.n 结论:n 由于个人决策时不考虑其行为的社会成本,则每个村民都会增加母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