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高中历史拓展教材7、8、9单元练习答案.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3708846
  • 上传时间:2022-04-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7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海高中历史拓展教材7、8、9单元练习答案 高三7、8、9单元练习答案 第27课基督教(上) 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归纳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异同之处 相同之处: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都是一神教,都信仰上帝;犹太教的经典称圣经,后为基督教经典的一部分,即《圣经·旧约全书》 不同之处:信仰上的分歧——犹太教宣称犹太人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基督教则认为凡信仰耶稣者皆能得救,与民族身份无关;政治上的分歧——在反抗罗马统治的政治倾向方面,早期基督教徒还是支持犹太教徒抵抗罗马帝国的,但是到了早期基督教的后期,基督教徒对待罗马统治的态度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2.罗马帝国为什么改变对基督教的政策? 从公元2世纪下半叶开始,基督教在帝国全境广为流传,信徒数量大增由于社会动荡日益加剧,许多城乡中上层居民也纷纷加入教会,以求精神上的遁避教会领导阶层的成份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上层化和知识化的趋势基督教思想理论也大为改观,抨击、对抗现实的倾向日趋淡化,寄望来生,消极遁世、劝人驯顺和爱仇若己一类的说教渐渐居于主导地位,这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

      随着公元3世纪危机的爆发和基督教自身的蜕变,罗马帝国为了稳定政局,逐步改变宗教政策,力争控制和利用基督教 3.基督教的三大派别是怎样形成的? 由于行政区划和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罗马帝国全境事实上一直分为东、西两部分自3世纪起,基督教会内部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分别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为中心1054年君士坦丁堡牧首和罗马教皇关系彻底恶化,东、西派教会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或东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或罗马公教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6世纪西欧爆发了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改革运动,史称宗教改革,由此又出现了新教至此,基督教三大派别正式形成 第28课基督教(下) 1. 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探讨罗马教会对西欧中世纪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罗马教会与世俗政权互相利用互相依存,双方各得其所罗马教会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已成为欧洲唯一具有强大力量的上层建筑,对西欧实行精神统治罗马教会在王权支持下,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曾经掌控西欧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中世纪的日耳曼统治阶层则借助教会力量,迅速完备国家制度,稳定政治局势。

      13世纪,罗马教皇权力极盛,不仅实现了对西欧教会的集权统治,而且肆意干涉各国内政,竭力鼓吹教权至上,力图建立一个天主教会主宰一切的世界教会的肆意妄为严重干扰了西欧各国政治统一的进程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阻碍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英、法等国中央集权的加强,教会权力逐步被削弱,阿维尼翁之囚是教会由盛转衰的标志,天主教会大分裂后,教权更趋衰落,教廷干预世俗事务的能力明显下降 教会的精神统治激起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反抗,催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客观上刺激了西欧资产阶级的成长发展 2.中世纪教会为什么要庇护早期大学? 高三7、8、9单元练习答案 第27课基督教(上) 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归纳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异同之处 相同之处: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都是一神教,都信仰上帝;犹太教的经典称圣经,后为基督教经典的一部分,即《圣经·旧约全书》 不同之处:信仰上的分歧——犹太教宣称犹太人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基督教则认为凡信仰耶稣者皆能得救,与民族身份无关;政治上的分歧——在反抗罗马统治的政治倾向方面,早期基督教徒还是支持犹太教徒抵抗罗马帝国的,但是到了早期基督教的后期,基督教徒对待罗马统治的态度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2.罗马帝国为什么改变对基督教的政策? 从公元2世纪下半叶开始,基督教在帝国全境广为流传,信徒数量大增由于社会动荡日益加剧,许多城乡中上层居民也纷纷加入教会,以求精神上的遁避教会领导阶层的成份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上层化和知识化的趋势基督教思想理论也大为改观,抨击、对抗现实的倾向日趋淡化,寄望来生,消极遁世、劝人驯顺和爱仇若己一类的说教渐渐居于主导地位,这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随着公元3世纪危机的爆发和基督教自身的蜕变,罗马帝国为了稳定政局,逐步改变宗教政策,力争控制和利用基督教 3.基督教的三大派别是怎样形成的? 由于行政区划和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罗马帝国全境事实上一直分为东、西两部分自3世纪起,基督教会内部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分别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为中心1054年君士坦丁堡牧首和罗马教皇关系彻底恶化,东、西派教会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或东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或罗马公教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6世纪西欧爆发了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改革运动,史称宗教改革,由此又出现了新教至此,基督教三大派别正式形成 第28课基督教(下) 1. 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探讨罗马教会对西欧中世纪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罗马教会与世俗政权互相利用互相依存,双方各得其所罗马教会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已成为欧洲唯一具有强大力量的上层建筑,对西欧实行精神统治罗马教会在王权支持下,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曾经掌控西欧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中世纪的日耳曼统治阶层则借助教会力量,迅速完备国家制度,稳定政治局势 13世纪,罗马教皇权力极盛,不仅实现了对西欧教会的集权统治,而且肆意干涉各国内政,竭力鼓吹教权至上,力图建立一个天主教会主宰一切的世界教会的肆意妄为严重干扰了西欧各国政治统一的进程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阻碍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英、法等国中央集权的加强,教会权力逐步被削弱,阿维尼翁之囚是教会由盛转衰的标志,天主教会大分裂后,教权更趋衰落,教廷干预世俗事务的能力明显下降 教会的精神统治激起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反抗,催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客观上刺激了西欧资产阶级的成长发展 2.中世纪教会为什么要庇护早期大学?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